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蛋白质氨基酸酶促降解
这是一个关于蛋白质氨基酸酶促降解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蛋白质的酶促降解、氨基酸的分解与转化、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编辑于2022-07-24 01:25:31蛋白质氨基酸酶促降解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蛋白水解酶
(一)肽酶
肽酶(peptidase)
肽链外切酶,可分别从多肽链的游离羧基端或游离氨基端逐个水解AA的E。
氨肽酶(aminopeptidase)
从多肽链氨基端逐 个水解AA的E。
羧肽酶(carboxypeptidase)
从多肽链羧基端逐个水解AA的E。
(二)蛋白酶
蛋白酶(proteinase)
又称肽链内切酶, 它能水解肽链内部的肽键,使蛋白质多肽链水解为许多小肽段。
胃蛋白酶
芳香族AA的-NH2形成的肽键
胰凝乳蛋白酶
芳香族AA的-COOH形成 的肽键
胰蛋白酶
Lys、Arg等碱性AA的COOH形成 的肽键
嗜热菌蛋白酶
非极性AA的-NH2形成的肽键
溴化氰
水解由Met的COOH形成的肽键
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细胞内蛋白质降解
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意义
异常蛋白的清除
短命蛋白的清除(如细胞周期蛋白、转录因子)
维持体内氨基酸代谢库
防御机制组成部分
蛋白质前体的裂解加工
泛素介导的细胞内蛋白质降解途径
泛素化的蛋白质在ATP参与下被蛋白酶水解。
泛素-蛋白酶体降解途径
细胞自噬
细胞将自身一些蛋白质和细胞器包裹在特定的膜结构中,送入溶酶体降解,产生能量和小分子, 供细胞再次利用的过程。
氨基酸的分解与转化
脱氨基作用
氧化脱氨基作用
谷氨酸脱氢E:在生物体内分布广泛,且活性强,是氧化脱氨基作用的主要E
转氨基作用
转氨酶:催化转氨作用的酶称为转氨酶, 以磷酸吡哆醛为辅酶,它是VB6的磷酸酯。
除Pro、Lys和Thr外,其余 L-AA都可以转氨酶 的转氨作用形成。
谷丙转氨酶(GPT)
谷草转氨酶(GOT)
联合脱氨基作用(生物体脱氨基的主要形式)
转氨E-谷氨酸脱氢E的联合脱氨作用(肝和肾)
转氨E-嘌呤核苷酸循环联合脱氨作用 (心肌、骨骼肌、脑)
非氧化脱氨基作用:大多数在微生物中进行
还原脱氨基作用
脱水脱氨基作用
直接脱氨基作用
脱酰氨基作用
脱羧基作用
直接脱羧基作用
Glu脱羧
γ-氨基丁酸是抑制性神经递质
Ser的脱羧
Lys、鸟氨酸的脱羧
羟化脱羧基作用
Tyr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发生羟化生成多巴, 进一步氧化成黑色素。
氨基酸降解产物的去向
(一)氨的代谢转变
重新合成AA:不能增加AA数量,能改 变AA种类
生成酰胺:酰胺是生物体贮藏和运输氨 的主要形式;解除氨毒
生成铵盐:保证细胞内正常的pH
经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排出体外(氨 的排泄方式之一)
(二)a-酮酸的代谢转变
还原氨基化--合成新AA
彻底氧化为CO2和H2O(TCA循环和ETS)
转变为糖和脂肪(TCA循环的中间产物)
(三)脱羧基产物的转化
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氨基化作用
NH3 + a-酮酸 Glu
氨的来源
分解代谢
生物固氮
某些微生物,在常温常压下,将N2转变为 NH3的过程。
不需高温高压,节约能源,不污染环境; 生物固氮可以为农作物提供氮肥
固氮酶结构(多功能酶): 铁蛋白 + 钼铁蛋白 二者结合才有活性
固氮酶催化的反应及反应条件
硝酸盐的还原作用
NR(硝酸还原酶)
NiR (亚硝酸还原酶)
a-酮酸的来源
来自糖代谢:Pyr、OAA、a-Kg
来自GAC或光呼吸乙醇酸途径
来自脂类代谢
氨的同化(氨基化作用)
Glu合成途径 Glu 其它AA
Glu脱氢酶途径(异养真核生物)
GS-GOGAT途径(高等绿色植物)
氨甲酰磷酸的合成
氨甲酰激E
氨甲酰磷酸合成E
氨甲酰磷酸合成E І:肝脏线粒体中,合成 尿素,是鸟氨酸循环的限速酶
氨甲酰磷酸合成E ІІ:各种细胞的细胞质 基质,以Gln为原料,合成嘧啶
转氨基作用
各族AA的合成
丙氨酸族
EMP途径生成的丙酮酸
Ala Val Leu
丝氨酸族
光呼吸乙醇酸途径(或GAC)形成的乙醛酸,EMP途径(或光合碳循环) 生成的3-PGA
Gly Ser Cys
天冬氨酸族
TCA的OAA
Asp Asn Lys Thr Ile Met
谷氨酸族
TCA循环的 a-酮戊二酸
Glu Gln Pro Arg
组氨酸和芳香氨基酸族
PPP的核糖-5-磷酸
PPP的4-磷酸赤藓糖(E-4-P) 和EMP的PEP
His Phe Tyr Trp
氨基酸与一碳基团代谢
甲基 -CH3
亚甲基 -CH2-
次甲基 -CH-
亚胺甲基 -CH=NH
羟甲基 -CH2- OH
甲酰基 -CHO
蛋白质氨基酸酶促降解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蛋白水解酶
(一)肽酶
肽酶(peptidase)
肽链外切酶,可分别从多肽链的游离羧基端或游离氨基端逐个水解AA的E。
氨肽酶(aminopeptidase)
从多肽链氨基端逐 个水解AA的E。
羧肽酶(carboxypeptidase)
从多肽链羧基端逐个水解AA的E。
(二)蛋白酶
蛋白酶(proteinase)
又称肽链内切酶, 它能水解肽链内部的肽键,使蛋白质多肽链水解为许多小肽段。
胃蛋白酶
芳香族AA的-NH2形成的肽键
胰凝乳蛋白酶
芳香族AA的-COOH形成 的肽键
胰蛋白酶
Lys、Arg等碱性AA的COOH形成 的肽键
嗜热菌蛋白酶
非极性AA的-NH2形成的肽键
溴化氰
水解由Met的COOH形成的肽键
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细胞内蛋白质降解
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意义
异常蛋白的清除
短命蛋白的清除(如细胞周期蛋白、转录因子)
维持体内氨基酸代谢库
防御机制组成部分
蛋白质前体的裂解加工
泛素介导的细胞内蛋白质降解途径
泛素化的蛋白质在ATP参与下被蛋白酶水解。
泛素-蛋白酶体降解途径
细胞自噬
细胞将自身一些蛋白质和细胞器包裹在特定的膜结构中,送入溶酶体降解,产生能量和小分子, 供细胞再次利用的过程。
氨基酸的分解与转化
脱氨基作用
氧化脱氨基作用
谷氨酸脱氢E:在生物体内分布广泛,且活性强,是氧化脱氨基作用的主要E
转氨基作用
转氨酶:催化转氨作用的酶称为转氨酶, 以磷酸吡哆醛为辅酶,它是VB6的磷酸酯。
除Pro、Lys和Thr外,其余 L-AA都可以转氨酶 的转氨作用形成。
谷丙转氨酶(GPT)
谷草转氨酶(GOT)
联合脱氨基作用(生物体脱氨基的主要形式)
转氨E-谷氨酸脱氢E的联合脱氨作用(肝和肾)
转氨E-嘌呤核苷酸循环联合脱氨作用 (心肌、骨骼肌、脑)
非氧化脱氨基作用:大多数在微生物中进行
还原脱氨基作用
脱水脱氨基作用
直接脱氨基作用
脱酰氨基作用
脱羧基作用
直接脱羧基作用
Glu脱羧
γ-氨基丁酸是抑制性神经递质
Ser的脱羧
Lys、鸟氨酸的脱羧
羟化脱羧基作用
Tyr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发生羟化生成多巴, 进一步氧化成黑色素。
氨基酸降解产物的去向
(一)氨的代谢转变
重新合成AA:不能增加AA数量,能改 变AA种类
生成酰胺:酰胺是生物体贮藏和运输氨 的主要形式;解除氨毒
生成铵盐:保证细胞内正常的pH
经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排出体外(氨 的排泄方式之一)
(二)a-酮酸的代谢转变
还原氨基化--合成新AA
彻底氧化为CO2和H2O(TCA循环和ETS)
转变为糖和脂肪(TCA循环的中间产物)
(三)脱羧基产物的转化
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氨基化作用
NH3 + a-酮酸 Glu
氨的来源
分解代谢
生物固氮
某些微生物,在常温常压下,将N2转变为 NH3的过程。
不需高温高压,节约能源,不污染环境; 生物固氮可以为农作物提供氮肥
固氮酶结构(多功能酶): 铁蛋白 + 钼铁蛋白 二者结合才有活性
固氮酶催化的反应及反应条件
硝酸盐的还原作用
NR(硝酸还原酶)
NiR (亚硝酸还原酶)
a-酮酸的来源
来自糖代谢:Pyr、OAA、a-Kg
来自GAC或光呼吸乙醇酸途径
来自脂类代谢
氨的同化(氨基化作用)
Glu合成途径 Glu 其它AA
Glu脱氢酶途径(异养真核生物)
GS-GOGAT途径(高等绿色植物)
氨甲酰磷酸的合成
氨甲酰激E
氨甲酰磷酸合成E
氨甲酰磷酸合成E І:肝脏线粒体中,合成 尿素,是鸟氨酸循环的限速酶
氨甲酰磷酸合成E ІІ:各种细胞的细胞质 基质,以Gln为原料,合成嘧啶
转氨基作用
各族AA的合成
丙氨酸族
EMP途径生成的丙酮酸
Ala Val Leu
丝氨酸族
光呼吸乙醇酸途径(或GAC)形成的乙醛酸,EMP途径(或光合碳循环) 生成的3-PGA
Gly Ser Cys
天冬氨酸族
TCA的OAA
Asp Asn Lys Thr Ile Met
谷氨酸族
TCA循环的 a-酮戊二酸
Glu Gln Pro Arg
组氨酸和芳香氨基酸族
PPP的核糖-5-磷酸
PPP的4-磷酸赤藓糖(E-4-P) 和EMP的PEP
His Phe Tyr Trp
氨基酸与一碳基团代谢
甲基 -CH3
亚甲基 -CH2-
次甲基 -CH-
亚胺甲基 -CH=NH
羟甲基 -CH2- OH
甲酰基 -C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