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这是一篇关于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思维导图,其主要介绍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其内容分为两方面,分别是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与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倪海厦经方229方中医思维导图,整理了1-50方、50-100方、100-150方、150-200方、200-229方,感兴趣的看图。
网店详情页排版方法分享~包括中心页面组成,优质详情必备,详情页的排版参考方法。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哦~
喷绘色彩基础培训方案,内容涵盖色彩基础,喷绘写真。框架清晰,内容丰富,希望对小伙伴有所帮助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第四章教育的目的
第二节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一、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教育目的要
反映生产力和教育理想
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考虑社会发展和现实要求
主观
1.教育活动中人的价值选择
2.思想家或者制定教育目的者的人性假设影响
3.主体有关理想人格观念的影响
客观
一 、依据一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二、依据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
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对教育目的的规定起着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
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是由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
三、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一)要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 (二)要考虑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需要
四、社会历史进程发展
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的分类
社会目的
个人目的
(一)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从宗教的角度或从信仰出发论述教育目的
(二)个人本位论
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认为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
应该主要根据
个人自身完善
发展的精神需要
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
代表人物:卢梭、洛克、夸美纽斯、孟子、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人本主义者的马斯洛和罗杰斯。
(洛克斯福尔泰不要忘了孟子)
(三)人格本位论
人格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相比,更注重受教育者完整人格的陶冶
裴斯泰洛奇、小原国芳。
(四)文化本位论
强调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的关系,
认为教育活动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教育目的的制定应围绕文化这一范畴来进行。
狄尔泰、斯普朗格
第四文化
(五)生活本位论
生活本位论把教育目的与受教育者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他们或以为教育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或以为教育即是生活本身,注重的是使受教育者怎样生活。
斯宾塞(教育目的是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杜威(教育即生活)。
(生活并威)
(六)伦理本位论
伦理本位论也是介于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之间的教育目的观,
但它更偏向于社会本位一边,注重的是社会伦理的一方面。
康德、赫尔巴特(道德普遍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尔康有伦理
(七)社会本位论
主张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把满足社会需要作为教育的根本价值。
孔子、斯宾赛、柏拉图、涂尔干、孔德、凯兴斯泰纳、赫尔巴特、梁启超《学记》、《论语》、《理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