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药理学10
第十章药物及其重点内容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α、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药理学重点药物整理、重点药物思维导图、药理作用及机制:维生素K拮抗药,抑制维生素K在肝由环氧化物向氢醌型转化,从而阻止维生素K的反复利用,体外无效。
重点药物思维导图、药理作用及机制:维生素K拮抗药,抑制维生素K在肝由环氧化物向氢醌型转化,从而阻止维生素K的反复利用,体外无效。
人卫版 药物化学6-9章极简重点总结,包括循环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痛风药等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药理学
第十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去甲肾上腺素
作用机制:激动α受体,对心脏β1受体作用弱
药理作用
血管:小动脉小静脉收缩(皮肤粘膜>肾>脑、肝、肠系膜>骨骼肌) 外周阻力增加 扩张冠状血管,使冠脉血流量升高
心脏:较弱激动心脏的β1受体,使心肌收缩性加强
血压:心脏兴奋使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升高不明显,脉压增大
临床应用
早期神经源性休克
药物中毒或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后的低血压
食道胃的上消化道出血
不良反应
局部组织缺血坏死:热敷、普鲁卡因酚妥拉明
急性肾功能衰竭:用药期间尿量保持在25ml/h以上
间羟胺
作用机制:激动α受体,对β1受体作用较弱
促NA释放:入囊泡中置换(可产生耐受性)
用于各种休克的早期、手术或脊髓麻醉后休克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去甲肾上腺素和甲氧明
作用机制:α1受体激动药
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心率下降(减压反射)
去甲状腺激素使瞳孔扩大
鼻黏膜充血、低血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去)
检查眼底(去)
阿可乐定
激动突触后膜α2受体
青光眼短期辅助治疗
α、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肾上腺素
作用机制:激动α、β受体
心脏:兴奋作用,心脏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加速传导,使心排出量增多
血管:皮肤、粘膜血管收缩;骨骼肌和肝脏的血管平滑肌的血管舒张
血压:治疗剂量下,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不变或下降,脉压差增大; 大剂量下,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
平滑肌:支气管扩张,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减少,黏膜血管收缩,通透性减小,减轻粘膜水肿;松弛胃肠平滑肌;收缩膀胱括约肌,松弛逼尿肌
代谢:耗氧量增加,血糖升高,糖原分解增多,糖异生增多,胰岛素释放减少,脂肪分解增多
中枢神经系统:大剂量下兴奋
心脏骤停:溺水麻醉房室传导阻滞所致,心室内注射
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休克首选药物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荨麻疹、枯草热
局部应用:局部止血,与局麻药配伍(减少吸收,防止中毒,延长作用时间)
青光眼:促进房水回流,β受体介导的眼内反应脱敏
禁用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糖尿病,甲亢
多巴胺
作用机制:激动α、β和外周的多巴胺受体
心脏:心肌收缩力升高,心排出量增多
血管和血压
低浓度:肾、肠系膜及冠状血管扩张;皮肤粘膜血管收缩;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不变或降低
高浓度:皮肤黏膜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
大剂量: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
肾脏
低剂量:肾血管扩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增多
大剂量:肾血管收缩
休克:各种休克,尤其适合心肌收缩力减弱和尿量减少的休克
急性心功能不全
急性肾衰:与利尿药合用
麻黄碱
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异丙肾上腺素
作用机制:激动β受体
心脏:激动β1受体,与肾上腺素相比,异丙肾上腺素加快心率、加速传导的作用较强,心肌耗氧量增加,兴奋窦房结,引起心律失常
血管:骨骼肌、肠系膜、冠状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
血压:治疗量收缩压增加,舒张压略降;大剂量血压下降
支气管扩张,抑制过敏介质释放
增加肝糖原、肌糖原分解,增加组织耗氧量,升高游离脂肪酸
心脏骤停:心室内注射
房室传导阻滞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舌下或气雾给药
多巴酚丁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