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口腔解剖生理学》第二章 牙体解剖生理
重点恒牙外形、乳牙外形、髓腔,是指有些植物髓的中央部分在生长过程中逐渐消失,形成髓腔。指骨髓腔。除含气骨的例外,骨不论其外形如何,在内部都有腔。这种由骨组织所包围的腔亦称髓腔。通常造血组织(骨髓)充满于此腔内。
编辑于2022-10-05 17:09:43牙体解剖生理
第一节 牙的演化
第二节 牙的组成、分类与功能
第三节 临床牙位记录法
第四节 牙的萌出和乳恒牙更替
第五节 牙体解剖常用名词和表面标志
第六节 恒牙外形
牙体外形的基本规律
每一组牙的外形基本相同
同名牙上颌体积大于下颌
同一颗牙唇颊侧宽度大于舌侧,近中宽度大于远中
切牙的远中切角较近中切角圆钝
近中接触区较远中接触区靠近切端、𬌗缘、唇颊侧
切端、𬌗缘宽度大于颈缘
大多数牙的牙尖偏近中(上颌第一前磨牙颊尖偏远中,上颌乳尖牙牙尖偏远中),牙根偏远中
乳牙根尖偏唇侧(后有恒牙胚)
切牙组
上颌中切牙
特点
切牙中体积最大
牙冠
唇面
近中缘与切缘较直,远中缘略突
近似呈梯形
唇面有三种形态
方圆形(最多)
尖圆形
卵圆形
近中切角近似直角,远中切角略钝圆
切1/3可见两条纵行发育沟
颈1/3略突出,为唇面的外形高点
初萌出时,可见三个切缘结节
舌面
舌面较唇面略小,
中央凹陷形成舌窝,四周为突起的嵴
牙颈部有舌隆突,近中有近中边缘嵴,远中有远中边缘嵴,切端有切嵴
邻面
接触区在切1/3,近中接触区更靠近切角
近中颈曲度大于远中颈曲度
切嵴
唇侧较平,形成切缘。舌侧圆突形成切嵴
邻面观察,切嵴位于牙体长轴的唇侧
牙根
粗壮较直的单根,唇侧宽于舌侧,牙根颈部横切面为圆三角形
牙根较直,或略偏远中
根长较冠长稍长,也有稍短者
上颌侧切牙
牙冠
唇面
唇面窄小圆突
近中切角为锐角,远中切角圆弧形
发育沟不如上颌中切牙明显
舌面
边缘嵴较上颌中切牙更明显
舌窝窄深
邻面
接触区均在切1/3,比中切牙距切角远
切嵴
向远中舌侧倾斜
牙根
单根,较上颌中切牙细且稍长
颈横切面为卵圆形
下颌中切牙
特点
全口恒牙中体积最小 ,牙冠宽度约为上颌中切牙的2/3
牙冠
唇面
近中缘与远中缘基本对称,近中切角与远中切角大体相等
离体后难以区分左右
舌面
舌窝较浅,舌隆突较小
邻面
接触区在切1/3
切嵴
邻面观察,切嵴在牙体长轴上或偏舌侧
牙根
根中1/3横切面呈葫芦形
根的远中面上的长形凹陷较近中面略深,可区分左右
下颌侧切牙
特点
体积较下颌中切牙大
牙冠
唇面
较下颌中切牙稍宽
切缘向远中倾斜
近中缘直,远中缘稍突
远中切角较近中切角圆钝
邻面
近中接触区靠近切角,远中接触区稍远
牙根
扁圆,较中切牙稍长,根尖偏远中
上颌切牙与下颌切牙的区别
上颌切牙牙冠宽大,发育沟明显
下颌切牙牙冠窄小,唇面光滑,发育沟不明显
上颌切牙的舌窝较深,边缘嵴明显
下颌切牙的舌窝较浅,边缘嵴不明显
邻面观察,上颌切牙的切嵴位于牙体长轴唇侧
下颌切牙的切嵴位于牙体长轴上或舌侧
上颌切牙牙根 直而粗壮
下颌切牙牙根扁而窄,近、远中面凹陷成沟状,横切面似葫芦形
切牙外形的应用解剖
上颌中切牙位于牙弓前部,容易因外伤折断
切牙的邻面接触区和上颌侧切牙的舌窝自洁作用差,好发龋病
下颌切牙舌侧接近下颌下腺管开口,不易发生龋病,但舌侧颈部易发生牙结石沉淀
上颌中切牙牙根直且圆,拔除时可用旋转力
上颌侧切牙牙根可有弯曲,拔除时应仔细
下颌切牙牙根扁长,拔除时不可使用旋转力
尖牙组
上颌尖牙
特点
全口牙中牙体和牙根最长的牙
牙冠
唇面
似圆五边形
尖牙萌出时,近、远中斜缘在牙尖顶端相交形成的角约90°
唇面中部由牙尖顶伸至颈1/3的突起称为唇轴嵴
唇轴嵴两侧各有一发育沟
唇轴嵴将唇面分为近中唇斜面和远中唇斜面
唇面的外形高点在中1/3和颈1/3的唇轴嵴上
舌面
近中边缘嵴较远中边缘嵴长而直
近中牙尖嵴短,远中牙尖嵴长
舌隆突明显
由牙尖伸向舌隆突一纵嵴称为舌轴嵴
舌轴嵴将舌窝分为近中舌窝和远中舌窝
邻面
似三角形
远中面比近中面更凸出且短小
牙尖
由四条嵴和四个斜面组成
远中牙尖嵴、近中牙尖嵴、唇轴嵴、舌轴嵴
远中牙尖嵴长,近中牙尖嵴短
牙尖偏近中
牙根
直而粗壮的单根
唇舌径大于近远中径
颈部横切面呈圆三角形
根长约为冠长的两倍
根尖略偏远中
下颌尖牙
牙冠
唇面
近中缘最长,约与牙体长轴平行
近中缘斜缘与远中斜缘长度之比为1:2
两者交角大于90°
唇面观察,牙冠与牙根的近中缘呈直线延续
舌面
舌轴嵴不如上颌尖牙明显
邻面
邻面观察,牙冠与牙根的唇缘呈弧形相连
牙根
细长
根颈1/3横切面呈扁圆形
上颌尖牙和下颌尖牙的区别
上颌尖牙体积较大,牙冠宽大
下颌尖牙体积较小,牙冠窄小
上颌尖牙颈嵴、轴嵴和舌隆突明显,舌窝深
下颌尖牙颈嵴、轴嵴和舌隆突不明显,舌窝浅
唇面观察,上颌尖牙牙冠近中缘和牙根近中缘连线呈一定角度
下颌尖牙牙冠近中缘和牙根近中缘相连近似成直线
上颌尖牙近中斜缘和远中斜缘相交近似直角
下颌尖牙近中斜缘与远中斜缘相交成钝角
下颌尖牙比上颌尖牙偏近中更明显
邻面观察,上颌尖牙牙冠牙根唇缘连线不成弧形
下颌尖牙牙冠牙根相连成弧线
上颌尖牙牙根粗壮,颈部横切面为卵圆形
下颌尖牙牙根细长,颈部横切面为扁圆形
尖牙应用解剖
尖牙位于口角处,能承受较大力,有支撑口角作用
尖牙牙冠各面光滑,自洁作用好,不易发生龋病
尖牙牙根较长,在牙槽内稳固,通常为口内保留时间最长的牙
上颌尖牙牙根为圆锥形,单根且较直,拔除时可用旋转力
下颌尖牙牙根扁圆,拔除时,松动后可适当使用旋转力
前磨牙组
上颌第一前磨牙
特点
前磨牙中体积最大的牙
牙冠
颊面
与尖牙唇面类似,但较小
近中斜缘长于远中斜缘
因此颊尖偏远中
中部有纵行的颊轴嵴,两侧各有一发育沟
外形高点在颈1/3的嵴上
舌面
较颊面小,光滑圆突
舌尖短小,偏近中
外形高点在中 1/3
邻面
似四边形
颈部较宽,近中面颈部凹陷
近中沟从𬌗面跨过近中边缘嵴至近中面的中1/3
近远中接触区均靠𬌗缘偏颊侧
he面
似六边形
颊缘宽于舌缘
远中边缘嵴长于近中边缘嵴
有颊、舌两尖
颊尖长大,偏远中
舌尖短小,偏近中
中央凹陷成中央窝,两侧有 近中三角窝远中三角窝
中央窝底有近远中走向的中央沟,止于近远中点隙
近中点隙发出近中沟,越过近中边缘嵴至近中面
是上颌第一前磨牙特有的解剖标志
牙根
较扁
多在根中部或根尖1/3分叉为颊、舌两根,颊根长,舌根短
牙根自颈缘以下至根分叉处有沟状凹陷,远中面的沟较深
根尖略偏远中
上颌第二前磨牙
牙冠
颊面
颈部较上颌第一前磨牙宽
发育沟,轴嵴不明显
he面
颊he边缘于舌he边缘宽度相近
颊舌尖大小相似
中央窝较浅,无近中沟
牙根
多不分叉,为扁形单根
下颌第一前磨牙
特点
前磨牙中体积最小的牙
牙冠
颊面
颊尖偏近中
颊轴嵴在颈1/3明显
外形高点在颈1/3
舌面
舌尖短小,约为颊尖1/2
外形高点在中1/3
邻面
似四边形
邻面观察,牙冠向舌侧倾斜
颊尖在牙体长轴上
he面
似卵圆形
颊侧宽于舌侧
颊尖长大,舌尖短小
两尖均偏近中
颊尖三角嵴和舌尖三角嵴越过he面相连形成横嵴
是下颌第一前磨牙的重要解剖标志
横嵴将he面分为近中窝和远中窝
牙根
单根,扁而细长
根尖偏远中
下颌第二前磨牙
牙冠
外形方圆,牙冠的厚度,宽度,高度相近。
颊舌面大小相近
颊面
颈部较宽
颊轴嵴圆突
颊尖偏近中
舌面
如有两个舌尖者,舌面宽于颊面
两舌尖间有舌面沟
近中舌尖大于远中舌尖
如有一个舌尖
舌面窄于颊面
舌尖偏近中
邻面
he面
两尖型
he面椭圆形
两尖偏近中
发育沟多为H或U形
三尖型
he面方圆形
近中舌尖大于远中舌尖
发育沟多为Y形
牙根
扁形单根
根尖偏远中
上颌前磨牙于下颌前磨牙的区别
上颌前磨牙的牙冠,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牙冠扁且窄长
下颌前磨牙的牙冠,颊舌径于近远中径相近,牙冠方圆
上颌前磨牙的牙冠较直,颊舌尖位于牙体长轴两侧
下颌前磨牙的牙冠向舌侧倾斜,颊尖位于牙体长轴上
前磨牙应用解剖
前磨牙的窝、沟、点隙都是龋病的好发部位
上颌前磨牙于上颌窦接近,根尖感染可能波及上颌窦
下颌前磨牙常作为寻找颏孔的标志
磨牙组
上颌第一磨牙
特点
约在6岁萌出,称“六龄齿”
上颌牙弓中体积最大的牙
牙冠
颊面
近远中径大于he颈径
近中颊尖略宽于远中颊尖
两尖之间有颊沟通过,约与颊轴嵴平行
外形高点在颈1/3
舌面
大小与颊面相近或稍小
近中舌尖宽于远中舌尖
远中舌间沟由两舌尖之间延续到舌面的1/2
近中舌尖舌侧有时可见第五牙尖,又称卡氏尖
外形高点在中1/3
邻面
似四边形
颊舌径大于he颈径
近中接触区在he1/3与颊1/3、中1/3交界处
远中接触区在近he1/3
he面
边缘嵴
近中颊he角和远中舌he角为锐角
远中颊he角和近中舌he角为钝角
牙尖
由大到小为:近中舌尖、近中颊尖、远中舌尖、远中颊尖
颊尖尖锐
舌尖圆钝,为功能尖
近中舌尖为上颌第一磨牙的主要功能尖
三角嵴
近中舌尖三角嵴与远中颊尖三角嵴相连形成斜嵴,是上颌第一磨牙的解剖标志
沟
颊沟
由中央点隙发出,在两颊尖之间跨过颊he边缘嵴至颊面
远中舌沟
由远中点隙发出,经两舌尖之间跨过舌he边缘嵴至舌面
牙根
三根
近中颊根、远中颊根、舌根
舌根最大,两颊根之间相距较近
颊根与舌根之间分开较远,三根分叉较大,有利于牙的稳固
上颌第二磨牙
特点
体积稍小于上颌第一磨牙
牙冠
颊面
远中颊尖明显缩小
近中颊轴嵴比远中颊轴嵴突出
舌面
远中舌尖更小
近中舌尖占舌面大部分
he面
极少有第五舌尖
he面斜嵴不如上颌第一磨牙明显
牙根
颊舌根分叉度较小,向远中倾斜
少数牙根融合为两根
上颌第三磨牙
特点
各轴面中1/3较圆突
颊舌面外形高点均在中1/3
he面呈圆三角形,副沟多
牙根多数合并为单根
下颌第一磨牙
特点
恒牙中最早萌出的牙,称为“六龄齿”
下牙弓中体积最大的牙
牙冠
颊面
略似梯形
he缘长于颈缘,近远中径长于he颈径
近中缘直,远中缘突
he缘有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远中尖
分别由颊沟、远颊沟分开
颊沟末端形成点隙
外形高点在颈1/3
舌面
似梯形
比颊面小且圆突
he缘可见近中舌尖、远中舌尖
邻面
似四边形
近中接触区在近he1/3的颊1/3
远中接触区在近he1/3的中1/3
he面
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颊缘长于舌缘
近中边缘嵴较直,远中边缘嵴短且突
牙尖
五个牙尖: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远中尖、近中舌尖、远中舌尖
颊尖短而圆钝
舌尖长而尖锐
远中尖最小
三角嵴
远中颊尖三角嵴最长
远中尖三角嵴最短
牙根
扁而厚的双根
近中根比远中根稍大
根尖偏远中
下颌第二磨牙
牙冠
he面
方圆形
主要为四尖型
有四个牙和四条发育沟,呈“田”字形
牙根
多数为双根,根尖偏远中
下颌第三磨牙
he面有五尖型、四尖型、副沟多
牙冠各轴面光滑,外形高点均在中1/3
牙根常融合为单根
上颌磨牙和下颌磨牙的区别
上颌磨牙的牙冠较直
下颌磨牙牙冠向舌侧倾斜
上颌磨牙的牙冠he面呈斜方形,近远中径小于颊舌径
下颌磨牙的he面呈长方形,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
上颌磨牙的颊尖尖锐,舌尖钝圆,舌尖为功能尖
下颌磨牙的舌尖锐,颊尖钝圆,颊尖为功能尖
上颌磨牙多为三根,颊舌向分布
下颌磨牙多为两根,近远中向分布
磨牙的应用解剖
第一磨牙萌出早,he面、窝、点隙、沟多,易龋坏
上颌第二磨牙牙冠颊面正对的颊粘膜为腮腺管开口处
上颌第三磨牙可作为寻找腭大孔的标志
上颌磨牙与上颌窦关系密切,根尖感染可引起牙源性上颌窦炎,拔除时不宜使用推力
下颌磨牙与下颌神经管接近,拔除时不易使用压力
第七节 乳牙外形
乳牙特点
乳牙颈部缩窄,颈嵴突出,根冠分明
乳前牙:宽冠窄根
上颌乳中切牙:宽冠宽根
上颌乳尖牙的近中牙尖嵴长于远中牙尖嵴
是乳尖牙和恒尖牙中唯一牙尖偏远中者
乳磨牙体积依次增大
下颌第二乳磨牙近中颊尖、远中颊尖和远中尖等大
乳前牙牙根细长(除上颌乳中切牙牙根扁宽),根尖偏唇侧(根尖舌侧有恒前牙胚)
乳磨牙牙根根干特短,分叉度大(内有恒磨牙胚)
上颌乳磨牙为三根,即近、远中颊根和舌根
下颌乳磨牙为两根,即近中根和远中根
乳切牙组
上颌乳中切牙
牙冠
唇面
近远中径大于切颈径,牙冠宽短,是该牙的重要特征
近中切角近似直角,远中切角圆钝
唇颈嵴明显隆起
外形高点在颈缘处
舌面
唇舌面约等大
边缘嵴较突,舌隆突突出,舌窝明显
邻面
三角形
颈部很厚,根冠分明
牙根
宽扁单根
根长约为冠长2倍
根尖1/3偏唇侧偏远中
宽根宽管为该牙的重要解剖特征
上颌乳侧切牙
牙冠
唇面
近远中径小于切颈径
近中切角圆钝
远中切角圆弧形
舌面
舌窝较浅
舌隆突较乳中切牙小
牙根
窄而略厚的单根
根尖偏唇侧,偏远中
下颌乳中切牙
特点
乳牙中最小的牙
牙冠
唇面
近远中缘对称,切嵴平直
舌面
舌窝明显
边缘嵴窄而突
邻面
三角形
切嵴
位于牙体长轴上
牙根
细长的单根
根长为冠长的2倍
根尖偏唇侧
下颌乳侧切牙
牙冠
唇面
近中缘长直,远中缘短突
近中切角较锐,远中切角圆钝
切嵴自近中向远中舌侧倾斜
舌面
舌窝深,舌隆突及边缘嵴明显
牙根
单根
较下颌乳中切牙长
根尖偏唇侧偏远中
乳尖牙组
上颌乳尖牙
牙冠
唇面
轴嵴、颈嵴明显
牙尖长大,约为牙冠长度的一半
近中斜缘长于远中斜缘,牙尖偏远中
为上颌乳尖牙最主要的解剖标志
舌面
舌窝较深
边缘嵴明显
牙根
细长的单根
根长为冠长的2倍
唇侧宽于舌侧
根尖向唇侧向远中倾斜
下颌乳尖牙
牙冠
唇面
轴嵴、颈嵴明显
牙尖偏近中
牙根
单根
根尖偏唇侧,偏远中
乳磨牙组
上颌第一乳磨牙
牙冠
颊面
近远中径大于he颈径
近中缘长直,远中缘短突
牙颈缩窄,颈嵴突出
颊尖微突,略偏近中
舌面
小而圆突
舌尖较颊尖圆突
邻面
he1/3明显缩窄
颊侧颈1/3非常突出
he面
形似上颌前磨牙
三角嵴、沟的形态不如上颌前磨牙明显
牙根
三根
根干较短,根分叉处接近牙颈部,分叉度大
下颌第一乳磨牙
特点
唯一一颗不类似任何恒牙的乳牙
牙冠
颊面
似四边形
近中缘长直,远中缘特短且突(类似一个以近中缘为底的三角形)
近中颊尖大于远中颊尖
近中颈嵴最突
舌面
近、远中缘长度相等
近中舌尖明显大于远中舌尖
邻面
近中面he缘颈1/3处颈嵴明显突出
he1/3明显缩窄
近似一个以颈缘为底的三角形
子主题
远中面较近中面圆突
he面
不规则的四边形
四个牙尖
近中颊尖最大
近中舌尖次之
牙根
近中根和远中根
第二乳磨牙
特点
与同颌的第一恒磨牙形态近似,位置毗邻,易混淆
牙冠短小
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远中尖大小约相等
下颌第一恒磨牙此三尖不等,近中颊尖大于远中颊尖大于远中尖
上颌第二乳磨牙为三根
下颌第二乳磨牙为二根
第八节 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
第九节 牙髓腔解剖
髓腔各部名称
髓室
定义
髓腔位于牙冠及牙根颈部的部分
每一个牙齿仅有一个髓室
分部
髓室顶与髓室底
两者之间的距离称为髓室高度
髓室壁
髓角
髓室向牙尖突出形成角形的部分
乳牙和刚萌出不久的恒牙髓室大,髓角距𬌗面距离近
老年人髓室内径变小,髓角至𬌗面距离变大
根管口
根管系统
根管
定义
位于牙根内的大部分髓腔
分类
Vertucci
皮昕
侧副管
定义
根管系统中除根管外的一切管道
分类
管间吻合
发自相邻根管间的交通支
根中1/3的管间吻合最多
根管侧支
与根管呈接近垂直角度,贯穿牙本质和牙骨质,通向牙周膜间隙
根尖1/3的根管侧支最多
根管分歧
根管在根尖分出的细小分支,主根管仍存在
根管分叉
根管在根尖分散成两个或以上的分支,主根管不复存在
副根管
发自髓室底至根分叉处的管道,多见于磨牙
根管系统内部连接处的名称
根管系统在牙根表面开口的名称
根尖孔
侧副孔
根尖孔
一半以上的根尖孔不在根尖顶端,根尖舌侧最多
根管最狭窄处不在根尖孔,而是距离根尖孔1mm处
髓腔的增龄变化
随年龄的增长,髓腔内壁有继发性牙本质沉积,使髓腔体积逐渐减小
老年人髓室底常为凸起形,年轻人多为扁平状
髓腔解剖的临床意义
髓腔形态是临床进行牙体、牙髓和牙周疾病治疗的重要依据
恒牙髓腔形态
切牙的髓腔形态
上颌中切牙的髓腔形态
近远中剖面
髓腔约呈三角形,髓室(最宽处)在牙冠中1/3
年轻人的髓室顶常有三个圆突,指向切嵴(切缘结节)
唇舌剖面
髓腔约呈梭形,最厚处平颈缘
横剖面
约呈圆三角形
位于剖面居中偏唇侧
上颌侧切牙的髓腔形态
近远中剖面
髓室顶较整齐
下颌中切牙的髓腔形态
特点
髓腔体积最小
近远中剖面
唇舌剖面
髓室顶呈尖形
横剖面
呈椭圆形,唇舌径大于近远中径,位居中央
下颌侧切牙的髓腔形态
髓腔体积大于下颌中切牙
尖牙的髓腔形态
上颌尖牙的髓腔形态
横剖面
呈圆三角形,唇舌径大于近远中径
下颌尖牙的髓腔形态
上颌前磨牙的髓腔形态
上颌第一前磨牙的髓腔形态
特点
髓室类似立方形,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髓室位于牙冠颈部和牙根跟干 内
髓室顶最凹处与颈缘齐平
颊舌剖面
髓室顶有颊、舌髓角,颊髓角较高
上颌第二前磨牙的髓腔形态
下颌前磨牙的髓腔形态
下颌第一前磨牙的髓腔形态
颊舌剖面
颊侧髓角特别长,舌侧髓角不明显
下和第二前磨牙的髓腔形态
上颌磨牙的髓腔形态
上颌第一磨牙的髓腔形态
特点
髓室呈矮长方形,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大于髓室高度
近颊髓角和近舌髓角较高
横剖面
近颊根的根管口再分为颊、舌两根管口时,舌侧根管口又称为第二近颊根管口
上颌第二磨牙的髓腔形态
上颌第三磨牙的髓腔形态
下颌磨牙的髓腔形态
下颌第一磨牙的髓腔形态
特点
髓室呈矮立方形,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大于髓室高度
近舌髓角和远舌髓角较高
下颌第二磨牙的髓腔形态
特点
近远中根在颊侧融合,根管也在颊侧融合,成为C形根管
下颌第三磨牙的髓腔形态
恒牙髓腔的应用解剖
乳牙髓腔形态
第十节 牙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