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思维导图,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
马原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知识梳理,包括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马克思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笔记,包括社会主义五百年历史进程、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发展
1⃣️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1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
垄断产生的原因
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
企业规模巨大
避免两败俱伤
最简单、初级垄断组织:短期价格协定
垄断组织本质
通过联合实现独占和瓜分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2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垄断不能消除竞争
1)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2)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内在动力、外在压力)
3)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全部包下来
特点: 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 程度激烈、破坏性
竞争目的上
自由竞争:获取利润或超额利润 垄断竞争: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巩固扩大垄断地位和统治权力
竞争手段上
自由竞争:经济手段 垄断竞争:经济手段+非经济手段
竞争范围上
自由竞争:经济领域,国内市场 垄断竞争:国际市场,经济+非经济领域
3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有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形成
金融寡头
经济领域-“参与制”(掌握一定量的股票)
国家机器-同政府的“个人联合”(代理人、收买高管、聘请)
建立政策咨询机构
掌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科学教育、文化体育等
4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垄断利润
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来源
1)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2)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控制市场
3)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
4)利用国家政权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
2⃣️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企业,包括...
2)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包括...
3)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在生产过程,包括...
4)宏观调节,主要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
5)微观规制,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微观规制主要有三种
1)反托拉斯法
2)公共事业规制
3)社会经济规制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本质: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2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
~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
金融自由化促使金额寡头分化成以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金融垄断资本脱离实体经济独立发展;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
后果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造成经济过度虚拟化,导致金融危机频繁发生
3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
经济动因
1)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
2)将部分非要害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3)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4)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扩展形式
基本形式
借贷资本输出
生产资本输出
商品资本输出
组织形式
跨国公司
产生社会经济后果
资本输出国
资本输入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
不利影响
资本输出主体
私人资本输出(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或利息)
国家资本输出(a为私人垄断资本服务,b为维护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服务)
国际垄断同盟
早期:国际卡特尔
当代: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为主。如G7,欧盟等
国际经济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世界银行WB
世界贸易组织WTO
4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特征
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2)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经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
实质
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3⃣️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生产全球化(生产某些高新技术产品由多国协作完成)
贸易全球化(商品和劳务)
金融全球化(金融业务、金融政策)
2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本质: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
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
2)跨国公司的发展 (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国际经济组织的发展 (体制与组织保障)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作用(4点)
负面影响(3点)
正确看待
第二节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及其实质
1变化的主要表现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私人资本所有制
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
国家资本所有制和法人资本所有制
法人资本所有制度
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
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
2)垄断资本形式的变化
3)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4)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5)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6)政治制度的变化
2变化原因
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发生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是推动资本主义发生变化的重要力量
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发生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3变化的实质
1)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2)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论断的科学性
2⃣️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1)经济发展失调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失衡
福利风险增加
债务负担加重
2)政治体制失灵
西式选举往往难以选贤
政党利益可能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
“民主陷阱”会阻碍国家治理
传统精英政治走向衰落
3)社会融合机制失效
社会极端思潮抬头
社会流动性退化
社会矛盾激化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1⃣️历史地位
历史进步性
局限性
2⃣️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