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这是一篇关于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DNA分子结构、核酸的理化性质、核酸、RNA分子结构。
这是一篇关于第八章蛋白质消化吸收和氨基酸代谢的思维导图,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混和食用,其中所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达到较好的比例,从而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DNA分子结构
组成:脱氧核糖,磷酸,碱基(A、G、C、T)
连接:脱氧核糖核苷酸(DNA)之间是通过磷酸二酯键(phosphodiester bond)共价连接的 链的方向 均为5'-端至3'-;
空间结构
Chargaff规则
①不同生物个体的DNA 其碱基组成不同;
②同一个体不同器官或不同组织的DNA具有相同的碱基组成;
③对于一个特定组织的DNA 碱基组成不随年龄营养状态和环境变化;
④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的摩尔数相等,鸟嘌呤G胞嘧啶C的摩尔数相等;
DNA双螺旋结构
①DNA由两条多聚脱氧私苷酸链组成,遵循反向平行、右手螺旋;
② DNA的两条多聚脱氧核苷酸链之间形成互补碱基对,碱基对平面与双螺旋结构的螺旋轴近乎垂直;
③两条多聚脱氧核苷酸链的亲水性骨架将互补碱基对包埋在DNA 螺旋结构内部,表面产生了一个大沟和小沟;
④两个碱基对平面重叠产生了碱基堆积作用---氢键;
DNA双螺旋结构的多样性
B型 -DNA,A型-DNA Z型-DNA
DNA的多链结构形成Hoogsteen氢键
超螺旋结构
当旋进方向与DNA双链的螺旋方向相同时,为正超螺旋结构;
当旋进方向与DNA双链的螺旋方向相反时,为负超螺旋结构;
DNA的功能
是生物体主要的遗传物质
核酸的理化性质
核酸的紫外吸收性质:嘌呤和嘧啶碱基具有强烈的紫外吸收,所以核酸也有强烈的紫外吸收。最大吸收值在260nm处。天然DNA变形时,氢键断裂,双键解离,碱基暴露,共轭双键更加暴露,260nm处紫外吸收值明显增加。该现象称为DNA的增色作用。一定条件下,变性核酸可以复性,此时紫外吸收值又回复到原来水平,这一现象叫减色反应。故紫外吸收值可作为核酸变性和复性的指标。
变性和复性
变性:DNA的双螺旋的两条互补链松散而分开成为单链,导致DNA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增色效应、黏度减少、生物学功能丧失或改变)。本质:双键间氢键的断裂。
复性: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这一过程称为退火,减色效应
核酸
定义:核酸是细胞中的一类大分子酸性物质,核酸包括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
基本组成单位为核苷酸
碱基
戊糖
磷酸
连接的化学键:3'-5'磷酸二酯键
分类及其功能
脱氧核糖核酸(DNA):核内染色质,遗传的物质基础,决定遗传特性( 基因—DNA分子中的功能片段)
核糖核酸(RNA):细胞质和细胞核,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mRNA(信使RNA)5%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t RNA(转运RNA)15%蛋白质合成时氨基酸携带者
r RNA(80%)充当蛋白质合成时氨基酸的装配机,提供场所
RNA分子结构
组成:碱基(A、G、C、U),核酸,磷酸
连接:RNA是多个核苷酸分子在RNA聚合酶催化下通过3'5' -磷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的线性大分子并且也具有5'——3'的方向性
RNA分类
mRNA
信使 RNA(mRNA) 的初级转录产物属于核内不均一 RNA ,经过一系列修饰和剪接成为成熟的 mRNA .是生物体内种类最多、寿命最短的 RNA
真核生物mRNA的 5'-端以7-甲基鸟嘌呤-三磷酸核酸为起始为帽子结构 ,3'端有80-250个核苷酸连接形成而成的多聚A尾
作用:mRNA的核苷酸序列决定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tRNA
细胞中一类最小的RNA,tRNA的种类很多。活化、搬运氨基酸到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翻译。
结构
一级结构:沉降系数4s,含有10%-20%稀有碱基。
二级结构为:“三叶草”(氨基酸臂、DhU环、反密码环、额外环、TyC环)
三级结构(倒L形):
rRNA
一类代谢稳定,分子量最大的RNA,占总量80%,存在于核糖体内。核糖体由两个亚基组成,大亚基和小亚基,两个亚基都含有r RNA和蛋白质,但种类和数量却不同
构成核糖体和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原核生物大小亚基50s、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