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0动机需要与意志
考研普通心理学第十章—动机、需要与意识:自我功效理论: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时的动机水平;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强化的效果存在于期待奖赏或惩罚之中,是一种期待强化。
王江涛考研作文精炼提要:公务信函、私人信函、备忘录,信息点覆盖、内容组织、语言准确,格式与语域恰当。
《心理统计学》第四章 差异量数:全距、百分位差和四分位差、离差和平均差、方差和标准差、差异系数。
王江涛老师如何有效背单词、考研英语高分攻略、考研写作黄金原则、考研写作真相、必上岸法则;背单词:拼写、词性、词根、词缀、词源、同义词、反义词、英文解释、真题例句、考点搭配。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10动机、需要与意志
动机理论
早期理论
本能理论
观点
人的行为由本能决定
詹姆斯
除动物本能外
还有社会本能
麦独孤(本能论最著名的鼓吹者)
18种本能
洛伦茨
刻板印象
行为是本能与学习交互作用的结果
弗洛伦德
生本能、死本能
评价
对行为由循环论证的现象
不可证伪
跨文化研究
行为反映:独特的文化与价值观的差异
驱力理论
伍德沃斯
驱力概念
驱力:个体由于生理需要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
赫尔
驱力减少理论
寻求驱力降低是个体行为的动机
行为由习惯支配,强调经验和学习的作用
驱力提供行为能量,习惯决定行为的方向
原始驱力:源自内部,不需要习得
获得性驱力:外部学习
P=D×H-I
P行为潜力、D驱力、H习惯强度、I抑制
行为是从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中习得的
忽视了外在情境的作用 ,不能揭示一些行为
诱因理论
诱因
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
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
斯彭斯
P=D×H×K-I
唤醒理论
赫布、柏林
唤醒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三个基本原理
人们偏好最佳唤醒水平,刺激水平和偏好的关系呈倒U形曲线
简化理论
重复的刺激会降低唤醒水平
个体经验偏好原理
富有经验的个体偏好复杂的刺激
认知理论
期待价值理论
托尔曼
行为的产生是由于对目标的期待
期待定义
刺激与刺激的联系
S1—S2
反应和刺激的联系
S1—R—S2
归因理论
罗特的控制点理论
控制点
个体对强化的偶然性程度所形成的普遍信念
海德的归因理论
行为的原因
外部原因、内部原因
归因原则
共变原则
将某个特定原因在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点结果联系
排除原则
若内外因中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释事件,就可以排除另一方面的归因
韦纳的归因理论
成功和失败的因果归因是成就活动过程中的中心要素
归因的三维度
控制点(内外源)
影响个体对成败的情绪体验
稳定性
影响个体对未来成败的预期
可控性
影响个体今后努力的行为
失败产生习得性无助
因素:内部、稳定、不可控的因素
自我决定理论
德西
满足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
胜任感、自主性、归属感
人类行为
自我决定行为
基于对需要的认识
特点:设计和选择行为
非自我决定行为
受外在刺激的控制
无动机
自我功效理论
班杜拉
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强化的效果存在于期待奖赏或惩罚之中,是一种期待强化
期待
结果期待
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
效果期待
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断
推断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时的动机水平
获得途径
个体经验/直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情绪唤醒
作用
决定人对活动的选择、努力和坚持
影响人与环境互动时的思维和对困难的态度
成就目标理论
德韦克、尼克尔斯
评价成功的标准和原则
任务标准、自我标准、他人标准
对能力的内隐观念
能力实现观
能力稳定、不变
能力增长观
能力不稳、可控
成就目标
掌握目标、成绩/表现目标
艾略特
成绩趋近目标、成绩回避目标
平崔克
掌握趋近目标(趋近回避状态)、掌握回避目标、成绩趋近目标、成绩回避目标
逆转理论
阿普特尔
心理需要是对立的
四对相反的元状态
目的—超越目的、顺从—逆反、控制—同情、自我中心—他人进取
当前状态中,每对动机的两种状态中只有一种被激活
需要
含义
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种类
起源
自然需要、社会需要
指向对象
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层次理论
内容
马斯洛7个层次
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认知、审美、自我实现
后三类合并为“自我实现的需要”
需要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成人后出现
时间
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越早
已有需要满足后,才会产生高一层次的需要
需要的层次越低,力量越强、潜能越大
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应减弱
前四个层次的需要时都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
又叫缺失性需要
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
又叫生长性需要
需要层次的划分不是绝对的、需要不同层次的力量也不是绝对的
意志
有意识地支配、调解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特征
目的性、随意性、坚韧性
行动过程
准备阶段、执行阶段
行动中的动机冲突
双趋式冲突
两个目标都有吸引力
双避式冲突
两个目标都想避开
趋避式冲突
同一物体,有吸引力、排斥力
多重趋避式冲突
多个目标,有吸引力、排斥力
品质
独立性
相反
受暗示性、武断
果断性
优柔寡断、草率
坚定性
动摇性、执拗
自制性
任性、懦弱(过于自制,不敢表达自身需要,甚至委曲求全)
动机概述
含义、功能及过程
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
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功能
激活功能
发动行为
指向功能
指向某个特定目标
维持和调整功能
维持:体现在行为的坚持上
过程
目标、诱因(外)、需要(内)、驱动、行为
分类
性质
生理性动机/驱力、社会性动机
来源
外在动机、内在动机
划分不决定
与行动效率的关系
倒U形曲线关系
耶克斯—道德森定律
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容易任务:行动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
任务难度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