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五章_文化素养(2)
第五章_文化素养之历史常识知识梳理,包括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三个部分的内容。
编辑于2022-09-07 17:52:01 浙江省第五章:文化素养(2)
历史常识
世界古代史
上古时期:
古埃及文明:
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文明兴起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建立王国:
法老(国王)是奴隶主贵族的代表,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古埃及文明标志:金字塔:
法老胡夫的金字塔最大,附近有哈夫拉的金字塔和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
古西亚文明:
《汉谟拉比法典》: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一部法典。
楔形文字(苏美尔人所创)刻在黑色玄武岩上
是迄今为止已知的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观象台
腓尼基国
腓尼基人据象形文字所创字母系统,为希腊、罗马(拉丁)及后世西方文字的渊源。
古印度文明:
哈拉帕和亨佐•达罗:
这两座城市遗址属于印度河文明,是古印度文明最早的诞生地。
种姓制度:
婆罗门(掌握神权)
刹帝利(掌管军事和政治权力)
吠舍(从事农牧业和商业)
首陀罗(从事最低贱的工作)
古希腊文明:
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最早的文明。
克里特文明
迈锡尼文明
因外敌入侵中断后进入相对落后的荷马时代。
希腊城邦:
“小国寡民”特点
斯巴达:
奴隶制寡头政治
雅典:
奴隶制民主政治:
梭伦改革
克利斯梯尼改革
伯里克利改革
公民以城邦男性为主,接受公民教育,参与公民大会,行使公决权利等。
亚历山大东征
古罗马文明:
《十二铜表法》罗马共和国的法律
是流传下来的最早的古罗马成文法典(刻在青铜板上)
视为欧洲法学的渊源。
斯巴达起义
罗马帝国:
屋大维:
创立元首制
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
西罗马帝国(首都罗马)
476年,被日耳曼入侵亡国。
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
中世纪时期:
西欧封建社会:
封君封臣制度:
“我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
庄园与农奴制度:
农奴制
英法百年战争
东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的衰亡: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占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东罗马帝国灭亡。
《罗马民法大全》:
《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统称《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与帝国的建立:
7世纪初,穆罕穆德创立伊斯兰教
630年,穆罕穆德占领麦加,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阿拉伯文化的发展:
阿拉伯帝国统治者哈里建立智慧宫,影响后世。
阿拉伯人将中国的造纸术、印度数字等技术和知识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古代日本:
大化改新:
使日本发展成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幕府:
使天皇形同虚设
美洲文明:
古印第安人培育了马铃薯、玉米、番茄、花生等作物
创造了玛雅文明(象形文字)
创造了阿兹特克文明(金字塔神庙)
创造了印加文明(结绳记事)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14~17世纪初):
意大利
提倡“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和理性
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莎士比亚 …
宗教改革运动(16世纪):
德意志的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启蒙运动(18世纪):
精神内核:理性主义
法国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立法、司法、行政)
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伏尔泰希望建立君主立宪制
英国洛克反对君权神授说,拥护君主立宪,提出分权说
亚当•斯密(现代经济学之父)主张自由竞争
德国康德提倡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和民主、自由、平等(集大成者)
新航路的开辟与殖民扩张:
新航路的开辟:
迪亚士(葡萄牙) 1487~1488
绕过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
支持国家:葡萄牙
哥伦布(意大利) 1492
到达美洲巴哈马群岛,开辟了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
支持国家:西班牙
达•伽马(葡萄牙) 1497 ~ 1498
开辟了从欧洲到达印度的新航路
支持国家:葡萄牙
麦哲伦及其船队 (葡萄牙) 1519 ~ 1522
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横过太平洋并为其命名,经印度洋、好望角、非洲西海岸回到欧洲。
支持国家:西班牙
殖民扩张:
三角贸易
日不落帝国:英国
海上马车夫:荷兰
东印度公司:
英国、荷兰
贩卖鸦片和黑人
世界近代史
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权利法案》:
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
1689年《权利法案》
扩大议会权力,限制了王权。
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
独立战争:
标志:1775年列克星敦枪声
1776年《独立宣言》
南北战争:
奴隶制废存问题引发
1862年林肯《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法国大革命:
爆发:1789年,巴黎人民起义,攻占巴士底狱。
1789年8月《人权宣言》
1792年9月,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
1799年11月,拿破仑•波拿巴发动雾月政变,推翻督政府,建立军事独裁。
法国近代史上共和制与帝制的反复:
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1815年,滑铁卢战役失败后结束
1830年,七月王朝复辟
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
1852年12月,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
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资产阶级共和制政体。
德意志的统一:
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国成立
《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年,农奴制废除
日本明治维新:
19世纪中叶,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
政治上:废藩置县
经济上: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社会上:提倡文明开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力技术的开发运用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世界现代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
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协约国(英、法、俄)🆚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一战后的世界: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形成:
巴黎和会《凡尔赛条约》
华盛顿会议《五国公约》《九国公约》
罗斯福新政(美国): 1933 年
… 推行以工代赈 …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俄国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
领导者:列宁
成立苏维埃政权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1~1945
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世界战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拉开序幕
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全面爆发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规模最大
1945年德、日投降
二战期间重要国际会议:
开罗会议:
《开罗宣言》
雅尔塔会议:
战后成立联合国
波茨坦会议:
《波茨坦公告》
二战后的审判:
欧洲:纽伦堡审判(对德)
亚洲:东京审判(对日)
二战后的世界:
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趋势
1945年10月,联合国成立(中、法、俄、英、美)
美苏冷战
标志性事件:
1946 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拉开冷战序幕
1947 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开始的标志)
1955 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两极格局形成)
1991 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军事对抗:
北约(美、英、法等国)🆚华约(苏联、民主德国和其他东欧国家)
经济对抗:
1947 年,美国推行欧洲复兴计划(马歇尔计划)
1949 年,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