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现代汉语第三章:词汇(重点思维导图)
汉语国际教育学考研354汉语基础专业课中的现代汉语章节重点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一、词汇概说二、词义及其性质和构成三、义项和义素四、语义场五、词义和语境的关系六、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等。
编辑于2022-07-23 09:07:35词汇
一、词汇概说
词汇
定义
是一种语言里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地位
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词汇单位
语素
定义
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
现代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
但语素又不仅仅是单音节的,还有多音节的
判断题:一个语素等于一个汉字(×)
判断题:一个语素代表一个音节(×)
总结:1语素≠1音节≠1汉字
如何确定语素?
替代法(重点)
注意:
要判断一个组合中,是否每个语言单位都能被替代
要注意替代中保持语素意义的基本一致
分类
按意义
实语素:有词汇意义,有语法意义
虚语素:没有词汇意义,有语法意义
按音节多少
单音节语素:天、地、人、水、山
多音节语素:蜻蜓、巧克力、布尔什维克
按构词能力
成词语素:牛、马、跑、蝴蝶
不成词语素:民、伟、农
按语素位置
定位语素:车子、房子、票子
不定位语素:公民、民众
词根
定义:
表示词的基本意义,构成词时位置不固定思维语素
词缀
定义:
表示词的附加意义和起语法作用,构成词时位置固定的语素
子、阿、化
词
定义:
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
独立运用指能“单说”(单独成句)或“单用”(单独作句法成分或单独起语法作用,但不能单独成句
区分语素和词(重点)
短语
定义:
由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语义关系和语法规则构成的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是由词逐层组成、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
区别短语的方法
扩展法/插入法(重点)
定义:
两个或多个语言单位之间是否插入其他成分
判断条件:
可插入其他成分+插入后意义不改变=短语
例:
吃饭——吃(一顿)饭
白纸——白(的)纸
判断词的条件:
不可以插入其他成分/插入后意义改变=词
例:
白菜——白(的)菜
蝴蝶(插入不了)
离合词
洗澡——我(洗)了个(澡)→可插入其他成分且意义没有改变但不是短语
固定短语
定义:
词跟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的成分
分类:
专名
熟语
缩略语
简称:较复杂名称的简化形式
数词略语
词的结构类型
单纯词
定义: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注意一个语素不代表一个字)
分类(多音节)
联绵词
定义:
两个不同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表示一个意义的词
分类
双生词(两个音节声母相同)
叠韵词(两个音节的“韵”相同)
其他(两个音节声韵都不同)
叠音词
定义
由不成词语素的音节重叠构成
音译的外来词
拟声词
合成词
定义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分类:
复合式(重点)
分类:
联合型/并列式
定义:
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的
偏义词:国家、忘记
例:途径、骨肉
偏正词
定义:
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
例:主流、彻查、火红
补充型/中补型
定义:
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
例:提高(动词+结果)
例:车辆(事物+单位)
动宾型/支配型
定义:
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事物
例:司机、注意
主谓型/陈述式(区分中补型)
定义:
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
例:地震、月亮、耳鸣
重叠式(区分叠音词)
定义:
相同的词根语素重叠构成
例:姐姐、哥哥、仅仅、刚刚
附加式/派生词
定义:
词根和词缀构成
分类:
前加型(前缀+词根)
例:
老— 老虎、老乡
小— 小王、小李
后加型(词根+后缀)
例:
—子:刀子、瓶子、胖子、贩子
注意:儿子、瓜子属于复合词的联合型
二、词义及其性质和构成
词义
定义:
词汇意义+语法意义
性质:
词义的概括性
词义的模糊性(界限模糊、核心清晰)
词义的民族性
构成
概义词
定义: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又叫理性义/主要意义
色彩义
表达人或语境多赋予的特定感受
感情色彩
褒义词
贬义词
中性词
不同语境下,同一个词可能会有不同的色彩义:你真够朋友
语体色彩
书面语
口语
形象色彩(画面感)
三、义项和义素
义项
定义
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分类
本意/原始意义
定义:词的最初意义
基本义
现代最常用最主要的意义
转义
引申义(相关性)
定义:在基本义基础上经过推演发展而产生的意义
比喻义(相似性)
定义:借用一个词的基本义来比喻另一事物所产生并固定下来的新意义
单义词和多义词
单义词
定义
一个义项的词
多义词
定义
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的词
多义词对语境有很强的依赖性
同音词(重点)
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
分类
异形同音词:会意——会议
同形同音词(重点)
例:
仪表1:人的外表
仪表2:测量温度、气压、血压的仪器
派生同音词
例:
盘—盘儿,牌—牌儿:盘≠牌但派生后的儿化音相同
义素
定义
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又叫词的词义成分或语义特征
义素分析:P220--221
例:
男人:【+成年】【+男性】
男孩:【+男性】【-成年】
四、语义场
语义场
定义
语义的类聚,既有共同义素又有区别义素的一组词的相关语义聚合
语义场的层次
上位词
下位词
语义场分析
类属义场
成员同属于一大类
顺序义场
成员按照某种固定的顺序排列
关系义场
一般由两个成员组成、二者处于某种关系的两端,互相对立/依靠
同义义场和同义词(重点)
同义义场
定义
意义相同/相近的词的相关语义组成的语义场,同义义场中的词叫做同义词
分类
等义词
定义:概念义完全相同
例:爸爸——父亲
同义词
定义:概念义相近,或有同有异
例:口——嘴
同义词的差别辨析(重点):P230的图表
概念义辨析/理性意义方面的差别
意义的轻重
范围的大小
集体与个体不同
搭配对象不同
色彩义辨析/色彩方面的差别
感情色彩不同
语体色彩不同
语法意义辨析
词性的不同/词性方面的差异
能做的句法成分不同
反义义场和反义词
反义义场
定义
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词的相关语义构成反义义场,在两个词互为反义词
反义义场的类型
互补反义义场
例:动——静,生——死
极性反义义场
白——黑,冷——热(中间有过度)
五、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语境对解释词义的作用
定义
是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一般分为语言语境(上下文)和情景语境(社会现实语境)
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语境使词义单一化
语境使词义具体化
语境增加临时性意义
语境表现出词义的选择性
六、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基本词汇
定义
表达的是自然界和人类交际中最不能缺少的概念
特点
稳固性
能产性(作为词根,是构成新词的基础)
全民常用性
一般词汇
定义
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
包括: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词、隐语词
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
古语词
文言词
历史词
方言词
外来词
分类
音译
半音译半意译/音译兼译
音译后加汉语语素
借形
行业语、隐语
七、熟语(一般词汇)
定义
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
成语
特征
意义整体性
结构凝固性
风格典雅性
来源
神话寓言
历史故事
诗文语句
口头俗语
构造(重点)
联合结构
偏正结构
动宾结构
补充结构
主谓结构
连谓结构
兼语结构
谚语
惯用语
歇后语
喻意歇后语
谐音歇后语
八、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
词汇的发展变化
新词的产生
旧词的退隐和复出
词义的演变
词义扩大
词义缩小
词义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