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补体系统
医学免疫学补体系统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补体活化的调节、补体的生物学作用、补体的临床意义、补体激活途径、概述。
这是一篇关于生物氧化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氧化磷酸化影响因素、ATP、细胞质内的NADH氧化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补体系统
补体活化的调节
P、I、H因子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溶菌、溶解细胞、抗病毒
调理(颗粒性)
炎症介质
过敏毒素——C3a~C5a
趋化作用
激肽样作用——C2a、C4a增强血管通透性-炎性渗出、水肿
免疫复合物清除作用(免疫粘附)——可溶性(红细胞、血小板)
清除凋亡细胞
参与免疫调节——适应性+固有性
补体与凝血、激肽系统的相互作用
一个系统的活化成分可对另一系统发挥效应
补体的临床意义
补体系统的生物学特点
连锁反应性——酶原、级联反应
不稳定性——代谢率居血浆蛋白之首,许多成分对热敏感
来源广泛—
非选择针对性——效应成分无选择针对性
补体激活途径
经典途径
激活物质:Ag-Ab
参与成分:C1~C9
激活过程:识别-活化-膜攻击
旁路途径(替代途径)
激活物质:细菌内毒素、酵母多糖、葡萄糖、凝集的IgA+IgG4
含有一个C3活化的正反馈调节
产生C3、C5转化酶
C1、C4、C2不参与,B、D、P因子参与
感染早期提供防御机制
特点
可以识别自己和非己
是补体系统重要的放大机制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途径
MBL结合细菌
经典、MBL和旁路途经的主要区别
概述
补体:人和脊椎动物血清和组织液经活化后具有酶蛋白的蛋白质
组成和命名
酶原形式——C3、C4、C2
活化形式——C4b2b 、C4b2b3b
片段形式——C3a、C5a、C4b
灭活形式——C3ai、iC2a
组成
补体固有成分——C1~C9,B、D、P因子,MBL,MASP
补体受体(CR)——CR1~CR5、C3aR~C5aR
补体调节蛋白——C1INH、C4BP
共同末端反应成分——C5~C9
一般性质
肝细胞、巨噬细胞产生主要
多为糖蛋白
血清中各成分含量不等,C3最多,D因子最少
正常生理情况,以非活化形式存在
性质不稳定,加热56℃,30min失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