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九章 醇酚醚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详细的总结了醇的化学性质质,醇的分类和命名,醇的物理性质,醇的结构,醚的化学性质,醚的制法,醚的物理性质。
编辑于2022-09-09 09:41:44 上海醇、酚、醚
醇
醇的结构
醇分子中氧原子采取不等性sp3杂化
不稳定的醇
OH与双键直接相连
同碳上连有两个OH
同时连有OH基和-X
醇的分类和命名
分类
命名
含有-OH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从靠近-OH的一端开始编号
命名芳香醇时,可将芳基作为取代基加以命名
先烯炔后醇
醇的物理性质
沸点
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其他有机物相比,醇的沸点较高
溶解度
C3以下醇与水混溶
C4以上随C数↑,溶解度↓
随C数↑,R在ROH中比例↑,而R一般是疏水的
光谱性质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氢谱
加入重水羟基峰消失
醇的化学性质
醇的酸性
取代烷基越多,醇的酸性越弱
含吸电子基,酸性强
酸性比水弱
共轭碱烷氧基的碱性比-OH强
工业上生产醇钠
生成卤代烃
与氢卤酸(HX)的反应
反应历程
伯醇
仲醇、叔醇
重排
反应活性
氢卤酸: HI>HBr>HCl
芐醇>烯丙醇或3°ROH>2°ROH>1°ROH>CH3OH
卢卡氏试剂——浓HCl/无水ZnCl2,鉴别伯仲叔季醇
与卤化磷
一般不重排
与SOCl2反应
生成酯反应
与硫酸的反应
与硝酸的反应
与有机酸反应
脱水反应
分子内脱水
服从查依采夫规则
双键碳上连有较多取代基的烯烃
共轭烯烃
反应活性
叔醇>仲醇>伯醇
E1历程
有重排
分子间脱水
醇脱水成烯或成醚的反应是一对竞争反应
较低温度有利于成醚
较高温度、叔醇有利于成烯
氧化与脱氢
氧化
不同的氧化剂
稀、冷高锰酸钾不能氧化醇
新制得的二氧化锰可选择性地氧化,双键不被氧化破坏
铬酸氧化
沙瑞特(Sarrett)试剂(铬酐(CrO3)与吡啶)
PCC(pyridinium chloromate)是三氧化铬和吡啶盐酸盐的络合物
琼斯(Jones)试剂
硝酸氧化
伯醇可被稀硝酸氧化成羧酸
仲醇和叔醇需在较浓的硝酸中氧化,生成小分子羧酸
欧芬脑尔氧化
叔丁醇铝或异丙醇铝 催化剂
类似交换反应
脱氢
伯醇、仲醇可以
叔醇不发生脱氢反应
脱氢剂:CuCrO4,Pd,Cu (或Ag)
多元醇的反应
螯合物的生成
甘油和氢氧化酮反应生成蓝色的甘油铜
区别多元醇和一元醇
氧化反应
邻二醇
碳碳键发生断裂,醇羟基转化为醛或酮
频哪醇重排
两个羟基都连在叔碳上的邻二醇
醇的制法
烯烃水合法
直接水合法
间接水合法
羟汞化-还原脱汞反应
不重排和产率高
硼氢化-氧化水解反应
Grignard试剂制备
生成伯醇
增加一个碳的伯醇
与甲醛作用
增加二个碳的伯醇
与环氧乙烷的作用
环氧键断开
生成仲醇
醛的羰基碳上增加一个烃基的仲醇
格氏试剂与除甲醛外的其它醛反应
与取代环氧乙烷或甲酸酯
生成叔醇
卤代烃水解
醛、酮、羧酸和酯(羰基化合物)的还原
注意金属氢化物不还原双键的反应物!
保留不饱和碳碳键的还原
酯的还原
羧酸最难还原,只能被LiAlH4还原
酚Ar-OH
酚的结构、分类及命名
电子效应
性质
命名
一般以苯酚为母体,苯环上的其它基团为取代基
当取代基的序列优先于酚羟基时,则按取代基的排列次序的先后,来选择母体。
酸、磺酸、酯、酰卤、酰胺、醛、酚
酚的物理性质
酚具有杀菌防腐作用
酚因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大多为低熔点
酚的化学性质
酚羟基的反应
酸性
酸性比碳酸弱
酸性: H2CO3 > 酚 > 水 > 醇
鉴别酚
共振的结果使酚羟基容易解离出 H+
影响苯酚衍生物酸性的因素
芳环上取代基的电子效应
对硝基苯酚-I-C > 邻硝基苯酚-I-C 氢键 > 间硝基苯酚-I
硝基吸电子基
邻氯苯酚 -I+C > 间氯基苯酚 -I > 对氯苯酚-I+C
卤素供电子基
酚羟基邻位取代基的空间位阻
酚羟基邻位有空间位阻很大的取代基时 使其酸性减弱。
酯的生成
酯化反应--酚酯的生成
酚的亲核性弱
酚酯一般采用酰氯或酸酐与酚或酚钠作用制备
Fries重排
酚酯在三氯化铝等Lewis酸存在下,发生酰基重排生成邻或对羟基酚酮
显色反应
与FeCl3的显色反应鉴定酚
蓝紫色
芳环上的反应
亲电取代反应
-OH是一个强的致活基,使苯环更加容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新引入基上邻、对位
卤化
检出微量C6H5OH
定量分析C6H5OH
一元溴代产物
反应须在低温酸性或CS2,CCl4等非极性溶剂中进行
多元卤代产物
碱性水溶液
磺化
不同温度下的产物
高温对位 低温邻位
硝化
稀硝酸即可,先稀后浓
分子内氢键,沸点低
分子间氢键,沸点高
Friedel-Crafts反应
一般用质子酸或酸性阳离子树脂催化
主要上“对位”
不用AlCl3催化,酚羟基和氯化铝易形成络合物,使催化剂失去催化能力而产率降低
还原
氧化
在氧化剂作用下,酚被氧化成醌
酚在空气中久置后颜色加深
酚的制备
苯磺酸盐熔融法
从芳卤衍生物制备
乙烯型卤代烃不易水解!
但是,若卤素原子的邻、对位有硝基等强吸电子基时,水解反应容易进行
从异丙苯制备
醚
分类
两个烃基相同时称为简单醚
不同时称为混合醚
当氧和碳成环时称为环醚
醚的物理性质
相对密度、沸点较低,因为醚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醚分子与水分子可形成分子间氢键
乙醚有弱极性,常用作有机溶剂
醚的化学性质
过氧化物的生成
使用乙醚前应先检查过氧化物是否存在
除去过氧化物的方法
防止过氧化物的生成
① 将乙醚贮存于棕色瓶中;
② 在乙醚中加入铁丝(还原剂)。
醚中的氧原子提供孤对电子
必须在浓HCl、浓硫酸作用下才能生成,
可分离提纯醚
醚键的断裂
与HBr、HI作用,可使醚链断裂
伯烷基醚与HI,SN2机理进行
直接进攻
叔烷基醚与HI,SN1机理进行
自己掉,成碳正离子,后与离子反应
反应活性
HX的活性
HI>HBr>HCl
混和醚
三级烷基>二级烷基>一级烷基>甲基>芳基
芳基醚
醚键总是优先在脂肪烃基的一边断裂
环醚在酸作用下开环生成卤代醇,酸过量生成二卤代烷
不对称环醚开环,得两种产物的混合物
环氧乙烷的性质
环氧乙烷的制法
环氧乙烷的性质
酸催化开环
碱催化开环
位阻小的碳原子,SN2
醚的制法
Williamson合成法
无水条件
卤代烃与醇钠或酚钠反应
不能用叔卤烷做原料制醚,因叔卤烷在碱性条件下易消除
制备具有叔烃基的混醚时,应采用伯卤烷与叔醇钠反应
SN2机理
醇脱水
此法适用于制备低级单纯醚,不能制高级醚和混合醚
工业上生成乙醚采用Al2O3作脱水剂
酚醚的生成和克莱森重排
酚醚的生成
通常由酚盐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参与反应。
二芳酚醚
因芳环上卤原子不活泼,通常需要在铜催化下加热制备。
“保护酚羟基”
克莱森重排
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