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蔡立辉公共管理学导论
《公共管理导论》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于2007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 [澳]欧文·E·休斯。 这是本书的最新版本(第三版),它探讨了全球化、市场化背景下政府职能的转换聚集于政府的新角色、新责任,全面评价了(新)公共管理在战略管理、财政管理、人事与绩效、电子政府以及管理的内外部要素等诸多层面的发展,系统、生动地呈现了传统公共行政械式和(新)公人管理模式两种典范的博弈和变迁进程。
蔡立辉公共管理学导论:公共管理不仅是一种理论形态,一种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而且还是一个学科。管理途径的特征等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一章 导论
概述
含义
公共管理不仅是一种理论形态,一种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而且还是一个学科。
管理途径的特征
既关心战略,又关心过程,但以一种外部的焦点为取向。
在强调“硬"知识的同时,继续关注"软"知识。
以资深公共管理者(中层和高层管理者)为方向。
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具有更广泛的含义,非营利组织私人企业的公共方面都包含于其中。
关注理论和规范研究。
公共管理的特点
排斥公共行政和政策执行研究。
是一种乐观的规范研究领域。
以高层管理者的战略决策为焦点。
通过案例研究来发展知识。
为管理研究取得与政策研究相同的地位而努力。
小结:公共管理是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多元主体,为了增进公共利益,运用市场化,社会化手段和方法进行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公共管理学研究与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多元主体进行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
概念范畴
范畴就是基本的概念体系。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体系由公共管理的管理思想和基本范畴所组成。“公共”是公共行政学最基本的范畴,管理主体,管理的目的与性质,管理所监护与承担的社会公共责任和义务以及活动都充分反映和体现了“公共”。
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
联系
公共管理者实施管理的主体管理活动的内容与范围,管理的目标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方法等仍然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
在某种程度和范围内,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可以互相代替,但公共管理并不能代替公共行政的全部。
区别
公共行政更加重视“设计”,公共管理则更加重视实现公共行政。目标的具体“运作”过程。
公共行政更加强调政治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公共管理则更加强调管理的经济的手段。
公共行政更加关注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公共管理更加关注结果,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和外部取向。
公共管理与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物品。飞机任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是指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
按照是否具有形状,可将公共产品区分为有形的公共产品和无形的公共产品。有新的公共产品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共产品,如公共设施,无形的公共产品主要是指政府所提供的法律,政策和制度一类的服务。
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区别:公共政策主要是制定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秩序和行为规则。公共管理则是具体通过实施公共管理行为与活动来提高公众的会生活质量和实现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与工商企业管理
区别:1.管理性质不同。2.使命不同。3.效率意识的强弱不同。4.责任的性质,范围不同。5.管理的广泛性,复杂性的程度不同。
公共管理与善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加强和新社会治理。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研究对象
管理五要素
主体,理论,目标,客体,方法
公共管理的兴起
公共行政的反思
公共行政的发展演进
公共管理的产生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基本思路
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与体系
理论体系
是公共管理主体理论。主要内容包括公共组织理论,共领导理论。
是公共管理价值与规范。主要包括公共政策,公共管理伦理,公共责任,公共管理法律和公共管理监督。
公共资源管理。主要包括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预算与公共财政管理,政务信息资源管理
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主要包括风险管控与治理,应急管理。
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主要包括传统行政管理方法,当代公共治理新工具,战略管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流程再造,“互联网+”政务。
公共管理改革与发展。主要包括公共部门改革,公共治理新模式。
学科特征
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特征
跨学科和综合性的特点
具体研究问题的特征
公共管理学既是实证的,又是规范的
更具现实性
研究途径
政策途径(P途径)
强调的是与政策分析的渊源关系,认为公共管理必须与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制定密切相关。
商业途径(B途径)
重视的不再是内部行政管理的机制与过程,而是受管理主义的影响,主张效法企业,以企业管理的方法来提升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
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主要有三种,研究途径及管理途径,政治途径和法律途。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践抽象法。二,实体分析法。三,实验法。四系统分析法。五,比较分析法。六,多学科交叉式综合研究方式。七,案例分析法。
公共管理学是一个研究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实践的学科,可以将它界定为一门综合的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方法来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多元主体,通过管理的,市场化,社会化手段进行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他的目标是促使各类主体尤其是政府行政组织更有效地执行公共政策,提供公共物品,提高公共管理绩效和增进公共利益。
效率,公平,公正,民主秩序等共同构成了公共行政的价值体系。使公共行政的研究表现出两种价值取向:一种是管理主义的取向,它秉承管理学和经济学的传统,关注效率,强调工具理性;另一种是民主主义的取向,他秉承政治学和法学的传统,关注民主,社会公平,强调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