导图社区 史纲一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
1840:鸦片战争正式爆发,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1841:三元里抗英,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武装斗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
1839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
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
1841
三元里抗英,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武装斗争
1842
第一个不平等《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近代史的起点: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3
中英《虎门条约》
1844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侵略特权:领土、领海、司法、关税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1840-1901《辛丑条约》
半殖民地(政治)、半封建(经济)
1859
英法联军进攻大沽炮台
1885
镇南关大
1895
中日甲午战争
瓜分中国狂潮,中国人民普遍觉醒
《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
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原因
(1)根本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
(2)重要原因:经济技术的落后
救亡图存、振兴中华
1895年
严复
《救亡决论》响亮喊出“救亡”口号,翻译《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依据
1898年
谢瓒泰
《时局图》,形象地表现了当时中国面临的瓜分危局
1894年
孙中山
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师夷长技以制夷”
地主阶级
林则徐
近代中国看世界第一人,《四洲志》
魏源
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
民族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
王韬
薛福成
马建忠
郑观应
19世纪70年代以后,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
总结
政治
半殖民地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
反对帝国主义
民族独立
民族革命
经济
半封建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
反对封建主义
人民解放
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