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二氧化碳羽流地热系统的碳封存经济分析
二氧化碳羽流地热:二氧化碳羽流地热系统(CPGS)在取热的同时可实现 CO2地质封存,在碳达峰与碳中和背景下,CPGS 碳封存的经济性是众多学者关注的要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二氧化碳羽流地热系统的碳封存经济分析
摘要
研究目的
二氧化碳羽流地热系统(CPGS)在取热的同时可实现 CO2地质封存,在 碳达峰与碳中和背景下,CPGS 碳封存的经济性是众多学者关注的要点。
研究方法
松辽盆地泉头组,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注入压力、井间距与回注温度对热提取率的影响,在供暖情景下,计算了 CPGS 供暖效益与碳封存成本,并与常规水热型地热系统供暖效益进行了对比。
研究结果
受携热介质转变与热突破影响,CPGS 开采井温度呈现“降低-稳定-降低”的趋势,其中井间距对开采井温降影响显著,井间距越小开采井温降越明显;热提取率与回注压力呈现正相关性,与回注温度呈现负相关性,井间距对热提取率影响不显著;CPGS 与常规水热型地热系统相比,采热量呈现“高-低-高”三个阶段,其中回注压力越小、回注温度与储层温度越接近,实现 CPGS 较水介质多采热能所需的时间越短。
结论
仅考虑 CO2价格与取热效益,供暖收益抵消部分碳封存成本后,井间距对 CO2 封存单位成本影响最为显著,井间距越小,CO2封存单位成本降低越迅速,在注采井间距 300m 条件下,持续开采 30 年后 CO2封存单位成本可降至 160 元/吨。
井间距、注入压力与回注温度对热提取率的影响
井间距对热提取率的影响
在开采井温降差别明显条件下,井间距对热提取率与总产出热能影响却并不显著,这是因为二氧化碳低粘滞系数导致小井间距循环流量增加,在恒压注采条件下流体总携带热能相差不大
注入压力对热提取率的影响
回注压力对热提取率、总开采热能与开采井温降均影响明显。各回注压力条件下运 行 1 年后开采井温度均开始下降,运行 5 年后温降至 98.5℃并保持相对稳定,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为该过程中 CO2 驱替液态水,生产井的载热流体 CO2 增加,在其运移至地表过程中,因压力降低引发体积膨胀吸热,从而引起开采井温度低;
回注温度对热提取率的影响
不同回注温度对开采井温降影响不明显,受携热介质转变与热突破影响,温降均呈现“降低-稳定-降低”的趋势 不同回注温度对热提取率与总开采热能影响较大,回注温度越低,热提取率与总开采热能越大。
CPGS 与常规水热型地热系统供暖效益对比
井间距对 CPGS 较水热多采热能影响
图中以 CPGS 较水热多采热能为 0 为分界,可将取热过程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为 CPGS较水热多采热能阶段,该阶段持续时间较短,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同体积超临界 CO2替换同体积咸水等温回注,回注的 CO2 热焓较咸水低所导致;第二阶段为 CPGS 较水热少采热能阶段,该过程为超临界 CO2 驱替咸水实现 CO2 地质封存,采热量降低主要为超临界 CO2 携热量较咸水低所导致;第三阶段为 CPGS 较水热多采热能阶段,主要原因为超临界 CO2 粘滞系数低,循环流量增加导致的。
其中井间距越大,CPGS 较水热多采热能随时间变化越趋于平缓,推测为超临界 CO2驱替咸水致使封存 CO2容量变大所引起。
注入压力对 CPGS 较水热多采热能影响
子随回注压力增加,实现 CPGS 较水热多采热能所需的时间更长 同时随回注压力增加,CPGS 较水热多采热能随时间变化越剧烈,后期 CPGS 取热效率增加也更显著,在井间距相同情况下表明 CO2 循环速率越大。
回注温度对 CPGS 较水热多采热能影响
减小,实现 CPGS 较水热多采热能所需的时间呈指数缩减。模拟后期 CPGS 较水热多采热能增速相近,表明该阶段回注温度对热提取率影响极小。 注温度与储层温度越接近,实现 CPGS 较水热多采热能所需的时间越短,且随回注温度与储层温差的
CPGS 碳封存经济分析
井间距对 CPGS 碳封存经济影响
碳封存的经济性是大规模开展 CCUS,进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 井间距对 CO2封存单位成本影响极大,在回注温压相同条件下,井间距越小,CO2 封存单位成本降低越迅速
回注压力对 CPGS 碳封存经济影响
回注压力越大,CO2 封存单位成本随时间降低越迅速,但不同回注压力条件下变化并不显著
回注温度对 CPGS 碳封存经济影响
回注温度越低,CO2封存单位成本随时间降低越迅速,但不同回注温度条件下变化不显著。
结论:(1)受携热介质转变与热突破影响,二氧化碳羽流地热系统(CPGS)开采井温度均呈现“降低-稳定-降低”的趋势,其中井间距对开采井温降影响最为显著,井间距越小开采井温降越明显。 (2)二氧化碳羽流地热系统(CPGS)中,热提取率与回注压力呈现正相关性,与回注温度呈现负相关性,井间距对热提取率影响并不显著,这是因为 CO2低粘滞系数导致小井间距循环流量增加,在恒压注采条件下流体总携带热能相差不大。 (3)二氧化碳羽流地热系统(CPGS)与常规水热型地热系统相比,采热量呈现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 CPGS 较水热多采热能阶段,该阶段持续时间较短,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同体积超临界 CO2 替换同体积咸水等温回注,回注的 CO2 热焓较咸水低所导致;第二阶段为CPGS 较水热少采热能阶段,该过程中超临界 CO2 驱替咸水实现 CO2 地质封存,采热量降低主要为超临界 CO2 携热量较咸水低所导致;第三阶段为 CPGS 较水热多采热能阶段,主要原因为超临界 CO2粘滞系数低,循环流量增加导致的。 (4)模拟了不同井间距、回注压力与回注温度条件下,二氧化碳羽流地热系统(CPGS)较水热多采热能的影响,其中井间距越大,CPGS 较水热多采热能随时间变化越趋于平缓;回注压力越大,实现 CPGS 较水热多采热能所需的时间越长,CPGS 较水热多采热能随时间变化越剧烈;回注温度与储层温度越接近,实现 CPGS 较水热多采热能所需的时间越短。 (5)在取热供暖情景下,仅考虑 CO2 价格与取热效益,供暖收益抵消部分碳封存成本后,计算不同井间距、回注压力与回注温度条件下 CPGS 碳封存单位成本,其中井间距对 CO2封存单位成本影响极大,井间距越小,CO2封存单位成本降低越迅速,在注采井间距 300m 条件下,持续开采 30 年后 CO2 封存单位成本可降至 160 元/吨;CO2 封存单位成本与回注压力呈正相关性,与回注温度呈负相关性,但变化均不显著。
为抵消部分碳封存成本:CO2 羽流地热系统概念(CPGS),其以深部咸水层和废弃油气田为目标热储,将 CO2注入储层作为取热媒介,被注入的超临界 CO2在地层空隙中呈羽状扩散、渗透、运移,同时被深部高温岩体加热,携带高热能的 CO2通过开采井被运输至地表用于供暖或发电,冷却的 CO2重新回注到地下。该过程可同时实现 CO2地质储存与资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