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播音创作基础
实用播音教程第二册思维导图,详细概括
编辑于2019-12-17 12:00:40播音创作基础
一:准备稿件的方法
理论概要
广义备稿:平时不断地学习积累
狭义备稿:播出前具体一篇稿件的准备
1“备稿六步”:划分层次,概括主题,联系背景(播音背景:历史背景、写作背景)),明确目的,找出重点,确定基调(是指稿件总的感情色彩和分量,不是只播音时声音的高低)。
2 联系背景:上情:和稿件有关的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 下情:指国际,国内各方面的现实情况及其变化。
3基调:指稿件总的感情色彩和分量,不是指播音时声音的高低
二:情景再现
一 情景再现的定义:在符合稿件需要的前提下。以稿件提供的材料为原型,使稿件中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景物、情绪等在播音员脑海里不断浮现,形成连续活动的画面,并不断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
二 情景再现的过程:1.理清头绪 2.设身处地 3.触景生情 4.现身说法(不可换位置)
三 情景再现必须明确的问题:
1一定要以稿件为依据,是在分析理解稿件的基础上进行的
2 一定要产生于某种具体的感受中,感受是把文字稿件变成自己想说的话的关键环节,感受是理解到表达的桥梁
四 情景再现的三个关键点:感受 想象 表达
五 情景再现的三种力:感受力 想象力 表达力
三:内在语
一 内在语的定义:是指那些在播音语言中所不便表露、不能表露或没有完全表露出来和没有直接表露出来的语句关系和语句本质;内在语是帮助播音员主持人把稿件变成自己想要说的话,使思想感情运动起来的内部技巧之一,对播音表达的直接引发和深化含义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考题)
二 内在语的作用:揭示语句本质 揭示语言链条
三 内在语的类型
1发语性内在语
2寓意性内在语
什么是寓意性内在语? 寓意性内在语是稿件文字的“弦外之音”,是隐含在语句深层的内在含义,是结合上下文语言环境挖掘出来的语句本质和语句目的
3关联性内在语
4提示性内在语
5反语性内在语
6回味性内在语(寓意式回味 反问式回味 意境式回味 线索式回味)
四 内在语的重要意义
1.内在语是播音员、主持人把稿件变成自己想要说的话,使思想感情运动起来的内部技巧之一
2.内在语是承序语言链条的结节点
3.内在语是语言目的的集中体现
4.内在语是播音创作性和播音员创作个性的一个重要标志
5.内在语是新闻播音真实性的重要保证
五 内在语的技巧如何做到最优化?
1.内在语是对稿件理解和感受的集中概论
2.在稿件的重点和难点上把握内在语
3.注意内在语的差异性
4.内在语的概括要鲜明、简洁,有说服力
四:对象感
1.对象感产生的原因
1)工作的性质 大众传播的三项特征:它针对大量的、异质的和匿名的受众;信息是公开传播的,安排消息传播的时间,通常是以同时到达大多数受众为目的的,而且其特征是稍纵即逝的;传播者一般是复杂的组织,或在复杂的机构中运作,因而可能需要庞大的开支。
2)工作条件的特殊性 面前没有受众,我们看不到传播对象
2.对象感的概念 播音员、主持人必须设想和感觉到对象的存在和对象的反应,必须从感觉上意识到受众的心理、要求、愿望、情绪等,并由此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
3.对象感的特点
1)属于某种联想、想像的东西
2)对象感必须是具体的(具体设想)
4.对象感的作用 与受众建立起互相激励、互相鼓舞的无形的“默契”,甚至感觉到思想感情似乎有所“交流”
5.如何设想 对象的设想,必须从质和量两方面去进行,质的方面又是最根本的。 所谓量的方面是指:性别、年龄、职业、人数等,有关对象的一般情况。 所谓质的方面是指:环境、气氛、心理、素养等,有关对象的个性要求。
五:停连重音
停连
一 停连:停,指停顿。连,指连接。有停顿,有连接,才能更好的传神达意。那些不休止、中断地地方,特别是文字稿件中有标点符号而不休止、不中断的地方,就是连接。
二 为什么有停连? 停与连,在有声语言的表达中常常是同时存在的,既是生理需求也是心理需求。
三 停连运用的基本原则:标点符号是参考,语法关系是基础,情感表达是根本
四 停连的分类:区分性 呼应性 并列性 分合性 强调性 判断性 转换性 生理性 回味性 灵活性
五 停连的方法: 落停和扬停 直连和曲连
重音
一 重音:在播音中,那些根据语句目的、思想感情需要而给予强调的词或短语,这就是重音。(最能体现语句目的、最能表达思想感情的词或短语)
二 确定重音的原则:直说性,隐含性
三 重音的分类:并列性 对比性 呼应性 递进性 转折性 强调性 比喻性 拟声性 肯定性 反义性
四 重音的方法:高低强弱法、快慢停连法,虚实明暗法
五 理解重音概念时要注意的问题:
1.重音存在的单位是语句(注意不能 把重音局限在“意群”范围内”)
2.重音不同于词的轻重格式
3.重音不等于重读
六:语气
一 语气: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
二 在播音创作中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语气?
三 语气与语境的关系:语气受具体的语言环境的影响制约,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把握语气,语气才能准确。
四 语气的感情色彩:主要指“语句所包含的是非和爱憎”,是非是指态度方面的具体性质(赞扬 支持 批评 反对 严肃 郑重等);爱憎是指感情方面的具体性质(如喜悦 热爱 焦急 悲伤 憎恨 冷漠等)
五 语势的含义:一个句子在思想感情运动状态下声音的态势,或者说有声语言的发展趋向 (中间包括 气息 声音 口腔状态)
六 语势的种类:波峰类 波谷类 上山类 下山类 半起类
七:节奏
一 节奏的概念:在播音中,节奏应该是由全篇稿件发出的播音员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所造成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 可以从四个方面去认识:
1.播音节奏是以思想感情运动为依据的声音运动形式
2.播音节奏的外部形式表现为有声语言流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3.播音节奏是具有一定特点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
4.播音节奏的整体性
二 节奏概念的性质:节奏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也是生理和心理的统一;节奏的变化由各种不同的要素的对比综合显现。(节奏的要素中包含着速度);节奏是交替出现的有一定规律的有序运动。
三 节奏的类型:
1 轻快型:多扬少抑,多轻少重,声轻不着力,语流中顿挫少,且停顿时间短,语速较快,轻巧明丽,有一定跳跃感,全篇重点处的基本语气,基本转换都比较轻快。
2凝重型:多抑少扬,多重少轻,声强且着力,色彩多浓重,语势较平稳,顿挫较多,且时间长,语速偏慢,重点处的基本语速基本转换都显得分量较重。
3低沉型:声音偏暗偏沉,语势多为落潮类,句尾落点多显沉重,语速较缓,重点处的基本语气,基本转换多偏于沉缓。
4高亢型:声音多独亮高昂,语势多为起潮类,峰峰紧连,扬而更扬,语速偏快,多重少轻,多连少停,重点处的基本语气基本转换都带有昂扬积极的特点。
5舒缓型:声音多轻松明朗,略高但不着力,多连少顿,语势跌荡,但多轻柔舒展,重点处的基本语气基本转换都显得舒展徐缓。
6紧张型:声音多扬少抑,多重少轻,语速快,气较促,顿挫短暂,语言密度大,重点处的基本语气,基本转换都较急促,紧张。
四 节奏转换形式
1 欲抑先扬,欲扬先抑
2 欲停先连,欲连先停
3 欲轻先重 欲重先轻
4 欲快先慢 欲慢先快
五 节奏转换的技巧所谓转换技巧,主要是聪转换的速度、幅度和向度(顺逆指向)来说的,即突转、渐转;大转、小转;顺转、逆转。
八:即兴口语表达
1.口语表达的特点使其形成了独特的表达过程
2.思维能力训练
1)发散思维方法:横向思维法、纵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法
2)聚合思维方法:求同法、求异法、分析、综合法 在我们的思维活动中发散思维方法和聚合思维方法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
3.几种常见论证方法的训练 1)演绎论证2)归纳论证3)比喻论证4)类比论证5)因果论证6)反驳论证
九:综合练习
一 训练目的及要求
1.综合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统一性原则
4.弥补性原则
5.个性化原则
6.记忆性原则
二 讲述语体练习
(一)寓言
(二)童话·故事
三 叙述、议论语体练习
1.散文(抒述语体)
(二)杂文、议论文(议论语体)
四 新闻播报语体练习
1.简讯
2.消息
3.专题新闻
4.新闻特写
五 即兴口语练习
1.口头描述
2.口头复述、评述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