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医学免疫学 绪论
这是一篇关于医学免疫学绪论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历史起源、免疫本质、免疫功能、免疫系统(lmmune system)、免疫类型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绪论
历史起源
牛痘苗:詹纳 Vaccine
减毒活疫苗:巴斯德 Attenuated vaccine
即无毒或弱毒的病原体制剂,保留体内增殖 活性及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的能力。
灭活疫苗:瓦尔德玛·哈夫金 Dead vaccine
即用理化方法灭活的病原体制剂,无增殖活性,但 保留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的能力。
抗毒素:Emil Adolf von Behring
体液免疫学说:保罗·埃利希
细胞免疫学说:梅契尼科夫
天然免疫耐受现象:Ray Owen
克隆选择学说:F.M. Burnet
免疫本质
指机体对“非己”与“自己”的识别、应答的总和
“ self”:免疫系统发育未成熟阶段接触过的物质 “non-self”:免疫系统发育成熟前从未遭遇过的物质
免疫功能
免疫防御:Immune defense
防御外来病原侵害
免疫防御过度——超敏反应
免疫防御缺陷——严重感染
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
消除发生恶变的肿瘤细胞 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
免疫监视功能降低:肿瘤发生或持续性胞内病毒感染
免疫自稳:Immune homeostasis
清除损伤、衰老、死亡细胞 精密免疫调节网络 维持自身耐受及稳态
免疫自稳功能异常——自身免疫病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
免疫器官、组织
中枢免疫器官(初级淋巴器官)
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骨髓 (bone marrow)
各类免疫细胞发生场所
B细胞\NK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血清抗体的主要来源
胸腺(thymus)
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寿命时钟
外周免疫器官(次级淋巴器官)
成熟淋巴细胞定居及免疫应答场所
脾 (spleen)
B细胞主要定居地
最大的免疫器官
白髓
脾小结(B)
动脉周围淋巴鞘(T)
边缘区(T/B)
红髓
脾索(B,浆细胞,Mφ)
血窦 (Mφ)
血液滤器
主要对于血源性抗原应答
淋巴结 (lymph node)
T细胞主要定居地
皮质(浅B 25%、深T 75%)
初级滤泡(淋巴小结 未活化的B)
次级滤泡(生发中心 活化的B)
肿大或疼痛提示感染、炎症或病变
广泛分布于淋巴通道汇集处
主要对于淋巴引流抗原应答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
皮肤免疫系统
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再循环
指大多数静息的 T 细胞和 B 细胞不断地在血液和二级淋巴 组织中迁移的过程。
意义:1.大大增加其接触抗原的机会; 2.有利于将免疫信息传递到全身 是机体发挥免疫应答的必要条件
免疫分子
可溶性免疫分子
抗体
补体
细胞因子
膜免疫分子
TCR
BCR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
白细胞分化抗原(CD 分子)
补体受体(CR)
抗体Fc受体(IgFcR)
免疫类型
固有免疫 innate immunity
概念
乃种系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机体抵御微生物侵袭 的第一道防线,参与适应性免疫的启动和效应阶段 又称为“天然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物质基础
生理屏障(物理、化学屏障)
固有免疫细胞
固有免疫分子
识别机制
模式识别
特点
与生俱来
反应迅速
非特异性(通用模式)
无明显记忆
适应性免疫 adaptive immunity
机体免疫系统受特定抗原刺激后,T、B淋巴细胞特异 性识别抗原后活化、克隆增殖、分化而表现出一定免疫学效 应。又称为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 或获得性免疫 (acquired immunity)
T细胞
B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 (MHC)
特异性识别
特异性、多样性、记忆性、耐受性、自限性、特化性
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关系
两者并非完全独立发挥作用,而是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
固有免疫往往是适应性免疫的先决条件和基础
适应性免疫是固有免疫的必要补充
固有免疫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
免疫学应用及贡献
免疫学诊断
免疫学预防
免疫学治疗
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