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痛风
没有痛风的检查,适用于痛风在家的日常处理措施和预防措施。主要内容有:痛风的病因、机制、表现、治疗措施。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痛风:
机制 嘌呤代谢障碍
病因: 不明,常有家族史,可能与高尿酸血症有关(在酸性环境下,尿酸可析出结晶,沉积在骨关节、肾脏和皮下等组织,造成组织病理性改变,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和痛风石等)
分型: ①.原发:多由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所致,常与肥胖、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合并发生(少数为尿酸生成增多,大多数由尿酸排泄障碍引起) ②.继发:由某些系统性疾病或者药物引起
表现:(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
⑴.无症状期
⑵.急性关节炎期
①.记性关节炎为痛风的首发症状;多在午夜或清晨突然起病,多呈剧痛,数小时出现受累关节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影响正常功能),单侧跖趾及第一跖趾关节最常见,其余依次为踝、膝、腕、指、肘,可有关节腔积液、发热。
②.多于春秋发病,酗酒、过度疲劳、关节受伤、关节疲劳、手术、感染、寒冷、摄入高蛋白和高嘌呤食物等为常见的发病诱因。
③.初次发作常呈自限性,数日可自行缓解,此时受累关节局部皮肤出现脱屑和瘙痒,为本病特有的表现。
④.可伴高尿酸血症,但部分病人急性发作时血尿酸水平正常。
⑶.痛风石和慢性关节炎期(后期表现)
痛风石是痛风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常见于耳轮、趾趾、指间和掌指关节,常有多关节受累,且多见于关节远端,表现为缓解肿胀、僵硬、畸形及周围组织的纤维化和变性,严重时患处皮肤光亮、菲薄、破溃则有豆腐渣样的白色物质流出。形成瘘管时周围组织呈慢性肉芽肿,虽不易愈合但很少感染。
⑷.肾脏病变
①.痛风性肾病:起病隐匿,早期仅有间歇性蛋白尿,随着病情的发展呈持续性,伴有肾浓缩功能受损时,夜尿增多,晚期可发展为肾功能不全,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少数病人可表现为急性肾衰竭,少尿或无尿,最初24小时尿酸排除增加。
②.尿酸性肾石病:约10%~25%痛风病人有肾尿酸结石 ,呈泥沙样,常无症状,结石较大者可产生肾绞痛 、血尿。引起梗阻时可导致肾积水与肾盂肾炎、肾积脓或肾周围炎,而感染可加速结石的增长,加速肾实质的损害。
治疗:
一般治疗
⑴.控制饮食总热量,适当运动,防止超重、肥胖。
⑵.限制饮酒和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心、肝、肾等动物内脏的摄入。
⑶.多饮水,每天2000ml以上,增加尿酸的排泄,矿泉水更有利于碱化尿液。
⑷.慎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如噻嗪类利尿药等。
⑸.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和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⑹.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⑺.急性痛风时关节炎期治疗:绝对卧床,抬高患肢,避免负重,遵医嘱服药等
⑻.痛风常与代谢综合征伴发,应积极控制血压、血脂、减肥、控制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等综合治疗。
措施
⑴.休息与体位:急性关节炎期,病人表现为缓解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发热,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受累关节负重。也可在床上安放支架支托被盖,减少患部受压。待关节痛缓解72小时后,逐渐恢复活动。
⑵.局部护理:手、腕或肘关节受累时,为减轻疼痛,可用夹板固定制动,也可在受累关节给予湿敷(发病24小时可使用病敷或25%硫酸镁湿敷,减少局部炎性渗出),消除关节的肿胀和疼痛。24小时后可使用热敷,促进局部组织渗出物的吸收。
⑶.饮食:
①.清淡、易消化、忌辛辣和刺激性食物,控制热量和蛋白质的摄入
②.避免进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鱼虾类、河蟹、肉类、菠菜、蘑菇、黄豆、扁豆、豌豆、浓茶饮酒等
③.进食碱性食物可减少尿酸盐结晶沉积,如牛奶、鸡蛋、马铃薯、各类蔬菜、柑橘类水果等
④.多饮水,每天2000ml
⑷.用药:遵医嘱,观察疗效,多喝水
⑸.运动指导:适度运动、注意保护关节。①.运动后疼痛超过1~2小时,应暂停此项运动;②.使用大肌群,如能用肩部负重者不用手提,能用手臂着不用手指;③.交替完成轻、重不同的工作,不要长时间持续进行重体力工作;④.经常改变姿势,保持受累关节舒适,若有局部温热和肿胀,尽可能避免其活动。
⑹.自我保护:自觉观察病情:如平时用瘦触摸耳轮及手足关节处,检查是否产生痛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