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节第二节教学概述和教学过程
教资科目二第三章第一节教学概述和教学过程知识梳理,包括教学的含义、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一般任务、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最基本的规律等内容。
第二章文献的载体,纸质文献介绍了造纸术的发明、纸质文献的装潢形制,大家可以学起来哦。
文献学笔记,“文献”一词,做早见于《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教资科目二第三章第四节教学原则之中学中常用的教学原则知识梳理,本图知识梳理清楚,需要的可以看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第一节:教学概述 第二节:教学过程
一、教学的含义:
定义: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与教育的关系:
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与智育的关系:
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
教学与上课的关系:
教学与上课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二、(学校)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率的形式。
2、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专门场所, 教学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
三、教学的一般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教学的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为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奠定基础。
5)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教学过程的本质:
1、有关教学过程本质的代表性观点:
1)特殊认识说: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
这种认识过程不同于一般的认识过程,具有特殊性。
2)发展说:
教学是教师通过传授知识技能进而使学生形成和发展各种能力和个性品质的过程。
3)双边活动说: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
4)多质说:
教学过程具有多层次、多类型的本质,是社会、认识、心理、生理等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5)交往本质说: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传递与交流知识、经验的过程。
2、特殊认识说:
(被广泛认同的教学过程本质观)
1、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特殊性具体表现) (其区别于人类一般认识的特点)
1)间接性
2)引导性
3)简洁性
二、教学过程最基本的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规律: (间接性规律/学生认识的特殊性夫规律)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坚持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
如陶行知提出的“接知如接枝”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智力)相统一: (发展性规律)
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
2)发展能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是他们进一步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必要条件。
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的能力水平。
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知识与能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但知识不等同于能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一定与能力发展水平成正比。
如:“高分低能”
4)教学中应该防止两种倾向:
实质教育论:
赫尔巴特、斯宾塞
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对生活有用的知识,发展能力无足轻重。
形式教育论:
洛克、裴斯泰洛齐
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在教学中传授知识只是一种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能力的培养,并将二者辩证统一于教学活动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双边性规律)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纠正的作用。
2教师的教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3教师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教师的主导是对学生主体的主导。 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得如何,学习效果如何,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坏的主要标志。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教育性规律)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有赖于其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
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
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能动的认识过程,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对学习的积极性起着重要作用。
3)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
在教学中防止两种倾向:其一,脱离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二,只强调传授知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
赫尔巴特“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引发兴趣与求知欲)
2、领会知识
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包括使学生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理解教材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主要通过教学性实践(如完成各种书面或口头作业、实验等),采取反复练习的方式进行。
5、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