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
这是一篇关于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机体的内环境(=细胞外液)、内环境稳态、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等。
临床寄生虫学检验技术 第一章线虫(似蚓蛔线虫(蛔虫))思维导图,内容涵盖它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性、实验室诊断、流行与防治等等,适用于预习、复习的参照。
临床寄生虫检验技术 第一章绪论思维导图,内容包含世界六大热带病介绍、寄生虫与宿主、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寄生虫病检验的方法等等,适用于预习、复习的参照。
药理学抗精神障碍药 氯丙嗪知识梳理,介绍了抗精神障碍药 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第一章 绪论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
兴奋性
定义
兴奋性:机体对不同的组织细胞对刺激所产生的反应表现出不同的形式的能力
兴奋:将组织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的动作电位的现象称为兴奋
刺激引起反应具备的三个条件
足够的刺激强度
足够的刺激强度时间
适当的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
阈强度(阈值)
将活体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简称阈值
分类
阈上刺激
阈下刺激
阈值是衡量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成反比)
可兴奋组织
神经组织、肌肉组织、腺体组织
适应性
生殖
衰老
机体的内环境(=细胞外液)
体液(占体重的60%)
细胞外液(1/3)
血浆(最活跃)、组织液(最多)、淋巴液、脑脊液
细胞内液(2/3)
分布在细胞内
(汗液、尿液不是体液)
内环境稳态
定义: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状态
负反馈维持内环境稳态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三种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基本形式: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特点:反应迅速、起作用快、调节精确(快、准)
体液调节
定义:机体所分泌的特殊的化学物质(激素),通过体液途径到达并作用于靶细胞相应受体的调节方式
特点:作用缓慢而持久、作用面较广泛、调节方式相对恒定
自身调节
定义:某些细胞或组织器官凭借自身内在特性,而不依赖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特点:调节强度较弱、影响范围小、灵敏度较低
目的:共同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
人体内自动控制系统
反馈控制系统
负反馈控制系统
血压调节、体温调节、血糖调节、减压反射、PH、循环血量、渗透压
减压反射:安静状态下,动脉血压已高于压力感受器的阈值水平,因此,减压反射经常在进行,维持心血管中枢的紧张性,保持动脉血压于正常范围。
意义:维持内环境稳态
正反馈控制系统
血液凝固、排尿、排便、分娩、动作电位的形成
动作电位的形成:细胞受到一个大于阈值强度的外界刺激,细胞膜上部分发生去极化,使少量钠离子流入膜内,当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钠离子与去极化形成正反馈,使得钠离子大量内流,直到钠离子的平衡电位(内正外负),这样就形成了动作电位。
血液凝固:血管破裂时各种凝血因子相继激活,最后形成血凝块,你激活了一个凝血因子之后,会加强激活凝血因子
意义:有助于一个完整的生理过程的完成
前馈控制系统:具有预见性、适应性、超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