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当代中国政治:基础与发展》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基础与发展》,导言与第一篇根基。共和民主根本在人民作主:共和民主强调国家权力公共性、现代化国家的变革力量。
编辑于2022-10-25 10:16:11 湖北省当代中国政治:基础与发展
引言 从中国把握中国政治
一、现代政治文明出发点
民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和根本体现
西方思想家:民主的根源是个体独立,由个体组成的市民社会必然需要民主
马克思:民主制是作为类概念的国家制度
人具有将动物性欲望上升为追求自由的生命意志,因而人类发展的历史是追求自由(不断摆脱自然与他人束缚)的过程
人是需要依附共同体生存的现实存在,人和共同体的关系塑造了人类历史
古代与现代国家的区别:随着个体独立所带来的私人生活的抽象,国家从社会中抽象出来,与社会形成二元结构关系(人对共同体的依附程度降低)
国家制度是人的自由产物,人民在创立国家的时候就天然地要解决人对国家的驾驭和控制问题,民主制度是国家制度的本质属性
民主是否具有普遍性?
就理论而言,民主体现人类自我解放的普遍性
就实践而言,民主的普遍性逐渐沦为西方民主形式的普遍性
现代民主制为何首先在西方出现?
人的自我解放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将作为国家制度真理的民主制真实呈现出来
不是西方文明创立了民主制度,而是西方社会相对超前的变化和发展,使民主制度首先在西方社会被呈现出来
西方现代民主制如何扭曲其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将“历史首创性”的民主制变成现代政治生活的普遍模式,使之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政治精神与原则
不是从现实出发,而是先验地将西方政治精神与原则标准化地注入具体的国家与社会
具体的人变成抽象的人,具体的国家与社会历史文化变成抽象的存在
输出模式化的西方政治文明,使其他国家丧失主动性、创造性与发言权,只能被“第三波”民主浪潮裹挟
民主的模式化可以加速民主的推广,但也可能成为直接摧毁国家或社会内在结构和转型进程的力量
二、中国现代政治的生成
中国现代政治诞生于中国的民主革命
1. 理论维度:革命的三个基本条件
拥有寻求自我解放的主体力量
新的社会和政治结构获得有效成长
产生促进新旧社会与政治结构彻底替代的历史行动
主体、客体、主客间互动
林尚立的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二分法是否合理?这个社会革命是具体而言还是宏观而言?马恩:英国的经济革命、法国的政治革命、德国的哲学革命都通向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
2. 历史维度:东西方现代政治文明的差异
西方现代政治文明是整个革命的直接产物
民主:人类追求自我解放的社会历史运动
革命:人类为实现自我解放的社会历史运动
双元革命:西方革命内生于西方社会的新力量、新观念以及新制度的成长,因而爆发后很快形成了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的相互激荡
中国的现代政治架构是整个国家转型的产物
国家转型需要政治革命→政治革命推动中国现代政治成长→只有在有效推动和完成社会革命之后,中国现代政治才能真正确立和发展
中国革命不是爆发于内生的革命主体力量为实现自我解放而孕育的革命形势和革命行动,而是爆发于古代的国家与政权在现代化冲击下所深陷的全面危机
中国革命一方面缺乏足够的内生性,另一方面局限于政治革命
中国现代政治体系基于国家整体实现现代转型的需要,手段是以暴力方式展开的政治革命,是实现和维护一种新的政治统治而服务的政治体系
三、中国国家转型的逻辑
1. 国家转型理论
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自主性程度不断提高,逐渐摆脱对共同体的依赖。古代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区别在于,颠倒了国家与人的存在之间的决定关系
2. 国家转型实践
西方:使高度的分散性整合为内在的一体化
以“民族”为单位整合地域和人民
现实自主:以主权整合分散,使现实世俗国家从基督帝国中独立出来
围绕人权、主权而形成的契约论的国家观
出现现代国家的架构形态和民主模式
中国:使传统的大一统在国家转型中延续为现代国家的一体化
西方样板和苏联样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天人合一、顺势而为的文化信仰
从全人类发展的基本规律认识和把握世界,指导自身创新与发展
积极学习和借鉴他国经验
P15“有较强的历史与文化的自觉性,国家自尊性与自主性”,二者之间的统一与背离?“要新的制度与国家,不要旧的思想与文化”:①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在甲午战争后才逐渐觉醒,洋务、维新、辛亥的实践进程,逐渐呈现出国家自尊与文化自觉的剪刀差?建设时期在追求国家自尊性与自主性时否定传统封建文化,出现第二个剪刀差?
四、中国政治发展的持续性
政治发展是以民主化为取向的国家成长、制度完善和民权实践的政治建设过程
中国已经拥有保证政治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中国经济已经全面进入市场化、全球化和网络化时代
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变化,已经深刻改变中国社会的基本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
中国的民主与法治建设,法律和制度成为国家治理与运行的准绳与轴心
权力的开放性和权力更替的全面制度化,保证了社会内部的有序流动和政治参与,治国理政权力的全社会配置和职业化、专业化、任期化
开放、学习和创新是中国成长的内在动力,保持思想理论与战略观念的与时俱进
这种基础和可能能否转化为可持续的政治发展
国家权力属性:未来国家掌握在谁手中
国家权力的制度安排:以民主共和为价值取向,具备现代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治理国家、平衡国家与社会、提升国家组织与运行质量
第一篇 根基
第一章 大一统与中国政治
一、大一统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形态
1. 立论基础:个体存在的形式影响国家政治的建构
天地自然规定的作为类的存在
历史文化规定的作为族群的存在
社会发展水平规定的作为社会成员的存在
人类存在的综合规定性形成了不同的文明
2. 历史回溯:东西方国家政治建构的差异
西方:土地私有制冲毁原始共产主义的土地公有→解体部落社会结构→依据财富和资源的重新组合,社会呈现不同结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不同
多元实践、多维演进
东方:土地私有并未突破部落社会原有的土地公有→尚未解体的部落社会在王权聚合下直接转型为农村公社社会,区域间的社会结构相同→不同地域的国家政权与组织形态相同
线性推进:王权→君权→皇权
3. 演进过程:中国传统社会的大一统生成
秦制实现了中国统一
直接动因:统一天下
政治与军事动机引发制度变革
内在动因:富国强兵
加强权力集中以贯彻制度变革
秦制与类秦制成为普遍的制度选择
政治理念与世界观
农耕社会与王朝国家建构的联系
经验观察:在对天体地形的观察中,形成了宇宙天地有中心与边缘的思想
价值指向:空间关系上中央统辖四方、时间顺序上中央早于四方、价值等级上中央优于四方
王朝建构:天然地为中央帝王领属四方藩臣提供神圣性和合法性辩护
“天然地形成了某种观念”,是逻辑思维的朴素推演,还是自然法观念中不言而喻的真理?唯心主义的绝对真理自然法是否存在?普遍共识与绝对真理之间的差距?超越政治实在法的自然法体系,是法理学说、道德原则、抑或是法哲学的杂糅?
作为大一统象征的王朝体系
政治时代概念上的王朝
政治大一统,以王权控制央地关系,分封、郡县、官僚制的中央集权体系
政治共同体意义上的王朝
族群大一统、个人生存和发展形态的大一统,以宗法实现差序格局与等级秩序,个体、家族、民族、国家逻辑的内在一致
政治大一统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迁或失去现实意义与价值;族群大一统则依然决定古今中国的发展与命运
4. 当代讨论:对中国现代政治建构的误读
现代化与民主化→强调个体作为社会成员的存在,忽视作为族群的存在
用民主否定传统社会政治上的大一统(政治大一统),同时也否定了中国人作为族群存在和发展而形成的大一统(民族大一统)
现代国家的建构告别大一统的君主专制,同时紧紧围绕作为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形态的大一统而展开
在价值和行动上,否定用于维系传统社会内在统一的大一统政治传统
维系统一:国家建构(外在)
维持大一统:维系中华民族(内在)
国家的统一与中华民族的大一统相互塑造、相互决定
二、大一统与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基础
中国历史与文化铸造出的大一统的中华民族
1. 东西方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差异
西方:族群的阶级分化部落解体→阶级社会
国家是维系阶级结构秩序的产物,是阶级分化社会的产物
东方:族群的聚合未完全解体的部落→农村家族公社
国家基于中心对外围的强大吸纳和融合,实现族群共同体和政治共同体的同一性
2. 中华文明塑造了大一统的传统国家和民族
不同维度的“中”
方位:聚集四方
政治:中央集权
文化:中华民族
3. 中华民族对异族的包容性、民族内部互敬互存的传统
在汉族与其他民族的交融中发展中华文明与历史
汉族吸纳其他民族,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融合
少数民族主动接受汉文化、与汉族相互融合
汉族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凝聚核心
汉族的经济生产方式,使少数民族入汉时必然融入汉族的农耕生产中
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为多民族的大一统提供政治和文化支撑
长期的统一使中国文化具备普遍性和共通性,道一风同又巩固政治和经济的统一
西方建构现代国家的前提是民族独立单位体,中国则是维系中华民族大一统存在与发展
三、大一统政治的生命历程及其遗产
1. 大一统政治的生命历程
周制:族权逻辑
礼制及贵族体系
君王-贵族权力体系
空间上的诸侯割据
秦制:政权逻辑
法制及官僚体系
君王-官僚权力体系
时间上的朝代更替
马克思:东方社会必然走向家天下
农村家族公社为基础的国家建构,建立在宗法社会之上的家族统治
周制与秦制的最大差别在于,贵族世代垄断权力的世卿制被皇权任命的选官制打破
周制:贵族垄断国家权力→贵族分封和诸侯割据
秦制:官僚制度推动社会流动→血缘与家族的神圣性消解→国家权力成为社会公器→不同家族掌握国家权力→家族主政的朝代更替
秦制之后,选官制度的系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成为中国传统国家走向成熟的标志
2. 大一统政治的遗产
秦制
制度性:皇权统治、传统国家组织和智库的制度形式
厚植性:与宗法社会契合的家国同构,秦制根植到个人生活与内心之中
开放性:权力不具备专属性,非贵族制的社会形态
精密性:官僚、意识形态、宗法社会三大系统的循环体系,实现与外部持久的互动、内部自我修复与完善
自给性:官僚队伍、选官制度、秦制之间相生相成
秦制不断获得相对自主性,成为超越历史阶段和统治力量的国家制度,具备高度的历史与文化正统性
秦制的自给性,导致对基本结构的变革将中断其相生相成的平衡关系,体系无法运转进而无法与外部社会互动互换
P50,林尚立认为秦制的成熟与僵化是并行的,高度精密的秦制最终变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无法变革的制度。秦制的崩溃原因,书中所说是1905废科举将内部核心变革掉了。个人认为,秦制崩溃的原因不是变革了选官制度,而是其存续的经济基础不复存在,即作为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秦制已经不再能适应晚清的具体实际了。被卷入世界殖民体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农业社会逐渐解体与新旧阶级分化→立足于小农经济的宗法社会式微→秦制不再能有效整合社会
第二章 共和制与国家转型
一、大一统中国选择民主共和
1. 帝制崩溃后的历史遗产
王朝政治和制度的终结,大一统政治彻底瓦解(超大规模国家的内在整合)
大一统政治的特征
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融合一体
人民信仰体系、国家制度体系融合一体
个人、家庭、社会、国家融合一体
大一统政治的瓦解
维系社会、国家与民族的价值体系、制度体系、组织体系瓦解
国家与社会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中国失去重建帝制的基础与能力
中国现代转型必须建构能维系中华民族大一统生存和发展的制度
选择民主共和,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形态有关(文人民本逻辑的社会基础)
文人政权,军队始终不是政治的核心
“民为邦本”的政治秩序,国、君、官崩溃后,“民”成为现实的主体力量
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体力量(职业分途阵营的政治秩序)
官僚阵营与士农工商阵营之间的双向流动性
官僚阵营伴随帝制瓦解,国家权力流向士农工商职业群体的手中
2. 全面重构政治制度体系
专制取向
军人专制和特权阶级专制
重建帝制的不可能性→复古取向的军人政权无法强力整合社会→军阀分裂→国家统一的共同信念加深军阀的不安全感→进则混战,退则易帜
民主取向
民主
基于古希腊的实践,立足于公民自由权利的神圣性,侧重于人民的自由权利和政治参与实践
共和
基于古罗马的实践,立足于国家权力的公共性,侧重于国家权力的人民性与公共性
“天下为公”的共和实践,民主与统一的有机结合
二、国家在共和民主中整体转型
1. 马克思关于国家转型的理论逻辑:三种革命,两种形式
三种革命:社会革命、政治革命、文化革命
基于生产引起的量与质的变动引发经济、社会和政治变革
基于现实冲突的主观反映,自觉开启上层建筑的主动变革
两种形式
生产形态的形式: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
意识形态的形式:意识到并试图克服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冲突
2. 中国现代国家转型的动力源自西方社会的生产发展
内部经济的缓慢发展
新经济、新市场、新政治力量对旧帝国体制的冲击
外部冲击具有强迫性、摧毁性
国家转型从上层建筑入手,阻止外部力量摧毁大一统共同体
3. 转型需要保全国家的内在整体性与发展现代型有机统一
既需考虑现代性(现代国家的要求),又需考虑整合性(传统中国的实际)
既需要担当政治革命的可能性(主导上层建筑),又需推动社会革命的可能性(发展经济基础)
中国帝制导致君主立宪无法实现现代化转化
三、政党在共和民主国家相伴而生
1. 自觉性与主体性
主体的自觉
实现中国民主统一的自觉
自觉的主体
将自觉付诸实践的主体
“意识形态的形式”革命政治革命运动孕育出的力量
政党:政治革命动员和组织
议会选举政党→动员和凝聚民众力量的革命党
自觉主体,动员民众力量
军队:暴力机器武装和革命
旧体系建构的“新军”,新的组织与装备,旧的思想与精神
试图复辟,阻止共和民主
2. 民主与共同体
民主并不是解构共同体
共同体与人的平衡关系
国家现代转型必须建构现代民主制度现代民主制度在建构过程中反作用于国家制度
以民主共和推动国家转型
以革命党的力量建设国家
四、共和民主根本在人民作主
1. 共和民主强调国家权力公共性
面向国家,国家属于并保障全体国民(平等地尊重和维护个人权利)
面向个人,自由不受国家干涉,通过参与国家事务保障自由权利(免除国家权力对自由的危害)
2. 现代化国家的变革力量
原发的、内生型现代化国家
现代生产的发展→相对独立于国家的新生阶级与社会力量→追求生产发展和自我实现→政治革命和运动→国家的现代转型
国家与社会相对分立、相互作用
后发的、外生型现代化国家
不存在现成的主导性阶级力量→自觉的先进力量→动员和凝聚民众→推动政治革命与国家转型的整体性力量
先进力量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合作
政党与民众:国家建构的基础与主轴,确立和维系国家基本组织关系、制度体系和价值系统
国家与社会:国家现代化发展及国家制度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二维四元结构
3. “意识形态的形式”中的政党与民众关系
不依靠简单的物质与生产关系
依靠党的主义、组织和实际行动
政党的取向与作用
使共和民主拥有社会和政治基础,人民对国家的主导地位及对国家事务的广泛参与
整体转型进程中可依靠的政治和社会力量,通过政党的组织网络和凝聚起的人民,支撑起国家的整体性和一体化
向上流动、向下整合
第三章 社会主义国家与共产党
一、以人民为本位的国家观
1. 古典国家的诞生
群的存在→共同体存在
2. 现代国家的转型
共同体存在→独立个体存在
只有摆脱匮乏,才有可能真正实现“自由人”
科社的理论建构
从客观的现实出发,依据现实社会运动的要求以及人民的共同意志,不是思想立地、按照思想去构造现实
是现实运动的必然,两大阶级斗争的必然产物,不是观念运动的偶然
所要建立的制度、社会、国家是历史的、现实的、变化的客观存在,不是永恒的“圣物”
资本主义:自由空想社会主义:正义科学社会主义:现实
科社的历史使命:将人类的现代化发展运动导向共产主义
科社的理论和实践属于现代化的历史范畴
科社的现实任务:建设超越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
依靠现代国家制度,实现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二、社会主义共和国
1. 列宁对社会主义国家理论的概括
与“原来意义上的国家”不同:不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国家
与经典“现代国家”不同:不仅是从人的自由权利出发建构国家,而是人民整体掌握国家权力的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处于“从国家到非国家”形式
2. 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与发展实践
以推进国家消亡历史运动为使命,但其现实存在依然需要国家与政权
打碎资本主义国家机器和政权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主义,不是对资本主义国家和政权的简单继承
国家与政权的组织基础依然是现代国家的要素、形式和原则,但与资本主义的根本不同在于人民本位
劳动和社会同时得到解放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社会解放”基于“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剥削劳动的手段→自由、联合劳动的工具→个人所有制成为现实
个人所有制体现个人对“现有的生产力总和”的占有,破除资本主义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的困境
无法占有生产资料→个人丧失一切现实的生活内容,变成抽象的个人→与个人相关的自由、平等都是抽象的权利
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才能生存→劳动者屈从于分工和生产工具→个人的社会存在、社会交往受局限和受束缚→失去自主的存在于活动
个人所有制的背后是联合起来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所有制:只有联合才能实现个人对“现有生产力总和”的占有
全体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社会主体共和国
国家基于人民意志而建构和治理,人民既是主权者,也是主权的服从者
国家及政权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利益,国民政府是一切健全成分的真正代表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前提:社会不分化为两大对抗阶级
国家权力的代表机构和代表,与社会的人民结构具有整体的对应性
代表机构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借此产生监督政府和执法机构
追求现代化深度发展的共和国
新型生产关系:以联合起来的社会力量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
经济与社会出现巨大发展的可能性
真正自主的个人:基于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占有的结合
个人自主发展获得巨大空间与可能
“两大可能”是现代化获得深度发展的内在动力
创造更加真实而全面的民主
作为民主主体的人民,拥有更加自主的经济与社会地位、权利,拥有更加直接的途径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作为国家的组织与运行方式,能拥有更加成熟的制度安排与运行方式保证人民群众担当国家事务的管理
创造更加先进的生产力
生产力取决于人的全面发展
生产力依靠科技的快速进步
创造更加崇高的价值信仰
人的精神健全和社会健全是统一的
共产党不是民主政治运行的产物,而是建设社会主义革命与国家建设的产物
三、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合法性
1. 社会主义国家遭遇的现实存在紧张感
社会主义与当今世界格局、与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之间的不对称
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国家组织、建设和发展的制度安排与领导方式的不完善
2. 理解共产党的两个维度
执政的维度,现代国家唯一的执政党,民主逻辑上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存在争议
①判断国家是否民主的标准是什么?国家权力的人民属性、国家政权的人民参与?②执政党产生方式的不民主,是否直接影响到国家与社会民主的根基?③直接民主→间接民主/选举民主→代议制民主,代议制的“代”是选举出行使国家权力的政党,还是选举出行使国家权力的代表?如果是后者,那为什么要拘泥于代表从属于哪个政党?“代表”代表的是人民利益,而不是政党利益。如果政党只能代表部分群体的利益,那政党竞争的选举式民主反而通向不民主(政党不具备广泛代表性)
革命的维度,领导无产阶级革命,掌握国家政权,领导建设社会主义国家
3. 个人、社会与国家关系的现代理论
西方:解放个人→形成市民社会→通过契约组成社会和建立国家
西方社会的政治根基在于独立的个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膨胀,私人生活从国家中抽象出来
马恩:联合个人→占有生产力总和→实现个人的自由与社会的解放→社会主义国家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的逻辑起点是个人的联合(全体个人),生产资料社会占有所形成的人民力量(共产党)→掌握国家权力,构建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构成形态、历史使命和过渡形式,决定了共产党的领导、唯一执政党的合法性
四、中国的行动逻辑与实践路径
1. 理论与行动逻辑
西方:神圣化绝对的理性,掀起革命的浪潮,少数人通过国家机器统治多数人
绝对的理念
普世的价值
神圣的模式
社会主义:把握无产阶级现实的根本利益,使其成为推翻一切阶级统治、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动力与实践主体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客观的实际
自主的探索
×基于绝对价值的输出来推广制度与社会×基于意识形态的传播与征服来拓展势力范围与国际空间√基于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形成的内在历史力量与各国人民的自觉选择
2. 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实践路径
立足国情
社会主义不是观念的产物,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要从国情与民情出发
遵循规律
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将资本主义发展成就有效转化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与资源
以人为本
承认并促进人在政治和法律上的独立自主,并且逐渐消除劳动的异化、摆脱阶级对抗的局限
持续发展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克服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可持续发展
依法治国
将体现人民意志的法律作为治理国家的根本依据,实现人民对国家权力的服从与认同=对自己意志的服从与认同
用制度全面规范国家运行体系,使民主制度化、法治规范化、治理法律化
公平正义
道德、制度与政策三个维度建构和支撑社会主义国家体系,并决定国家的运行与行动
合作共享
共享不应当是基于权力主导的社会财富再分配的结果,而应当是劳动主体创造合作、实现共赢的结果(共同富裕不是简单的结果富裕,而是通过劳动过程实现富裕)
和平共处
国际主义与和平主义是社会主义内在的本质属性,和平共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