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理学知识归纳
心理学 定义: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2.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
编辑于2022-10-07 16:35:12 江苏省普通心理学
基本
心理学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流派及研究取向
构造主义
机能主义
行为主义
格式塔学派
精神分析
人本主义
认知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
进化心理学
超个人心理学
生理基础
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
大脑皮层及分区
初级感觉区
初级运动区
联合区
语言区
脑学说
定位说
整体说
机能系统学说
模块说
神经网络说
信息加工
感觉
三大定律
视觉
生理基础
折光机制
感觉机制
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
理论
韦伯定律
对数定律/费希纳定律
幂定律/斯蒂文斯定律
信号检测论
现象
明度
颜色
空间因素
视觉对比
边界突出与马赫带
视敏度
时间因素
视觉适应
后像
闪光融合
视觉掩蔽
学说
三色说
四色说/对立过程理论/拮抗理论
听觉
生理基础
外耳
中耳
鼓膜
三块听小骨
卵圆窗
正圆窗
内耳
现象
声音特性
音调
音色
响度
等响度曲线
乐声/噪声
声音的掩蔽
听觉理论
知觉
概述
分类
根据感觉器官分类
视知觉
听知觉...
根据人脑所认识的事物特性
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
根据知觉中意识参与的程度
阈上知觉
阈下知觉
加工方式
自下而上加工/数据驱动加工
自上而下加工/概念驱动加工
组织原则
封闭性
简单性
相似性
对称性
线条朝向
良好连续
共同命运
特性
选择性
整体性
理解性
恒常性
现象
知觉学习
知觉定势
知觉习惯
知觉适应
空间
形状知觉
大小知觉
深度知觉
方位知觉
时间
时间知觉
时序知觉
时距知觉
时间点知觉
时间知觉的影响因素
运动
似动知觉
动景运动
诱发运动
自主运动
运动后效
错觉
大小错觉
缪勒一莱耶错觉(箭形错觉)
潘佐错觉(铁轨错觉)
垂直一水平错觉
贾斯特罗错觉
多尔波也夫错觉
月亮错觉
形状和方向错觉
佐尔拉错觉
冯特错觉
爱因斯坦错觉
波根多夫错觉
明暗错觉
学说
眼动说
移情说
完形倾向说
透视说
常性误用说
神经误用说
意识
概述
分类
非意识过程
前意识记忆
无意识
无意识过程
对刺激的无意识
盲视
潜意识
焦点意识
下意识
边缘意识
功能
局限性/能动性
现象
睡眠
睡眠阶段
睡眠规律
睡眠理论
功能恢复理论
生态学理论
睡眠剥夺实验
快速眼动
梦
梦的解释(学派)
精神分析
生理学
认知
催眠
白日梦/幻想
精神活性药物引发的意识状态改变
注意
概述
分类
根据意志努力程度
不随意注意
随意注意
随意后注意
根据注意的品质
选择性注意
持续性注意
警戒作业
分配性注意
双作业操作
功能
品质
注意广度
注意稳定性
注意分散
注意起伏
注意分配
注意转移
意识和注意的关系
生理基础
朝向反射
边缘系统
存在大量的“注意神经元”
大脑皮层
产生注意的最高部位
脑干网状结构
维持注意
理论
过滤器理论
过滤器理论/单通道模型/早期选择模 型
布罗德本特
衰减理论/中期选择模型
特瑞斯曼
后期选择模型
多伊奇
多阶段选择理论
约翰斯顿
认知资源理论
双加工理论
可变焦距模型
记忆
概述
含义
编码
储存
提取
分类
保持时间长短
感觉记忆/瞬间记忆/感觉登记
含义
特征
短时记忆/工作记忆
长时记忆
编码和特征
根据长时记忆储存的内容
情景记忆
语义记忆/语词-逻辑记忆
根据意识是否参与
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的概念要结合例子进行理解性记忆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关系
外显记忆
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特点
陈述性记忆
程序性记忆
根据记忆的具体内容
形象记忆
情绪记忆
逻辑记忆
动作记忆
生理基础
整合论
定位论
记忆的脑细胞机制
现象
遗忘
影响遗忘的因素
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学习的程度
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识记者的态度
遗忘理论
衰退说
干扰说
压抑说
提取失败说
思维
概述
含义
特征
5种类
按照思维的性质、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分类
直观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逻辑思维
理论性质的任务
根绝解决问题的知识性质
经验思维
理论思维
根据思维的表现方式
直觉思维
分析思维
根据思维的方向进行分类
辐合思维
理论思维
根据思维是否有创造性进行分类
常规思维
创造性思维
现象
表象、想象
特征及其作用
想象的功能
概念
种类
概念形成过程中常用的四种策略
推理
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的策略和影响因素
创造性思维
创造的心理成分
决策
古典决策理论
经济人假设
三种启发性策略
语言
概述
含义
功能
结构
种类
外部语言
内部语言
内部语言的特点
手势语
生理机制
语言运动中枢:布洛卡区
语言听觉中枢:威尔尼克区
语言视觉中枢:角回
书写性语言中枢:额叶中回靠近中央前回的地方
现象
感知和理解
语言产生
能力
概述
含义
区分
天才能力才能
能力 知识 技能关系
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总体趋势
顶峰趋势
稳定创造时期
液晶之别
个体差异
智力发展的差异性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发展早晚差异
能力结构的差异
有人富于想象,有人擅长记忆等
能力性别的差异
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遗传因素
环境和教育因素
实践活动的影响
人的主观能动性
智力特殊者
超常儿童
智能不足者
分类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液晶能力
现象
量表
条件
信度
效度
常模
智力测验
比内-西蒙智力量表
心理年龄
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
智商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离差智商
情绪智力
概述
含义
理论
梅耶-萨洛维情绪智力结构模型
四个维度
情绪知觉、评价和表达能力
情绪对思维的促进能力
理解、分析情绪、运用情绪只是的能力
对情绪的自我调节的能力
情商、比率智商、离差智商
EQ:情绪商数
包括4大项和18小项
自我察觉
自我管理
社交察觉
人际关系管理
理论
因素理论
斯皮尔曼:二因素说
加德纳:智力的多元理论
8中独立的智力结构
瑟斯顿:群因素理论
语词理解
语词流畅
数字运算
空间关系
联想记忆
知觉速度
一般推理
卡特尔和霍恩:液晶智力说
结构理论
吉尔福特:三维结构模型
智力活动的内容
智力操作
智力活动的产品
阜南/弗农的层次结构理论
1.一般因素
2.两大因素:言语和教育方面因素与操作和机械方面因素
3.小因素群:言语、数量、机械
4.特殊因素
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罗伯特·斯腾伯格:智力三元论
智力成分亚理论: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
成分智力
元成分
用于计划、控制 和决策的高级过程
操作成分
表现在任务的执行过程
知识获得成分
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
智力情景亚理论
情景智力
日常生活中它表现为有目的的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 境的能力。
智力经验亚理论
经验智力
智力包括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以及信息加工过程 自动化的能力
智力的PASS模型
PASS: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
注意系统
又称注意一唤醒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信息加工系统:同时性和继时性加工
计划系统:最高层次,负责监督、调节其他心理过程
人格
概述
含义
特征
独特性
稳定性
统合性
功能性
结构
气质
理论
体液说
体型说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网络类型学说
强度
平衡性
灵活性
性格
自我调节系统
人格成因
生物遗传
社会文化
家庭环境
早期童年经验
学校教育
自然物理
自我调控
认知风格
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
冲动型和沉思型
同时性和继时性
现象
人格测量
心理测量学
自陈量表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
卡特尔的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
艾里克森人格问卷(EPQ)
投射测验
罗夏克墨渍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
情景测验
性格教育测验
情景压力测验
自我概念测验
形容词列表法
Q分类法
WAI方法
分类、每种测验的英文简称、编制者、适用范围
理论
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首要特质
中心特质
次要特征
卡特尔的特质理论16PF
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
表面特征和根源特质
特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动力特质、能力特质、气质特质
(1)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 (2)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①表面特质是从外部行为能够观察到的特质; ②根源特质是相互联系而以相同的原因为其基础的行为,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既可能是个别的特质,也可能是共同的特质。 它们是人格层次中最重要的一层。卡特尔提出,有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并 据此编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16PF),现在广为使用。 (3)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①体质特质是指由先天的生物因素决定的,如兴奋性、情绪稳定性等; ②环境特质是指由后天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如焦虑、有恒性等。 (4)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①动力特质是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某一目标,包括生理驱力、态度 和情操; ②能力特质是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差异的特质,包括液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等。 ③气质特质是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和强度的特质。
塔佩斯:5因素模型/大5因素模型
开放性
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能等特质
责任心
显示了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克制等特质
外倾性
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质
宜人性
具有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逊、移情等特质
神经质
具有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这五个特质的开头字母组成了 OCEAN,代表了“人格的海洋’麦克雷和可斯塔编制了“大五人 格因素”的测定表”(NE0-P1-R)。
人格类型理论
单一类型理论:T理论
T型人格就是单一类型理论的代表。T型人格是一种好冒险、爱刺激的人格特质。T型人格又分 为T+型和T-型。T+型人格是冒险行为朝向积极健康的方向,T-型人格是冒险行为朝向破坏性质。 在T+人格中,又分为体格T+型(新奇刺激的身休运动)和智力T+型(科学探索等智力活动)。
对立类型理论
福利曼AB型人格
① A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敌意、竞争、性情急躁、富于上进心、有苦干精神、过 分的时间紧迫感、外向、言语举止敏捷、社会适应性差。 ② B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缺乏时间紧迫感和竞争意识,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 比较享受生活的行为方式,性情温和、举止稳当。
荣格:内外向人格
多元类型理论
希波克拉底+盖伦:气质类型理论
粘液
黄胆汁
黑胆汁
血液
斯普兰格:性格类型理论
经济型
理论型
审美型
权力型
社会型
宗教型
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
自我
本我
超我
艾里克森
婴儿前期0-2岁
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希望
婴儿后期2-4岁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意志
幼儿期4-7岁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目标
童年期7-12岁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能力
青少年期12-18岁
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诚实
成年早期18-25岁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爱
成年中期25-50岁
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关心
成年后期50岁之后
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感和厌恶感;智慧、贤明
荣格
意识
个体意识
集体潜意识
人本主义人格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罗杰斯的人格理论
行为调节和控制
动机
动机
概述
含义
功能
分类
生理动机
社会动机
兴趣
成就性动机
权力动机
交往动机
学习动机
现象
动机目标
动机行为效率
U型曲线(耶克斯—道德森定律)
动机价值观
理论
本能
驱力
唤醒
诱因
认知
期待价值
归因
自我决定
自我效能
成就目标
逆转理论
需要
概述
含义
分类
起源分类
自然需要/生理需要/生物需要
社会需要
指向对象分类
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
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七层次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爱和归属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低层次需要
认知需要
审美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高层次需要
五层次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社会需要
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意志
概述
含义
特征
意志行动过程
意志行动过程的动机冲突
双趋式冲突
两个都具有吸引力的目标,不能同时获得,只能选择一个
双避式冲突
两个目标都想要避开,但是只能避开一个,只好选择损失小的目标
趋避式冲突
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
多重趋避式冲突
多个目标都具有吸引力和排斥力两方面的作用,无法简单选择一个目标而回避另一个,必须进行多重选择叫多重趋避式冲突
意志的品质
独立性
反面:暗示性(不独立);武断(乱独立)
果断性
反面:优柔寡断(不果断);草率(乱果断)
坚定性
反面:执拗;三分钟热度
自制性
反面:任性(不自制);懦弱(自制到委曲求全)
情绪
概述
含义
构成
主观体验
外部表现
生理唤醒
功能
适应
动机
组织
社会
分类
生物进化角度
基本情绪
复合情绪
情绪状态分类
心境
激情
应激
特性
维度和两极性
生理
前额皮层
杏仁核
海马和前部扣带回
网状结构
大脑皮层
积极情绪,左半球更活跃;厌恶情绪,右半球更活跃
现象
情绪调节
概述
含义
具体情绪的调节
唤醒水平的调节
情绪成分的调节
特征
情绪调节的恒定性
情绪调节过程中的等级组织
情绪调节的个体文化差异
分类
情绪调节过程中的来源分类
内部调节(生理心理)
外部调节(社会自然)
情绪的特点分类
修正调节
维持调节
增强调节
根据参照点分类
原因调节(引起情绪的原因)
反应调节(反应)
根据调节效果分类
良好调节(和谐)
不良调节(继续纠结)
调节过程
格罗斯的原因和反应调节
调节维度
生理调节
情绪体验调节
当体验过于强烈时,个体会有意识地进行调节
行为调节
认知调节
道奇认为,情绪系统和认知系统是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两个子系统
人际调节
属于社会和外部环境调节
情绪调节的策略
回避和接近策略/情景选择策略
选择有利,规避不利情景
控制和修正策略
改变情景中各种不利的情绪事件来实现,调节者试图通过控制情景来控制情绪的过程或结果
注意转换策略
包括:分心和专注两种策略
认知重评策略
改变认知,重新对情绪事件进行理解和评价
表情抑制策略
抑制将要发生的表情、调动自我控制能力抑制自己的情绪行为
合理表情策略
采用恰当的表情,是情绪调节的最为关键的策略,有利于个体幸福和团队密切
表情
概述
含义
种类
面部表情
姿态表情
语调表情
感觉反馈
情感
概述
种类
道德感
美感
理智感
情绪情感的关系
理论
情绪维度理论
冯特:三维理论
愉快-不愉快
激动-平静
紧张-松弛
施洛伯格:三维理论
愉快-不愉快
注意-拒绝
激活水平
普拉切克:三维理论
强度
相似性
两极性
伊扎德:四维理论
愉快度
紧张度
激动度
确信度
早期的情绪理论
詹姆斯-兰格:情绪外周理论
坎农-巴德:情绪丘脑理论
情绪的认知理论
阿诺德:情绪的评价-兴奋说
情绪体验;评估
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
唤醒
拉札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初评价
刺激事件和自己的利害关系
次评价
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反应
再评价
评价情绪和行为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伊扎德: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行为结果
学习
概述
含义
分类
学习的复杂程度
系列学习
辨别学习
概念学习
原理学习
问题解决学习
学习的结果分类
动作技能学习
态度学习
言语信息学习
认知策略学习
智慧技能学习
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分类
意义学习
机械学习
学习的方式分类
接受学习
发现学习
学习内容分类
认知学习
概念
种类
初级认知学习
高级认知学习
动作技能学习
概念
种类
连续技能和非连续技能
封闭技能和开放技能
精细动作技能和粗大动作技能
现象
练习
练习曲线
高原期
提高效率的条件
学习迁移
正迁移和负迁移
近迁移和远迁移
有意迁移和无意迁移
理论
联结主义学派
经典条件作用
习得
消退
泛化和分化
操作性条件作用
桑代克:错误学习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正强化
给予一个愉快刺激
奖品
负强化
摆脱厌恶刺激
学生进步,教师撤销处分
增加行为发生频率
惩罚
呈现一个厌恶刺激
体罚、谴责
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
消退
无任何强化物
不予理睬
减少行为发生频率
认知学派
格式塔:顿悟学习
托尔曼的认知学习/潜伏学习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新旧经验反复、双向的交互作用
毕生发展
概述
个体发展的阶段性和关键期
产前期:受精至出生
婴幼儿期:3-6岁
儿童后期:6-12岁
青年期:12-20岁
成年期:20-40岁
中年期:40-65岁
老年期:65岁以上
发展的连续性和变化性
遗传与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发展中的差异
年龄差异
个别差异
现象
身体发展
认知发展
语言获得理论
学习论
先天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婴儿期
婴儿靠感觉和动作认识周围的世界。在一阶段中,婴儿发展起发展起若干重要的认知阶段,其中之一:客体永存。
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期
开始学习并逐渐能够熟练运用符号表征事物,并用符号简单思考(皮亚杰把这种通过符号进行学习的能力成为符号功能)。在这一阶段儿童思维发展的两个典型局限性特点是思维的片面性(不同方向的山不一样)和我向思维(自己喜欢别人也会喜欢)。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典型标志:儿童能够运用符号进行有逻辑的思考活动,分类、数字处理、时间和空间概念有了很大进步。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之后
典型特征:抽象思维的发展和完善。青少年开始运用抽象的概念,能提出合理可行的假设并进行验证,知道事物的发生有多种可能性。
社会性发展
依恋行为
理论
碗柜理论
恒河猴实验
分类
安全型依恋
逃避型依恋
矛盾型依恋
道德发展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
道德他律时期
通常只从行为的结果做出道德判断:全对或全错;权威不能改变;儿童服从规则并认为违反了规则应受到惩罚。
道德自律时期
从动机进行道德判断
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阶段理论(柯尔伯格)
前习俗道德时期4-10岁
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
相对功利阶段
儿童处于外在控制的时期,服从于得到奖赏、逃避惩罚的道德原则
习俗道德时期10-13岁
寻求认可阶段
顺从权威阶段
儿童将权威的标准加以内化,服从法则以取悦于他人或维持秩序
后习俗道德时期13岁以后
法制观念阶段
价值观念阶段
道德观完全内化,他们认识到道德原则之间的冲突,并懂得从中进行选择
社会化和人格发展
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
代替强化:在奖励和惩罚中学习
内在强化
心理学研究设计
横断研究
纵向研究
断代-序列研究
心理学
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感知
记忆
思维
语言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心理状态
心境/激情
情绪
注意力集中
意识/注意
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
需要/动机
态度
个性特征
能力
人格
内容
概述
定义
作用
分类
特点/性
功能
生理基础
学说/理论
现象
信息加工
(内)人的心理特征
能力
人格
(外)信息加工
意识/注意
感知觉
记忆
思维
语言
行为结果
学习
人的全程发展
行为调节和控制
动机
情绪
社会心理学
概述
定义
研究范围
发展简史
方法
基本理论
社会思维
社会化
社会知觉
自我概念
自我有关的概念
自尊
归因
社会影响
从众
服从
顺从
态度形成与转变
说服
群体影响
社会关系
偏见
侵犯行为
利他行为与亲社会行为
人际关系
人际沟通
合作与竞争
冲突
人格心理学
含义
含义
研究内容
特点
研究方法
人格分析水平
人格特性
人格心理学的流派与应用
主要流派
精神分析
行为主义
认知流派
人本主义流派
特质流派
生物学流派
积极心理学
人格测量
概述
自陈量表
投射测验
情景测验
自我概念测验
统计心理学
描述统计
绪论
心理统计内容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中心:部分数据推测总体特征
描述
推论
数据类型
观测方式及来源划分
计数数据
测量数据
数据是否连续
连续数据
任意两个数据之间都可以细分出无限多个大小不同的数值;身高、体重
离散数据
班级个数
根据数据反应的测量水平
称名数据
分类
顺序数据
排序
等距数据
相等单位,无绝对零;心理量、摄氏度是等距数据
比率数据
相等单位,有绝对零;物理量
频率、概率
参数、统计量
总体、样本、个体
n>30大样本;n<30为小样本
统计图表
数据的初步整理
排序
统计分组
统计表
简单次数分布表
个数或分数分布范围较小的数据
分组次数分布表
个数或分数分布范围较大的数据
求全距;确定组数与组距;列分组区间;登记次数;计算次数
优点:范围较大;排列成序;能显现数据的集中情况及差异情况
缺点:原始数据不见了——归组效应
相对次数分布表
用频数比率或百分比来表示次数
累加次数分布表
了解某一区间上限以下(向上累加)或下限以上(向下累加)的数据总数
可以了解某个数值以下或以上的数据数目
双列次数分布表
有联系的两列变量用同一个表表示
不等距次数分布表
统计图
次数分布图
直方图
以矩形的面积表示连续性随机变量的次数分布图
面积=频数
次数多边形图
凡是等距分组可以用直方图表示的数据,都可用次数多边形图来表示
累加次数分布图
其他
条形图
离散型数据,即计数资料
圆形图
间断性资料,显示各部分比重大小
线形图
连续性资料;能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能描述某种现象在时间上的发展趋势;或一种现象随另一种现象变化情形
散点图
用圆点疏密来表示两种现象的相关程度
茎叶图
形状像是侧放的直方图;保留了原始数据
集中量数
算术平均数
公式
乘变、加变、和为零
优点
缺点
平均数的应用原则:同质性原则;平均数与个体数值相结合的原则;平均数与方差及标准差相结合的原则;
中数
公式
优点
免受极端值的影响:计算简单、容易理解、不受极端值影响
缺点
未利用到所有数据,不能进一步代数运算:代表性差、不够灵敏、稳定性低、需要排序、不能做进一步代数运算
应用
一组数据中出现两个极端数值时;个别数据不清晰时;当需要快速估计一组数据的代表值的时候
众数
应用:粗略估计;不同质;有极端值(一般用中数);双峰分布
平均数、中数、众数三者关系
加权平均数:加权
几何平均数:增长比率
调和平均数:平均速率
差异量数
绝对差异量数
全距
离差和平均差
平均差 优点:反应单个数值离中情况;全部数值的分散程度;灵敏;计算简单 缺点:需要取绝对值,比较低效
方差和标准差
方差特点:可加性;可分解性
标准差:性能最好的差异量数;加不变、乘变;优点:反应灵敏、计算严密、简明易解、适合进一步运算、较少受到抽样影响、可以用于删除异常值;缺点:运算繁琐、易受极端值影响; 异常值的取舍:±3s原则 什么情况用标准差:同一特质、同一测量工具、样本水平比较接近;
相对差异量数
变异/差异系数/相对标准差:CV=S/平均数的百分比 应用:同一团体不同观测值离散程度比较;水平相差很大,但进行的是同一种观测的各种团体的观测值的离散程度的比较;
相对位置量数
标准/Z分数:表示原始分数在平均数以上或以下几个标准差的位置 实质:Z分数无实际单位,以平均数为参考点,以标准差为单位的一个相对量;Z分数之和为O,Z分数的平均数也为0;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所有原始分数的Z分数标准差为1;原始分数转化为Z分数以后,两者的分布形状相同;若原始分数呈正态分布,则转换可得所有Z分数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标准正态分布; 优点:可比、可加、明确、稳定; 缺点:计算复杂;在进行比较时必须满足数据原始形态相同;
百分位数/百分等级:互为逆运算
百分位差:常见的P90-P10、P93-P7(以全距表示数据离散的时候,受极端值的影响)
四分位差:等于P75-P25
相关量数
概述
相关系数r
皮尔逊积差相关
皆是两个变量线性相关方向和程度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方法; 应用: 1.两个连续变量,等距或比率数据; 2.数据成对、不少于30对; 3.总体是正态分布; 4.线性关系;
协方差:两列变量的离散程度
积差相关公式:用离均差计算;用标准分数计算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应用: 1.两个非连续变量,主要是顺序数据; 2.数据成对、少于30对; 3.总体是非正态分布; 4.线性关系; 等级相关的使用范围比积差相关的大,精度缺差;能用积差不用等级
肯德尔等级相关
多列的等级相关
肯德尔W系数/肯德尔和谐系数:K个评价值对N件事物进行等级评定或一个评价者先后K次评价N件事物;介于0-1之间;
肯德尔U系数/肯德尔一致性系数:采用的对偶比较法
质与量相关
一列是按性质分的类别变量,另一列是等距或等比的测量数据,求两种变量的直线相关
二分变量
真正的二分变量
离散型的;男女
人为的二分变量
连续的;及格不及格
点二列相关
一列真正二分变量,另一列是等距变量和等比数据rpb;
二列相关
一列人为;另一列是等距变量和等比数据;rb
多列相关
一列等距或等比的测量数据,一列是人为划分的多种类别的称名变量,如优良中差;
品质相关:都是计数数据
四分相关
人为二分变量
∅相关
真正的二分变量;公式需要掌握
列联表相关
推论统计
推断统计的数学基础
概率
后验概率
统计概率,实际实验得来的
先验概率
从理论推测概率
概率性质:非负的;必然事件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概率为0
定理: 1.P(A+B)=P(A)+P(B)=P(A或B)互不相容事件 2.P(AB)=P(A)*P(B)=P(A且B)独立事件
概率分布
按分布函数的来源划分
经验分布
理论分布
按随机变量是否具有连续性划分
正态分布
最常用的连续随机变量分布
特征: 1.正态分布形式是对称的(对称不一定正态); 2.拐点位于±1个标准差的位置; 3.正态分布是一族分布,分布形态会随着均值和标准差的变化而变化; 4.正态分布曲线线下面积为1,分布包含了所有的数据; 5.正态分布曲线下,标准差和面积有一定的数量的关系; 6.正态分布下各差异量数之间有固定的比率; ±1s包含总面积的68.26%;重点 ±1.96s包含总面积的95%;重点 ±2.58s包含总面积的99%;重点 ±3s包含总面积的99.74%; ±4s包含总面积的99.99%; 应用: 1.化等级评定为测量数据; 2.确定测验题目的难易程度; 3.在能力分组或等级评定时确定人数; 4.测验分数正态化;
二项分布
最常用的离散分布
实验只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结果的概率分布,可以说是两种对立事件的概率分布; 特征: 1.有两种结果; 2.共有n次实验,n是预先给定的任意整数; 3.各次实验各自独立; 4.结果的概率在任一次试验中都是固定的; 性质: 1.离散型; p=q时图形兑成; p=q呈偏态,若n很大,则二项分布接近于正态分布; 若二项分布满足np且nq大于等于5,二项分布接近正态分布; 公式:背会 应用: 1.主要用于解决含有机遇性质的问题;
按所描述的数据特征划分
基本随机变量分布:原始数据的分布
抽样分布:样本统计量的分布;样本统计量会产生标准误(SE)
总体分布为正态,方差已知,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正态分布 公式需要记住 总体分布为正态,方差无知,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正态分布 公式需要记住
T分布(和Z有关): 特点: 1.平均值为零; 2.当平均值0左右对称的分布,左侧t为负值,右侧t为正值 3.变量取值在负无穷到正无穷之间 4.当样本容量趋近于无穷,t分布为正态分布,方差为1
X2分布 1.正偏态分布,其分布曲线形状会随着df的变化而变化,df越小分布越偏斜,df很大时,接近正态分布,当df趋于无穷时,分布即是正态分布; 2.卡方分布是正值; 3.卡方分布的和也为卡方分布,即卡方分布具有可加性; 4.如果df>2,这时卡方分布的平均数等于df,方差等关于2df; 5.卡方分布是连续性分布;
F分布(比着T、卡方分布更重要些)F(a,b) 特点: 1.F分布形态是一个正偏态分布,它的分布曲线随分子、分母的自由度的增加而渐进正态分布; 2.F分布为正值; 3.当分子的自由度为1,分母的自由度为任意值时,F值与分母自由度相同概率的t值的平方相等; 4.可判别两样本是否来自同一总体;
样本平均数分布
抽样原理与抽样方法
参数估计
点估计、区间估计、标准误
点估计 特点: 1.可信度不高 良好估计量的标准; 1.无偏性:即偏差的平均数为0 2.有效性;方差越小越好 3.一致性:样本容量无限增大,越接近整体 4.充分性;平均值和标准差能充分的反应总体信息
区间估计(依据样本分布原理,用样本分布的标准误来计算区间长度) 特点: 1.区间范围;能说明正确率;区间精确度不高; 2. 置信区间 显著性水平:犯错误的概率,α一般等于0.05或0.01 置信水平/置信度:正确率1-α一般等于0.95或0.99 置信区间的影响因素: 1.样本容量:n越大,标准误越小,置信区间越窄,估计越准确; 2.置信水平:置信水平越高,置信区间越宽; 3.样本方差:样本数据变异性越大,对于相同置信度,所需置信区间越宽; 计算: 1.95%的把握进行区间估计,那么此时α=0.05,Z值等于1.96 1.99%的把握进行区间估计,那么此时α=0.01,Z值等于2.58 解题:先算标准误,查出Z分数,相乘在加减; 方差(总体)已知,对总体平均数的估计: 步骤1:计算样本的平均数、标准差 步骤2:算出标准误 步骤3:确定置信水平 步骤4:确定置信区间 方差(总体)未知,对总体平均数的估计(用样本方差代替总体方差,总数减一): 步骤1:计算样本的平均数、标准差 步骤2:算出标准误 步骤3:确定置信水平 步骤4:确定置信区间
总体平均数的估计
标准差与方差的区间的估计
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的原理
两类假设
两种思想
统计检验力=1-β; 影响因素; 1.处理效应大小:处理效应越明显,统计检验力越大; 2.显著性水平α:α增大,β减小,1-β增大; 3.检验水平:单侧检验的统计检验力高于双侧(双侧检验差异比较好); 4.样本容量:统计检验力大一些;
样本与总体平均数差异的检验
总体正态、总体方差已知,用Z检验: 总体正态、总体方差未知,用t检验: 总体非正态,样本容量较大,样本平均数服从近似正态分布,采用近似Z检验
两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检验
方差的显著性检验
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的原理与基本过程
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协方差分析
多因素方差分析
事后检验
统计功效和效果量
统计功效
效果量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概述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检验、及应用
可视化一元线性回归的曲线方程
卡方检验
卡方检验的基本原理
配合度检验
独立性检验
非参数检验
非参数检验概述
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
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
多元统计分析初步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主成分分析
因素分析
考试方式: 1.与实验结合 2.统计原理和统计方法是重点,而不是记公式 3.重点考察各种统计学方法使用条件,正确选用统计方法 考试题型: 1.选择题:统计的基础知识、必会公式的简单计算; 2.计算题:对统计原理的理解及公式的使用; 注意事项: 1.克服畏难情绪; 2.掌握各种统计方法使用的条件(公式什么样、什么时间使用); 3.一定要做练习; 4.会用即可,不求甚解;
测量心理学
心理测量基本原理
基础
经典测量理论
项目反应理论
概化理论
心理测验及应用
心理测验编制技术
心理测验实施
测验常模
标准参照测验
常用的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的应用
实验
概述
产生和发展
研究伦理
实验的一般程序
变量和设计
变量
设计
信度和效度
反应时法
概述
影响因素
反应时技术
心理物理法
传统的心理物理法
心理物理学函数
感觉的直接测量
信号检测论
主要的心理学实验
注意
知觉
记忆和学习
思维
情绪
1.往往和统计一起; 2.实验方法和实验操作是重点; 3.重点是基本逻辑和一般方法,而不是记忆; 4. 客观题:基础知识/实验方法中对变量的理解和判断 主观题:实验设计/实验设计与统计结果的结合分析/给定具体实验问题分析及完善
管理心理学
绪论
定义
管理
管理者的工作职能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管理哲学
经纪人假设
自我实现人假设
社会人假设
复杂人假设
文化人假设
决策人假设
学习人假设
组织激励
概述
激励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三重需要理论
奥德弗的生存、关系、成长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强化理论
期望理论
公平理论
目标设置理论
工作特征理论
工作再设计理论
领导理论
概述
领导理论
领导有效性的特质理论
领导有效性的行为理论
领导有效性的权变理论
生命周期理论
当代领导有效性理论
领导代替理论
组织理论
组织结构
组织文化
组织变革与发展
组织承诺
临床咨询
概念历史
我国咨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概念异同
概念
异同
心理咨询的原则及目标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对专业人员的要求
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心理特征
治疗关系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治疗关系是一种治疗同盟
治疗关系的特征
治疗关系的影响因素
共情
积极关注
尊重与温暖
真诚可信
咨询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咨询关系的匹配与转介处理
临床咨询的工作伦理
伦理守则
价值与价值干预
研究方法
治疗流派
精神分析
行为主义
人本主义
认知疗法
其他心理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的整体趋势
不同流派治疗方法及评价一起记忆
补充内容
临床评估
会谈技巧
倾听
影响性技巧
克服阻碍咨询的因素
两级获益
变态心理学
概述
正常异常的区分、重性精神病的界定
心理异常的成因
常见的心理异常症状
认知障碍
情感障碍
意志行为障碍
心理障碍的分类与诊断
焦虑障碍
概述
恐怖症
惊恐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
强迫症
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境障碍与自杀
心境障碍
单相感情障碍
双相感情障碍
心境障碍的治疗
自杀
躯体形式障碍和分离性障碍
两则比较
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病因
躯体形式治疗
分离性障碍
分离性障碍病因
分离性障碍治疗
进食障碍
概述
临床表现
神经性厌食症
神经性贪食症
病因
治疗
人格障碍
概述
类型
病因
治疗
物质依赖
诊断标准
酒精滥用与依赖
阿片类物质滥用与依赖
大麻类滥用与依赖
烟草类滥用与尼古丁依赖
其他易成瘾药物
儿童心理障碍
孤独症
多动症
学习障碍
品行障碍
精神分裂症
概述
流行病特点
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分型、病程、和预后
病因和发病机制
治疗
适应障碍
概述
临床表现
诊断
病因
治疗
心理卫生
对常见心理问题干预
三级预防
发展
绪论
发展心理学历史人物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横断
纵向
聚合研究
双生子研究
微观发生学
论述:是什么?优缺点
主要理论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
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两则的区别与联系
行为主义
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环境决定论
对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
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
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
强化与惩罚
儿童行为的实际控制
育婴箱
行为矫正
教学机器和教学程序
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及过程
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理论内容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心理结构的发展
图式
同化
顺应
平衡
认知发展阶段论
儿童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
生态系统理论
微观系统
中间系统
外层系统
宏观系统
心理发展的基本内容
生理发展
孕期和童年期的生理发展
孕期
选择题
婴儿
选择
幼儿
青少年的生理发展
成年期的生理变化
熟读
认知发展
婴儿
选择、名词解释、简答题
婴儿知觉发展的研究范式
幼儿
幼儿思维
选择
心理理论
选择、大题
童年期
思维
选择
青少年
逻辑思维的发展
选择、简答、论述
成年期
卡特尔的流体、晶体智力理论
选择题
认知老化
加工资源理论
感觉功能理论
执行功能减退假说理论
语言获得
婴儿
婴儿言语发展理论
论述题
语言的表达能力
选择
社会性发展
婴儿的气质类型
婴儿的依恋
幼儿游戏
霍尔
皮亚杰
帕腾
幼儿的道德认知阶段
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
儿童的认知和交往能力
青春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特点
自我概念
自我评价
青春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
同一性弥漫
同一性封闭
同一性延迟
同一性获得
影响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因素
青春期的反社会行为
性别发展
社会性别
性别角色的获得
性别化的理论
道德发展
科尔伯格的道德推理阶段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