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幼儿园班级管理概述
第一章幼儿园班级管理概述:包含第一节班级与幼儿园的班级,概念,《大教学论》中明确提出了班级的相关概念,“国语学校的一切儿童规定在校度过六年,应当分为六个班,如有可能,每班一个教室,以免妨碍其他班次。”等等
编辑于2022-09-06 14:47:06 甘肃第一章幼儿园班级管理概述
第一节班级与幼儿园的班级
班级概述
班级的概念
班级的定义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中明确提出了班级的相关概念,“国语学校的一切儿童规定在校度过六年,应当分为六个班,如有可能,每班一个教室,以免妨碍其他班次。”
班级授课制逐渐形成; 提出了“泛智”教育的主张。
帕森斯
两个人或两个以上人群的交互作用;
一个行动者与其他的行动者处在一个“社会情境”中;
行动者之间有某种互相依存的一致行为表现——此种表现是由于彼此具有共同的目标导向(或共同的价值观念)
班级的产生与发展
古代班级形式((古中国、埃及、希腊))
1.个别教学; 2.集体教学
近代班级形式
1.班级授课制 2.贝尔--兰喀斯特制(导生制)
现代班级形式
班级授课制(集体教学形式)
①场所固定 ②内容固定 ③教师固定 ④学生固定 ⑤时间固定
道尔顿制
1.自由与合作; 2.个别化教育
耶拿制
真正的国民学校必须是人类最高的“生活共同体”的缩影
协同教学
哈佛大学倡导的教学管理组织 ;核心思想是——设计适应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
创新的班级形态
走班制
坚持原行政班的基础
学生依照学校实际情况和个人能力水平、学习兴趣,自主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课程套餐,到各自不同类型的学习班级中流动滴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也可称之为“流动性的班级”
芬兰班级模式
高中采纳“无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
顾问制度,辅导员制度,学生自我管理制度
混龄班(蒙台梭利)
不同年龄的幼儿按照一定的模式加以组合,安排到同一固定教室中,共同进行活动,以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对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积极的意义,助于幼儿良好交往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在生活行为习惯养成
幼儿园的班级(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幼儿园班级的划分
小班 3~4周岁 不超过25人
中班 4~5周岁 不超过30人
大班 5~6周岁 不超过35人
混龄班 3~6周岁 不超过30人
幼儿园班级的基本结构
人员构成
幼儿——是班级的主体,也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
教师——教师是指在幼儿园班级中对幼儿进行适当照顾和教育的成人,包括专任教师和保育员
保育员
1.规范自身的言行, 2.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 3.家园共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物质条件
设施设备
1.设备-----深入学习阶段---小学后三年---8-11岁 2.设施——主要是家具和家电设备,包括更衣柜、桌椅、书架、饮水机、空调等
材料物品
1.生活用品----主要包括幼儿的饮水用品、洗漱用品、睡眠用品、如厕用品、清洁卫生用品,以及窗帘、桌布等 2.玩教具----幼儿园班级应配备数量充足、种类多样、安全卫生的玩教具,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活动组织(班集体、小组、个体)
德国---- 个别、小组活动
美国----集体教学活动”(成圈时间)上下午至少有一次
法国
1.初步学习阶段--- 小班、中班--2-5岁 2.基础学习阶段---大班,小学前两年---5-8岁 3.深入学习阶段---小学后三年---8-11岁
日本
1.横向教育 :是指将年龄大致相同的幼儿组合成一个班而进行的教育,类似于按年龄分班 2.纵向教育 :纵向教育是指将不同年龄的儿童组成一个班而进行的教育,类似于混龄班
幼儿园班级的功能
生活功能
1引导幼儿一日生活2.实施幼儿卫生保健3.组织幼儿锻炼身体
教育功能
1.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2.促进幼儿的情绪和情感发展 3.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社会功能
1.为幼儿终身教育奠定基础 2.帮助并指导家长科学育儿
第二节幼儿园班级管理目录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含义和意义
(霍桑实验) 1.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管理的含义:管理是社会组织为了较好地实现预定目标由一个或多个人去合理运用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各因素的潜力的活动过程
班级管理的含义:班级管理是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基于学生发展教育的目标,对班级中涉及的人、事、物等进行一定的管理、规划、协调、组织的活动过程。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含义:幼儿园班级的教师通过计划、组织与实施、检查与调整、总结与评价等过程协调班级中相关的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等要素,以实现保育和教育目的的综合活动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幼儿园保教活动的开展 2.有利于幼儿园管理工作的开展 3.有利于幼儿园保教目标的实现 4.有利于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升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容
从管理要素角度
人的管理:涉及对幼儿、幼儿家长及教师自身的管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幼儿的管理
财的管理:主要是对班级经费的预算和结算。
物的管理:包括对班级生活、教学和游戏活动中所需要的所有物资的管理。
时间的管理:包括对长、中、短期的班级工作计划的管理,也包括对班级一日生活作息时间的安排,还包括保教活动实施中对时间的协调与控制等
信息的管理:是指对教师工作文案、幼儿档案及班级其他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归类和保存等
从工作模块角度
规管生活常理:对幼儿生活常规的管理贯穿了幼儿的一日生活
教育活动管理:是促进幼儿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直接关系到幼儿园保教目标的实现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幼儿园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渗透在班级保教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家长工作:积极开展各项家长工作,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搭建一个多元化的平台
其他工作:包括班级环境创设、物品管理、财务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内容
班级特色创建:属于高层次管理内容,包括特色班级创建的准备工作和成果展示两大板块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原则
以人为本
1.尊重并接纳每一名幼儿2.让幼儿做环境的主人 3.引导幼儿学会自我管理4.让幼儿做自信的自己
保教结合
1.保教结合贯穿于生活中(随时进行教育)2.渗透在教学中 3.贯穿于游戏中(教师更要注意保教的责任)
整体协调
1.充分发挥各项活动的教育功能 2.既强调集体又关注个体 3.协调处理各管理要素的关系
高效管理
1.统筹安排管理过程 2.调动家长参与班级管理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方法
1.规则引导法2.情感沟通法3.互动指导法4.榜样激励法5.目标指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