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讲:伦理的基本范畴 (伦理学)
伦理学马工程:趋善避恶:1、树立正确的善恶观 (前提)、2、提高判断善恶的能力——择善从之、3、恪守道德底线 (最低要求)。
社会科学研究可从四个方面来分类。一是为什么作这项研究,二是研究有何用途,三是研究和时间的关系,四是采用什么研究方法。评价研究可分为两类。一是监控性评价研究。
伦理学马工程: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以善恶、正当不正当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来维系,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外界关系的原则规范,以及与此相关的观念、品质、行为活动的总和。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第二讲:伦理的基本范畴
一、善恶【核心范畴】
一、含义
1、善
行为、品质所体现的对他人、社会有利的、受肯定的道德性质。
外延:形容词、动词、副词、名词……
善
道德的
描述性的
描述内在性 【更重要】
描述工具性
评价性的
非道德的
2、恶
行为、品质所体现的对他人、社会有害的、受否定的道德性质。
二、善恶的分析
1、从现象出发:
(1)找出善恶
1.善恶的关键时刻——抉择
2.善恶的时间性 (善恶的形态、力量、地位的差别)
3.善恶的性质、意义随具体情况变化,复杂化
(2)找出善恶背后的目的、依据、价值
2、理论的提炼 P128
三、特点
1、相对性、主体性
善恶的区别明显。善恶在某条件下具有同等价值。
2、历史性
善于恶的时间性。
3、社会性
1.主流 2.支流 3.末流
四、善恶与正当不正当
(一)含义
正当
不正当
(二)关系
1、互通性
2、区别
五、趋善避恶
1、树立正确的善恶观 (前提)
2、提高判断善恶的能力——择善从之
3、恪守道德底线 (最低要求)
善恶具有普遍性、统摄性
二、幸福
一、幸福的描绘、现象、体现
朱元璋、普鲁斯特的人生经历
二、幸福的内在矛盾
1.定义错误
(1)物质——精神
(2)内在——外在
2.指标错误——从一个指标变为其他
3.对过去是否幸福的评估错误
4.对未来是否幸福的预测失误
5.手段不导致目的
三、幸福的三种根本性理解 P147-148
(一)德性主义
精神生活幸福
(二)快乐主义
感性快乐、自然欲望的满足
(三)马克思主义
1、幸福是总的评价-幸福的整体性
2、幸福是价值创造的过程
3、幸福具有社会性
四、德福关系 P149-151
(一)关系:德福一致
1、前提
2、保障
3、重要内容、要求
(二)要求——德福不一致时
1.理性
2.信心
五、幸福观的树立 (三统一)
1、物质生活幸福——精神生活幸福
2、创造幸福——享受幸福
3、个人幸福——社会整体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