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军事理论专题三
下图内容完整,结构清晰,包括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古代中国军事思想的演变、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等内容。本图用于备考军事理论期末考试,不可替代书本,仅供复习参考!
编辑于2019-12-09 09:59:40专题三
第一讲
一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军事思想具有阶级性,阶级性是真是思想的本质属性军事思想来源于社会实践,在其社会中人们为各自阶级的利益所奉行和推崇的军事思想必然要反映各个阶级对战争和军队建设的认识立场。
军事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来源于战争实践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战争,有着不同形态的战略的战术有着不同的军队组织原则和编制军事思想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时代环境的变化会使军事思想的内容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军事思想具有丰富的实践性,任何军事思想都是对战争实践的经验总结和升华,它产生于军事实践受军事实践的检验,随着军事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军事思想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它的继承和发展都离不开对以往军事思想的氧气,是人们对军事实践理论认识成果中正确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演变
一般认为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初步形成于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趋于成熟,秦至五代时期得到丰富和发展,宋至清前期进入系统化、体系化阶段。
夏商周时期出现了专门的军事文献——《军政》、《军志》,是我国军事思想产生的重要标志。
春秋战国时期,《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是影响较大的兵书。
秦汉晋隋唐时期,《黄石公三略》、《李卫公问对》、《淮南子》、《太白阴经》、《长短经》、《隆中对》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兵书
宋神宗时期,把《孙子兵法》、《李卫公问对》、《司马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三略》作为武学的必修内容,统称《武经七书》
第一部军制史专著《历代兵制》、第一部名将传记《百将传》、第一部专门军事类书《武经总要》、第一部军事地理学专著《读史方舆纪要》
三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战争论
1战争本质观
2战争和平观
3战争经济观
4战争政治观
二)战备论
1战备的内容
2战备的基本原则
三)治军论
1国以军为辅
2军以民为本
3凡兵,制必先定
4凡胜,备必先具
5兵不在众,以治为胜
四)用兵论
1用兵之道,先谋为本
2先胜而后求战
3兵之情主速
4致人而不致于人
5因机立胜
第二讲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子主题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四)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无产阶级战争观和方法论
二)人民战争思想
三)人民军队思想
四)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
五)国防建设思想。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发展进程中新的里程碑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上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第三讲
一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一)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1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要实行战略性转变
2军队建设要服从国家大局
3实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4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
5现代战争条件下要坚持和发展人民战争思想
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和作用
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典范
邓小平作为我党我军第2代领导核心的统帅,不仅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创建者之一,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主要坚持者和发展者,至少强调对待毛泽东思想,要自觉抵制和批判毛泽东军事思想不需要发展的顶峰论,不允许发展的凡是论和反对发展的过时论,必须把毛泽东军事思想看做一个科学体系,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毛泽东思想,必须在坚持中发展发展中坚持强调,必须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实践中不断认识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
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新时期我军军事理论的集中体现
新时代我军军事理论的发展源于新时期,我军军事实践的需要与发展是时代的需要,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尊重军队建设规律,发展新的军事理论的创造
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新时期我军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一)根据世界战略形势和战争形态的变化提出综合安全观念
二)制定和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
三)按照“五句话”总要求全面加强部队“三化”建设
四)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
五)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把思想政治摆在首位
六)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三胡锦涛国防和军事建设思想
一)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二)军事斗争准备和军事力量运用思想
三)军队建设要以历史使命为牵引,以有效履行历史使命为目标
四)走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第四讲
一习近平强军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以当今世界形势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大变局
二)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发展的关键期和矛盾的凸显期
三)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与其面临的挑战和承担任务的不相适应
四)中国近代历史悲剧的总结与启示
二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明确强国必须,强军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
二)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必须同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一致,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设成世界一流军队
三)明确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必须全面贯彻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确保部队的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四)明确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必须聚焦能打仗,打胜仗,创新发展军事战略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全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
五)明确作风优良是我军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必须加强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大力弘扬我军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
六)明确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见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全面提高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
七)明确改革是强军的必由之路,必须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
八)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必须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统筹推进军事理论技术组织管理文化等各方面创新,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
九)明确现代化军队,必须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推动治军方式根本性改变转变,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十)明确军民融合发展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必须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从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三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时代意义
一)是以历史新起点为利润基点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开拓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三)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军事领域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