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古希腊的教育1思维导图
古希腊教育 古希腊教育分古雅典和古斯巴达教育两类。 (1)教育过程:①7岁前,儿童在家中由父母养育;②7岁以后,女孩留在家中由母亲负责教育,学习纺织、缝纫等技能。 男孩7随后则开始进入弦琴和文法学校学习;③到十二、三岁左右,公民子弟体操学校学习“五项竞技”; ④从18~20岁,青年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事教育;⑤到20岁,经过一定的仪式被授予公民称号;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古希腊的教育1
古风时期的教育
斯巴达教育
背景
地理:交通不便
经济:土壤肥沃,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发达
政治:保守的军事贵族寡头所统治
教育特点
目的:英勇果断、保家卫国的战士
内容:军事体育和道德训练
方法:野蛮训练和鞭笞
管理:教育完全被国家所控制,并被视为国家的事业
特点:重视女子教育
教育体制
简介:教育是国家的事业,典型特征是军事教育
1.长老
2.7岁,国家的教育机构接受系统的教育指导,五项竞技
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投标枪
3.18岁,高一级的教育机构——青年军事训练团(埃弗比)
4.30岁公民
雅典教育
地理:三面领海,矿藏丰富
经济;工商业发达,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贸易中心
政治:奴隶主明主政体
目的: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国家公民
内容:重视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方法:更加温和,具有民主色彩(但也有体罚)
管理:既有,也有,重视国家教育和私立教育的发展
特点:忽视女子教育
1.父亲
2.7岁,女在家母亲教学,男开始接受学校教育
3.7-12岁,文法学校和弦琴学校
4.13岁后,不仅,还要进入体操学校(角力学校)
5.15、16岁,少数显贵子弟到国立体育管接受更为系统的教育
6.18-20岁,青年军事训练团
7.20岁,公民
比较
相同
特点:具有阶级性
内容;重视体育训练
方法:体罚
管理:都实行国家管理的教育体制
不同
地理位置—经济、政治—目的、内容、方法不同
斯巴达崇尚武力,带有强烈专制色彩;雅典注重国民身心全面发展,民主色彩浓厚
古典时期的教育
“智者派”的教育活动
智者
诡辩家
荷马时期:某周精神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以及拥有这些能力和技巧的人
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具有治国能力的人
公元5世纪后期,收费收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
思想特征
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怀疑主义
教育目的
教人学会从事政治活动的本领,即训练公民和政治家
“智者派”的教育贡献(6)
教育对象
教育内容
前三艺:文法、修辞学、辩证法
重视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
政治家或统治者的预备教育
教育思想
智者的出现标志着教育工作已经开始职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