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读书笔记
作者戈迪斯带我们重温以色列历史中的里程碑式事件和了解改变其国家命运的关键人物。他既向我们展示了以色列如何成为一个文化、经济和军事强国,也追溯了其受到孤立的根源。本书探究的正是这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
编辑于2022-07-15 17:50:35全书围绕着“真正的阅读是自主阅读”这一核心理念展开,剖析了家长关于阅读应用的 4 个重要认知,提供了系统且易用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孩子从小养成阅读习惯、掌握高效的阅读技巧、享受阅读乐趣,同时也解答了令很多家长困扰的问题——不同年龄段孩子阅读的注意事项、如何选书、男孩女孩阅读的区别、什么时候开始读名著等。
通过阅读和学习本书,每一个人都可以掌握这种超凡的领导力。以本书为基础的理论课程,已经帮助了成千上万名企业领导者以及各界人士实现了他们的梦想。相信此书对管理者、员工、伴侣、家长等终身成长者大有裨益。
陈存仁从一个市民的生活视角出发,以银元流通为线索,串起老上海的经济变迁;通过有趣的掌故,细致刻画了民国的人事风物,呈现一个时代的悲欢离合;此外,作为一位儒医,作者更在书中记叙了传统教育浸润下的处世哲学、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理财方法,对今日年轻的读者不失为一种亲切的启发与鼓励。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全书围绕着“真正的阅读是自主阅读”这一核心理念展开,剖析了家长关于阅读应用的 4 个重要认知,提供了系统且易用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孩子从小养成阅读习惯、掌握高效的阅读技巧、享受阅读乐趣,同时也解答了令很多家长困扰的问题——不同年龄段孩子阅读的注意事项、如何选书、男孩女孩阅读的区别、什么时候开始读名著等。
通过阅读和学习本书,每一个人都可以掌握这种超凡的领导力。以本书为基础的理论课程,已经帮助了成千上万名企业领导者以及各界人士实现了他们的梦想。相信此书对管理者、员工、伴侣、家长等终身成长者大有裨益。
陈存仁从一个市民的生活视角出发,以银元流通为线索,串起老上海的经济变迁;通过有趣的掌故,细致刻画了民国的人事风物,呈现一个时代的悲欢离合;此外,作为一位儒医,作者更在书中记叙了传统教育浸润下的处世哲学、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理财方法,对今日年轻的读者不失为一种亲切的启发与鼓励。
以色列
故土某处
以色列地的故事
• 《圣经》中的“应许之地” • 《出埃及记》摩西带领犹太人离开埃及 • 以色列第一位国王扫罗被大卫取代 • 公元前10世纪 所罗门在耶路撒冷建立第一圣殿 • 公元前928年 分裂成北部以色列国和南部犹太国 • 公元前586年 巴比伦烧毁所罗门圣殿,犹太人流散巴比伦 • 公元前539年 波斯王居鲁士让犹太人重建圣殿 • 公元前164年 犹太人第一次在以色列地建立独立犹太国 • 公元70年 罗马人烧毁第二圣殿 • 公元130年 罗马皇帝宣布重建耶路撒冷 • 公元132年 巴尔·科赫巴起义攻下耶路撒冷 • 公元135年 犹地亚第三次陷落,犹太人开始两千年的流散 • 1896年2月 《犹太国》出版,赫茨尔成为一个国际运动领导人 • 1897年 赫茨尔组织第一届犹太复国主义大会 • 1902年 赫茨尔出版了《新故土》
世纪之交的分歧
• 1903年4月19日 基希涅夫的集体迫害 • 1903年8月 第六届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乌干达方案引争论 • 1904年7月 犹太复国主义政治运动发起者赫茨尔因心力衰竭去世 • 1905年7月 第七届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乌干达方案被否决
梦想实现的曙光
新旧伊休夫
• 旧伊休夫 信仰虔诚,只听从自己的拉比 • 新伊休夫 反对宗教和极端世俗的生活方式
犹太移民潮
• 1882年~1903年 第一次阿利亚(犹太移民潮),两三万犹太人到巴勒斯坦 • 1904~1914年 第二次阿利亚,约4万犹太人到以色列地 • 第二次阿利亚的遗产 现代希伯来语的复活与全面使用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标志性制度基布兹的诞生 • 1909年 特拉维夫成了“第一座说希伯来语的城市”
《贝尔福宣言》
英帝国支持犹太国
• 1904年 赫茨曼到曼彻斯特大学担任高级讲师 • 1906年 赫茨曼结识亚瑟·贝尔福 • 1916年 赫茨曼研究发展了丙酮的制造方法 • 1917年11月 贝尔福写信给沃尔特·罗斯柴尔德勋爵 以书信为形式的《贝尔福宣言》
伊休夫继续壮大
• 1913年 第十一届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 • 1918年7月24日 数千人聚集耶路撒冷参加希伯来大学奠基仪式 • 1919年~1923年 第三次阿利亚,3.5万人来到巴勒斯坦 • 1920年4月19日 伊休夫建立政治机构,选举产生“代表大会”
犹太人自卫组织
• 1907年 秘密安保组织巴尔·吉奥拉是最早的防卫组织之一 • 1909年 规模更大的防卫组织哈绍莫
去无可去
二战前后
• 1921年 本-古里安担任了犹太工人总工会秘书 • 1925年 希特勒出版了《我的奋斗》 • 1933年1月 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 • 1933年9月 阿罗佐罗夫同德国人谈判推进《转移协议》 • 1935年6月 纳粹政府通过《纽伦堡法案》 • 1932年~1936年 阿拉伯起义爆发 • 1938年11月 “碎玻璃之夜” • 1939年5月 英国发表了一份白皮书 • 1939年8月 第二十一届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 • 1939年9月 德国入侵波兰,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 • 1941年 德国入侵苏联,纳粹清洗欧洲犹太人 • 1945年9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阿利亚
• 1924年~1929年 第四次阿利亚,来自城市中产阶级的波兰移民 • 1932~1936年 第五次阿利亚,教育良好但急于逃离欧洲的德国人
难民船
• 1939年5月 载有937名乘客的“圣路易斯”号客轮 • 1940年11月 载有1730名德国难民的“大西洋”号客轮 • 1941年12月 载有769名犹太难民的“斯特鲁玛”号难民船
伊休夫抵抗英国统治
伊尔贡
• 梅纳赫姆·贝京担任伊尔贡的领导人 • 1946年7月 伊尔贡轰炸大卫王酒店
分治问题
• 1947年1月22日 英国将巴勒斯坦和建立犹太国事宜交给联合国 • 1947年5月15日 联合国成立巴勒斯坦问题特别委员会 • 1947年9月1日 联合国提交了一份巴以分治的建议书 • 1947年11月 联合国召开大会讨论181号议案 • 1947年11月29日 联合国大会通过《联合国巴勒斯坦分治方案》
阿以战争
• 1947年11月~1948年5月 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内战 • 1948年5月~1949年初 独立战争 • 1948年7月 十天收官之战
独立与建国
国家诞生
• 1948年5月 本-古里安读《独立宣言》 • 1949年1月25日 第一次全国选举
回归
• 1950年7月5日 议会制定并通过了《回归法》 • 1949年6月~1950年9月 “魔毯行动”将也门犹太人空运到以色列 • 1949年 以色列议会颁布了《义务教育法》
国际舞台
• 1952年 纳赛尔上校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变 • 1956年10月29日 以色列筹备西奈战役
直面屠杀
• 1960年5月23日 审判纳粹党卫军中校阿道夫·艾希曼 • 德国赔款让以色列第一次严肃对待大屠杀
战争与和平
六日战争
• 1967年 埃及进军西奈半岛 • 以色列总理艾希科尔发表“结巴演讲” • 1967年6月 战争持续了132小时,以色列获胜 • 1967年9月1日 阿拉伯联盟对以色列实行“三不原则”
赎罪日战争
• 1970年 约旦成为阿拉法特领导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大本营 • 1970年9月~1971年7月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约旦军队内战 • 1973年3月 埃及总统萨达特和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达成协议 • 1973年春夏 埃及军队沿着以色列南部边界开展军事演习 • 1973年10月6日 埃及和叙利亚进攻以色列 • 1973年10月8日 在西奈半岛,以色列国防军遭到重创 • 1973年10月22日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338号决议要求双方停火 • 1973年10月24日 停火协议正式生效,战争基本结束 • 1973年12月 以色列第一任总理本-古里安去世 • 1974年4月 以色列总理果尔达·梅厄辞职,伊扎克·拉宾上台 • 1977年 以色列总理拉宾辞职,梅纳赫姆·贝京当选
和平进程
• 1978年9月28日 以色列通过了《戴维营和平协议》 • 1978年12月10日 举行诺贝尔颁奖仪式 • 1982年6月6日 以色列发动“加利利和平行动” • 1993年初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签署了《奥斯陆第一阶段协议》 • 1995年10月 以色列和约旦签订和平协议 • 1995年9月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签署《《奥斯陆第二阶段协议》 • 2004年 101部队的指挥官和总理沙龙认为以色列应当撤离加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