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辩证规律是物质世界自己运动的规律
认识论:包含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含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应,反映形式,感性认识(初级阶段):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高级阶段):概念,判断,推理等等
唯物辩证法 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唯物辩证法
联系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联系是普遍的
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是客观的
①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
整体指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这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的最优目标
部分指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这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用部分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③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④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⑤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要求我们既要立足整体,又要重视部分的作用
系统优化方法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等基本征
①要着眼于事物的主体性
②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③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着眼整体,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发展的普遍性
自然界是发展的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判断标准: 是否符合客观规律 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 是否具有远大发展前途
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事物发展的实质/状态
量变与质变的含义、区别
如右图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③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①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③坚持适度原则。
事物发展的趋势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矛盾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注意区分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
矛盾的基本属性
斗争性(对立)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同一性(统一)
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相互依赖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相互贯通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同一性的存在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相反相成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①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而存在,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
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原理(对立统一规律)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或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①我们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②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两分法、两点论)
矛盾问题的精髓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
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①要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②用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两分法,两点论。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矛盾的特殊性(个性)
含义
即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特点(个性)
矛盾特殊性的表现
①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中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哲学依据: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原因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下可以相互转化
要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意义
地位
①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②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③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中心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