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思维导图,包括第一章教育学、第二章教育的概念、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第四章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五章教育目的。
编辑于2022-07-05 17:40:49@教原
第一章 教育学
教育学概念
内涵
研究对象
研究任务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阶段(4)
萌芽
独立形态
发展多样化
理论深化阶段
元教育学
含义
例子
意义
教育学的价值
理论价值
实践价值(5)
教育是科学的还是艺术的
第二章 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概念
广义
狭义
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中介系统
教育的历史发展
古代教育的特点(4)
现代教育的特点(9)
(5➕全民普信中)
教育的起源(代表、观点、评价)
生物起源说
心理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七社挑只饭)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的含义
广义
狭义
人的发展方面(3)
人的发展特点(2)
人的发展的规律(5)
整个段不顺
顺序性(3)
不平衡性(2)
阶段性(2)
个别差异性(2)
整体性(2)
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4)
遗传
含义
作用(4)
环境
含义
作用(3)
个体的能动性(3)
教育
原因(3)
表现(个性化/社会化/谋生/享用)
条件(校内/校外)
第四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3)
生产力(4)
政治(5)
醒目零售 泪接管
文化(3)
泪水魔幻传遍
教育的社会作用(4)
经济功能(4)
政治功能(4)
文化功能(5)
生态功能(3)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3)
含义
主要表现为(3)
教育的功能
个体功能(4)
社会功能
社会变迁功能
社会流动功能(3)
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2)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2)
教育先行(4)
含义/原因/理论基础/意义
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
第五章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概念(2)
教育目的的定义(6)
广义
狭义
内容结构
结构层次
我国的教育目的
作用(定向/调控/评价)
教育方针(4)
含义
我国的教育方针
组成部分(3)
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关系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4)
社会制约性
社会依据(2➕阶级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个人依据(2)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社会本位论(3)
代表人物(伯乐干呵)
主要观点(4)
评价(2)
个人本位论(3)
代表人物(葫芦陪德克)
主要观点(4)
评价(2)
内在目的论/内在目的论(1)
人物
观点(4)
优点(2)
局限性(3)
教育准备生活说/适应生活说:同上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科学含义(3)
社会条件(3)
重要意义(3)
我国的教育目的(3)
基本精神实质
含义
具体而言(5)
素质教育
内涵(3)
做法(5)
2019《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4)
更关心教育质量
更关注教育内部改革
关注教育热点
科学的教育观
全面发展教育
含义
构成
五育
含义
地位
作用
五育关系(3)
第六章 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
含义
内容(2)
核心
学制
概念(4)
含义
核心
类型
发展方向
现代学制的基本类型
双轨学制(5)
代表国家
原因
结构
特点
趋势
单轨学制(4)同上
分支型学制
代表国家
原因
结构和特点
趋势(3)
总趋势(3)
我国学制(4)
学前
初等
中等(4)
高等(3)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发展趋势)5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6)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4)
含义
特点
现状
趋势
努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5)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马丁•特罗 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3)
高等教育的变化(3)
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4)
思想来源
含义
意义
如何促进(8)
木制内经法/师生观环境
新高考(4)
打破一考定终身
打破文理界限
打破唯分数论
扩大录取率,倾斜西部、农村、人口大省
第七章 课程
课程的概念(5)
古德莱德的课程分类
分类(5/立正领湿巾)
评价
课程的实施文本
课程计划(3)
含义
包含
意义
课程标准(3)
含义
包含
依据
教科书
含义
原则(5)
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
课程理论的发展
斯宾塞的知识价值论
观点(3)
评价(2)
杜威的经验课程
观点(4)
评价(2)
博比特的活动分析法(3)
出版《课程》
活动分析法(5)
评价(2)
泰勒的目标模式
课程开发的基本步骤(4)
评价(2)
课程类型
课程的一元化与多样化
一元化(3)
含义
优点
缺点
多样化(5)
含义
实践
优点
缺点
注意
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5)
代表人物(4)
含义
特点(3)
优点(5)
缺点(3)
活动课程(5)
代表人物(2)
含义
特点(3)
优点(5)
缺点(2)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内涵)
隐性课程
含义
类型(4)观物之心
特点(3)
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
综合课程(5)
含义
优点(5)
面临的困难(3)
解决对策(2)
分类(4)
同学科课程
国家、地方、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4)
含义
意义(4)
问题(4)
如何做(4)
课程目标的设计(2)
课程目标(2)
含义
依据(3)
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问题
具体化与抽象化问题
层次与结构问题
基本方式(3)
结果性目标
体验性目标
表现型目标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3)
认知领域(6)
技能领域(7)
情感领域(5)
评价(2)
课程内容的设计(3)
选择(3)
直接经验的选择
含义
依据
间接经验的选择
含义
依据
态度(辩证)
组织(6)
直线式/螺旋式
纵向组织/横向组织
逻辑顺序/心理顺序
课程评价(3)
全程性评价:教学前/中/后
质与量结合
多主体评价
课程改革
核心理念
总体目标
具体目标(6)
母狗类食品馆
课程目标:三维目标观
课程结构:综合课程观
课程内容:学生生活观
课程实施:自主学习观
课程评价:发展评价观
课程管理:校本发展观
第八章 教学
教学概述(3)
概念
意义(3)
任务(3)
教学过程的性质/本质(4)
双边活动说
全面发展说
交往说
特殊认识说
价值目标说
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2)
传授式教学(5)
含义
过程(6)
注意(2)
优点(3)
缺点(4)
探究式教学(5)
含义
过程(3)
注意(3)
优点(3)
缺点(3)
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5)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4)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4)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4)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4)
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
教学原则(8)
梁启超寻思只因巩俐
量力性原则
含义
要求(3)
启发性原则
含义
要求(5)
循序渐进原则
含义
要求(4)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含义
要求(4)
直观性原则
含义
要求(4)
巩固性原则
含义
要求(4)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含义
要求(4)
教学方法
概述
教学方法含义➕特征
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
教学模式
教学特点
选择(3)
人的方面(2)
社会方面(3)
教育内部(3)
中小学常用教学方法(9)
讨厌研究实习讲话,读书演练
讨论法
含义
要求(3)
实验法
含义
要求(4)
研究法
含义
要求(4)
实习作业法
含义
要求(4)
讲授法
含义
要求(4)
谈话法
含义
要求(4)
读书指导法
含义
要求(4)
演示法
含义
要求(3)
练习法
含义
要求(3)
教学组织形式
概念(3)
含义
形式
最基本的
班级授课制(5)
定义
地位
历史发展(5)
主要特征(5)
评价
优点(5)
局限(4)
教学组织形式类型(9)
个别辅导
个别化教学
分组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分层教学
走班制
泛在学习
慕课
翻转课堂
改革趋势(5)
教学的辅助形式(4)
教学工作基本环节(4)
备课(3)
上课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的中心环节
要求(6)/木刻技艺动作
课后的指导工作
教学评价
含义
内容
要求(5)/案人字迹重
教学评价
含义(3类)
功能(5)
意义(5)
种类
作用不同
诊断性评价(4)
职能(4)
实施时期
评价重点
评价手段
形成性评价
职能(2)
实施时期
评价重点
评价手段
终结性评价(4)
布鲁姆三大方式评价(4)
方法和标准不同
相对性评价
绝对性评价
主体不同
教师/学生
趋势(7)
原则与方法
4 柯基植发/关掉册子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5)
含义
意义
内容
方式
作用
教师教学工作评价
意义(2)
要求(3)
几种水平(3)
教学改革(7)
法师传人季节,人文有活力
第九章 德育
德育的概念(5)
广义
狭义
内容(5)
功能
要素
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的规律/本质/特点(4)
德育原则(7)
陶行知疏导一连学生,集体才能有尊严。
德育方法(6)
说服榜样锻炼,陶冶修养有奖惩
德育途径(2)
直接/间接
德育相关问题的补充(8)
关关涂芳容,师生评价目的
第十章 班主任
概念
班主任素质的要求
班集体的培养(6)
含义
功能
群体
集体的发展阶段(3)
培养集体的方法(5)
班主任工作内容何方法(9)
了解教导班外劳,协调评定做家访总结
非正式群体(3)
定义
特点
评价
参照群体(2)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3)
组建(1)
核心初步形成(3)
自主活动阶段(4)
个别教育(2)
含义
内容(3)
第十一章 教师
教师劳动的特点(5)专闯复试场
专业性
创造性
复杂性
示范性
长期性
教师的素养(4)
高尚的师德(4)
专业知识(4)
专业技能(4)
健康的心理素质(4)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5) 教我管报纸
义务(6)
教师职业的角色扮演
教师的角色从(5)
家传管心岩
教师职业常见的角色冲突(4)
开家咸盐铺
调节冲突:主客观(3)
社会变迁中教师角色发展的趋势(8)
教师的培养和提高
紧迫性(4)
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过程(3)
含义
过程
途径(国家3/个人6)
补充
学生观(10)彦祖童年需独自插个花
师生关系(5)
类型(3)
影响因素(3)
标准(4)
社交新人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途径与方法(7)
特点(4)
第十二章 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3)
含义
特性/作用(4)
教父文创
构成要素(3)
学校管理体制(3)
含义
分类(2)
校长负责制(2)
含义
应注意的问题(3)
学校管理的目标和过程(2)
目标(3)
含义
作用(4)道济调皮
要求(4)
基本环节及其相互关系(3)
含义
基本环节(4)及时简洁
相互关系
学校管理的内容和要求(4)
教学管理(3)
教师管理(2)
内容(4)选人陪考
趋势(3)
学生管理(2)
内容(5)
要求(3)
总务管理(2)
内容
要求(3)
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5)
法人小明星
法治化(2)
含义(2)
措施(6)
人性化(2)
定义
应做好(6)
校本化(2)
含义
应做好(3)
信息化(2)
含义(2)
应做好(3)
民主化(2)
含义
措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