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结合”千课万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系列解读活动中王崧舟老师的讲解制作而成,希望该框架能够为语文教师梳理和掌握新课标主体内容提供些许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修订背景
新时代我国社会和教育发展对语文课程的要求
顺应时代智能化发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第二个10年的成就与挑战
学为中心
学生学业/课业负担“双减”
当今世界外国母语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世界范围内课改成风 重视“核心素养”“跨学科学习”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实施与修订
如何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相衔接
主要内容
一个纲领(语文课程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
文化自信
核心——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语言运用
语料积累
词汇/句子/语段/篇章
语感建构
输入型语感:听、读
输出型语感:说、写
语理习得
对语言文字运用规律的认识
语言表现
会说会交流(文明得体)
会写会表达(文从字顺)
思维能力
五种思维类型:直觉/形象/逻辑/辩证/创造思维
思维品质: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
“思”是关键——听和读才可以被内化;说和写才可以被外化
审美创造
审美的一般过程:准备——关照——效应——表现
四者关系:有相对独立性,但更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语言语用是基础,其他三者通过语言运用得以培养和实现。(如下图所示)
四大板块
五大课程理念
课程目标: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
课程结构: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
课程内容: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
课程实施:加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课程评价: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
五类课程主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革命文化——根脉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灵魂
外国优秀文化——视野
当代文化生活——基础
六个学习任务群
基础型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发展型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文字阅读与创意表达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拓展型
整本书阅读
跨学科学习
基本特点
以语文课程核心素养为纲,不再是学科知识逐点解析、语文技能逐项训练(听说读写思 整合性)
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资源等
以问题情境为导向,不仅着眼于语言能力,还整合自主合作、个性化等
以学生充分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强调参与、体验和经历
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凸显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
四条教学建议
立德树人:彰显教学目标的育人导向
整体规划: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
以素养为纲,对语文学习的所有要素加以整合
创设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特性
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
智慧学习:探索新时代教学方式变革
强调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的深度融合,跨媒介学习,泛在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