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物样品预处理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 第二章 预处理及固液分离,主要包含发酵液预处理和细胞破碎两部分内容,介绍了发酵液预处理的方式和作用,以及细胞破碎的方式、原理、特点等等。
生物氧化(BiologicalOxidation)——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氧化称生物氧化,主要指糖、脂肪、蛋白质等在体内分解时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CO₂和H₂O的过程。 此过程需耗氧、排出CO₂,又在活细胞内进行,故又称细胞呼吸 (cellular respiration)。
此篇导图是一个关于损伤修复的思维导图,其中含有损伤修复的概述,再生的作用及其过程,纤维性修复的作用以及创伤愈合的功能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细胞生物学:细胞信号转导
高中生物 选修三 专题四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初中生物——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实践
有机化学有机物的鉴定、分离提纯
食品生物技术(五大工程)
四种工程的区别
发酵工程 第六章 发酵过程及条件控制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生物样品预处理
改变发酵液的滤过特性
降低发酵液黏度
加水稀释法:增加液体体积,增大后续处理任务
加热法:适用于耐热的目的产物提取
调节PH
调节PH,可以使部分杂质发生凝聚现象,然后固液分离
凝聚与絮凝
作用:增大发酵液中悬浮粒子体积,加速颗粒沉降。
凝聚:电解质作用下破坏细胞、菌体、蛋白质等胶体粒子的表面电荷,使其聚集
絮凝:使用高分子絮凝剂将胶体粒子交联成网形成较絮凝团(10mm)
加入助滤剂
助滤剂:不可压缩的多孔微粒,使滤饼疏松,吸附胶体,扩大过滤面积,滤速增大。常用硅藻土、纤维素、石棉粉、珍珠岩等
加入反应剂
在发酵液重加入可以与杂质发生反应的,但不影响产物的反应剂,消除某些物质,便于提高滤速
去除发酵液中的杂质
高价金属离子去除
Ca2+:加入草酸,一方面形成草酸钙沉淀,一方面可以酸化发酵液,调节ph
Mg2+:可用草酸,但效果不好,一般用三聚磷酸钠,会与镁离子形成络合物,从而出去镁离子
Fe2+:加入黄血盐,形成普鲁士蓝沉淀除去铁离子
杂蛋白去除
等电点沉淀法
变形沉淀法:大幅改变PH值、加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加重金属盐、表面活性剂等;加热变性。一般不适用于蛋白质产物
吸附法:用吸附剂或者沉淀剂吸附杂蛋白
不溶性多糖去除
不溶性多糖会使发酵液黏度增大。一般采用酶解法降解多糖
有色物质去除
一般采用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吸附剂脱色
细胞破碎
机械法
高压匀浆法:大规模破碎细胞。
适用于酵母和大多数细胞
团状和丝状真菌不宜使用,容易造成堵塞
影响因素:温度、压力、菌液经过匀浆伐的次数。
高速珠磨法
研磨机内加入细胞悬浮液、玻璃小珠、石英砂、氧化铝等研磨剂,快速搅拌破碎细胞,释放内含物,然后在珠液分离器的作用下分离珠子和浆液。
影响因素:进料速度。珠粒大小和数量、细胞悬液浓度、温度
超声波破碎法
超声波破碎仪,15~20khz的高频振动,细胞剧烈震荡破碎。原理:空穴现象
影响因素:频率、温度、压强、破碎时间、介质的离子强度等
非机械法
渗透压冲击法:低渗溶液吸水涨破。适用于细胞壁脆弱或者预先处理过细胞壁的细胞
冷冻融化法
低温(-15℃)冷冻,室温融化,反复多次,细胞壁破裂。
原理:细胞膜疏水键被破坏,变得亲水;同时细胞内形成冰晶,引起细胞膨胀或者破裂
化学法
酸碱处理法
酸碱会和细胞壁发生多重反应,酸处理常用6mol/L HCl ,碱处理不常用,容易使蛋白质变性
表面活性剂
引起细胞溶解同时是细胞内某些组分渗透出来,常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
原理:表面活性剂一端亲水,一端疏水,溶解细胞膜或者细胞壁上面的脂质
注意:某些脂溶性试剂会破坏细胞结构和产物生化性质。
酶解法
溶菌酶破坏β-1,4-糖苷键,破坏细菌细胞壁;纤维素酶破坏植物细胞壁;酵母需要多种酶复合作用
自溶作用:改变生长环境,诱发菌体本身产生自溶酶,酶解细胞壁。
特点:专一性强,作用条件温和,反应迅速;价格昂贵、通用型差、有局限性,不利于大量目的产物提取,酶也是蛋白质,有可能引入杂质。
干燥法
冷热交替法
90℃维持数分钟,放入冰水冷却,反复多次,细胞破碎
细胞破碎率的评价
直接计数法:格兰仕染色后计数破碎前和破碎后的细胞数量,即可计算破碎率。误差较大
间接计数法:测定破碎后的悬浮液中细胞释放出来的化合物的量(可溶性蛋白、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