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流行病学
医学流行病学包括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筛检、病因及其发现和推断、预防策略和公共卫生监测这七大点,这张思维导图分别罗列了这几个点的内容,赶紧来收藏这张图吧,这样可以有助于你学习这个知识。
编辑于2019-11-21 08:38:19流行病学
观察法
描述流行病学
现况研究
患病率
特点
不设立对照组
特定时间
因果关系受限
对研究对象固有的暴露因素可以做因果推断
用现在的暴露来替代或估计过去情况
定期重复进行可获得发病率
类型
普查
早发现 早诊断 早治疗
抽样调查
用途
掌握目前群体中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
提供病因研究线索
确定高危人群
评价疾病监测、预防接种等防制措施的效果
抽样方法
整群抽样>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
监测
病例报告
罕见病
病例系列分析
个案研究
发病现场
历史资料分析
回顾性调查
随访研究
只观察
生态学研究
概念:又称相关性研究,是描述性研究的一种类型,它是在群体水平上研究某种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以群体为观察和分析的单位,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状况和疾病的频率,分析该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特点
以群体为单位,无法得知个体的暴露与效应间的因果关系
用途
提供病因线索,产生病因假设
评估人群干预措施的效果
缺点
生态学谬误:由于生态学研究以各个不同情况的个体集合而成的群体为观察和分析的单位,以及存在的混杂因素等原因而造成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不符
混杂因素难以控制
难以确定两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概述
概念:描述性研究是指利用常规检测记录或通过专门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照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进行分组,描述人群中有关疾病或健康状态和暴露因素的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获得疾病三间分布的特征,进而获得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
特点
以观察为主要研究手段,不对研究对象采取任何措施
暴露因素分配不随机,一般不设立对照组
时序关系无法确定,因果推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用途
描述疾病或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发生发展的规律
获得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
插入概要
分析流行病学
病例对照研究
基本原理:以当前已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一组病人作为病例组,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一组个体作为对照组,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研究对象既往对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采统计学检验,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各因素暴露比例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如果病例组的暴露比例高于对照组,说明该暴露可能会增加疾病发生的危险,反之,病例组的暴露比例低于对照组,则该暴露可能会降低疾病发生的危险
基本特点
观察性研究
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
由''果''溯''因''
因果联系的论证强度相对较弱
研究类型
非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
从设计所规定病例和对照人群中分别抽取一定量的研究对象
对照人数≥病例人数
对照组应能代表产生病例的人群
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匹配因素所占的比例在对照组与病例组一致
排出混杂因素干扰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队列研究
病例-病例研究
前提条件:在正常人群中基因型与环境暴露各自独立发生,所研究疾病为罕见病
病例交叉研究
同一个体不同时间段作为对照
广泛地探索疾病的危险因素——非匹配/频率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检验病因假设——个体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
确定研究对象
病例类型
新发病例
现患病例
死亡病例
病例来源
医院
社区人群
对照选择
对照必须是以与病例相同的诊断标准确诊为不所研究疾病的人
来源
病例的源人群
同一个医疗机构中诊断的其他疾病的病人(选择偏倚)
社区或团体人群中非该病人或健康人
病例的住宅区内的健康人或非该病人
病例的配偶、同学、朋友、同事等
方法
匹配
非匹配
匹配过度
影响样本量的因素
研究因素在对照组或人群中的暴露率Po
比值比OR
假阳性概率α 一般取α=0.05
把握度(1-β) β为假阴性概率,一般取β=0.1
样本量的估计P83-85
计算题P87-91
常见偏倚
选择偏倚
入院率偏倚(博克森偏倚)
尽可能在社区人群中选择病例和对照
最好在多个不同级别、不同种类的医院的多个科室中选择样本
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奈曼偏倚)
选择新发病例
检出症候偏倚(暴露偏倚)
在医院收集病例时最好包括不同来源的早中晚期病人
信息偏倚
回忆偏倚
充分利用客观记录资料,问卷调查时重视提问方式,适当采用一些调查技巧
选择新发病例
调查偏倚
做好调查员培训
统一病例和对照的提问方式和调查技术
尽可能使用可量化、等级化的客观指标
检查试验仪器
混杂偏倚
既与疾病有关又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有联系的外来因素
对研究对象采取限制、配比
采用分层分析或多因素分析
队列研究
概述
定义:队列研究是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组,追踪其各组的结局,比较不同组之间结局频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暴露:暴露是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或具有某种待研究的特征或行为,暴露一定是本研究需要探讨的因素
基本特点
属于观察法
设立对照组
由因及果
检验暴露与结局的因果联系能力强
目的
检验病因假设
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新药上市后的监测
分类
前瞻性
研究的结局还没有出现
发病率或死亡率应较高≥5‰ 发病率低的适用于病例对照研究
优点:结果可信,偏倚较小 缺点:人群样本很大,观察时间长花费大
历史性
研究结局已出现 回顾性
优点:省时省力 快 缺点:偏倚大
双向性
混合型
研究设计与实施
确定研究因素
确定研究结局
队列研究的优点之一是可以同时收集到多种结局资料,以研究一因多果的关系,故在队列研究中除确定主要研究结局外,还可以考虑同时收集多种可能与暴露有关的结局,提高一次研究的效率
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
研究人群
暴露人群
职业人群
特殊暴露人群
子主题
一般人群
有组织的人群团体
对照人群
内对照
即先选择一组研究人群,将其中暴露于所研究因素的对象作为暴露组,其余为对照组
外对照
选择职业人群或特殊暴露人群作为暴露人群时,往往不能从这些人群中选出对照,而常常在该人群之外去寻找对照组,故称之为外对照
总人口对照
可认为是外对照的一种,利用整个地区现成的发病或死亡统计资料,以全人群为对照,而不是与暴露组平行的设立一个对照组进行调查
标化死亡比SMR
多重对照
同时用上述两种及以上对照形式选择对照组,减少偏倚,增强结果的可靠性
确定样本量
计算样本量
一般来说,暴露组:非暴露组=1:1
失访率
假设失访率为10%,则可按计算出来的样本量再加10%为实际样本量
影响因素
一般人群(对照人群)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
暴露组与对照组人群发病率之差
要求的显著性水平 α越小 样本量越大
效力
又称把握度(1-β) 效力越大 样本量越大
样本量计算
资料的收集与随访
观察终点
观察对象出现了预期的结果,不再进行随访
观察终止时间
整个研究工作截止的时间
质量控制
调查员选择
调查员培训
制定调查员手册
监督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人时
常用指标
累积发病率
CI=观察期内的发病人数/观察开始的人数∈(0,1)
人口稳定,样本大,整齐的资料,固定队列
发病密度
ID=观察期内的发病人数/观察总人时数∈(0,∞)
观察时间比较长
标化比
SMR=研究人群中的观察死亡数(O)/以标准人口死亡率计算出的预期死亡数(E)
研究对象少,结局事件的发生率比较低
U检验
1.率比较低,样本小,概率法 二项分布检验 泊松分布检验 2.率稍大或样本稍大,四格表卡方检验 3.对于SMR SPMR,X²检验或计分检验
u=(p1-p0)/√pc(1-pc)(1/n1+1/n0)
样本量大 np>5且n(1-p)>5
相对危险度RR
RR=Ie/Io
意义: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度是对照组的多少倍
归因危险度AR
AR=Ie-Io=Io(RR-1)
表示危险度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
区别:RR说明暴露者发生相应疾病的危险度是非暴露者的多少倍,AR说明暴露人群与非暴露人群比较,所增加的疾病发生数量,如果暴露因素消除就可以减少这个数量的疾病发生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AR%=Ie-Io/Ie=1-RR/1
人群归因危险度
PAR=It-Io
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PAR%=It-Io/It
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选择偏倚
抽样方法不当
研究对象拒绝参加/失访
历史性队列研究中部分档案丢失或记录不全
信息偏倚
测量仪器不准确
测量方法不稳定
询问技巧不佳
检验技术不熟练
记录错误/造假
在获取暴露、结局或其他信息时所出现的系统误差
混杂偏倚
性别
年龄
由于某个第三变量(混杂因素)的影响致使研究因素与研究结果的关联性被歪曲
优缺点及其他实践类型
优点
资料完整可靠,信息偏倚相对较少
可直接获得暴露组和对照组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可直接计算出RR和AR等反映疾病危险度的指标,可以充分而直接地分析暴露的病因作用
检验病因假说的能力较强,一般可证实病因联系
有助于了解人类都自然史,可分析一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
缺点
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
容易产生失访偏倚
在随访过程中,未知变量引入人群或人群中已知变量的变化等,都可使结局受到影响,使分析复杂化
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时间较多,执行艰巨
检验假设
实施原则
选择筛查疾病的依据
明确的目标人群
合理的筛查程序,包括筛查年龄、筛查间隔、不同阶段的筛检试验和确诊试验
干预和随访方案
实验法
实验流行病学
临床试验
特点
以病人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多在医院进行
多为治疗式试验
研究对象尽可能在基线特征方面一致
随机分配治疗措施,并尽可能做到分配方案的隐藏
尽可能采用盲法
如果对所研究疾病没有接受的疗法,可用安慰剂作对照
分期
Ⅰ期
确定新药的安全有效范围及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代谢和排除的规律
Ⅱ期
在有对照的情况下进行严密的随机盲法临床试验进一步确定此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Ⅲ期
随机化多中心临床试验,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最佳剂量
Ⅵ期
上市后监测,进一步观察疗效,监测副作用
现场试验
特点
研究对象为非病人
研究地点为社区、学校、工厂等现场
多为预防性试验
通常需要较多的研究对象
需以个体为单位随机分配措施
对分配到措施的不依从,应当测量其程度与原因
尽可能采用盲法
社区试验
特点
研究场所为社区
以社区人群或某类人群组/亚组为单位分配干预措施
常用于对某种预防措施或方法进行考核或评价
一般采用整群随机分配措施
如果研究只包含两个社区则要求干预社区与对照社区间基线特征有类似的分布
定义: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按照预先确定的研究方案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人为地施加或减少某种处理因素,然后追踪观察处理因素的作用结果,比较和分析两组人群的结局,从而判断处理因素的效果
基本特征
前瞻性研究
必须施加一种或多种干预处理
研究对象是来自同一个总体的符合纳入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人群,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研究设计与实施
明确研究问题
确定试验现场
选择研究对象(知情同意)
选择对干预措施有效的人群
选择预期发病率较高的人群
选择干预对其无害的人群
选择能将试验坚持到底的人群
选择依从性好的人群
估计样本含量
影响样本量大小的因素
实验组和对照组结局事件指标的数值差异大小
随机化分组和隐匿
随机分组的方法
简单随机分组
区组随机分组
分层随机分组
整群随机分组
分组隐匿
随机数字的分配必须在确定纳入一个病人后才能进行
随机分配方案必须隐匿
一个病人随机数字的分配必须一次完成,一旦确定不可更改
一个病人的随机分组时间应该尽可能接近其开始治疗的时间
设立对照
干预实验的因素
不能预知的结局
向均数回归
霍桑效应(关注与否的倾向,盲法)
安慰剂效应(干预与否的倾向,盲法)
潜在未知因素
对照类型
标准疗法对照
安慰剂对照
平行对照
交叉对照
自身对照
历史对照、空白对照(缺乏均衡性,一般不采用)
盲法
未采用盲法的实验称为开放性试验
单盲
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
双盲
研究对象和研究实施人员都不了解试验分组情况,只有研究设计者知道
三盲
研究对象、研究实施者、负责资料收集和分析的人员都不了解分组情况
确定结局变量和测量方法
主要结局
主要终点
次要终点
次要结局
确定试验观察期限
不宜过长,以能出结果都最短时间为限
收集资料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整理
排除:在随机分组前研究对象因各种原因没有被纳入
退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后从实验组或对照组退出
不合格研究对象
不依从研究对象
失访
分析
意向治疗分析(ITT)
所有病人被随机分入RCT中的任意一组,不管他们是否完成试验,或者是否真正接受了该组治疗,都保留在原组进行结果分析。
目的:避免选择偏倚,保持各组之间的可比性
评价指标
有效率=治疗有效例数/治疗总例数×100%
治愈率=治愈人数/治疗人数×100%
N年生存率=N年存活病例数/随访满N年的病例数×100%
评价治疗措施
保护率(PR)=对照组发病(死亡)率-实验组发病(死亡)率/对照组发病(死亡)率×100%
效果指数(IE)=对照组发病(死亡)率/实验组发病(死亡)率
需治疗人数(NNT):为预防1例不良事件的发生,临床医师在一段时间内应用某一疗法需治疗的病人数,从数学关系上讲,NNT为绝对危险度的倒数
优缺点
优点
能够对选择的研究对象、干预因素和结果的分析判断进行标准化
提高可比性、减少混杂偏倚
前瞻性研究,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步比较,最终得出肯定结论
缺点
要求高、控制严、难度大
研究对象的代表性不够
依从性不好
其他
类实验
伦理道德
预实验
验证假设
数理法
理论流行病学
筛检
概述
概念:针对临床前期或早期的疾病阶段,运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将未察觉或未诊断疾病的人群中那些可能有病或缺陷、但表面健康的个体,同那些可能无病者鉴别开来的一系列医疗卫生服务措施
目的
发现隐匿病例
发现高危人群
了解疾病自然史,揭示疾病的''冰山''现象
指导合理分配有限的卫生资源
类型
整群筛检
选择性筛检
单项筛检
多项筛检
治疗性筛检
预防性筛检
主动性筛检
机会性筛检
筛检原则
包括
选择筛查疾病的依据
明确的目标人群
合理的筛查程序,包括筛查年龄、筛查间隔、不同阶段的筛检试验和确诊试验
干预和随访方案
1.筛检的疾病
2.筛检试验
3.疾病治疗
4.筛检项目实施计划及评价
筛检试验评价
筛检实验:用于识别外表健康的人群中那些可能患病个人或具有患病风险个体的方法
特征
简单性
廉价性
快速性
安全性
可接受性
评价方法和指标
真实性
确定金标准:金标准是指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疾病的最准确可靠的方法。
选择研究对象:受试对象应能代表筛检试验可能应用的人群,并尽量满足随机化抽样原则
灵敏度和假阴性率:灵敏度=TP/TP+FN 假阴性率=FN/TP+FN
特异度与假阳性率:特异度=TN/FP+TN 假阳性率=FP/FP+TN
可靠性
影响因素
受试对象生物学变异
观察者
实验室条件
预测概率
独立双峰分布
部分重叠双峰分布
单峰连续分布
筛检效果评价
第一阶段(现场干预研究)
第二阶段(筛检示范区建设阶段)
第三阶段(验证和应用阶段)
回顾性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生态学研究
收益:筛检后能使多少原来未发现的病人(或临床前期病人、高危人群)得到诊断和治疗。
提高筛检收益的方法
高危人群策略
选择合理的筛检方案
高灵敏度
联合试验
并联试验
串联试验
筛检起始年龄和时间间隔
生物学效果评价
结局测量指标
归因死亡率
治愈率、复发率、病死率、生存率、生存时间
关联指标
随机对照试验
效果指数(IE) 保护率 归因危险度 绝对危险度
观察性试验
RR OR
需筛检人数(NNBS)
常见偏倚
领先时间偏倚
领先时间:是指临床前筛查诊断的时点(年龄)至常规临床诊断时点(年龄)之间的时间间隔
病程偏倚
志愿者偏倚
过度诊断偏倚
病因及其发现和推断
病因:流行病学和预防医学的重要概念(狭义),引起疾病发生的原因,即能够影响未来疾病发生的因素或事件(广义)
因果关系需同时满足
时间顺序
关联关系
因变性
因果关系主要包括
病因和疾病的关系
治疗和效果的关系
治疗和副作用即不良关系
因果关系的多样性
单因单果
单因多果
多因多果
多因单果
直接病因:最后引起疾病的病因叫做直接病因 间接病因:直接病因以前的病因
病因学说和病因模型
瘴气说
微生物说
三角模型
轮状模型
健康决定因素的生态模型
病因链
病因网
充分病因-组分病因模型
疾病的发生必须是由一个充分病因引起的
充分病因是疾病发生的充分条件,其形成就等于疾病的发生
一个充分病因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组分病因构成,任何一个组分病因缺失疾病就不会发生
组分病因包括互补病因、必要病因
穆勒法则
预防策略
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幸福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群体免疫力
决定个体疾病风险的不是他自己的易感状态而是群体免疫力
影响健康的因素
个体因素
遗传和生物学因素
生活方式因素
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
建成环境
社会和经济环境
卫生服务因素
卫生服务质量
可获得性
可及性
可负担性
服务提供者的能力
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策略: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制定的引领全局的指导思想、行动方针,属于战略性和全局性的
措施:为了实现预期目标所采取的具体方法、步骤,是具体防制手段,是战术性和局部的
疾病预防
概念:即预防疾病(或伤害)和残疾发生,阻止或延缓其发展的一系列活动
主要目的
消灭或消除疾病(或伤害),或将疾病(或伤害)和参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降到最低,至少推迟疾病的发生或延缓疾病和残疾的发展
消灭:通过监测和围堵等措施,消灭传染病病原体,从而终止所有的疾病传播。(截至目前,只有天花一种疾病得以消灭)
消除:将疾病的传播减少到事先规定的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但不是消灭某一疾病
三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在疾病(或伤害)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或危险因素采取措施,降低有害暴露的水平,增强个体对抗有害暴露的能力,预防疾病(或伤害)的发生,或至少推迟疾病的发生(消灭或消除疾病(或伤害的根本措施))
高危人群策略
全人群策略
第二级预防:三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第三级预防:降低疾病和残疾给个体、家庭和社会带来的负担
健康保护与促进
健康保护
健康教育
健康管理
健康促进
公共卫生监测
概念:是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人群中有关公共卫生问题的资料,经过科学分析和解释后获得重要的公共卫生信息,并及时反馈给需要这些信息的人或机构用于指导制定、完善和评价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和策略的过程。
被动监测:下级单位常规的向上级机构报告监测资料,而上级单位被动的接受。
主动监测:根据疾病防控等公共卫生问题的特殊需要由上级单位专门组织调查收集资料。
常规报告:针对卫生行政部门所规定的疾病或各种健康相关问题进行常规监测报告。
哨点监测: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某些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分布,以及相应的影响因素等,根据被监测疾病的流行特点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地区和人群按统一的监测方案,连续的开展监测。
公共卫生监测的目的
定量评估公共卫生问题的严重性确定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发现健康相关事件分布中的异常情况及时调查原因,并采取干预措施,有效遏制不良健康事件的发展和蔓延。
预测健康相关事件的发展趋势,正确估计卫生服务需求。
研究疾病的影响因素,确定高危人群。
公共卫生监测的种类
疾病监测
传染病监测
慢性非传染病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
死因监测
症状监测
行为和危险因素监测
其他公共卫生监测
监测系统的质量评价
完整性
敏感性
特异性
及时性
代表性
简单性
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