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有机化学有机物的鉴定、分离提纯
大学基础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有机物的鉴定、分离提纯知识总结。
编辑于2020-12-27 20:29:17有机物鉴别、分离和提纯
烯烃和炔烃
离子型加成反应
烯烃与卤素加成 此反应可用来检验C=C或C≡C是否存在(溴水褪色)
此反应可用来检验C=C或C≡C是否存在(溴水褪色)
与硫酸反应,得到硫酸氢烷酯,硫酸氢烷酯溶于硫酸,得到清澈溶液
鉴别烯烃
提纯饱和烃及其卤代物(从中除去烯烃)
协同加成反应
烯烃
稀KMnO4的碱性溶液,较低温度(冷)下生成邻二醇,紫色消失,褐色沉淀生成(MnO2) 
炔烃
紫色消失,褐色沉淀生成(MnO2)
炔烃的活泼氢反应(用于区分双键和三键端炔烃,烯烃只有活泼的α-H而没有酸性)
端炔中的炔氢与银离子、亚铜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用来鉴别、分离乙炔和端炔烃
共轭二烯
周环反应——环加成反应
Diels-Alder反应(D-A反应、双烯合成) s-顺式共轭二烯烃及其衍生物与含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等的化合物进行顺式协同的1,4-加成环状化合物的反应 
鉴别共轭二烯
芳烃
卤代烃
亲核取代反应
与硝酸银作用
卤代烷与硝酸银的乙醇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卤化银沉淀
卤代烷的定性分析 叔卤代烷:马上产生沉淀 仲卤代烷:几分钟后产生沉淀 伯卤代烷:较长时间或加热才沉淀
卤素X交换
与碘化钠在丙酮溶液中作用,生成碘代烷和卤化钠(氯化钠、溴化钠)沉淀  这是由于碘化钠溶于丙酮溶液,而氯化钠和溴化钠则不溶,利于产生沉淀的反应方向
可用于检验氯代烷和溴代烷
物理性质出发
胺
碱性
铵盐的生成
N上未共用电子对能接受一个质子与大多数无机酸成盐
加强碱后重新解离出胺,可以鉴别 和分离不溶于水的胺
亲核性
磺酰化 Hinsberg(兴斯堡)反应
在碱性(NaOH或KOH)溶液中,胺与芳磺酰氯反应(苯磺酰氯、对甲苯磺酰氯)生成磺酰胺(叔胺不反应)
鉴别或分离伯仲叔胺
伯胺与芳磺酰氯反应得到不溶产物,(还有氢)加入氢氧化钠,沉淀溶解
仲胺与芳磺酰氯反应得到不溶产物,(没有氢)加入氢氧化钠,沉淀不溶
叔胺无氢原子,可视作几乎不反应
与亚硝酸反应
用于鉴别伯仲叔胺
伯胺与亚硝酸反应得到重氮盐,随后分解产生氮气
仲胺与亚硝酸生成难溶于水的黄色油状液体或固体(N-亚硝基胺)
脂肪叔胺与亚硝酸不反应,芳香叔胺与亚硝酸芳环取代得到绿色晶体
标注
对于芳香叔胺的鉴别
苯胺
苯胺与溴水反应生成2,4,6-三溴苯胺白色固体(和苯酚类似)
用于检验苯胺
羧酸
利用羧酸的酸性>酚的酸性>醇的酸性
羧酸即可与强碱NaOH反应,也可以和弱碱NaHCO3反应(且会放出co2气体) 而比羧酸更弱的酚只能与强碱NaOH反应 而醇则都不反应 

醛和酮
亲核加成
羰基亲核加成——与NaHSO3加成
醛、脂肪族甲基酮和脂环酮(C8以下)一般均可与NaHSO3加成生成α-羟基磺酸钠,而芳香族酮不反应 产物在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中不溶,析出白色结晶
鉴别
分离提纯
与氨及其衍生物加成缩合
羰基与肼、苯肼加成缩合,腙和苯腙一般都是黄色晶体,用于定性鉴别。故又称氨的衍生物为羰基试剂
鉴别
分离提纯
产物能够水解为原来的醛和酮,可用于分离提纯
α-氢原子的反应
卤仿反应:甲基酮结构的化合物能被次卤酸钠(或卤素的碱溶液)氧化成羧酸,进而分别生成氯仿、溴仿、碘仿(统称卤仿)的反应。用NaOI,生成的CHI3为有特殊气味的亮黄↓,现象明显。 α-C上只有两个H的醛、酮不起卤仿反应,只有乙醛 和甲基酮才能起卤仿反应 乙醇及可被次碘酸氧化成甲基酮的醇也能起卤仿反应 
鉴别
氧化反应
银镜反应:托伦斯试剂氢氧化银的氨溶液(Ag(NH3)2OH),鉴别醛
菲林试剂:CuSO4(Fehling I)与NaOH+酒石酸钾钠(Fehling II)的混合液,鉴别醛(除了芳香醛) 
鉴别
醚和环氧化合物
①氧正离子的生成 (氧有孤对电子的缘故)
盐必须在浓酸下才能稳定存在,遇水即水解
分离提纯醚
醇和酚
醇
卤代烃的生成
Lucas试剂:浓HCl — 无水ZnCl2 (卤代烃不溶) 烯丙醇(芐醇)>3°ROH>2°ROH>1°ROH>CH3OH

氧化反应
一元醇的氧化
1°醇氧化得醛、2°醇氧化得酮、3°醇不易氧化(没有α-H)
鉴别不同位置碳的醇
邻二醇的氧化
高碘酸水溶液可将邻二醇氧化,碳碳键断裂,生成醛、酮或羧酸

鉴别连有甲基且有氢的醇
利用碘仿反应
酚
酸性
酸性:H2CO3 > 酚 > 水 > 醇 酚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溶于水,通入CO2后又从水中游离出来 可用来分离、提纯、鉴别酚

卤化
反应几乎定量完成,可用于苯酚的定性和定量的测定
一元硝化

邻硝基苯酚有分子内氢键,水溶性差,沸点低,可以用水蒸气蒸馏 /对硝基苯酚有分子间氢键,不能用水蒸气蒸馏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