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会计学会计信息生成的方法-复式记账
在会计学中,复式簿记是商业及其他组织上记录金融交易的标准系统。 该系统之所以称为复式簿记,是因为每笔交易都至少记录在两个不同的账户当中。每笔交易的结果至少被记录在一个借方和一个贷方的账户,且该笔交易的借贷双方总额相等,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编辑于2022-09-04 19:20:58 四川省第二章 会计信息生成的方法
第二节 复式记账
单式记账法及其特点
单式记账:经济业务发生后,将其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的方法。
特点:简便、易行
评价:这种记账方法造成账户之间的记录没有直接联系,没有相互平衡的联系,不能全面地、相互联系的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真实性。
一、复式记账法及其特点
复式记账法:指对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应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全面地,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的方法。
复式记账的主要特点:对发生的任何一笔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不同项目的增减变化,都能以相等的金额在至少两个账户中相互联系地反映出来。
这两个项目可能是同一性质的要素项目,也可能是不同性质的要素项目。
(1)对每笔业务在至少两个账户中作双重登记;
(2)对每笔业务以相等金额在至少两个账户中记录,可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
复式记账的作用:可以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并且可以使账户记录的结果试算平衡,用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二、借贷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在国际上主要指借贷复式记账法。我国曾使用了增减记账法、现金收付记账法、财产收付记账法。
借贷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对发生的经济业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全面地、相互联系地记录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借贷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会计平衡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会计恒等式的意义:该公式是会计上设置帐户、复式记账、试算平衡、编制会计报表等理论依据,是贯穿于财务会计始终的一条红线。
(一)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会计等式的作用:
规范了企业经济业务的内容;
资产的来源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从数量上看: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就一个会计主体来讲,任何一笔业务要么引起会计等式的左方或者右方某一要素的增加和另一要素的减少,要么引起会计等式左右双方要素同时增加或同时减少。
企业经济业务的变化类型有:
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
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
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等式一方此增比减
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
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减少;
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
一项资产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等式双方同增同减
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一项负债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
等式右方此增比减
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检验账户记录结果的正确性。
以上九类经济业务的数量变化对会计要素的影响为:有的类型的经济业务发生不会引起会计要素的总额的变动,有的类型经济业务的发生要引起会计要素总额的变动,但无论是否引起会计要素总额发生变动,都不会影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
(二)记账符号
记账符号:指经济业务发生后计入账户的方向和标记。
在借贷记账法下,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即一切账户的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
借方、贷方是记增加数,还是记减少数,由账户的经济性质来决定。
借贷记帐法的记账符号
特点:(1)借、贷二字无字面含义,为单纯的记账符号; (2)借贷二字用以反映资金运动的数量变化,其反映资金运动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不固定,根据账户性质决定。
(三)账户的设置和运用
在借贷记账法下,将账户分设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类,不同性质的账户使用方法不同。
资产、费用:借记增加,贷记减少,如果有余额在借方。
资产类账户一般是有余额的;成本费用类一般是没有余额的。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贷记增加,借记减少,如果有余额,一般在贷方。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一般有余额;收入和利润类一般没有余额
各类账户的使用方法。
(四)记账规则
记账规则:指在账户中记录经济业务的规律性,它是根据不同性质账户的结构和不同类型经济业务在账户中登记的方法总结而成的。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它是将借贷记账法应予记录的九种类型的经济业务按各类账户的使用方法记录的结果。
联系:
(五)平账方法
平账方法是根据复式记账原理,检查和验证账户记录正确性的方法。借贷法下可根据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检验。
发生额法:以全部账户借、贷方发生额为依据检验账户记录正确性的方法。
余额法:以账户余额为依据检验账户记录正确性的方法。
资产类账户余额在借方,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余额在贷方,收入、费用类账户发生额期末转入利润类账户后,应无余额;
利润类账户余额若在贷方,为实现利润,属所有者权益增加数;若在借方,为发生的亏损,属所有者权益减少数。
余额平衡是发生额平衡的必然结果。
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对照表(对照表):是依据借贷复式记账法的借贷平衡关系编制的,用来验算全部总账记录正确性的一种试算表。
三、会计分录
最能体现记账特点的是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预先确定每笔经济业务应借应贷账户的名称和金额的记录。
会计分录是根据复式记账原理,集中、简明、完整地指出每笔业务应记账户名称、方向和金额的一种记录。
分录格式列示
借:原材料 2000 贷:银行存款 2000
分录的格式
借在上,贷在下,如有多个,要写完全部借再写贷。
借贷左右错开。
借、贷二字错开;
金额也错开
金额右对齐。
如果标明了万元,就不用在每个金额后面写万元了。
最好要展开写。
分数写法:
不能用红字做账。
会计分录的种类
四、账户的对应关系及对应账户
账户对应关系:采用复式记账法记录每笔经济业务后,由相互关联的账户之间产生的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
对应账户:发生对应关系的账户,互称对应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