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四节_教学原则
教资科目二第三章第四节教学原则之中学中常用的教学原则知识梳理,本图知识梳理清楚,需要的可以看下。
第二章文献的载体,纸质文献介绍了造纸术的发明、纸质文献的装潢形制,大家可以学起来哦。
文献学笔记,“文献”一词,做早见于《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第四节:教学原则
一、中学中常用的教学原则:
1、科学性和思想性(教育性)相统一原则
赫尔巴特:“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贯彻要求:
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和时代性
2)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3)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或录像。
4)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
2、直观性原则
直观手段:
1)实物直观:
如:各种实物、标本、实验、实地观测、现场参观等
2)模象直观:
如观看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电影、多媒体演示等
3)语言直观:
教师形象化的语言描述
相关教育思想:
荀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
夸美纽斯“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4)防止直观的不当滥用。直观教学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
3、启发性原则:
1)孔子“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2)《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
3)苏格拉底“产婆术”
4)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鼓励学生动手,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4、循序渐进原则:
1)《学记》“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2)孟子“盈科而后进”
3)朱熹“循序而渐进”
夸美纽斯“应该循序渐进地学习一切,在一段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1)按照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进行教学。
4)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
5、因材施教原则:
1)《论语》“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2)朱熹“圣贤施教,各因其才”
3)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1)针对学生个性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2)采取灵活多样的举措,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礼记•中庸》“力行近乎仁”
2)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荀子“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4)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采取多种教学组织形式,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将两者有机结合。
4)因地制宜地补充必要的本土教材,开发校本教材。
7、巩固性原则:
1)孔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2)乌申斯基“复习是学习之母”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知识。
2)重视组织复习的作用,指导学生掌握记忆方法。(如写提纲,编口诀)
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知识。
4)要及时检验学生的学习质量。
8、量力性原则:
1)墨子“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
2)《学记》“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3)王守仁“随人分限所及”
4)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理论的形象描述“跳一跳,摘桃子”。
1)要正确认识和科学估计学生的发展水平及其潜在的发展可能。
2)合理组织教学,使教学始终处于“最近发展区”水平,使之在促进学生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
3)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接受新知识。
4)注意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