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发展心理学
本导图详细介绍了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主要内容有发展心理学导论、生物学基础、感知觉发展。等适合对发展心理学感兴趣的朋友和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的本科生参考使用。
编辑于2022-10-16 20:02:19 北京市一步步教你构建一个股票模糊搜索框,涉及JavaScript学习、前端设计与编程、股票数据处理、Django网站搭建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强烈推荐计算机编程初学者参考尝试,有助于快速提高编程能力。
来自名牌大学博士生的书单推荐。涉及计算机科学、数学、复杂性科学、心理学、社会心理、生物学等等各个学科,帮助大家拓宽眼界,开拓视野,积累知识,走向成功人生。
本模板介绍了计算机学科学术论文检索与阅读的方法,非常适合希望提高学术能力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模板介绍了论文的相关名词解释、搜索工具、基本结构、阅读方法和原则等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一步步教你构建一个股票模糊搜索框,涉及JavaScript学习、前端设计与编程、股票数据处理、Django网站搭建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强烈推荐计算机编程初学者参考尝试,有助于快速提高编程能力。
来自名牌大学博士生的书单推荐。涉及计算机科学、数学、复杂性科学、心理学、社会心理、生物学等等各个学科,帮助大家拓宽眼界,开拓视野,积累知识,走向成功人生。
本模板介绍了计算机学科学术论文检索与阅读的方法,非常适合希望提高学术能力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模板介绍了论文的相关名词解释、搜索工具、基本结构、阅读方法和原则等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
发展心理学
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
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变化趋势
比较不同年龄组之间各种心理特征的差异
描述每个年龄段心理发展特点
分析影响心理发展的诸方面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列举心理发展影响因素并恰当归类
分析各类影响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具体影响及其相互作用
探寻有利于心理发展的条件因素
了解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尝试进行发展心理学研究设计
理解发展心理学的重要实验
关注和尊重发展中的个体,特别是儿童
表现出对发展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兴趣
理解和接纳个体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学习发展心理学的意义
发展学家追求的目标
描述、解释、优化发展
学习发展心理学的知识、视角、方法
专业和职业发展
教育、家政服务、医疗保健、文学、大众传媒、儿童食品、玩具、用品的设计、制造和销售
自我发展
悦纳自己、为人父母
发展心理学导论
发展心理学界说
发展心理学(广义): 旨在识别和解释个体跨时间的连续性和所发生的变化的一门心理学分支学科
研究种系发展
动物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研究个体发展(狭义)
儿童心理学(婴儿、幼儿、童年、青少年)0-18岁
青年心理学
成年心理学
中年心理学
老年心理学
生命全程全阶段
本课程划分
婴儿期
0-3
幼儿期
3-6
童年期
6-12
青少年/青春期
12-18 或 12-20
成年初期
18-35
成年中期
35-60
成年晚期
60岁以后
其他标准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
儿童:不大于18岁
联合国大会
青年:15-24(含)
国际组织、国际公约
医疗保健、法律、保险、其他公共服务
图书、影视分级
学校和教育
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
思想基础
社会发展与儿童观的演变推动人们关注并研究儿童的成长规律
方法论基础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所提供的科学方法论和辨证自然观
实践需要
近代的“心理学化的教育”
心理学发展
作为一门科学的出现,1879年冯特在德国建立心理学实验室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科学儿童心理学产生标志
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著作《儿童心理》(实验探索性)出版
儿童心理学创始人
普莱尔
儿童心理学产生时期的主要研究
婴儿传记法的运用
达尔文、普莱尔
发展常模(例如智力测验)/标准化研究与心理测验运动
(霍尔)问卷、(比纳、西蒙)智力测验
基本理论假设是成熟优势论
强调发展是生理成熟的结果。儿童的发展有一定的生物内在进度表,并与特定的年龄对应
儿童心理学的演变
1910-1930年代,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时期
广泛的基础专业研究、多种理论观点、专业组织和期刊等
1930年代之后,西方儿童心理学的演变和增新时期
主要理论流派的观点更新、研究对象范围和问题领域扩展
从儿童发展到毕生发展研究
发展心理学之父
霍尔
1891年运用“问卷法”探索儿童心理内容
1904年《青少年:它的心理学、及其生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青少年心理学)
1922年《衰老:人的后半生》(老年心理学)
精神分析学派的研究
荣格
成年期心理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
毕生人格发展阶段
发展心理学专著
1930年代,美国相继出版发展心理学专著
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做章名,取代了“儿童心理学”
1980年以后,出现交叉学科“发展科学”
发展学家:来自某具体学科的,探讨发展过程的任何学者,如心理学家、生物学家、社会学家、神经科学家、人类学家、教育学家
我国发展心理学的发展
1920年代儿童心理学开始被介绍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本儿童心理学专著:朱智贤《儿童心理学》
1990年代出版发展心理学专著
朱智贤等《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1991)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1995)
阅读林崇德《中国的发展心理学七十年》
中国的发展心理学自20世纪90年代后基本上与国际发展心理学在同步发展
儿童青少年在心理研究仍是主体,但出现年龄上的两级研究发展趋势,即婴儿期和老年期的研究逐渐增多
与多种学科综合交叉的发展:如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认知与心理语言学等
新的方向:儿童青少年网络心理学、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等
应用发展心理学兴起: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指导、弱势群体发展研究等
关于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个体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天性与教养: 先天因素和后天教养哪一个影响更大
天性的作用
内容
遗传、生理基础、气质等
例子
“天赋异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霍尔:“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教养的作用
内容
后天经验、环境因素
例子
“优良的教养可以战胜先天不足的基因”
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鲍德温:大部分人类特征是遗传和环境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遗传决定发展的上限/可能性,后天经验决定发展的实际水平
成年期心理行为极端不良表现大多是先天气质倾向和不良成长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主动与被动: 个体是自身发展的积极参与者还是环境影响的被动接受者
婴儿的感觉偏好
对环境刺激的选择性反应
个体参与环境的建构
儿童自身因素影响父母的养育态度和行为
有意识的主动性
随年龄增长,作用越来越大
连续性与阶段性: 持续量变还是阶段性的质变
心理发展曲线显示出一定的年龄阶段性,关键是如何解释不同年龄阶段之间的差异
两种观点
连续观
发展变化是量的积累:知识经验的多少、心理加工技能的熟练程度等
恰当而足量的训练可以消除阶段之间的差异
例如棋类运动的“以小胜大”
阶段观
发展变化是质的飞跃:各阶段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结构不同
无法通过训练消除阶段之间的差异
例如小学生往往难以掌握用方程解决数学问题
关于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流派
精神分析学派(生物决定论)
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
新精神分析理论(埃里克森等)
特征
先天/生物决定论、被动作用、阶段性
行为主义学派(环境决定论)
理论
经典行为主义(华生)
操作学习理论(斯金纳)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
特征
环境决定论、被动作用、连续性
认知学派(相互作用论)
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阶段性)
新皮亚杰理论,信息加工心理学(连续性)
特征
相互作用论、主动作用
背景和系统理论
理论
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维果斯基)
社会文化背景对个体的影响
人类发展生态系统观(布朗分布伦纳)
重视儿童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特征
相互作用、复杂性
对发展特点的一些基本观察
持续和渐变的过程
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将来有一定的连续性
存在着某些重要阶段,其变化决定着个体的未来
一种整体过程
身体、精神,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发展相互联系
可塑性
开端不利的儿童可以经由环境改善而克服弱点
历史和文化背景
不能机械地用“主流”发展模式评判其他族群的发展
接纳并欣赏人类发展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研究的基本原则
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实事求是
研究对象是正在发展的人类个体,特别要求伦理性
尊重被试或监护人的知情权
研究以被试自愿参加为前提
个人尊严不受到伤害、私人生活不受干扰
特别是以儿童、青少年为对象的研究,要考虑实验条件对被试的潜在影响(教育性)
数据搜集方法
观察法
例如幼儿攻击行为
访谈法
例如青少年的道德判断
问卷法
例如关于婴儿气质的父母问卷
测验法
例如大学生智力
实验法
例如儿童助人行为的情境实验
探寻发展趋势的研究设计
分类
横断研究
在同一时间里,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纵向研究
对同一个被试个体或群体,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聚合交叉设计(群组序列研究)
横断与纵向研究结合。在不同年龄组被试之间及同组被试在不同年龄进行比较

要考虑
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研究成本
时间及其他
研究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纵向研究中被试流失、练习效应
探寻关系的研究设计
相关设计
目的
揭示变量之间的相关强度
例子
童年期的注意问题与青少年期的思维能力
观看暴力类影视节目与在校攻击行为
方法
多因素分析 (路径分析或结构方程模型)
大学生的学习体验影响学习结果,并受学习投入的调节作用
家校合作对初中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中,有一部分通过亲子沟通发挥作用
交叉滞后分析


跨文化研究
目的
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被试进行研究,探讨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实验设计
目的
引发环境变化并测量其对个体的影响
例子
榜样行为的后果是否影响儿童的行为 自变量:成人击打玩偶的行为得到奖励还是惩罚 因变量:儿童在类似情形下是否击打玩偶
研究示例:关于遗传和环境作用的研究设计
策略
血缘关系研究
家谱分析
音乐天赋
智力障碍
双生子研究
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心理相关性比较

同卵双生子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心理比较
研究
成长环境不同的双生子成年人的异同
实验研究探讨学习与自然成熟的相对作用
例子
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实验过程
甲48周开始训练,53周学会
乙没有专门训练,55周学会
55周开始,甲乙爬楼梯动作无明显差异
结论
成熟优势论(成熟——学习原则)
在生理成熟未达准备状态时学习不会发生,一旦准备好了,学习就会生效
寄养儿童和亲父母、继父母心理相关性比较

生物学基础
生命的开始与遗传素质
生命的开始
一个人独特的发展道路是从卵子和精子的结合产生受精卵开始的
遗传物质及其载体
卵细胞和精细胞对后代的遗传特征所起的作用几乎相等
基因/DNA是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遗传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性别
取决于性染色体类型
身体特征
头发、血型、视力
部分智力和个性特征
遗传病
概念
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在结构或功能上发生了变异所导致的疾病。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造成的疾病。
类型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苯丙酮尿症PKU
六岁前饮食控制蛋白质摄入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如侏儒症
X染色体遗传病
血友病、色盲
常染色体变异
唐氏综合症(21三体综合症)
性染色体变异
预防与干预
婚检、遗传咨询
孕检与孕期干预
早期筛查与早期干预
胎儿发育与先天素质
胎儿的发育过程

胎儿发育影响因素
母亲的自然特征
身材
血型
年龄
最佳生育年龄25-30岁
孕期营养
叶酸(神经系统)、微量元素等
孕妇的疾病
病毒感染、妊娠高血压等
药物、吸烟、饮酒
孕妇情绪及对怀孕和生育的态度
环境因素
辐射、噪声、有毒物质等
分娩及围产期环境
分娩过程
宫颈扩张和消失
胎儿娩出
胞衣(胎盘)分娩
分娩方式与助产术
正常情况下无论从母亲还是孩子的角度,阴道顺产优于剖腹产
若出现阴道难产,则剖腹产较好
分娩过程中药物及助产工具的使用是否会给儿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目前尚无定论
分娩并发症
缺氧及其并发症
后果
缺氧可能导致动作发育缺陷,对大脑发育和智力发展有不利影响。
分类
中轻度缺氧与正常儿童差别随年龄增长而逐渐缩小
严重缺氧影响可能持续终身
原因
难产、溶血病、胎盘过早脱离、脐绕颈、出生后未能及时呼吸
早产和出生低体重
早产
怀孕<37周
出生低体重
<2500克
极度早产
<28周,体重<1500克。大多疾病缠身,易发生注意和动作障碍,学习困难
新生儿健康检查
阿普伽量表
出生后1分钟5分钟各测一次,满分十分
心率、呼吸应激反应、肌肉张力、肤色
90%新生儿第一次检查在7分左右
低于4分的儿童需要急救,容易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心理或行为问题
先天因素
定义
出生时的身心特征即先天素质。
影响因素
先天素质是遗传基因和胎儿发育过程的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后天调节:缓解围产期危机
围产期问题引发的不良影响将随时间慢慢减弱
早期危机的后果取决于后天环境的质量
支持性的养育环境
丰富而适宜的物理和社会刺激
恰当和适度的早期干预活动
儿童自身的保护性因素,如身心发育、情感社会技能等
生理发育
身体发育
在不同成长周期,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速率各不相同
出生头两年是身体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
身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在青少年阶段
青春发育
身体发育的第二高峰期
男孩13-15
女孩11-13
身体特征
美国11-15岁左右,女孩的身高体重发育水平略超过男孩
性器官和性机能的发育与成熟
女童
月经初潮中位数年龄12.43岁
男童
外生殖器发育启动中位数年龄11.24岁
首次遗精中位数年龄14.32岁
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的生理指标
脑重、头围
大脑皮质结构
脑电波与脑电图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
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阶段
孕3-6周是中枢神经系统形成时期
脑细胞形成于15-18周,此后直至出生后6个月的一年间里迅速增多
2岁之后脑细胞停止增殖
6岁-12岁之间脑重仅增加10%,但脑细胞结构和机能不断地复杂化。18-25岁复杂化过程更加剧烈
成年期尤其50岁以后,大脑重量减少,体积缩小
大脑发育与脑电图变化
大脑皮质成熟的指标
皮质细胞的电活动频率基本达到α波范围,θ波基本消失
大脑发育的程序性
皮质区域依次达到成熟
枕叶
9岁左右
颞叶
11岁左右
顶叶
13岁左右
额叶
20岁左右
大脑发育有两个显著加速期
5-6岁左右,枕叶的α波和θ波斗争激烈
13-14岁左右,皮质除额叶外“斗争”基本结束
青年大脑发育与其冒险行为
前额叶皮层(控制情绪做出决策)体积缩小,经历神经联结的重组
大脑边缘系统(参与情绪反应)变化
多巴胺(神经递质,关系到寻找新颖事物和决定行为的动机价值)在大脑前额皮层和边缘系统达到峰值水平,之后降低,然后趋于稳定
理解青少年行为的冲动性
规则适宜、情绪辅导、丰富的活动
动作发展
各年龄阶段动作发展特点
新生儿
动作主要表现为一般性身体反应活动和先天的无条件反射
觅食反射、吸吮反射、吞咽反射
防御性反射
眼睛闭合、打喷嚏
定向反射
抓握反射(3-4)、拥抱反射(6)、击剑反射(4)、足趾反射(6)、行走反射(2)、游泳反射(4-6)
进化过程中曾经有意义
反映神经系统发育状况
可用于动作训练
乳婴儿
主要是身体各部位基本动作的发展
动作发展常模表及其运用
检测儿童动作发展的水平
为训练儿童的动作提供依据:适时适度

幼儿期及以后
动作技能的发展
动作技能是一种自动的、迅速的、正确的、柔和的动作,不是一个单一的动作,而是一连串的上百个肌肉与神经的协调的动作
包括各种基本生活活动和运动技能,如穿衣、使用餐具、翻书、滚球、跑步、上下楼梯等
婴幼儿身体发育与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
原则
头尾原则
身体各部分发展从头部延伸到身体下半部:头部-颈部-躯干-下肢
动作发展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的方向成熟
近远原则
身体的发展从身体的中部开始,然后延伸到边缘部分。头部和躯干比四肢先发育,手臂和腿比手指脚趾先发育
动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远离身体的部位动作发展较迟
动作发展还相应地表现出从粗到细(从大到小)的发展顺序
注意:青春期身体发育顺序与婴幼儿阶段相反(向心性),先四肢后躯干
动作发展的普遍模式说明遗传对它的影响作用
动作发展还表现出明显的文化差异和个体差异,这在一定程度表明了后天环境的制约作用
早期动作发展的重要意义
摆脱对成人的依赖,独立自由地活动
扩展认知空间,增长知识
影响在同伴交往中的地位及自我意识
儿童早期的动作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大脑和神经系统,以及智力的发展水平
生理和动作发展对心理的影响
发育和成熟速率对心理调适的影响
身体特征与同伴接纳、自我意识
青春期比较容易出现心理生物性紊乱
成熟速率(早熟或晚熟)对青少年的影响
小结
遗传提供最初的物质前提
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
奠定个体差异最初基础
性别、神经活动类型/气质、易感性...
身体发育和生理成熟影响心理调适
生物因素可能受环境和经验的影响
例如大脑的可塑性
生理成熟使心理发展处于一种准备状态
关键期和敏感期
关键期
由生物学因素决定、个体做好充分准备获得新的行为模式的发展时期。错过该时期而带来的发展障碍往往难以弥补
例子
早期剥夺现象
狼孩的语言障碍
习性学研究
禽类的印刻现象
敏感期(最佳期)
个体比其他时候更容易获得新的行为模式的发展阶段。在该时期比其他时期更容易受环境影响。错过该时期,要获得相应的行为模式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多的努力
感知觉发展
儿童感知觉的测定方法
研究问题
有无感知?感知到什么?
方法
婴儿对刺激的自然反应(反射活动、心率、动作等生理反应)
注视、吮吸、脉搏等
视觉偏爱
范茨
婴儿注视两样不同刺激所花费的时间不同,表明婴儿早期能区分形状颜色
视觉偏爱可以反映婴儿更喜欢哪些类型的刺激模式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
习惯化
由于重复或不断受到某种能够导致个体选择性定向反应的刺激而引起个体对该刺激反应减少甚至消失的现象
去习惯化
在形成习惯化之后,立即出示一种新刺激,该刺激的出现使个体的反应恢复到习惯化之前的定向反应水平
条件反射
训练婴儿对某种刺激产生条件反射
改变刺激物的物理特性,观察婴儿反应
条件反射依然出现,则婴儿未识别新刺激与条件刺激的差别
未出现条件反射,则婴儿能分辨新旧刺激的差别
语言反应
配对
根据语言提示对具有相同特征或属性的物体进行匹配
例如:把颜色相同的笔放在一起
指认
按照指令中的颜色、形状或类别名称找出相应物体
例如:指一指三角形
命名
说出物体的颜色、形状或类别名称
例如:这块积木是什么颜色
感知觉发展特点
基本感觉
触觉(皮肤觉)
实验
婴儿对轻微电击反应比较缓慢
结论
疼痛敏感性随年龄逐渐提高
嗅觉
实验
胸垫对比、腋下气味对比
结论
新生儿能通过嗅觉辨认母亲,母乳喂养对这种辨认能力有一定影响
听觉
孕25周左右胎儿听觉系统已接近足月出生的水平:孕25周早产儿对声音刺激有警觉反应
胎儿具有声音记忆:母亲的声音及心跳节律对新生儿具有安抚作用
听力在12、13岁以前一直在增长,但主要发展低频范围的敏锐度。成年后听觉能力逐渐下降,主要是高频部分听力丧失
视觉(视敏度、视力)
孕25周左右视觉发挥功能
新生儿眼球的天然焦距是17厘米
婴儿对眼睛前方20cm左右的物体看得比较清楚
0-5个月,对位于中线左右25-30度,视线上下10度内,且距婴儿不超过90厘米的物体最容易看到
儿童的感知觉发展
视知觉
0-6个月是儿童视知觉发展的关键期。此阶段视觉剥夺或视觉经验贫乏可能造成永久性视力损伤
双眼视觉,出生后头三年为发展关键期——关键斜视、弱视
颜色感知
通常2个月左右婴儿能区分颜色
4、5个月大的婴儿将光谱知觉为我们熟知的四个类别(红黄蓝绿)
色形两维感知
3岁前形状抽象占优势
4-5岁颜色抽象占优势
6岁以后同一抽象占优势
图形知觉
婴儿喜欢人脸图
3个月时对人脸图反应与五官混乱排列的图相近
婴儿偏爱的视觉刺激
具有复杂模式(结构比较复杂)的图形
清晰的图像
活动和轮廓多的图形
曲线或弧线构成的图形
深度知觉
视崖实验
实验过程
婴儿在中央板上,母亲分别在深滩和浅滩的方向呼唤婴儿,观察婴儿反应
研究结果
6.5-14个月婴儿
多数不往深滩爬
2-3个月
对深滩心率减慢
9个月
对深滩心率加快
对视崖的反应与爬行(自主运动)经验有关
知觉恒常性
鲍厄
条件反射原理
6周婴儿显示大小知觉恒常性
方位知觉
3岁
上下
4岁
前后
5-7岁
以自我为中心辨别左右
7-9岁
初步而具体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以他人为中心时常依赖自身动作或表象,较难辨别两个物体的左右关系
9岁以后
灵活而概括地掌握左右概念
感知觉发展趋势
儿童的感知觉从笼统逐步趋向分化和细致
儿童的感知过程逐步概括化:整体与部分知觉
儿童的感知过程综合性和协调性不断增强
儿童的感知过程的有意性(目的性、持续性)增强
成年(40岁以后)感知能力下降
探测刺激的感知阈限提高
某些知觉能力丧失
认知发展: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
皮亚杰简介
关键词
20世纪最有影响的认知发展理论家
认知心理学
日内瓦学派
发生认识论
研究历程
10岁发表第一篇科学报告
16岁在动物学杂志发表大量科技文章
22岁获得生物学和哲学双博士学位
为西奥多·西蒙工作期间转入儿童智力研究——力图发现智力的胚胎学
1955年在日内瓦大学建立发生认识论国际中心
皮亚杰研究儿童认知特点的方法和概念
主要研究方法
自然观察
临床法(认知测试+谈话)
基本概念
认知
认识、思维、智慧。包括记忆、表征、分类、问题解决、想象、梦想、创造等
经典测试与解释认知特点的基本概念
实验
寻物实验:客体永久性
当客体在眼前消失时,儿童依然认为它是存在的
三山实验:自我中心
个体从自己的立场,根据自己的经验认识事物,很难想象从别人的角度如何表征事物
守恒实验
守恒
两种等量物质,只要无增无减,即使把它们重新安排,它们在质量重量长度数量容量面积或体积方面仍然是相等的。
类包含关系理解:群集结构
连续排序
序列化运算
传递推理
问题解决实验:假设-演绎推理
单摆振动实验、杠杆平衡、化学混合实验
思考假设性的问题:命题思维
我手里的泥团是绿的或者不是绿的
三段式推理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感知运动阶段
年龄
0-2岁
基本特征
依靠感知和动作思考和适应外部世界
认知表现
循环反应
通过动作尝试引发先前被自己动作偶然引发的事件
功能性游戏
身体动作游戏
客体永久性
大约1周岁左右出现。标志儿童将主客体分化开来,是个体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次去自我中心化,皮亚杰称之为“哥白尼式的革命”
感知运动智慧的六个阶段

A非B错误
当着婴儿的面将玩具藏在两块相同的盖布A和B的一块下面, 例如藏在A之下,9个月的婴儿会伸手掀开A找出玩具,重复一次婴儿仍然能从A中找到玩具;然后当着婴儿的面将该玩具藏在B之下,结果婴儿继续到A之下去寻找那个玩具。皮亚杰将这种现象称为A非B错误。它说明此时的婴儿对客体存在的认识,还依存于他对客体所做出的动作之中。
向下一阶段的过渡
延迟模仿
记忆并重现不在眼前的行为范型
假装游戏
以物代物,假装动作,装扮角色,想象画
前运算阶段
年龄
2-7岁
符号性
通过表象、言语以及其他符号表征外部或内心世界
初步的自我意识
区分自身与其他事物
自我中心
认识事物时,倾向于从自己的身体、动作或观念出发,以自我为认识的起点或原因。不能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三山实验。认识的主观性:泛灵论、人为论
中心化
集中于事物的一个维度,注意事物表面的明显特征
缺乏多层次分类能力
具体运算阶段
年龄
7-11岁
运算
定义
内化了的可逆动作
表现
以内隐的方式完成智慧动作并预见其结果
智慧动作具有可逆性,即逆反性(A+-A=0),互反性(a<b则b>a)
守恒
同一律
补偿律
逆转律
第二次去自我中心化
完成三山任务
思维的去中心化\离中化
多个维度认识事物
群集结构形成
多层次分类、系列化运算
形式运算阶段
年龄
12岁以后
进行命题思维
思考假设的问题
提出并系统地验证假设
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
思维的抽象性
皮亚杰对认知发展过程的理论解释
基本观点
不同阶段认知结构有质的差别
相邻两阶段之间,时而表现前一阶段特征,时而表现后一阶段特征
同一发展阶段各方面认知表现水平基本一致
发展阶段顺序相对固定,具有一定普遍性
认知发展机制
图式
图式指主体所具有的认知结构或心理机能系统
图式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最初的图式来自先天具有的动作和无条件的反射
外界刺激与主体反应之间的关系是以主体已有的图式为中介的间接反应
随着成熟以及经验的增加,图式不断变化,儿童的反应能力也不断增加
适应
定义
反映主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
两个方面
同化
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
主体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外界刺激进行处理和改造,使之纳入原结构并丰富之
同化引起图式的量变
表现示例
新工具老办法
其他水果称为苹果
顺应
改变内部图式以适应现实
在主体已有图式不能同化客体时,通过调整原有图式或建立新图式来适应环境
顺应引起图式的质变
表现示例
用新动作使用工具
新角度认识事物
组织化
组织化反映内部图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认知结构不断从分散状态整合为更高级的更有组织性的状态,形成复杂的认知系统
平衡
个体总是倾向于使认知结构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平衡)。在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平衡状态和不平衡状态之间来回转换

认知发展的原因
认知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方面因素
生理成熟
经验
物理经验
逻辑数学经验
社会传递
语言或教育传递
平衡
自我调节过程
认知发展与教育
皮亚杰式的教育(建构主义)
发现式学习和自我建构
学习准备性
个体差异:个别化教学或小组教学、自我参照的评价
新、后皮亚杰研究
新的研究方式及其结果
白拉金等人的研究

3.5个月的婴儿对事件c产生去习惯化反应
鲍克“农场”实验
大部分3、4岁儿童能识别他人的观察立场
唐纳森“警察与小孩”实验
3.5岁-5岁儿童90%能了解他人的立场和视角
格尔曼的研究
3岁儿童能排除颜色和形状的影响,说出装有三个物体的盘子赢了
群集结构
6岁儿童 “黑牛多还是牛多?” 25%答对 “黑牛多还是睡着的牛多?”50%多答对
系列化运算
4-5岁儿童 前提只出示一次——一般答不对 重复前提使儿童记住——3/4儿童答对
对儿童失败表现的可能解释
不寻物
知识:还有许多物体(不必寻找)
问题解决策略:重复已成功的动作
注意与寻找动作之间缺乏协调
“三山”实验失败
任务太难:儿童缺乏将三维模型转化为二位图片的能力
守恒实验失败
相关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对实验者意图的推测
失败可能与临床法的对话方式有关
重复提问偏离了交际规则,可能使儿童换答案
儿童故意出错
不配合,争取早点结束
为了好玩,任务吸引力过大
儿童为了表现“精明”,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对皮亚杰理论的质疑和拓展
低估儿童的认知潜能?
从新的视角解释儿童在经典实验中的表现
围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基本概念改进研究策略
提供有意义的实验场景
避免不符合交际常规的重复
避免可能使幼小儿童迷惑的语言
控制记忆因素
形式运算是否是认知发展的最高水平?
成年期认知发展特点——“后形式思维”,形式逻辑性减退,实用性和变通性增多
认知发展各阶段之间是否存在结构性差异?
阶段内差
认知训练的作用
例如数量守恒训练
训练要点:儿童根据数量判断三列物体是否相同时给予肯定反馈
结果:4、5岁儿童有长期训练效果,并迁移到新的守恒情境
皮亚杰的历史贡献
理论工具
描述和分析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概念:客体永久性、守恒、运算、命题思维
研究工具
诱发儿童认知反应的实验设计:寻物实验、守恒实验、问题解决实验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观
心理发展的含义
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过程
高级心理机能表现
随意机能
抽象-概括机能
形成间接的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个性化
心理发展机制
内化
人类社会文化经验转换为个体心理的过程
人的一切高级心理机能最初以外部人际交往的社会形式表现,后来作为内化的结果,成为某个人的心理过程
特点
强调不同文化历史条件下的认知发展差异
关注语言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不同语言符号体系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语言的调节作业:外部语言-自言自语-内部语言
最近发展区
儿童不能独立完成,但在成人或比较成熟的同伴帮助下能完成的任务范围
个体发展存在“学习的最佳期限”,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关于教育
成人与儿童的交往具有两个突出的特征
话题交流
对某一主题有不同理解的两人通过交往逐步达成相互理解的过程
支架式指导
参与式指导:成人根据儿童当前的认知水平调整指导方式
教师指导下发现式学习
同伴合作:不同年龄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合作
维果斯基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比较

认知发展:信息加工的观点
信息加工心理学研究认知发展的主要方法
反应时
人工神经网络模拟认知过程
眼动轨迹的测量和分析
被试自我报告信息加工过程
错误分析
微观发生学研究
追踪某种反应方式从发生到稳定的变化过程
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模型
信息加工模型示例

信息加工过程的发展变化

信息加工视角的认知发展
信息加工官能(硬件)的发育:大脑结构(突触联系、髓鞘化)
信息编码能力增强:对刺激的选择和知觉
信息加工效率的提高:自动化、速度
知识库扩展:专业知识的增多与结构化
执行认知策略的有效性提高:有选择地运用多种策略
元认知的发展:自我监控的灵活性增强
解释年幼儿童解决问题失败的可能原因
无法注意与问题有关的部分
无法在工作记忆中较长时间存储并操作相关信息
缺乏将新信息转入长时记忆的策略或从长时记忆提取所需信息的策略
缺乏足够的知识以理解问题
问题解决过程中没有执行控制过程的参与等
记忆的发展
婴儿的记忆
记忆也是一种基本的学习过程,婴儿记忆的表现有:习惯化、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模仿等
习惯化
27-36周胎儿,按摩棒放在母亲腹部,最初活跃,但很快停下来
5-10个月婴儿,只需要注视几秒便可产生习惯化,并且几天甚至几周后还能再认
习惯化+视觉偏好
区分熟悉刺激和陌生刺激
实验结果
即时测试偏好新刺激
延时测试偏好熟悉刺激
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
事件记忆和自传式记忆的发展
脚本记忆
定义
婴幼儿把熟悉环境中重复发生的事件按顺序和因果关系来保存
例子
日常活动的“仪式化”(加入不必要动作)
可能影响对新奇、非典型信息的记忆,3-4岁之后越来越能回忆特殊事件的细节信息
自传式记忆
定义
自传式记忆是个体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重要经历或事件的记忆
发展
2岁之后开始出现,4岁之后大多数儿童在成人帮助下能比较容易地记叙自己的经历和事件
父母对儿童自传式记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使儿童学会如何记忆事件,或者记忆事件的哪些信息;同时通过引发回忆强化了已有记忆;经常询问儿童过去发生的事,可以让2-3.5岁儿童回忆更多一两年前的经历
特点
自传式记忆有可能“被植入”
通过改变儿童的记忆可以调节他们的某些行为倾向
例如:描述孩子在愉快的情境中吃胡萝卜的经历(实际没发生过),可能改变其以往对胡萝卜的排斥态度
婴儿期健忘
大多数成人不能回忆起自己三岁前发生的事
可能原因
信息编码方式不匹配,婴儿期主要是非言语记忆
婴儿缺乏自我意识,没有当做自己的事来记忆
儿童记忆的特殊现象:记忆恢复\记忆回涨
在一定条件下学习后过几天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要高,即刚刚识记材料后立即回忆的东西不多,而相隔几天后能回忆得更好些
儿童进行信息加工(编码和存储等)需要更多时间
老年人表现出学习和记忆困难的任务情境
限时任务
学习材料不熟悉或无意义
任务所需要的技能没有练习过
回忆而不是再认
外显记忆而不是内隐记忆
记忆策略的发展
儿童的记忆策略
使用外部线索记忆:注视、标记等
复述:即时复述、累积复述
识记材料的组织化-组块
9-10岁以后
精细化加工
间接的意义识记
不同文化认同不同的记忆策略,现代学校教育比较注重复述、组织化、精细化加工策略
青春期记忆策略的发展
新的学习和记忆策略出现,如批注、笔记
使用策略的目的性和选择性增强
记忆策略的获得

获得策略的四个发展阶段
阶段
不会使用策略
经指导可有效使用一点策略(产生性缺失)
无效使用阶段:自发使用,但记忆任务不会因此而提高
有效使用策略
为什么会出现无效使用策略
初学策略时,儿童可能将过多的心理资源用于对策略的具体执行上,不能兼顾认知活动其他方面的心理操作,因而出现虽能使用策略,却未能提高认知成绩的现象。
元认知的发展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
元认知知识
认知过程、认知条件、认知能力等
通过监控发挥效用
元认知监控
计划、自我评估、自我调节
检验、修正、丰富和完善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知识与认知操作成绩有微弱相关
自我监控与学业成绩有明显影响
元认知知识的发展
对认知过程的认识
对自己认知能力的了解
估计自己能记住多少图片,学前儿童估计非常不现实
如果看完图片后给一些时间再估计,则六岁儿童能做出正确估计
如果看完图片马上估计,儿童和成人都会高估
对认知策略和任务变量的认知
三岁儿童
噪声、没兴趣、想其他事等会分心
学龄儿童
任务完成取决于是否注意,有没有愿望、阻碍、认知材料的组织性等
“记得、知道”比“猜测、估计、比较”等说法更肯定
儿童中期以后
考虑学习动机、策略有效性、任务性质等因素对认知表现的复杂影响
自我监控的发展
自我监控能力在学龄阶段缓慢发展
6岁之前很少计划和使用记忆策略
学龄早期:简单熟悉任务中较好使用策略
学龄中晚期:复杂新任务中较好使用策略
自我监控的训练
元认知知识指导:具体活动的特点、任务、影响活动成效的因素等
鼓励儿童制定计划、运用策略、尝试监控
强调自我检查和自我更正
在困难情境中给以言语指导和帮助
注意的发展
定义
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感知觉、记忆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心理特征
作用
注意发展决定了信息选择和编码过程,对学业和社会性发展有显著影响
表现
选择性、保持、计划性与系统性
注意选择性的发展
逐渐学会对事物的某些属性集中感知
抑制:排除无关刺激干扰
注意的保持
注意的计划性和系统化
注意缺失多动症
发生率:3-5%学龄儿童,男女比约5-10:1
表现:注意不集中、冲动、不遵守纪律、活动过多、智商正常、无情绪障碍
原因:先天(遗传、孕期或生育损伤),环境(家庭冲突、饮食等)
干预:药物、行为矫正、家庭干预
小结:信息加工研究在教育中的运用
结合问题解决的条件分析学生学习的难点:需要对哪些信息进行编码,需要哪些心理操作
将对短时记忆的要求减少到最小程度,如将复杂问题进行拆分并分布呈现
鼓励儿童在记忆中寻找乐趣:记忆游戏
提供学习有效记忆策略的机会:如分类、识别事物之间的异同之处
提供类比推理的机会:如运用容易观测或易于想象的具体事物模型进行思考
元认知训练要引导学生理解计划、监控、调节认知活动的原因,策略使用的适用条件,识别自己采用的认知策略
语言发展
语言的准备
时期:前语言期(0-1岁)
语言理解的准备
语音知觉
语音理解
发音(语言产生)的准备
反射性发声:1个月左右
呀呀语/咿呀语:4-6个月
在此之后失聪儿与正常婴儿发音出现差异
8个月出现“口音”
言语交际的准备
话题一致、轮流应答
语言的发展
时期:从1岁左右说出第一批真正能被理解的词开始
语音发展
语音知觉和发音清晰度和准确性的增强
语音自我知觉与调控的发展
2.4-4岁是语音发展飞跃期
语音发展的扩展和收缩趋势
词汇发展
两个方面
词义理解
词语运用
幼儿口语词汇量的发展
儿童在18个月左右词汇迅猛增长,出现词汇飞跃
标志句法出现的词汇组合和词汇飞跃在时间上紧密相连
词汇飞跃期儿童语义发展显著,体现为过度延伸词的逐渐减少和下位层次词的逐渐增加
4-5岁词汇增长最快,词汇增长约49.3%;5-6岁增长速度略有下降,37.9%
词类的扩展
各类词绝对数量随幼儿年龄增长而增多
3-4岁实词增长迅速
4-5岁虚词增长迅速
在各类词中,形容词的比例不断增大
3-4岁:10.8%
4-5岁:13.1%
5-6岁:16.3%
词义理解的确切与深化(2-6岁儿童词义理解与运用的特殊现象)
词的使用范围扩张
词汇量小
语义特征假设
儿童最初学习词时把词义和事物的某些具体特征等同起来
词的使用范围缩小
儿童对某类事物的基本属性未达到适当的抽象概括水平
自我中心
方位词
指示代词
7岁前很难掌握“这”“那”指示代词的相对指称意义
人称代词
在需要进行参照点转换的情境中,婴儿对你和他的理解出现困难
词法(构词规则)的掌握
3岁左右
从简单模仿发展为运用规则
出现的问题
过度规则化:某种倒退现象,从went、feet到goed、foots
中文“自造词”:如与大红相对的“小红”,称彩色电视为花电视
5-6岁接近成人言语
句子发展
句子长度(含字量或含词量)的增长
语句结构的发展
单词句(1-1.5岁)
往往与动作紧密结合
意义不明确,语音不清晰
词性不确定
双词句(1.5-2岁)电报句
由双词或三词组合的语句
断续、简略、结构不完整,好像电报式文本
语义关系说:婴儿对事物间关系的原始的、普遍的认知是用一定词序表达语义关系
完整句(3岁之后)
2.5岁左右出现简单修饰语
6岁91.3%语句有修饰成分
幼儿期逐渐说出多种句式并能进行句式转换
语言理解策略
事件可能性策略(词义策略)
根据词义和事件的可能性确定词的语法功能和相互关系,不顾句法结构。“羊打鞭子”
词序策略
5、6岁儿童,被动句
非语言策略
根据经验或预期理解
幼儿和低年级小学生较难理解语句中的讽刺意图,难以辨别讽刺话、玩笑话
语用功能的发展
婴儿语用功能的表现

幼儿语用技能的发展
2岁左右
能根据情境特点发起并调整说话方式,根据听者反馈调整语句
2、3岁
运用疑问、感叹等语气表达;做出与对方保持同一话题的努力
4岁
根据听者的特征调整说话方式
自我中心语言与社会化语言
皮亚杰对两个6岁儿童语言功能的分析
自我中心语言38%
重复(语言游戏)
独白(自言自语)
集体独白:许多儿童在一起各自大声对自己说话,彼此之间没有对话
社会化语言62%
传递信息;批评嘲笑;命令;请求;威胁;提问回答
我国学者关于儿童自言自语的研究
3、4岁儿童自我中心语言超过社会化语言
5、6岁自我中心语言比例略低于50%
7岁自我中心语言比例明显降低
语言与自我调节
14、24、36个月时的词汇量与儿童自我控制之间存在相关性
自我控制表现为能对任务保持专注、能应对任务和程序的改变
维果斯基对自言自语的解释
外部语言——自言自语——内部语言
单个儿童的自言自语数量与任务难度水平之间构成倒U曲线
任务太简单太难会降低自言自语水平
程度适中的挑战可以显著提高自言自语水平
面对有挑战性的问题时,自言自语水平较高的儿童最能成功解决问题
幼儿自言自语的自我调节功能 •策划:打算做什么,需要做什么,想取得什么结果。 •监控:发生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 •指导:告诉自己如何进行当前活动。 •评估:活动进行得怎样,他们多么擅长做这些事。 •声音和词语游戏:一边活动一边哼唱、发声、感叹。
语言获得理论
语言获得/习得
产生和理解语言的能力的获得,主要指获得口头语言,即形成说话和听话能力
学习论/环境论:行为主义
基本观点
传统的模仿说:简单复制
选择性模仿(怀特赫斯特1975)
强化说(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
环境论的依据
儿童语言与成人语言的相似性
强化在言语行为中的作用
环境论无法解释的现象
言语获得普遍在4岁内完成,获得的方式和顺序基本相同
对同已有语法水平差距较大的示范语句,儿童往往难以正确模仿
儿童经常产生和理解新句子,有一定创造性
成人的反馈多重内容是否符合现实,较少关注语法是否正确
先天论:乔姆斯基的先天语言能力说
内容
人类通过种系遗传形成先天语言获得装置(LAD),由此进行语法的转换生成过程
只要处于一定的语言环境,儿童就能获得语言
语法的转换生成过程:从先天普遍语法向个别化语法转化
普遍语法和个别语法
普遍语法:句子的深层结构
个别语法:某一具体语言的特征和规则
语言材料输入是语法转化的必要条件
语法的转化过程是在儿童无意识状态下完成的
证据
人类拥有专门的大脑言语功能区:如前额叶的布洛卡区控制说的能力;威尔尼克区控制言语识别能力
语言获得现象的普遍性
相互作用论
认知相互作用论(皮亚杰)
语言是儿童许多符号功能中的一种,它也来源于主体和客体间的相互作用
社会相互作用论
语言学习很大程度是语法规则的获得
语言获得是儿童与语言交往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学习者只掌握在交往中发挥实际功能的语言结构
亲子交往方式影响孩子的语言内容、形式和运用习惯
儿童对周围人的语言交往方式有影响
儿童指向语言(妈妈语)
超语言特征:音调高、夸张
句法:多短句、修饰词较少
话语特征:疑问句和祈使句较多、语速较慢、语言清晰、重复较多
语言获得和发展的条件
语言获得的必要条件
健全和正常发育的生理基础
认知能力与经验
一定量的语言输入
语言理解和表达需要(交际情景)
适当反馈(强化)
早期语言教育要点
对牛弹琴式的语言输入
接纳“漏洞百出”的口语实践
根据意思做出相应反应
以正确形式重复相应的内容
对“有错难改”的宽容
影响语言表达的自身因素
言语能力
语音、词义理解、词汇量、语用技能等
认知发展
知识经验、认知水平
需要与情绪状态
语言能力个体差异明显
语言发展异常表现
语言和表达异常
发展性语言障碍:发音、表达、语言理解
语句杂乱(语速和语调不规则使人难以理解)
口吃(经常重复或拖长音节)
多发性抽动-秽语症
选择性缄默
具有理解口语和说话的能力,但在一种或几种情境中拒绝说话
自闭症(孤独症)
情绪、依恋与社会关系的发展
情绪概述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和体验
情绪是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激发者
情绪对认知活动有推动或阻碍作用
情绪表达是人际交往的一种手段
情商
认识自身情绪
妥善管理情绪
自我激励
认知他人情绪
人际关系的管理(管理他人的情绪)
情绪要素与儿童情绪测定
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参照情境判断儿童的情绪诱因和情绪体验
通过测定生理反应推断儿童的情绪体验
通过儿童的自我描述评定其情绪体验
情绪的产生、分化和发展
最初的情绪识别与表达
情绪识别的发生
通过声音识别:出生2天新生儿
社会性参照:8-10个月开始
情绪的产生和分化
华生:新生儿具有爱、怒、怕
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弥散性兴奋或激动——(3个月)痛苦快乐
伊扎德:新生儿表现愉悦、兴趣、好奇、恐惧、愤怒、悲伤、厌恶等
1.5-3岁:自我意识性情感逐渐出现——自豪、害羞、尴尬、愧疚
情绪的发展
婴儿的微笑
第一阶段:自发的微笑(内源性微笑)(0-5周)
第二阶段:无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3-6周始)
第三阶段: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个月始)
儿童的害怕
怯生
4-5月:婴儿注视陌生人的时间多于注视熟悉的人——兴趣
5-7月:见到陌生人表情严肃
7-9月:见到陌生人感到苦恼
害怕的年龄变化

4-7岁儿童报告的情绪诱因

情绪发展一般趋势
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外露到内隐;冲动到自制
情绪的社会化
社会性情感;情绪表达的社会化
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
情绪体验、情绪指向的事物
情绪发展的特殊期:青春期
青春期:11、12岁-14-15岁、少年期、初中阶段、学龄中期
情绪表现的矛盾性
温和、细腻与强烈、狂暴性共存
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型共存
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青春期的消极心境
烦恼增多
在公众面前的行为
矛盾:独立和保持与父母的亲密关系
确立并保持在同伴中的地位
压抑
需要或愿望不能得到满足
孤独感
不被理解
情感关系:亲子依恋
概念
亲子依恋也称情感依附,儿童与抚养者之间形成的一种情感联结
特征
选择性:只针对特定的某个人
寻求身体接近:努力保持与依恋对象的亲密关系
舒适和安全感
分离焦虑:断开联结或不能接近依恋对象时
孤儿院现象
儿童长期处于由不可预知的社会情境所带来的恐惧或不确定状态,可能带来极大破坏性后果
免疫系统反应失灵,容易生病
丧失行为控制能力,增加攻击性
海马体神经元丧失,影响学习和记忆
海马体受损,影响个体应对压力的能力,更容易被压力打垮,遇到较小困难挫折也会焦虑
早期情感关系的长期影响
•儿童依据自己的早期关系形成对社会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型”,即儿童期望其他成人的行为与父母一样,并期望与他们建立同样的关系。 •这种工作模型对个人关系质量的影响可能持续到成年阶段,甚至当他们为人父母时,影响其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依恋发展的四个阶段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0-3个月
有选择的社会反应:3-6个月
特殊的情感联结形成:6个月-3岁
目标协调的伙伴关系:3岁以后
儿童不再单纯“索取”,开始考虑依恋对象的想法和感受,试图使行为与父母要求和计划协调一致
依恋的测量:陌生情景实验
婴儿依恋类型

主要结论
不同研究结果:依恋类型的分布
社会文化、父母养育行为的影响
鼓励独立性——回避型
注重亲子紧密联系——反抗型
依恋的形成原因
哈洛的罗猴实验
温暖舒适的接触比食物更有利于幼童形成依恋
促进健康依恋的养育方式
•母子间有一定量的身体接触和适度的分离经验; •母亲对孩子发出的信号敏感地作出反应; •母亲与孩子交往时情绪愉快、态度温和。
多重依恋关系的建立
周围成人与儿童的关系:温暖愉悦、敏感性、反应性
与不同成人之间的关系的一致性
让环境保持一致是儿童的基本需求
偏好有规律的生活作息
喜欢一遍又一遍反复听熟悉的故事
幼儿期待有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要持续执行
对“早期剥夺”的干预
早期干预可缓解甚至消除不利影响
干预越早效果越好
干预方式:重要的是使儿童对某一个或几个对象产生稳定的情感联结并与之保持一定数量的身体接触
自我和人格发展
最初的个性倾向性:气质
常见气质类型
胆汁质
多血质
粘液质
抑郁质
婴幼儿气质测定方法
资料来源:主要抚养人、产科或儿科医生、护士
直接观察和测定儿童生理反应
儿童青少年气质量表(自测)
划分儿童气质类型的主要指标

儿童的气质类型
托马斯、切斯的研究结果

凯根的研究

儿童气质类型的稳定性
总体看,气质随年龄增长只有中等稳定性
害羞、社交能力等气质特征在极端类型上保持稳定
困难型婴儿入学后较易出现注意和交往问题
双生子研究、种族和性别差异、生理反应特点等研究表明气质具有一定的遗传性
研究案例:关于抑制性的追踪研究

气质与早期教养
早期教养方式可能改变儿童的某些气质特征
儿童气质类型对父母的教养态度和行为有所影响
气质与早期教养的配合
人格形成理论:精神分析观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研究方法
主要基于对非正常人群(精神病人)研究
临床观察
自由谈话与自由联想
“内部一致”地分析和整理资料
基本观点
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关系
各阶段有各自对应的本能活动需要
决定因素:父母对儿童本能活动的控制与容许是否平衡
心理性欲发展阶段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理论
主要研究方法
临床法(个案研究)
人种学研究(文化人类学研究)
基本观点
健康人格
有活力、主动支配环境、正确感知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整体性、独特性、连续性)
同一性渐成说
顺序性
不同人格成分对应不同关键期
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及相应人格特质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岁)
希望:我能希望自己占有和给予什么
信仰:尽管冲动可能混乱,个体可能不得不依赖而愤怒,但主要的欲望终究可以实现
基本的自主感对基本的羞怯感、怀疑感(1-3岁)
自主意志:我能自由支配什么
对法律与秩序的基本态度:遵从与抗拒
基本的主动感对基本的内疚感(3-6岁)
目标感或决心:我能想象将来自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基本的勤奋感对基本的自卑感(6-12岁)
胜任感或能力:我有能力做好我可以学会的事情
对技术或工作的态度:主人或奴隶
自我同一感与同一感混乱(12-19岁)
自我同一感(同一性成就):自我的独特性、统一感、理想我与现实我的一致性;确立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人生目标
忠诚:对合法性的追求
亲密与孤独(19-25岁)——爱
繁衍与停滞(25-50岁)——关怀
自我整合与绝望(50岁以后)——睿智
二者的不同
终身发展
人格的发展不局限在儿童早期,而贯穿人的一生(8个阶段)
自我的力量
在各阶段获得成为积极社会成员所需的态度和技能,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
文化影响
理解儿童发展必须与儿童生活的具体文化背景联系
自我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形成
概述
几个月:意识到“主我”
有意重复动作引起物体移动
预测(引起)他人反应
第二年逐渐构建“客体我”
婴幼儿自我意识研究
点红实验
游戏伙伴阶段(6-12月)
有意识重复自己的动作(12月)
用手摸自己的鼻子(15-24月)
儿童对不同形式自我形象的反应
镜像、录像、照片
录像情景:过去、现场
婴幼儿认识自我的两个线索
动作相依性:镜像与婴儿动作一致
9月左右识别自己的现场录像
1岁左右在镜前有意识重复动作
特征线索:镜像与婴儿身体特征一致
15月左右识别自己的照片
15-24月借助镜子摸鼻尖的红点
自我意识形成的标志
Kagan(19-25月)
被要求模仿时表现出苦恼或焦虑
完成任务后的控制性微笑
向成人发号施令
使用自我描述性语言
一般认为,2岁左右开始使用代名词“我”是自我意识形成的标志
自我概念的发展
自我认识和评价的维度
•身体我:外貌、身材 •运动我:能力、活动 •心理我:性格、爱好 •社会我:身份、角色、社会“镜像”
自我认识和评价的发展趋势
内容
具体的外部特征到抽象的内心特征(行为结果到行为动机)
视角
单一认识和评价到多角度的认识和评价
状态
零散到成体系,逐渐理解自我各方面的联系,形成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和评价
过程
认识和评价的独立性逐渐增强
结果
自我认识和评价的客观性逐步增强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四种状态
积极
同一性成就
理解自我的独特性、统一感、理想我与现实我的一致性;确立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人生目标
同一性延缓
尚未形成稳定的自我同一感,但在为寻找生活的价值和目标尝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搜集相关信息
消极
同一性拒斥/闭锁/早闭
过早停止对同一性的追求。服从“权威”,缺少反思。遭遇变故则难以适应
同一性混乱/扩散
藐视他人,脱离社会,及时行乐,追求故意的惊人之举
青少年同一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认知发展水平
父母教养方式:适度的亲密与控制
学校和社区
合法延缓期:为青年提供工作和独立生活的准备,个体继续寻求可以信仰的人和观念
文化和历史特点
社会认知与社会行为
道德判断的发展
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
研究对象:5-13岁儿童
研究方法
观察+临床访谈:规则认知
道德对偶故事:对过失和撒谎的判断
听故事回答问题:对惩罚的认识,对权威公正性的判断
皮亚杰提出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

科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研究
研究方法
道德两难故事
从访谈到问卷
道德判断的三水平六阶段

儿童的社会理解
婴儿社会理解的表现
知觉偏好:人脸、语音
模仿:模仿他人;(14月)对模仿自己的成人更感兴趣
注意共享:9个月熟练跟随母亲视线
社会参照:采取行动时参照他人的表情
吸引他人注意、控制他人行为
心理理论
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与其心理状态关系的推理或认知
儿童的社会行为
道德和社会行为发展趋势
从外控到以内在标准为依据行为,从刻板服从权威到坚定而灵活
道德自觉性(目的性和自我调节)不断增强
从言行脱节到言行一致
亲社会行为及其发展
亲社会行为
对他人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动机:利他、非利他
具体表现:安慰、保护、帮助、捐赠、轮流、分享、合作、谦让
各种亲社会行为之间只存在弱到中等程度的相关,缺少较强一致性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
婴儿时期出现对他人困境的知觉和反应
大部分亲社会行为的频率和表现形式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
亲社会行为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和个体差异,女孩较多
亲社会行为具有明显的情境性
儿童的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指对人与事物带来有害后果的行为
婴儿已有明显的攻击行为表现,有人认为这种行为不具有社会性意义
儿童的攻击倾向与其社会认知有关,如预见行为后果、知觉他人行为意图等
移情训练有助于调节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的原因和表现随年龄变化
早期主要为争夺物品或空间,学前中晚期开始由具有社会意义的事件引起
工具性攻击随年龄增长而减少,敌意或报复性攻击则随年龄增长而增多
形式:身体攻击行为逐渐减少,言语攻击行为逐渐增多,3岁是个转折点
攻击行为的特殊形式:欺负
世界性的问题:校园暴力、网络暴力等
有意造成他人身体或心理伤害:有意性、重复性、当事双方力量不均衡性
性别差异:女生——言语或心理;男生——身体
欺负者的心理理论认知水平可能比较高,但移情能力比较低
成功的干预需要整合多方面力量:学校风气、规则、管理方式,教师态度;家庭;社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