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考研政治知识归纳
考研政治知识点汇总 考点一 哲学基本问题 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编辑于2022-10-07 16:32:26 江苏省史纲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探索求存 图存出路
开端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1.经济:地主土地所有制 2.政治: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 3.社会结构:宗族家长制 4.文化:儒家思想
2.鸦片战争前的世界
1840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8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
英扩展到欧美的工业革命
殖民主义
19世纪末
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鸦片战争的失败及影响
1840
中英鸦片战争
过程:虎门销烟 结果:清政府失败 影响: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质的变化,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842
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让香港;2100万银元;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1844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4.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1856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获得800万两白银
1883
中法战争;1885(中法新约)
1894
中日甲午战争;1895(马关条约);割让中国台湾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2亿两白银,赎辽费3000万两 影响: 割地赔款;列强瓜分中国;民族意识普遍觉醒
1900
八国联军侵华;1901(辛丑条约);4.5亿两白银,加上利息10亿两
1.军事侵略: 战争;侵占领土;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2.政治控制: 控制内政、外交;镇压人民反抗;扶持代理人 3.经济掠夺: 控制通商口岸;剥夺关税;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4.文化渗透: 宗教侵略;制造舆论
5.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
两个根本性变化:成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 原因: 1.成为半殖民地原因:①鸦片战争后,丧失了独立地位,被殖民化;②殖民者没能成功: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同一大国;中国人民的反抗;帝国列强的矛盾;③列强通过代理人对中国进行统治; 2.半封建:①列强把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西方列强不愿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6.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力量; 2.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勾结压迫中国人民; 3.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依然流行; 4.新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5.中国各地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扶持)试图分裂中国; 6.农民被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的双重压迫;
7.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旧: 地主阶级——》资本家 农民阶级——》工人 新: 工人阶级:受到帝国、封建、资产阶级三重压迫,是革命阶级; 资产阶级:官僚买办资本家、民族资本家;
8.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历史任务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1949,建国);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未完成);
9.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10.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11.反侵略战争失败及其原因
社会制度的腐败;经济技术的落后
12.民族意识的觉醒
时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 师夷长技以制夷; 早期维新思想; 资产阶级改良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探索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1843
洪秀全拜上帝教
1851
建立太平天国
1853
攻占南京,改为天京;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
1864
太平天国被湘军攻破,起义失败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意义 1.第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2.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3.该方案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
资政新篇: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3.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意义: 1.动摇封建统治;冲击了儒家经典的权威;冲击了殖民主义的统治 2.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资政新篇》的提出发展资本主义; 局限性: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不能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4.洋务运动的兴办
19世纪60-90年代
性质:地主阶级领导; 代表:曾国藩、李鸿章 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不学制度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目的: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直接目的,制造洋枪洋炮镇压农民起义;借以加强海防、边防,并趁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也就是自强、求富 主要的洋务事业: ①兴办的近代企业: 军工,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南京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汉阳湖北枪炮厂; 民用,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上海机器织布局(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②建立海军,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北洋水师 ③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京师同文馆
5.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历史作用:主张自强、求富;①促进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②近代教育的开端:詹天佑、严复;③社会风气、价值改变,工商业者地位上升; 失败标志:甲午战争; 失败原因:封建性、对列强依赖性、管理腐朽性; 经验教训: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的自求运动无法成功;
6.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19世纪90年代以后
人物:谭嗣同、梁启超、康有为、严复 原因: 1.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甲午中日战争,民族觉醒; 3.内忧外患、中西碰撞中,人们形成一个共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活动:公车上书;著书立说;学习外国变法经验;办学会;设学堂;办报纸;
7.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主题: 1.要不要变法; 2.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 性质和意义: 1.实质是资产阶级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8.百日维新
1898.6.11
又称为戊戌变法 内容: 1.政治:改革行政机构,准许旗人自谋生计; 2.经济:中央设立农工商总局和铁路矿务总局,各省设立商务局; 3.军事:采用西洋兵制; 4.文化:创设京师大学堂;废八股,改试策论,开经济特科;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派人留学;
9.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1.爱国救亡运动; 2.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3.思想启蒙运动;
10.戊戌维新运动的教训
失败原因: 1.强大的旧势力; 2.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3.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不敢否认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 教训: 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失败,暴漏了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上而下的改良行不通,必须革命; 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1.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客观上刺激了本土资产阶级的发展; 2.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3.戊戌维新运动;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背景: 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2.清末“新政”的破产(慈溪主导的新政);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增大;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1894.11
孙中山建立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8.20
孙中山、黄兴、宋教仁在日本东京建立中国同盟会;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
3.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推翻清政府和建立中华民族独立的国家; 民权主义: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纲领
4.关于革命和改良的辩论
1905-1907
阵地:《民报》、《新民丛报》 内容: 1.要不要革命推翻清王朝; 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现共和; 3.要不要社会革命 意义: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5.武昌起义与封建帝制的覆灭
1906
萍、浏、醴起义(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武装起义)
1911.4.27
广州起义(影响最大)
1911.10.10
武昌起义
1912.2.12
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6.中华民国成立
1912.1.1
孙中山,南京,建立中华民国,1912年为民国元年,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局限性:《告友邦书》中承认不平等条约及外债;也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帝反封建不彻底;
7.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族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里程碑; 1.推翻了封建势力; 2.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 4.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 5.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8.辛亥革命的失败
1912.3.10
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
1915.5
袁世凯接受日本二十一条(影响一战辽东半岛)
1915.12.12
袁世凯接受帝位
1913
二次革命,孙中山,讨袁之役
1915-1916
护国运动: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宣布独立,讨袁
1917.7-1918.5
护法运动: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反对北洋军阀
9.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918.5.21
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失败的根本原因: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行不通。 失败的主管原因: ①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 ②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③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10.辛亥革命和共产党
1.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的发展,为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辛亥革命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理论基础;辛亥革命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干部基础; 2.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开创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 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的是辛亥革命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是为争取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与兴起
救亡图存在三碰壁,急需思想启蒙
性质: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1915.9
新文化运动的标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新青年》 主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2.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1.基本内容: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盲从;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基本口号:民主科学(即:德先生和赛先生) 3.批判目标:孔学(要提倡民主和科学,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思想障碍,就必须对孔学进行批判)
3.五四运动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1.它的倡导者提倡民族,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切中时弊; 2.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了全部的传统文化; 3.正是由于新文化的推动和影响下,涌现了一批青年革命民主主义者。其中先进分子,受到十月革命的影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准备了思想和文化条件;
4.五四运动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1.新文化运动为资本主义扫清障碍,但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2.要根本改造由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产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国民性,是不可能的; 3.当时很多的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看问题很片面;
5.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一战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 1.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暴漏出来; 2.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极端的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不可克服的矛盾; 3.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遭失败,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产生疑问;
1917.11.7
十月革命(俄历十月) 性质: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结果:建立了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意义: 1.资本主义制度不是永恒,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一旦组织起来,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创造出维护大多数人利益的崭新社会制度; 推动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原因: 1.十月革命证明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2.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以新的平等态度对待中国; 3.十月革命俄国工人、农名、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赢得胜利,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 李大钊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6.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
1919.5.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历史条件: 1.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中国工人); 2.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 3.俄国十月革命;
直接导火索: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阶段一:北洋政府签订辱国条约; 阶段二:1919.5.4北京大学等学生游行; 阶段三:6.5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罢工;运动突破了知识分子狭小的范围,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 结果:中国代表没有签字;直接斗争目标得到实现;
7.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五四运动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具有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特点: 1.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2.是一场真正的群众运动; 3.促进了马克思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4.五四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新时代,客观上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8.早期马克思主义队伍
主要三种类型: 1.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李大钊、陈独秀); 2.五四爱国左翼骨干(毛泽东等); 3.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董必武等);
9.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思想运动
1.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 2.重视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3.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10.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11.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1920.8
中国工人阶级政党在伤害成立,陈独秀为书记;
1920.11
创办《共产党》标志着共产党和共产主义旗帜在中国大地上树立起来
12.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
1.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共产国际的早期支持); 2.到工人中去宣传和组织工作; 3.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4.进行有关党建问题的研究讨论;
1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7.23
上海嘉兴南湖的红船上,参会代表有12名(共13人,其中一个是陈独秀的助理),还有共产国际代表
议题: 1.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等; 2.组织工人; 3.选举以陈独秀为首,张国焘、李达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
14.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特点
1.成立于10月革命取得胜利后,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 2.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受到帝国主义者、本国资产阶级、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具有坚强的革命性;
15.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从此,中国人民有了一个先进的坚强的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力量的领导核心,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自身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征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16.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2.7
中共二大; 1.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党在当前阶段的纲领应当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2.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
17.发动工农群众革命斗争
1921.9
经过共产党努力,在浙江萧山县衙前村,成立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
1922.1-1923.2
香港海员罢工到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中国掀起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
18.国共合作的形成
1923.6
中共三大,就国共合作的方针和办法提出正式的决定
1924.1
国民党一大,确定了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新三民主义纲领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纲领一致,因而成为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合作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19.大革命的兴起
1925-1927
具体事件: 1.1924工人运动兴起; 2.黄埔军校成立; 3.1925,五卅运动(全国掀起大革命高潮的起点) 4.1925.7,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 5.1926,北伐
大革命中的共产党: 1.大革命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 2.国共合作为通过一战线; 3.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 4.大革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革命斗争;
20.北伐战争的胜利
21.大革命的失败
1926.3
中山舰事件;蒋介石;打击共产党和工农力量;立场变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方面,变为新右派;
1927.4.12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共政变,以“清党”之名;
1927.7.15
汪精卫反共,国共合作失败,大革命失败
22.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客观:反革命力量强大,资产阶级严重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变化; 主观: 1.陈独秀等在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 2.没有经验; 3.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引;
23.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24.大革命的意义
1.打击了帝国主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 2.大革命教育了锻炼了各阶级,为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3.大革命提高了共产党的政治威望;
中国革命新道路
1.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建立
1928.2
张学良归顺蒋介石;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建立统治;代表着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
2.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1927.8.1
南昌起义,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1927.8.7
中共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 1.清算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2.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 3.选了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毛泽东论述了党必须要靠农民和掌握枪杆子的思想;
1927.9.9
秋收起义;毛泽东领导湘赣起义;
1927.12.11
广州起义:中共张太雷、叶挺、叶剑英领导的;
3.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1929.12
古田会议:红四军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 1.确定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2.必须绝对服从共产党的领导; 3.这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对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和坚持具有重要的意义;
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道路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背景: 1.八七会议,武装暴动; 2.国民党在大城市统治力量强大,在农村统治力量薄弱; 3.中国共产党自身力量; 毛泽东重要理论文章: 1.《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 阐述了武装斗争(主要形式)、土地革命(基本内容和中心工作)、根据地建设(战争依托)的关系; 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国革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了共产党人的信心 3.《反对本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需要和实际相结合;
4.反围剿和土地革命
1930.10-1931.7
反围剿: 1.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等指挥下,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围剿; 游击战{16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忧、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1932
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1928.12
开展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 毛泽东在井冈山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 有缺陷:没收一切土地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农民土地买卖,不符合中国当时实际;
1929.4
毛泽东在兴国主持第二个土地法,《兴国土地法》,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
1931.2
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制定了可以实施的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打土豪、分田地”;
5.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1931.11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省瑞金县叶坪村,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毛泽东当选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
6.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
1931-1935
1.最大挫折: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英红军进行战略转移(长征); 2.失利原因:以陈昭禹(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表现为: ①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混淆了民族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将反帝反封建与反资产阶级并列; ②坚持以城市为中心; ③土地革命: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 ④在军事中,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⑤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宗派主义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期
中国共产党屡次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其原因多方面,主要原因: 1.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论。 一句话:不擅长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正确的结合。
7.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1935.1
1.背景:长征过程中,左倾错误的指导下,损失惨重
遵义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评价/地位: 1.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2.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8.红军长征的胜利
1935.10.19
到达陕北吴起镇,中央红军的二万里长征结束;
1936.10
红二、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成功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精神;
9.总结教训,以及全民族抗战
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
1.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1931.9.18
九一八事变;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
1935
华北事变;日本要求华北自制;中国共产党在长征;
2.停止内战
1935.12.9
一二九运动;北平学生抗日游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935.8.1
中共驻扎共产国际代表起草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
1935.12
中共陕北瓦窑堡,提出重建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1936.5
毛泽东、朱德联名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
3.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1936.12.12
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张学良(推出东北、驻扎在西安剿匪,蒋介石前往西安督战);联蒋抗日;十年内战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4.全民族抗战开始
1937.7.7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中国奋起全民族抗战
1937.8
八路军、新四军接受改编
1937.9.22
蒋介石《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与第一次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相比较,抗日民族战线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1.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性; 2.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 3.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协商一致的具体的共同纲领;
5.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淞泸会战;南京保卫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三次长沙会战;枣宜会战;上高会战;常德会战
6.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1.1937.8陕北洛川政治局扩大会议,《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共主张实行全面抗战的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 →针对: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 2.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1938.5-1938.6)毛泽东的《论持久战》 →针对:亡国论/速胜论 →理由:(中日对比)弱/强;大/小;正义/不正义 3.毛泽东对抗战三阶段预测: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 持久战的基础在于人民
7.敌后战争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及其战略地位
1.战役:平型关大捷/忻(xin)口会战/百团大战 2.战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晋西北/晋冀豫/山东/大青山 3.游击战战略地位及作用: 防御阶段(1937.7-1938.10):正面战场为主/游击战为辅; 相持阶段(1938.10-1943.12):主要的作战方式 为战略反攻提供条件
8.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坚持独立自主,即统一,又独立: 1.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 2.坚持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3.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
9.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1.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 2.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 3.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 →针对是汪精卫投敌,蒋介石反共
10.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1.发展进步势力: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 2.争取中间势力: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地方实力派 3.孤立顽固势力: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蒋介石集团)
11.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1.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立: →抗日民族政府分配实行:共产党、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不左不右的中间派→民族集中制,各级领导人经过人民选举产生;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试行民族区域自制; 2.减租减息/发展生产: →针对:地主阶级→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1942,中共领导根据地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南泥湾大生产;
12.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的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4.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
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前期
著作:《<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 内容:见毛中特 意义:新民主主义理论系统阐明,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15.整风运动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的建立
20世纪40年代
过程: →《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5,毛泽东→党的高级干部 →《整顿党的作风》1942.2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全党 内容: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 反主观主义是最重要的任务(王明从共产国际回来了),主观主义的表现形式: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性质/意义: 一张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施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确立了起来。
16.中共七大
1945.4.23-6.11
延安,七大; 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三大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 毛泽东思想正式命名
17.抗日战争
1945.7.26
中美英三国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
1945.8.9
毛泽东《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中国人民军队对日军的战略反攻全面展开
1945.8.15
日本天皇裕仁天皇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1945.9.2
在东京湾美军军舰密里号上举行了日本向同盟国投降签字仪式;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胜利结束;
1945.9.9
中国战区日军投降在南京举行
1945.10.25
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根据波茨坦公告,被日本占领50年的台湾及澎湖列岛,中国收回;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
18.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1.牵制日军主力; 2.中国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国的对日的后方基地; 3.中国抗日战争最早、持续时间最长;
19.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胜利的原因: 1.爱国精神的民族精神; 2.共产党的领导; 3.全民族的抗战; 4.国际友人的支持; 胜利的意义: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中国抗击外敌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1.粉碎日帝国阴谋; 2.促进民族团结; 3.促进法西斯战争胜利; 4.开辟了中华民族复兴;
解放战争
1.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945.8.25
中共中央对时局提出:和平、民主、团结
1945.8.28
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与重庆与蒋介石谈判
1945.10.10
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定和平建国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1946.1.10
国共双方下达停战协议,(旧)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出席38人
2.两个中国之命运
1945
抗战胜利后的三种政治力量: 1.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代表先是北洋政府,后是国民党统治集团; 2.民族资产阶级:民族党派的某些领导人和若干党派民主人士,政治主张: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3.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建国方案——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逐步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3.全面内战爆发
1946.6
内战爆发起点: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1946.6-1947.6
人民军队处于战略防御阶段
4.全国解放斗争的胜利发展
1947.6
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揭开
1947.10.10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5.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1946.5.4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证词改为: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1947.7-9
中共在河北平山县召开起全国土地会议,《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6.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和发展
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成为第二条战线
1945
昆明学生,反对内战争取自由的主要口号:一二·一运动
1947.5.20
南京、北平,爆发,反饥饿、反内战运动,五二⚪运动
7.中国共产党和民族党派的合作
8.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
三大战役
1948.9.12-11.2
辽沈战役
1948.11.6-1949.1.10
淮海战役
1948.11.29-1949.1.31
平津战役
1949.4.21
朱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4.23
占领南京,宣告延续22年之久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9.人民协商和《共同纲领》
1949.3
中共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做了报告: 1.迅速夺取全国胜利的方针; 2.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到城市; 3.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4.告诫全党: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9.6.30
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是共同纲领的基础;
1949.9.21
1.完成建国的任务,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承担的;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共同纲领规定: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人民政协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10.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1.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力量; 2.共产党的领导;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并英勇奋斗在最前线; 3.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11.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三大法宝 1.统一战线 2.武装斗争 3.党的建设 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创建,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人物的基本完成;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创造了前提;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6)过渡
过渡时期(1949-1956)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其伟大意义
1949.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性质: 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家结构:它的国家结构形式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单一制国家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宣告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 1.帝国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历史从此结束; 2.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结束; 3.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结束; 4.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 5.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执政党;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民主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设。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第一项历史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完成。为第二项历史人物,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创造了前提和开辟了道路;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
3.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
完成民主革命遗留问题: 1.追剿国民党残余; 2.土改:1950-1953,在新解放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采取富农经济政策; 3.《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4.镇压反革命;
1950
领导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七届三中全会
1951-1952
1.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抗美援朝期间的补给问题引发的) 2.五反: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偷窃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反对偷窃经济情报;
4.抗美援朝
1950.10-1953.7
抗美援朝 性质: 1.抗击美国侵略者的正义战争,打出了新中国国威,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 2.支援了朝鲜人民,包围了国家安全,对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3.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4.从此,帝国主义不敢做侵犯中国尝试,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5.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2
社会改造 1.没收官僚资本,具有两重性质: 从反对帝国主义的附庸——中国的买办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它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 从反对中国的大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它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2.将资本主义纳入了国家资本的轨道; 3.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了互助合作的道路;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6.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条件
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 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4.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7.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1953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间,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
8.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1953
第一个五年计划,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工业化,是最好的选择;
9.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
10.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1.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 互助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半社会主义性质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社会主义性质 2.有中国特点的农业合作化道路 ①先走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 ②通过互助组、初级高级合作社,逐步过渡; ③农业互助合作发展,要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 ④把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 ⑤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
1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对资本主义工商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并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赎买政策; 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企业由资本家经营; 高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就是公私合营; 1.和平赎买; 2.从低到高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 3.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初级形式——》四马分肥——》定息
1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全国的全面确立及其意义
1954.9
1.人民民主建设稳步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得到了全面确立,和进一步发展;
1956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继建立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之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建立起来。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重要标志; 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
曲折发展时期(1956-1976,略)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至今)建设
见毛中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78-)
新时代(十八大开启)
史纲框架
毛中特
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①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时代背景:战争与革命; 实践基础:革命与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与建设成功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②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
1.初步形成:《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成熟:《实践论》《矛盾论》《<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系统阐述,实现了马克思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飞跃 3.继续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③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④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1.实事求是 2.群众路线 3.独立自主
⑤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919-1949)
①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国情: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义矛盾: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根本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属于旧式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原来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4)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以五四运动的爆发为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阶段。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实践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是基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为中华民族找到出路; 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需要,以及对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概括和总结。
旧民主主义革命探索 ①单纯的农民战争无法改变社会性质——》太平天国运动 ②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难以救亡图存——》洋务运动 ③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无法成功——》戊戌维新运动 ④资产阶级革命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也注定失败——》辛亥革命失败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其他阶级领导的救亡图存之路都难以成功,都无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的反帝反封建任务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探索: ①大革命时期,向国民党右派的一再妥协;——》大革命失败 ②土地革命初期,“中心城市论”;——》武装暴动失败 ③1935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战略转移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的反帝反封任务不仅需要由无产阶级来领导,而且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结论: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成功。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939
提出: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
1948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
表述: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的革命
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1)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2)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3)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 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在不同历史阶段,革命的主要对象有所不同: (1924-1927)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 (1927-1936)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国民党新军阀; (1937-1945)在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 (1946-1949)在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 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革命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1)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2)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的贫雇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3)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 (4)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既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封建主义的束缚,它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另一方面,由于它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在革命的关键时刻表现出明显的动摇性。 ①工人阶级(无产阶级):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②农民阶级: 雇农:没地,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贫农:土地很少,需租地主/富农土地,最可靠的同盟军; 中农:有地且能解决自家的温饱,可靠的同盟军; 富农:土地多并出租/放贷,允许存在; ③城市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 ④民族资产阶级: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⑤官僚资产阶级:中国革命的对象之一; ⑥地主阶级:土地很多专司出租/放贷,中国革命的对象之一; ⑦帝国主义势力:中国革命的对象之一; 剥削阶级: 地主、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富农(不是革命对象)。 问: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有哪些新的阶级,这些阶级成员来源? 答: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领导: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为什么是无产阶级来领导? 1.无产阶级比革命斗争别的阶级都坚决和彻底; 2.分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力量的形成; 3.成员大部分出身破产农民,和农民有着亲密的联系;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 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 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④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940
提出《新民主主义论》
1945
具体阐述《论联合政府》 1.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 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1)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2)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 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1)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2)没收官僚资本为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 (3)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3.文化纲领:反帝反封建文化,民族科学大众文化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 1.农民阶级——》《天朝田亩制》 2.地主阶级——》无 3.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中没有详细的土地方案 4.资产阶级革命派——》“平均地权”没有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度,不能满足农民土地需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井冈山时期——》1928《井冈山土地法》;1929《兴国土地法》——打土豪分田地 2.抗战时期——》减租减息政策 3.解放战争时期——》1946《五四指示》;1947《中国土地法大纲》——停止抗战时期政策,耕者有其田 4.建国初期——》1950-195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没收封建地主阶级土地归农民所有
⑤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的提出和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提出:井冈山斗争中; 2.必然性:时代特点和国情决定;一方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农业大国,农民占多数; 3.可能性: ①各区域的政治经济不平衡; ②农民受压迫严重,又有大革命的思想的洗礼,革命群众基础好; ③全国革命形式向前发展,为革命根据地建设提供了客观条件; ④相当力量的红军存在为后盾; ⑤党的领导,是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主观条件;
⑥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和意义
1.内容: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根本在于处理好土地革 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1)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 (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 (3)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 托。 2.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发展的客观 规律,开辟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是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 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①反应了时代背景; ②中国革命同马克思主义结合一起; ③是推进马克思中国化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⑦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 词》提出) 1.统一战线 (1)必要性: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建立最广泛的 统一战线,也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 (2)可能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 (3)形式:统一战线先后经历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几个时期。 (4)联盟: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 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 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5)经验: ①要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②要正确对待资产阶级,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 ③要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 ④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2.武装斗争。 (1)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中国 共产党所领导的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新型人民军队,通过长期人民战争战 胜强大敌人取得的。 (2)党开展武装斗争的经验: ①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②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 ③坚持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 3.党的建设。 (1)内容: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 建设和作风建设。 (2)经验: ①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②必须在任何时候都重视党的组织建设; ③必须重视党的作风建设; ④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 4.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大革命的失败后) 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这三个基本问题的认识是逐步明 确的。大革命时期,处于幼年时期的党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 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都懂得不多,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个 基本问题上都没有经验。大革命失败后,党对武装斗争的认识有了提高,发动了 武装起义,建立了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开展了农村游击战争,开辟了建立人民政 权的道路。抗日战争时期,党总结了以前两个阶段的经验,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进行了伟大的抗日战争。
各个阶段的经验教训: 大革命时期(1924-1927)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6)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⑧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1)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 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 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 义革命,于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是20世纪继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改变世界面 貌的伟大历史事件。
3.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949-1956)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1949-1956
新民主主义过渡时期,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存在五种经济成分: (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2)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3)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4)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5)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主要经济成分: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 。 “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①积极引导; ②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③制定正确的阶级制度; ④循序渐进 互助组——》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 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 稳步前进的方针。 3.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①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②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③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 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4.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上,有两个事实是世界历史上各种革命大变动中罕见 的: 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 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 是在人民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 这些情况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所做出的伟大创造。
5.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1956
1.标志: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2..变化: ①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②1954《宪法》颁布,这部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 ③伴随着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 本的变化: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已经被清除出中国大陆; 官僚资产阶级已经在中国内地被消灭; 原来的地主和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民族资产阶级分子被改造成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 亿万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已经变成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 知识界已经组成为一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队伍。 3.实践证明: 一方面,中国可以在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只能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或者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 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 要前提。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 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3.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 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理论成果(1956-1978)
这张内容基本上不考
1.跳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1956
《论十大关系》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完成以后,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 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工业化发展思路
4.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举措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提出“两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5.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1.意义: ①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②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③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2.经验教训:①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②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③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④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⑤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⑥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
①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 ②历史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③现实依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拨乱反正)
1978.12
1.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3.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企改革等。
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1.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2.毛主席功大于过; 3.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982
1.十二大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纲领的制定。邓小平提出了“加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三大任务。 ②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1987
十三大: (1)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大会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2)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992
南方谈话(邓小平理论也逐步走向成熟): 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发展生产力; 2.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 3.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 4.判断改革开放姓“社”姓“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 5.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6.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7.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 8.抓住有利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要注意稳定协调地发展,但发展才是硬道理; 9.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 10.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 11.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腐败,防止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 12.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 13.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肩上的担子重,责任大,要埋头苦干。
1992
南方谈话和14大,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由此打开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
1997
15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3.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
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
4.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 3.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3)“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4)“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 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 5.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6.改革开放理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1)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三个有利于)。 (3)开放也是改革,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4)改革开放是对所有国家、领域开放; (5)实行对外开放要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 (6)对外开放要坚持独立自主;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南方谈话)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①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②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③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 8.两手都要抓,物质和精神 9.一国两制,一个中国两种制度;“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提出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实践中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 10.中国问题关键在于党建问题
5.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基本不考
1.形成条件
1.冷战后; 2.科学和总结历史经验; 3.在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提出来的;
2.形成过程
2000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对三个代表进行阐述
2002
写入党章
3.核心观点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 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主要内容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个一百年(邓小平三步走的第三步)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5.历史地位
1.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2.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科学发展观
基本不考
1.发展过程
2007
十七大写入党章
2.内容
1.内涵:(关注的是发展)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习思想
重中之重
考试重点
新提法
①总任务
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③新发展理念
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⑤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⑥美丽中国
⑦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思想及其地位
1.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2012——》习主席 成就——》变革——》矛盾变化 1.历史性成就 ①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经济总量稳居世纪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②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通过了360多个重大改革方案,出台了1500多项改革举措。 ③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④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国故事吸引世界目光。 ⑤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⑦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恢复和发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⑧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 ⑨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⑩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巡视利剑作用彰显。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2.历史性变革 全方位的变革(“九个全面加强,九个明显改变”): ①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被忽视、淡化、削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 ②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观念不正确、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 ③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阻碍发展活力和社会活力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 ④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严重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 ⑤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社会思想舆论环境的混乱状况得到明显改变; ⑥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 ⑦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军队中一度存在的不良政治状况得到明显改变; ⑧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我国在国际力量对比中面临的不利状况得到明显改变; ⑨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明显改变。
2.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1.社会主要矛盾涵义 党的十九大(2017)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主要矛盾辩护依据 ①改革开放40年,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显著提高,很多进入世界前列; ②人民生活显著提高; ③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3.主要矛盾变化的影响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十三大(1987年):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十七大(2007年):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十九大(2017年):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近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过几次变化? 1.阶段一: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840-1949)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阶段二: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49-1956)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3.阶段三: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阶段(1956-)八大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4.阶段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78-)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阶段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新时代的内涵的内涵和意义
1.新时代的内涵 ①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②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③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 同富裕的时代。 ④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⑤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①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 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1949中国成立)、富起来(1978以来)到强起来(新时代之后)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②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 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旗帜; ③从人类文明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 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 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4.习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
1.核心要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主要内容(“八个明确”): ①明确总任务: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明确主要矛盾: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③明确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四个自信: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④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⑤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⑥明确建军目标: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⑦明确外交: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⑧明确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5.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14个坚持: 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 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 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 本宗旨。 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 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4.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 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必须坚持和完善我 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 挥政府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主动参与 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 合国力。 5.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 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 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 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 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 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 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始终做世界和 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6.习思想主义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2.新时代的精神旗帜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纲领。 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意志、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指引;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治国理政提供了基本遵循;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1.总任务的内容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①中华民族的昨天, “雄关漫道真如铁”。 ②中华民族的今天, “人间正道是沧桑”。 ③中华民族的明天, “长风破浪会有时”。习近平指出的:“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2.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1.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中国梦和总任务的关系?) 2.内涵: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3.内在关系: ①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 ②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 ③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4.中国梦的包容性: ①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相统一的梦。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家国天下”情怀。 ②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③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 ④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习近平多次宣示: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中国人民愿意同各国人民在实现各自梦想的过程中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3.中国梦实现的途径和条件
1.中国梦的实现途径: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 ①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 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③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 结的力量。 2.中国梦的实现条件: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 ②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③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需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艰苦努力; ④实现中国梦需要和平,只有和平才能实现梦想。
4.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习近平,19大: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5.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的具体安排
1.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 ①在经济建设方面,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②在政治建设方面,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③在文化建设方面,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 ④在民生和社会建设方面,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⑤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2.从2035年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要求: ①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物质文明; ②我国将拥有高度的政治文明; ③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精神文明; ④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社会文明; ⑤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生态文明。
经济建设目标表述的发展(“三步走”到“两步走”): 1.十三大(1987年): 中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 第一步目标,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已基本实现; 第二步目标,1991年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目标, 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三步走”) 2.十五大(1997年): 21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2010)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两个一百年”) 3.十九大(2017年):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贯彻新发展理念
1.新发展科学内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键。坚持创新发展,就是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 新等各方面创新。 (2)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协调发展,要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3)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4)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5)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其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全民共享,二是全面共享,三是共建共享,四是渐进共享。坚持共享发展,就要不断把“蛋糕”做大,又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2.关系 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协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绿色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 开放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3.措施: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 一是更加突出发展的创新性, 二是更加突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 三是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四是更加突出发展的内外联动性, 五是更加突出发展的包容性普惠性
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具体提措施: (1)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2)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3)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 (4)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坚持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
1.科学内涵 (1)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 (2)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3)要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4)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 (5)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6)要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7)要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2.措施: (1)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之源,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2)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 (4)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格局。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同时协调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5)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继续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交流合作。 (6)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制的制度保障。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历史沿革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 ②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③1997年,十五大,“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2002年,十六大,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两个“毫不动摇”); ⑤2012年,十八大,提出“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平等受到法律保护”; ⑥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权益,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⑦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⑧2017年,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进一步确定下来; ⑨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基本经济制度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制度。”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国民营企业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经济
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之间的关系: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
5.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⑤协商民主(习主席提出的);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 ①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它源自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优秀传统政治文化、源自近代以后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进程、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源自新中国成立后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的伟大实践,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体制上的不断创新,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 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独特优势。从渠道看,包含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等;从内容看,涵盖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项;从层级上看,包括从中央到基层各个层级。
6.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①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 ②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④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做好统战工作。
7.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①必须始终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 “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中。“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一国两制”的提出首先是为了实现和维护国家统一。 ②必须牢固树立“一国”意识,坚守“一国”原则,正确处理特别行政区和中央的关系。 ③必须始终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 ④必须始终聚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⑤必须始终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祖国统一 2019年1月2日,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讲话。 ①携手推动民族复兴,实现和平统一目标; ②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习近平); ③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和平统一前景; ④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 ⑤实现同胞心灵契合,增进和平统一认同;
政治
8.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1.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 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 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3.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新提) 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 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的独立性。 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首先要努力弘扬中华文化,推进中华文化创新发展,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其次要讲好中国故事;再次,要加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提炼与阐释,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和传播渠道,使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
文化
9.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1.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①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②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③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④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⑤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2.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的题中之义。 ①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②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 ③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④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3.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习新提) 总体国家观是指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 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 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社会
10.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①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 ②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③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就是要实现和谐发展,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11.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1.原则(内容较多) 2.措施: ①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②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这是我国生 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③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④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12.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1.内涵: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 ①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 ②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题的生态经济体系; 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 ④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⑤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2.措施: ①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②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③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④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我们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
生态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22年新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旧) 1.沿革: ①十六大(2002年):大体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②十七大(2007年):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③十八大(2012年):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a)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b)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c)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d)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e)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如期实现目标的原则: ①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②坚持科学发展; ③坚持深化改革; ④坚持依法治国; ⑤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⑥坚持党的领导; 3.内涵: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 “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②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 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旧) 1.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2.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业创新蓬勃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 3.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继续加大,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升。城镇化质量明显 改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发展空间布局得到优化。 4.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5.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 6.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7.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创造了罕见的 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这两大奇迹的集中体现就是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要求 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即到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 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习新提)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论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 (1)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2)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3)深化农村改革。 (4)实现巩固拓展扶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2.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 展进步。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 必要性: ①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 ②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 ③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2.原则: ①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 ②坚持改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③坚持改革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方向前进; ④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3.全面开放新格局
1.对外开放重要性: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 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2.主要措施:全面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出路。坚持主动、双向、全面、公平、共赢、包容。 3.最新讲话:2019年,习近平讲话指出,“中国将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 加强制度性、结构性安排,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①更广领域扩大外资市场准入; ②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 ③更大规模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 ④更加有效实施国际宏观经济政策调控; ⑤更加重视对外开放政策贯彻落实;
4.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 句话是一个整体,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后一句规定了实现路径,我们是在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方向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 辅相成。必须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结合在一起,把两者当作一个相辅相成 的有机整体,通过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通过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充分 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5.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
(1)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2)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 (3)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4)处理好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 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 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
6.全面依法治国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全面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人 民幸福安康、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坚持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 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⑤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2.任务: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①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②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是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的指导方针。
7.全面从严治党
1.新时代党建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 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全面”是基础,“严”是关键,“治”是要害。“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2.政治建设摆首位: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①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 ②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③注重抓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1.习近平强军思想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足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围绕强军兴军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重大理论观点、重大决策部署,形成了习近平强军思想。 其主要内容有: ①强国必须强军; ②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必须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全面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③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军之本、强军之魂,必须全面贯彻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 ④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必须聚焦能打仗、打胜仗; ⑤作风优良是我军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必须加强作风建设、纪律建设; ⑥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更加注重聚 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 ⑦改革是强军的必由之路; 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 ⑨现代化军队必须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 ⑩军民融合发展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必须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2.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推进强军事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人民军队永远跟党走。 1.党的领导是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根本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其基本内容是:军队必须完全地无条件地置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中央军委权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这准确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唯一的独立的领导,是直接领导、直接指挥,是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在内的全面领导,涵盖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建设各个领域,贯穿于完成各项任务的全过程。 2.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把党指挥枪的原则落到实处。 ①不折不扣落实好党领导军队的一整套制度; ②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 ③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3.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实现更加美好生活,必须加快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党的十九大对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新的战略安排:到2020年,国和军队建设要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1.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 2.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 ①政治建军是人民军队的立军之本。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看家本领,是我军的最大特色、最大优势,是我军同一切其他性质军队的最大区别。要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锻造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部队,确保我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②改革是我军发展壮大、制胜未来的关键一招。 ③科技是现代战争的核心战斗力。 ④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我们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略。 3.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4.深入推进练兵备战
4.坚持富国与强军相统一
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努力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①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是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富国才能强军,强军才能卫国。 ②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统一的重要途径。
5.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刚进入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必须坚持问题牵引,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使两者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 ①坚持全国一盘棋; ②健全体制机制; ③强化战略规划; ④突出重点领域。军政军民团结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重要政治保障,是我党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时代特点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2.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3.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 4.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 5.科学技术孕育突破
2.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新中国成立近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成功地走上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 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分析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的深刻变化,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就是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反对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独立、主权、安全和尊严;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在国际上的地位所决定的,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和平发展是中国基于自身国情、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作出的战略抉择,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中国根本利益,符合周边国家利益,符合世界各国利益,必须始终坚持。
3.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 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是党中央立足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 的战略选择,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新型国际关系,“新”在合 作共赢。 ①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②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 ③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 ④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⑤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还要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习新提)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一个科学完整、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思想体系,其核心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1.内涵: ①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②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③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④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⑤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2.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顺应了历史潮流,回应了时代要求,凝聚了各国共识,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世界的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5.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习新提)
1.“一带一路”的提出: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回应。习近平指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开展跨国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本质上是通过提高有效供给催生新的需求,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有利于稳定当前世界经济形势。” 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 2.内涵: 中国政府倡议,共建“一带一路”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开放合作、和谐包容、市场运作、互利共赢。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加强合作。 3.方式方法:“一带一路”建设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①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深化双向投资合作;②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③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主要是加强技术创新合作、理论创新交流互鉴、创新人才资源交流合作。四是把“一带一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紧密结合起来,与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紧密结合起来,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最新表述:19年4月26日,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指出: ①要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多边主义; ②要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 ③要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 ④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
6.共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新提)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中国外交的崇高目标,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和历史使命。世界各国应携手合作,共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1.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2.不断完善外交布局,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 3.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 4.推动国际社会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努力。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1.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浓缩) 历史表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1.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一论断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适应新时代历史使命的实践要求: ①这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所决定的; ②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逻辑所决定的; ③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征程的实践逻辑所决定的。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 式强调党的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核心地位,使党的领导在国家运行机制和各项制度中具有更强的制度约束力和更高的法律效力,有利于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沿着正确轨道推进。 2.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者,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发挥的根本保障,党的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之源: ①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者; ②党的领导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根本保障; ③党的自身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主要来源。
3.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1.内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①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②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③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 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21世纪的科学社会主义。 2.联系: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整体,统一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伟大梦想是目标,指引前进方向;伟大斗争是手段,激发前进动力;伟大工程是保障,提供前进保证;伟大事业是主题,开辟前进道路。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不同时期党任务: 1.中共一大,1921年,通过了第一个党纲,大会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确定当时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2.二大,1922年,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即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三大,1923年,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4.抗战时期,中共的任务也发生变化:主要是团结全国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创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5.七大,1945年春,大会提出了在抗战即将胜利的形势下,党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全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6.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任务是领导全国人民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打倒蒋介石,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解放全中国。 7.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春,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规定了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8.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9.八大,1956年,确定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总任务。 10.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并开始形成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将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根本任务,并推动从经济到政治的各个领域的改革。 11.十九大,2017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基本原则,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推进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 ①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要求; ②这是对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 ③这是推进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党的建设和党领导的事业是统一的。党领导的事业越是伟大,就越要加强党的建设,就越要把党锻造为合格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5.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党作为最高政治力量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体现。 ①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②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这是党的领导决策核心。 ③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6.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要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 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 ①增强学习本领。 ②增强政治领导本领。 ③增强改革创新本领。 ④增强科学发展本领。 ⑤增强依法执政本领。 ⑥增强群众工作本领。 ⑦增强狠抓落实本领。 ⑧增强驾驭风险本领。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以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总之,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 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
思修法基(重要排序)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法律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从本质上说,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2)法律制定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我国立法贯穿公正、公平、公开原则,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表达人民的共同意愿和诉求。 (3)法律执行。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在狭义上,法律执行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行政执法。 (4)法律适用。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司法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合理、及时。 (5)法律遵守。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6)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7)我国实体法律部门包括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等;程序法律部门包括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 (8)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主体地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从中国实际出发。 (9)法治思维。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法治思维主要包括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权利保障、正当程序等内容。法治思维的培养方法: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养成守法习惯。 (10)法律权威。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信仰法律、遵守法律、服从法律、维护法律。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一、法律的含义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程序,制定、修改、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二是国家机关赋予某些既存社会规范以法律效力,或者赋予先前的判例以法律效力的活动。法律不但由国家制定和认可,而且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法律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具有整体性,不是统治阶级内部个别人的意志,也不是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统治阶级不仅迫使被统治阶级服从和遵守法律,而且要求统治阶级的成员也遵守法律。 综上所述,可以将法律定义为: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从本质上说,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 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党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这就是党的领导力量的体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最本质特征的具体表现。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1.法律制定 法律制定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负责宪法和法律的制定、修改、废止和解释工作。 我国立法贯穿公正、公平、公开原则,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表达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诉求。立法活动必须遵循法定程序,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程序而言,大体包括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表决和法律的公布四个节。 2.法律执行 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在狭义上,法律执行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行政执法。行政执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重要环节,必须坚持合法性、合理性、信赖保护、效率等基本原则。我国大部分的法律法规都是由行政机关执行的,行政执法的主体通常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我国行政执法的主体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包括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二是各级政府中享有执法权的下属行政机构。此外,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社会组织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执行法律。 3.法律适用 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其他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不得行使国家司法权。司法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合理、及时。司法原则主要有:司法公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 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等。 4.法律遵守 法律遵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守法意味着一切组织和个人严格依法办事的活动和状态。依法办事,就是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守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1.我国宪法的地位 我国宪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具有显著优势、坚实基础、强大生命力。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成果,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成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在国家法制上的最高体现。宪法至上地位主要体现在其特有的作用、效力和内容等方面。 (1)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2)我国宪法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我国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 (3)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 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确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1)党的领导原则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 (2)人民主权原则 主权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3)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4)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5)民主集中制原则 3.我国宪法确立的制度 (1)国体和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2)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主要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关系。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一国通过宪法和法律调整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核心的各种基本经济关系的规则、原则和政策的总和。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同时还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实体法律部门包括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等。 1.宪法相关法 宪法相关法是与宪法相配套、直接保障宪法实施和国家政权运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主要包括国家机构的产生、组织、职权和基本工作原则方面的法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方面的法律,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国家标志象征方面的法律,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方面的法律。 2.民法商法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遵循民事主体地位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公序良俗、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基本原则。商法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则,同时秉承保障商事交易自由、等价有偿、便捷安全等原则。我国制定的民法总则是民法典的开篇之作,在民法典中起统领性作用。 3.行政法 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的授予、行政权的行使以及对行政权监督的法律规范,调整的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发生的关系,遵循职权法定、程序法定、公正公开、有效监督等原则,既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又注重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 4.经济法 经济法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者调控的法律规范。与民法商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商事关系不同,经济法是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度干预和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和制度框架,旨在防止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所导致的弊端。我国制定了预算法、价格法、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法律,对经济活动实施宏观调控和管理;制定了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车船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法律,不断健全税收制度。 5.社会法 社会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遵循公平和谐与国家适度干预原则,通过国家和社会积极履行责任,对劳动者、失业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以及其他需要扶助的特殊人群的权益提供必要的保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6.刑法 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它通过规范国家刑罚权,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保障国家安全。我国刑法规定了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相适应等基本原则。
三、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 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包括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是规范解决社会纠纷的诉讼活动与非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 1.诉讼法 我国制定了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 2.非诉讼程序法 我国制定了仲裁法、人民调解法等。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着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1.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前提。 2.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点。 3.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是指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建立的有效的法治化权力监督网络。是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4.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依托。 5.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 二、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十六字方针,展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社会 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坚持党的领导,是 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坚持党的领导体现在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上。
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保证了人民依法民主选举、民主协调、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协商民主保证了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具有广泛、多层、制度化的特点,包括了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其中人民政协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民幸福,尊重和保障人权。
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
四、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法治和德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两种方式,如车之两轮或鸟之两翼,忽视其中任何一个,都将难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让法治和德治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使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做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1.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 法治和德治都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法治具有根本性、决定性和统一性,它强调对任何人都一律平等,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法律。德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 2.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作用 法治和德治对社会成员都具有约束作用,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也都具有必须遵守的性质,但约束作用的内在要求和表现形式不同,行为人违反两种规范以后承担的后果也不相同。 3.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实现途径 法治和德治的实现方式和实施载体不同。法治主要依靠制定和实施法律规范的形式来推进和实施。德治主要依靠培育和弘扬道德等途径来推进和实施,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以价值、精神和理念等形式表现出来,引导人们自觉地在行动上符合道德才可为,违反道德不可为。 4.推动法治和德治的相互促进 (1)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 (2)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 (3)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
五、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坚持从实际出发,就是要突出法治道路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从我国实际出发,不等于关起门来搞法治。
培养法治思维
一、法治思维及其内涵 1.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法治思维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法治思维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指导,蕴含着公正、平等、民主、人权等法治理念,是一种正当性思维; 第二,法治思维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是一种规范性思维; 第三,法治思维以法律手段与法律方法为依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纠纷,是一种可靠的逻辑思维;第四,法治思维是一种符合规律、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 2.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一般来讲,法治思维主要包括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权利保障、正当程序等内容。 (1)法律至上。法律至上尤其指宪法至上,因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一切法律的依据。 (2)权力制约。权力制约是指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规制和约束。在我国,国家权权力制约分为权力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四项要求。 (3)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指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公平分配和占有。一般来讲,公平正义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救济公平。 ①权利公平包括三重含义:一是权利主体平等,国家对每个权利主体“不偏袒”、 “非歧视”;二是享有的权利特别是基本权利平等;三是权利保护和权利救济平等。 ②机会公平是指生活在同一社会中的成员拥有相同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前景,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 ③规则公平是指对所有人适用同一的规则和标准,不得因人而异。包括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内容面前人人平等和法律保护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任何人也不会被法律排除在保护之外。 ④救济公平是指为权利受到侵害或处于弱势地位的公民提供平等有效的救济。 (4)权利保障。权利保障主要是指对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具体包括公民权利的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保障。 ①立法保障是权利保障的重要条件。 ②行政保护是权利保障的关键环节, ③司法保障是公民权利保障的最后防线, (5)正当程序。程序的正当,表现在程序的合法性、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时限性等方面。
二、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1.法律权威的含义 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法律是否具有权威,取决于四个基本要素: (1)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法律本身的科学程度, (3)法律在实践中的实施程度, (4)法律被社会成员尊崇或信仰的程度,只有法律反映人民共同意愿且为人民真诚信仰,法律才具有权威。 2.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 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对全面依法治国至关重要。 (1)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核心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 (2)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 (3)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 (4)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 3.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 (1)信仰法律 (2)遵守法律 (3)服从法律 (4)维护法律
三、怎样培养法治思维 学习法律知识。 掌握法律方法。 参与法律实践。 养成守法习惯。 守住法律底线: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1.道德 (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为人民服务(核心),集体主义(原则)。 (2)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3)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 (4)家庭美德: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5)个人品德: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知行合一、积善成德。
道德及其变化发展
一、道德的含义与起源 1.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 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 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2.道德的起源 (1)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道德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动物的本能行 为中不存在真正的道德。劳动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创造了人、社会和社会关系 ,也创造了道德。 (2)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在生产生活的实践活动中,人类必 然要发生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个人利益 、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界限逐步明晰,各种利益关系更为凸显,要求规范、协 调或制约利益冲突的意识更为强烈,由此促进了人类道德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3)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二、道德的本质 1.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 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结底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 (1)道德的性质和基本原则、规范反映了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和内容。 (2)道德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3)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在阶级社会里总是反映着一定阶级的利益,因而不避免地具有阶级性;同时,不同阶级之间的道德或多或少有一些共同之处,反映着道德的普遍性。 (4)作为社会意识的道德一经产生,便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既表现为道德的历史继承性,也表现为道德对社会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 道德是一种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之间关系的特殊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与法律规范、政治规范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来维持的,因此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柔性的规范。 3.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作为实践精神,道德是一种旨在通过把握世界的善恶现象而规范人们的行为并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社会意识。具体来说,道德是一种以指导人的行为为目的、以形成人的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在本质上是知行合一的。
三、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1.道德的功能 (1)认识功能。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2)规范功能。道德的规范功能是指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社会公共领域、职业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引导并促进入们崇德向善。 (3)调节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是道德调节所赖以发挥作用的力量。 2.道德的作用 道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道德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的影响; (3)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4)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入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力; (5)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调节阶级矛盾和对立阶级之间开展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在道德作用问题上,要反对两种极端的看法,即“道德万能论”和“道德无用论”。
四、道德的变化发展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五种基本社会形态,与此相适应,出现了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历史过程。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这是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 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是: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道德的发展和进步也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道德合乎规律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的一种崭新类型的道德,是对人类道德传统的批判与继承,并必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一、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传统道德是历史上不同时代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集中体现,是对道德实践经验的提炼总结。 1.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1)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2)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3)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4)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5)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2.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必须通过科学的分析和鉴别,把其中带有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剔除出去,把其中具有当代价值的道德精神发掘出来。 (2)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3)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一种是复古论,另一种是虚无论,认为中国传统道德从整体上来说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中国革命道德,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 革命、建设、改革中所形成的优秀道德。 1.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1)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4)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5)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2.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1)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2)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4)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遵守公民道德准则
一、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为什么人服务是道德的核心问题,决定并体现着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所有道德现象。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3)为人民服务是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2.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1)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2)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3)集体主义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所重视和保障的是个人的正当利益,而不是任何性质的个人利益,对于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行为,集体主义不但不保护,而且强烈反对和禁止。 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道德的实际,可将集体主义分为三个层次的道德要求: 一是无私奉献、一心为公,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 二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己,这是已经具有较高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能够达到的求。 三是顾全大局、遵纪守法、热爱祖国、诚实劳动,这是对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二、社会公德 1.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公共生活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开放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3.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从本质上说,网络交往仍然是人与人的现实交往,网络生活也是人的真实生活。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 (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4)加强网络道德自律 (5)积极引导网络舆论
三、职业道德 1.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是职业生 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 (1)爱岗敬业。 (2)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公 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条重要准则。 (3)办事公道。 (4)服务群众。 (5)奉献社会。 (4)培养创业的勇气和能力 2.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1)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2)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 (3)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 (4)培养创业的勇气和能力 3.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1)学习职业道德规范 (2)提高职业道德意识 (3)提高践行职业道德的能力
四、家庭美德 1.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1)注重家庭。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2)注重家教。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3)注重家风。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良好的家风,对家庭成员的个人修养产生着重要的作用,也对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2.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 家庭美德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 (1)尊老爱幼。我国自古以来就倡导“老有所终,幼有所养”,形成了尊老爱幼的良好家庭道德传统。 (2)男女平等。家庭生活中的男女平等既表现为夫妻权利和义务上的平等、人格地位上的平等,又表现为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子女。 (3)夫妻和睦。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夫妻和睦是在男女平等基础上的互敬互爱、互助互让。 (4)勤俭持家。勤俭是家庭兴旺的保证,也是社会富足的保证。 (5)邻里团结。 3.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与婚姻观 (1)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 (2)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 (3)不能片面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 (4)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 (5)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
五、个人品德 1.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个人品德集中体现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内在统一。 (1)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个人品德是个体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 (3)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2.掌握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 (1)学思并重 (2)省察克治 (3)慎独自律 (4)知行合一 (5)积善成德 3. 锤炼高尚道德品格 锤炼高尚道德品格,就要在知情意信行等方面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自觉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自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1)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 (2)激发正向的道德认同和道德情感 (3)强化坚定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
向上向善、知行合一
一、向道德模范学习 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的精神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其中,奉献精神是精髓。 三、引领社会风尚 (1)知荣辱 (2)讲正气 (3)作奉献 (4)促和谐 四、推动道德实践养成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 ①广泛开展弘扬时代新风行动。良好社会风尚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涵育着公民美德善行,推动着社会和谐有序运转。 ②深化群众性创建活动。各类群众性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生动实践。 ③持续推进诚信建设。诚信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和重要特征。 ④深入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学雷锋和志愿服务是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途径。 ⑤广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摒弃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是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 ⑥充分发挥礼仪礼节的教化作用。礼仪礼节是道德素养的体现,也是道德实践的载体。 ⑦积极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发展、生态道德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期盼。 ⑧在对外交流交往中展示文明素养。公民道德风貌关系国家形象。
弘扬中国精神
1.中国精神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成了中国 精神的基本内容。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2)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基本要求是: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维护祖国 统一和民族团结、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当 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首先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 到理解上;也表现在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亦表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 教化的重视上;还表现为对理想人格的推崇;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重精神优秀 传统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
二、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的含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2)伟大的民族精神主要内容 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3)伟大民族精神的地位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是中华民族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 2.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时代精神的含义 时代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是一种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集体意识。 (2)改革创新精神的表现 改革是破除社会发展障碍、激发社会发展活力的引擎,创新则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改革创新精神既是对中华民族革故鼎新优良传统的继承弘扬,也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品格和精神特征。 (3)时代精神的地位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写照,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力量。 3.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关联,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切 民族精神都曾经是一定历史阶段中带动潮流、引领风尚、推动社会发展的时代精 神。同时,一切时代精神都将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步融入民族精神的长河之中,不 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民族精神赋予中国精神以民族特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独立性得以保持的重要保 证;时代精神赋予中国精神以时代内涵,是中国精神引领时代前行、拥有鲜明时 代性和强大生命力的重要根源。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交融汇通,使得中国精神 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又洋溢着强烈的时代性,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奋力实现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
一、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1. 爱国主义及其要求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 (3)祖国的灿烂文化 文化传统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国家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4)爱自己的国家 爱自己的国家,拥护国家的基本制度,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捍卫国家的利益,为国家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是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
二、新时代的爱国主义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基本要求是: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1.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2.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3.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 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们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4.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1)弘扬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必须坚持立足民族,维护国家发展主体性。 (2)弘扬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必须面向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做忠诚爱国者 1.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 推进祖国统一,必须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要始终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 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3)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 (4)反对“台独”分裂图谋 2.促进民族团结 3.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1)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2)增强国防意识 (3)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一、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 1.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2.创新能力是当今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集中体现 3.改革创新是我国赢得未来的必然要求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 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含的巨大潜能,打 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让改革释放创新活力,让一切创 新源泉充分涌流。
二、做改革创新生力军 1.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1)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2)树立敢于突破陈规的意识 (3)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 2.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1)夯实创新基础 (2)培养创新思维 (3)投身创新实践
坚定理想信念
1.理想信念(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1)理想信念作为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能引导人们不断地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 并在追求和实现理想目标的过程中提升精神境界、塑造 高尚人格。 (2)坚持个人奋斗目标与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相统一,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 想之中,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3)祖国的富强、民族的繁荣、人民的幸福,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尽其才、奋其 志。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振兴之梦,也是每一个大学生成才之梦。青年人应该为实 现中国梦注入自己的青春能量。
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一、理想信念的内涵、特征 1.理想的内涵与特征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 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1)理想具有超越性 (2)理想具有实践性 (3)理想具有时代性 2.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 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1)信念具有执着性。 (2)信念具有多样性。在信念体系中,高层次的信念决定低层次的信念,低 层次的信念服从高层次的信念。信仰是最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 信仰有盲目和科学之分。 3.理想和信念的关系 理想和信念总是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所指的对象,信念则是理想实现的保障。
二、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理想信念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 1.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2.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3.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理想信念是衡量一个人精神境界高下的重要标尺。理想信念作为人的精神世界 的核心,一方面能使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使人的精神世界成为 一个健康有序的系统,避免精神空虚和迷茫;另一方面又能引导人们不断地追 求更高的人生目标,并在追求和实现理想目标的过程中提升精神境界、塑造高 尚人格。
崇高的理想信念
一、信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 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也是由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 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 1.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马克思主义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 3.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持久生命力。
二、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马克思主义科学预测了未来社会的理想状态,指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共 产主义社会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实现按需分配、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 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 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始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朝着这个伟大理想前行。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 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 确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指引中国人民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一、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 (1)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二者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 “实然”的矛盾。 (2)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3.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一方面,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社会观念的变化,只是赋予艰苦奋斗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但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另一方面,讲艰苦奋斗,也并不是不讲物质利益,而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理想,不怕吃大苦、耐大劳,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
二、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坚持个人奋斗目标与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相统一,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之中,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即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实质上是个人与社会关系在理想层面的反映。 1.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 在整个理想体系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而个人理想则从属于社会理想。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可能变为现实。 2.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社会理想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并具体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而进行的活生生的实践中。
三、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1.立志当高远 2.立志做大事 3.立志须躬行 祖国的富强、民族的繁荣、人民的幸福,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尽其才、奋其志。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振兴之梦,也是每一个大学生的成才之梦。中国梦让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大学生与祖国人民一起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 曲直的价值标准。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一个社会 的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体现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和社会 发展的基本方向。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 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两者是紧密联系、互为依存、相 辅相成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 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 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 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3.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的重大问题,揭示了当代中国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价值目标,从国家层面标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刻度。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重大问题,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契合,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
二、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 2.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文化的力量,归根到底来自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文化软 实力的竞争,本质上是不同文化所代表的核心价值观的竞争。 3.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 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只有建立共同的价值目标,一个国家和民族才会有赖以维 系的精神纽带,才会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
坚定价值观自信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 深深地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底蕴的集中体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 脉。正如习近平所说的,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 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根据。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 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 民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同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 代主题相适应,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价 值表达。它从价值观的层面,清晰地展现了我们所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的基本特征和根本追求,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铿锵前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生动展示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 机活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体现在它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坚持和追求的核心价值理念。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消灭了剥削制度,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真正主人,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先进的社会制度。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性体现在它所代表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的最广大人民的价值诉求,引导着最广大人民为实现美好社会理想而奋斗。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政治立场,就是始终站在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上,以广大劳动人民的解放为旨归,竭尽全力为人民求福利、谋利益。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还源于它的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实现奠定了根本的制度前提和制度保障,使得自由、民主、公正等价值观“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成为真切、具体、广泛的现实。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一、扣好人生的扣子 正如习近平指出:“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1.勤学。知识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2.修德。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 3.明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增强自己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自觉做到常修善德、常怀善念、常做善举。 4.笃实。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人生的青春之问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科学理解人生与人生观 1.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2.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3.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 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 的满足程度。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标 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4.人生观和世界观 世界观决定人生观;
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社会需要是个人 需要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全体成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需要的反映。 个人利益的满足只能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社会方式来实现。在 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利益离不开个 人利益,个人利益也离不开社会利益。社会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而 是所有人利益的有机统一。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只有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我的发展。
正确的人生观
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 1.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是迄今为止是最先进的人生追求 2.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奉献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认真、务实、乐观、进取。
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 1.正确评价人生价值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在今天,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最重要的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2.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2)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3)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辩证对待人生矛盾 1.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2.树立正确的得失观 3.树立正确的苦乐观 4.树立正确的顺逆观 5.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6.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反对错误人生观 1.反对拜金主义 2.反对享乐主义 3.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成就出彩人生 1.与历史同向 2.与祖国同行 3.与人民同在
马原
第1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 本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是马克思主 义在其形成、发展和运用过程中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而确立起来的具有普遍真理性 的理论。它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 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面对时代提出的“资本主义向何处去、人类向何处去”的课题,当时占主流地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无能为力。他们热衷于赞美资本主义,对尖锐的社会矛盾视而不见,而且无产阶级运动的兴起又使他们感到了巨大的威胁,因而政治立场更趋保守和反动,竭力为资本主义辩护。 (2)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步走向自觉,并迫切渴望科学的理论指导。 (3)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重要著作: ①1844年8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②1848年2月,马恩,《共产党宣言》; ③1867-1894年,马克思,《资本论》; ④1871年3月,巴黎工人起义并成立巴黎公社,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⑤1876-1878年,恩格斯,《反杜林论》,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3.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在俄国的发展 列宁深刻分析了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世界历史条件的变化,认为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1917 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开始变为现实,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2)在中国的发展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1.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 2.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第二,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第三,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第2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一、哲学基本问题及回答 1.哲学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2)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 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3)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 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 矛盾;形而上学则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 和作用。
二、物质属性及其与意识关系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从具体的物质形态出发说明世界,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的认识,把物质归结为原子; ③辩证唯物主义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所谓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所谓物质范畴,就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物质的存在形态 (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和离开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即空间具有长、宽、高三方面的规定性。
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④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还需要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前提和条件: ①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②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③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统一于物质。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首先体现在,意识统一于物质。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体现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3)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1.联系的内涵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的特点 (1)联系具有客观性。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在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之中存在的,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2)联系具有普遍性。①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②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 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③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联系具有多样性。 (4)联系具有条件性。 ①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有利条件支持和促进事物的发展和人的活动,不利条件制约和阻碍事物的发展和人的活动。 ②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在条件面前并非消极无为,经过努力,可以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推动事物的发展。 ③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3.发展及其实质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4.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内容与形式 内容与形式是从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上反映事物的一对基本范畴。内容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指把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一方面,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对形式具有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 (2)本质与现象 本质与现象是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和外在表现的一对范畴。本质是事物的根本质,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现象可以区分为真象和假象。 ①本质与现象是相互区别的。本质是一般的、普遍的,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本质深藏于事物的内部,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而现象则是表面、外显的,可以直接为人的感官所感知。 ②本质与现象又是相互依存的。本质决定现象,本质总是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自己的存在;现象表现本质,现象的存在和变化归根到底依赖于本质。本质与现象的相互依存表明: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和不表现本质的现象都是不存在的。 ③正确把握本质和现象的关系对于我们的认识活动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3)原因与结果 原因与结果是揭示事物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一对范畴。在事物的普遍联系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4)必然与偶然 ①必然与偶然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和衰亡过程中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不可避免性。偶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事物的发展既包含着必然的方面,也包含着偶然的方面。 ②必然与偶然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③在我们的认识和实践中,必须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发展趋势,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我们的目标和计划,同时也要充分估计到各种偶然因素的作用,善于敏锐地识别和把握机遇,在实践中达到预期的目标。 (5)现实与可能 现实与可能是反映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关系的一对范畴。现实是指相互联系着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综合。可能是指包含在事物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重点)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就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主要有: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的含义:矛盾即对立统一。 (2)矛盾的基本属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①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有两个方面的含义:a.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b.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②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辅相成。①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通过斗争性来体现。②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 (4)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①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a.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b.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c.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②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a.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b.斗争促使矛盾双方的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 (2)矛盾的特殊性 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事物的不同性质。 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③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3)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 ①事物是由多种矛盾构成的。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次要作用的矛盾。②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是指在分析事物的矛盾时,不仅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而且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不仅要看到矛盾体系中存在着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且要看到次要 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是指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认识一般到认识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三、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1.量变质变规律 事物包括质、量、度三方面的规定性。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此物就转化为他物。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原则。 2.量变质变辩证关系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2.否定之否定规律 (1)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的方面与否定的方面,由于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当否定的方面上升至支配地位时,事物就会由肯定走向对自身的否定,再由否定进一步走向更高阶段的肯定,即否定之否定。事物自己发展自己的完整过程构成了否定之否定规律。 (2)辩证否定观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3)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根本解决。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二)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三)矛盾分析方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二、辩证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
第3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认识与实践
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一、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结构及形式的多样性 1.实践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作用的客观过程。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 (1)实践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 (2)实践客体。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从是否为实践所创造的角 度看,可划分为天然客体和人工客体;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两个领域相区分的角 度看,可划分为自然客体和社会客体;从物质性和精神性相区分的角度看,可划 分为物质性客体和精神性客体。 (3)实践中介。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延伸、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二是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4)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2.实践的基本特征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 (1)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它不是纯粹的精神活动,而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的物质活动,因此,实践所具有的直接现实性也就是实践活动的客观实在性。实践的这一特征,把它同人的主观认识活动区别开来。 (2)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与动物本能的、被动的适应性活动不同,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目的性是能动性的主要表现,实践是人的自觉能动的活动。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总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实践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实践。
3.实践形式的多样性 从内容上看,实践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物质生产实践。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满足人们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劳动资料的需要,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2)社会政治实践。社会政治实践是形成各种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和政治活动。人们在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复杂的社会政治关系。在阶级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不可避免地打上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烙印,社会政治实践主要采取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的形式。 (3)科学文化实践。科学文化实践是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的实践活动,它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其中重要的形式有科学、艺术、教育等。
二、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事实上多数知识还是来自于间接经验,是从书本和传授中得来的。但就知识的总体说来,任何知识都不能离开直接经验,从根本上说,实践是认识的源头活水。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首先,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发展之根本。其次,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手段和条件。最后,实践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人们正是在实践的推动下,不断打破认识上的旧框框,突破头脑中的旧思想,引起认识上的新飞跃,从而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前进。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人们通过实践获得认识,其最终目的是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既不能从认识本身得到证实,也不能从认识对象中得到回答,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
三、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2.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缺陷: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因而把复杂的过程简单化了。旧唯物主义最根本的是它看不到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及其相互作用。辩证唯物主义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它坚持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实践观,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的基本特点 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作为整个认识论的基础,以实践的观点阐述人的认识活动及其规律,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认识是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能动创造的过程,作出了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完全不同的科学解释。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全面地揭示了认识的辩证性质,把认识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四、认识的过程 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既表现为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具体认识过程;又表现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的总过程。 1.从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含义 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在实践基础上认识活动由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运动的第一次飞跃。 ①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觉器官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某些方面的认识,认识的任务是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因此必须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②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指人们通过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在形式上超越了客观事物,在内容上更深刻、更正确、更完整地反映了客观事物,但也造成认识脱离现实的可能性。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 ①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②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3)飞跃的条件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①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②必须经过思考的作用,运用理论思维和科学抽象,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 (4)认识过程中理性/非理性因素 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理性因素是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在认识活动的作用主要有指导作用、解释作用和预见作用等。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2.从认识到实践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更为重要的飞跃。一方面,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另一方面,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实现由认识向实践的飞跃,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包括确定实践目的、形成实践理念、制定实践方案、进行中间实验、运用科学的实践方法等,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除此之外,从认识到实践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人民群众进行组织和宣传,让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并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只有这样,理论才能真正发挥指导作用,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3.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认识与实践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经历两次飞跃,实践与认识的运动既完成了,又没有完成。说它“完成了”,是针对具体事物的认识而言的。说它“又没有完成”,是针对实践和认识运动过程的向前推移、向前发展而言的,“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一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二是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1)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二是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二是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①二者相互依存。 ②二者相互包含。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真理的相对性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要在对待真理的态度上,既反对绝对主义,又反对相对主义。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把已有的理论看成永恒不变的教条。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怀疑科学理论的可靠性,怀疑主义和诡辩论。 3.真理与谬误 所谓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歪曲反映。 真理和谬误是人类认识中的一对永恒矛盾,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 第一,真理与谬误相互对立。 第二,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又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二者的对立就是相对的。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符合。 (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 (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能够把一定的认识、理论变成直接的、实实在在的现实,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凡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3.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 (1)价值内涵 作为哲学范畴,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表现为人与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价值离不开主体的需要,也离不开客体的特性,即客体的某种性质、结构和属性。 (2)价值的基本特性 ①主体性。 ②客观性。 ③多维性。 ④社会历史性。 (3)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主体对客体的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作的评判或判断,也被称作为价值判断,有三个基本特点: ①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②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 ③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 (4)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对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因为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在我国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 (5)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在实践中人们必须遵循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在实践中人们都是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 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 三、从必然走向自由 自由是标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是指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必然性即规律性,指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发展所固有的客观规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四、一起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五、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第4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1)唯心史观 主要缺陷: ①至多考察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 ②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忽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2)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及其结构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2)社会意识及其结构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在社会意识形式中,又存在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之分,其中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社会意识,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意识,但又具有其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一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二是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三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3.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生产方式的含义 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力体现着人们改造自然的现实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中发生的“物质的社会关系”,生产方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生产力的含义和基本要素 (1)生产力含义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2)要素:①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②劳动对象。③劳动者。 (3)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当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继续发展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 (1)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是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2)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以及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它的核心。 2.国家的起源和实质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它是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强制性的暴力机关,以保障其在政治上也成为统治阶级。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在是实际运行中表现为: 其一,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 其二,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同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等。 其三,当社会形态处于上升阶段时,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一般是适应的;当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上层建筑的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是不适应的,其矛盾则变为对抗性的、全局性的矛盾。 4.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1)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和进步就是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 (见下图) (2)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五种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发展过程呈现出多样性。“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的。” 从纵向看,表现为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性是指人类的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多样性是指不同的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并不能否定人类总体历史过程。 从横向看,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的特点。在现实社会中,每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的民族那里都有自己的特殊表现形式。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这种统一性基础上的多样性,充分显示出人类以及各个民族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及其创造性。 (3)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但是,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也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4)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形态的更替,还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顺序性与跨越性的统一。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和顺序性主要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但它并不否认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及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③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2.社会主要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规定和制约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体现,在一定条件下,原有的社会主要矛盾会朝着内容和性质两个方面转化,主要表现为社会发展过程会出现新的阶段性特点。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判断形势和确立工作重心的客观依据。
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阶级和阶级斗争的产生和本质 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即生产有所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产物。阶级又是一个经济范畴。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阶级对立的实质是社会上一部分人拥有生产资料因而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阶级斗争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全部发展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除了经济斗争外,还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 2.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阶级斗争及其作用受到—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对其作用必须从不同时代生产发展的状况、社会基本矛盾的状况来说明。不能脱离客观现实,片面否认或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 3.阶级分析方法运用 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历史现象,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在认识和处理阶级矛盾时,要严格区分阶级矛盾和非阶级矛盾,区分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和非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4.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 狭义的社会革命主要是指社会形态的变更,即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其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为消除阶级对抗、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创造条件。
三、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是同一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部分质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当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又尚未激化到引起社会革命的程度时,就需要改革的途径或手段来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改革有范围和程度上的不同,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也是如此。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伟大变革,从性质上看,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但从其广泛性和深刻性而言,从对我国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而言,则可以说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1)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①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②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③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了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2)科技革命作用于生活主体、生活资料、生活时间和生活空间四个要素,引起生活方式的变革。最后,科技革命影响思维主体、客体和工具,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2.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人们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但是,科学技术在运用于社会时所遇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一是认识不够,缺乏对消极后果的控制; 二是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约束科技作用的发挥。正确认识和运用科学技术,首要的就是有合理的社会制度保障科学技术的正确运用,始终坚持使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还是英雄创造历史?这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群众史观认为历史的创造者不是个别英雄,而是人民群众。 (二)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的原则 首先,唯物史观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来把握历史的创造者。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 其次,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再次,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谁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代表前一种力量的人才属于历史的创造者。 最后,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的含义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但其中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在当代中国,凡是拥护、参加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四)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2.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唯物史观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基本前提出发,既明确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在社会发展中,所有个人都起到一定作用。 1.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按照个人对社会历史起作用的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普通个人属于人民群众范畴,他们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贡献,其总和构成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深刻影响,甚至有时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的结局,从而导致历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重大变化。杰出人物是历史人物中对推动历史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或起重要作用的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新的历史任务往往是由杰出人物首先发现或提出来的。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2.辩证地理解和评价个人的历史作用 历史人物的出现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必然性。杰出人物会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对社会进程产生影响,但这些作用仅仅是历史进程中的偶然现象,只能成为社会发展的个别原因。根据历史人物所具有的历史特征和阶级特点,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 3.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 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人物,同样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一方面,要高度肯定他们带领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功绩;另一方面,又应指出他们在认识和行动上所存在的历史局限性,包括不回避他们的错误和失误。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5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即自给自足经济,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 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二)商品经济及其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 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一)商品的二因素 1.商品及其二因素 (1)商品的定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2)使用价值的含义: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价值的含义: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 2.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 (1)对立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2)统一性: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 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关系 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生产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三、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一)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商品价值的质即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商品价值的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是按劳动时间来计量的。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二)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它的低可以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测量,也可以用单位产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测量。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三)商品的价值量与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密切相关。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商品价值量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的,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实现的
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一)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本质 商品的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以及货币形式。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有五种基本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三)货币产生带来的影响 货币的产生使整个商品世界分化为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一极是货币,它们只代表商品的价值。这样,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五、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 (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抵,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一致的。 (三)价值规律的作用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 ①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②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③阻碍技术的进步。
六、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一方面,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 另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每个商品生产者作为私有者,都独立地进行商品生产活动,拥有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并自负盈亏。因此,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是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要求进行的,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二)商品拜物教 1.商品拜物教 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及其运动,使商品生产者认为商品、价值乃至货币似乎具有一种超自然的神秘性,商品生产者听凭商品、价值、货币运动的摆布,人们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马克思称之为商品拜物教。 2.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世界的拜物教性质产生的必然性 商品拜物教的产生具有必然性: 其一,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产品只有采取商品的形式才能进行交换; 其二,劳动量只有采取价值量这一物的形式才能进行计算和比较; 其三,生产者的劳动关系的社会性质只有采取了商品之间即物与物之间想交换的形式才能间接地表现出来。商品世界的拜物教性质掩盖了商品经济关系的本质,妨碍人们透过物的外表认识商品、价值以及货币的实质。
七、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第一次确定了什么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从而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一)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演进和更替 (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资本转化而成。 (三)资本的原始积累 1.资本原始积累的含义和途径 (1)含义: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资本主义得以迅速发展的历史过程。 (2)途径:①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②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劳动力产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1.劳动力和劳动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1)劳动者是自由人; (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 “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价值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及特点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 (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及特点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3.货币转化为资本 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能够获得剩余价值,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资本是增值价值的价值,它反映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三、资本主义所有制 (一)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含义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 产过程,即价值增值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1.劳动过程 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过程是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即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创造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由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要素都为资本家所占有,由此决定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其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其二,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2.价值增殖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所谓 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二)剩余价值的实质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三)资本的本质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但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 (四)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剩余价值率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1.不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作不变资本(c)。 2.可变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由于这一部分资本的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作可变资本(v)。 3.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区分的意义 (1)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 (2)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资本家对 工人的剥削程度,可以用剩余价值率表示:m’=m/v。剩余价值率还可以表示为:m’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五)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 1.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3.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六)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五、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一)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资本家瓜分到剩余价值后,如果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则生产就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这叫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家获得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后,并不是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将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二)资本积累的本质、源泉和后果 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而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无产阶级则只占有少部分社会财富。这样必然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三)资本的有机构成 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作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作资本的价值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其中C为不变资本,v为可变资本。 (四)相对过剩人口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这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所谓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 (五)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六、资本的循环周转也再生产 (一)资本循环及其职能形式,产业资本运动的基本前提条件 1.资本循环的三阶段和三种职能: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它属于商品的流通过程。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生产物质财富并使生产资本得以增殖,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在此阶段,产业资本所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通过商品买卖实现商品的价值,满足人们的需要。 2.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条件: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 须在空间上并存,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 (二)资本周转及其速度 1.资本周转的含义: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才能不断地带来剩余价值。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就叫作资本的周转。 2.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关键因素:一是资本周转的时间,二是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要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就要缩短资本周转时间,加快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三)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实现条件 1.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2.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同时要求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社会总产品在实物上得到替换,在价值上实现补偿,客观上就要求两大部类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七、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 工人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二)平均利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分割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是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利润。为了得到尽可能高的利润率和尽可能多的利润,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大量资本必然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投到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平均化。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按照平均利润率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作平均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是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之和。生产成本是由生产中实际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所构成的。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商品不再以价值而是以生产价格为基础进行交换,市场价格的变动不再以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商品按照生产价格而不是价值出售并不违背价值规律,而是价值规律实现形式发生了变化。
八、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略) 九、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其二,单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出周期性的特点,从一次危机开始到另一次危机的爆发,就是再生产的一个周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略) 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统治是通过具体的政治制度实现的,主要有资本主义的民主与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是在以下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第一,私有制原则。第二,“主权在民”原则。 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 (二)局限性 1.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2.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3.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4.政党恶斗相互掣肘,决策效率低下,激化社会矛盾。 四、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因而是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上层建筑服务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第6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趋势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一)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 (二)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 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家所支配。 (三)垄断的形成、本质及垄断组织 1.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与控制。 2.垄断产生有以下原因: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3.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垄断组织是指在一个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尽管垄断组织的形式多样,且不断发展变化,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通过联合实现独占和瓜分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四)垄断与竞争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这是因为: 一是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二是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三是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具有一些新特点。在竞争目的上,自由竞争主要是为获得更多的利润或超额利润,而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则是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在竞争手段上,自由竞争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而垄断条件下的竞争除了采取各种形式的经济手段外,还采取非经济的手段;在竞争范围上,自由竞争时期,竞争主要是在经济领域,而且主要是在国内市场上进行的,而在垄断时期,不仅经济领域的竞争多种多样,而且还扩大到经济领域以外进行竞争。总之,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五)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形成金融资本的主要途径包括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是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事实上的统治者。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即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在政治上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来实现,利用政治力量为其垄断统治服务;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等方式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左右国家的内政外交及社会生活。 (六)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1.垄断利润 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的形成,关键在于垄断组织阻碍了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限制了利润平均化的趋势。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具体来说,垄断利润的来源包括: (1)对国内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2)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占有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3)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国外利润; (4)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2.垄断价格 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其公式是: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垄断利润。 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垄断组织操纵价格带来的结果是抑制了市场上价格的自由波动,垄断价格长期背离生产价格和价值。但是,从全社会看,垄断价格只是对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作了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没有改变整个社会所生产的价值总量,商品的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所以,垄断价格的产生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它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体现。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主要形式及作用 1.含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2.形式: (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2)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3)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4)宏观调节; (5)微观规制。微观规制主要有三种类型:①反托拉斯法,②公共事业规制,③社会经济规制。 3.作用和本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改观,加快了现代化进程。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实质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 (二)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是金融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在金融垄断资本的推动下,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上升,金融资本在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和利润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随着实体经济的资本利润率下降,面对激烈竞争,实体经济部门不得不把利润的一部分投向金融领域,导致金融资本的急剧膨胀。制造业就业人数严重减少,以金融为核心的服务业就业人数逐步增加。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导致金融危机频繁发生,不仅给资本主义经济,也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 (三)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和后果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三种:一是借贷资本输出;二是生产资本输出;三是商品资本输出。从输出资本的来源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私人资本输出,另一类是国家资本输出。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产生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后果:对于输出国来讲,资本输出带来了巨额利润,带动和扩大了商品输出,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控制;对于输入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来讲,资本输入产生了一定积极作用也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四)垄断资本国际化条件下的垄断组织 随着资本输出的不断增加和垄断资本势力范围的迅速扩大,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彼此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建立起国际垄断资本的联盟,即国际垄断同盟,以便在世界范围形成垄断,并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是通过垄断组织间的协议实现的,而协议的订立、瓜分的结果又以经济实力为后盾和基础。早期的国际垄断同盟主要是国际卡特尔,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为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是由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出面缔结协定所组成的国际经济集团,如西方七国集团、欧盟等。 (五)垄断资本的基本特征和实质 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进而发展到帝国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特征:①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②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③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④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⑤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这些特征集中体现了帝国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对内通过“参与制”和“个人联合”谋求从经济到政治对整个国家的统治;对外运用经济的、政治的甚至战争的手段进行扩张,谋求对整个世界经济和政治的控制。“二战”后,虽然列宁指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在表现形式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其基本内容及其实质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一)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1.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2.贸易全球化。3.金融全球化。4.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 1.动因: (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2)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保障。 2.后果: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1)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2)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经济全球化推动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发展。 (4)经济全球化促进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 3.双刃剑:经济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和收益不平等、不平衡。(2)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恶化。 (3)一定程度上增加经济风险。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二战后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占据主导地位,法人资本所有制包括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和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两种形式。 (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等激励制度以缓和劳资关系,社会福利制度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劳动者的社会状况。 (三)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二战后,国家开始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70年代起,西方普遍走上强化市场机制、弱化政府干预的道路。经济危机呈现新的特点: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日趋严重、经济高度金融化、财政严重债务化、两极分化加剧、金融危机频发。 (五)政治制度的变化。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法制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二、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一)原因: 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推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重要力量。 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当代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生产资料私有制仍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获取剩余价值的方式和方法。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矛盾,但并没有改变导致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制度基础。周期性经济危机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经济特征。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其一,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其二,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其三,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局限性: 第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占有两极分化,引起经济危机; 第三,资本家阶级支配和控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和运行,不断激化社会矛盾和冲突。这些局限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是不可能根本消除的,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首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只有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取而代之,才能根本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其次,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积累过程中不断发展,为否定资本主义制度自身准备了物质条件。再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资本国有化将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直接的物质前提,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入口处。最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无产阶级在自己的政党领导下,必将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
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将在短期内自行消亡。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进程。首先,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其次,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将是一个从个别国家逐步向更多国家扩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再次,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
资本主义理论(政治经济学)
第7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略)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略) 四、十月革命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首先,它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开启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次,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再次,它激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革命,掀起了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新高潮。最后,它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推进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五、社会主义在苏联一国的实践 1.第一时期: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列宁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和途径; 2.第二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实行了以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第三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标志着列宁正在找一条符合俄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4.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 (1)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2)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3)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帀和市场发展经济。 (4)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列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也是他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思想遗产。 六、社会主义发展到多个国家(略) 七、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见毛中特)
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一、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及其主要内容 (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根本依据。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矛盾的不可克服性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要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 (二)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 (三)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四)社会主义社会要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为生产的根本目的。 (五)社会主义社会要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在共产主义的不同阶段,应当实行具有不同特征的分配制度。 (六)社会主义社会要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自觉地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七)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收各国文明的长处,坚决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 (八)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九)社会主义社会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并最终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二、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一)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反对任何背离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错误倾向。 (二)要善于把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三)紧跟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在不断总结新鲜经验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三、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 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俄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系列困难与问题,使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不能不具有长期性。其原因主要有: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不同。生产力状况的差别决定了必须根据生产力发展状况制定相应战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历史上继承下来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不同,决定了每个民族必须按照民族的特点进行建设。 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三)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第一,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给我们提供各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现成理论方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于研究未来社会制度的科学方法。第二,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本国国情,走自己的路,是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第三,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实践证明,不同国家试图用同样的“一条道路”“一种模式”发展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发展社会主义既不能照搬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更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照搬别国模式从来不能成功,这是一个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真理。 (四)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开拓前进 第一,在实践中开拓前进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实践探索中出现某种曲折并不改变社会主义的前进趋势;推进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必须有开拓奋进的精神状态。 第二,以自信担当、开拓奋进的姿态走向社会主义光明未来。要正确认识21 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形势;要充分估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意义;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以开拓奋进的姿态走向社会主义光明未来。
第8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
科学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