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综合素质—第一章节 教育观
教资综合素质中第一章第一节教育观笔记,包括教育观的定义、特点、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第一章 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的概念
教育观就是人们对教育所持的看法
素质教育观就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教育的一种教育观。 教育应当指向人的整体、全面素质教育发展,是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
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
1993.2月 正式提出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9.6月 正式实施 《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教的决定》
2006.6.29 国家意志 《九年义务教育》
2010年 战略主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
素教的基本任务和基本特征
一、 基本任务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
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
二、 基本特征
1. 教育对象的全体型
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通过正规或非正规渠道接受一定时限、程度的教育,以达到提高国民素质的目的。—全体国民、不仅是学生,是整体
2. 教育内容的基础性
学习的是基础知识、内容、行为规范等教育,让受教者掌握一般学识。
3. 教育空间的开放性
不在局限于课堂和书本,走出课堂,开发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展丰富活动
4. 教育目标的全面性
教育方针所规定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劳与体结合)
5. 教育价值的多元化
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潜能,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充满创造的活力
6. 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7.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8.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一、 素教的内涵
1. 素教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单)
发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为了国家更好的发展,包含着国家的希望
2. 素教是面前全体学生的教育(材)
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得到发展,而不是注重一部分人的发展,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全民性、教育的有效性。—— 人人都有都教育的权利,都应该得到发展,公平对待
3. 素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材)
通过德智体美等有机结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仅要学知识方面,还要学能力方面(生理+心理健康)
4. 素教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材)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性,不同的认知、价值取向兴趣爱好、创造潜能等铸造了个性迥异的学生,故教育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发展学生个性。——全面之上有个性
5. 素教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的发展(材)
教师提倡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调动主动。 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主动精神:引导学生主动、自愿学习。
6. 素教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材)
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应试教育区别于素教的根本所在,应该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实践能力是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7. 素教是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材)
“教”是为了“不教”,学生要从学会到会学,学会学习,学会发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人的一生是不断在发展的过程,不仅在学习学会发展学习,在社会也要不断学习发展。
口诀:提速个性创两会,主体主动可持续 第1条单选,2-7材料,第7条可作为总结:因老师做到2-6点,所以该老师一定能着眼于..
二、 素教的外延
素质教育是连续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教育活动。
纵向看:素教是贯穿于幼儿、小学、中学、高等等各级各类教育——体现终身、连续(单选) 横向看:贯穿并涉及普通、职业等教育——体现全方位、全过程(单选) 贯穿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教育“三合力”(材料分析题)
实施素教,必须把德智体美等有机地结合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实施素教的基本要求
1. 面向全体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 促进学生生动、活动、主动地发展
5.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教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小学实施素教的途径与方法
一、 途径
1. 德育为先,五育并举
2. 把握课改精神,实践小学“新课程”
课改:基础教育改革,新课程:课改体系,素质教育
3. 课程教学以外的各种学校管理、教育活动,重点是班主任工作
(1) 小学学校管理活动
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实现的
(2) 小学课外、校外教育活动
在学校的课程之外,还有各式的教育活动,拓展素质发展
(3) 小学班主任工作
班级是有组织地开展素教活动的基层单位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
二、 方法
1. 小学教师成为素质教育者
素教主要靠教师实施
2.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
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为前提,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目标
3. 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全面发展
4. 正确运用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发展
原则: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评价目的,不能把评价作为一种甄选与选拔的方法; 凡是能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价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评价。
三、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1. 自主学习
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2. 合作学习
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3. 探究学习
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进行合作、自主探究,创新实践、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4. 混合式教学
“线上”+“线下”教学方式
素教和应试教育的区别
1. 素质教育——成绩+能力、多元化评价与发展、注重发展性,终身学习发展、良师益友
2. 应试教育——死板僵硬的“一刀切”、分为导向,率为标准,考为法宝
实施素质教育应避免的误区
素教就是不要尖子生
片面化,有可能会产生尖子生
素教就是学生什么都要学、什么都学号?
素教是强调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素教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
1.素教引导主动精神 2.左右不等于负担,学会主动学习便会主动做作业
素教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前者认可,后者服务站错误,体现了地位不平等,素教强调师生民主平等
素教就是要多开展课外活动,多少文体课
主地为课堂,课程均衡性
素教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百分制考试
不仅以考试成绩,还要多方位评价
素教会影响升学率
并不会,素教是引导主动,开展的好可提高升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