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新教材数学必修一第一章思维导图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此导图分为两大块,分别为集合、常用逻辑用语,将这两大块知识点细细划分,用思维导入进行知识梳理,能够直观明了的把握知识脉络。使您不再遗漏任何重点! 标签: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集合的概念
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
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的总体叫做集合。
把集合中所有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 }”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一般地,设A是一个集合,我们把集合A中左右具有共同特征P(x)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表示为{x∈A|P(x)}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对于两个集合A B,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种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就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记作A⊆B(或B⊇A)
如果集合A⊆B,但存在元素x∈B,且x∉A,就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
Venn图
子主题
一般地,我们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Ø,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集合的基本运算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
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作U
对于一个集合A,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记作CuA,即CuA={x∣x∈U且x∉A}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一般地,若p,则q为真命题是指由p通过推理可以得出q。这时,我们就说,由p可以推出q,记作p⇒q,并且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如果“若p,则q”和它的逆命题“若q,则p”均是真命题,即既有p⇒q,又有q⇒p,就记作p⇔q。此时,p既是q的充分条件,也是q额必要条件,我们说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为充要条件。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短语“所有的”“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并用符号“∀”表示。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量词命题。
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并用符号“∃”表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存在量词命题。
对于含有一个量词的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有下面的结论: 全称量词命题:∀x∈M,p(x) 它的否定:∃x∈M,┐p(x)
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有下面的结论: 存在量词命题:∃x∈M,p(x) 它的否定:∀x∈M,┐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