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 警察与公安
关于公安学基础理论讲义第一章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警察与警察学、公安与公安学、警察的起源与发展阶段。
公安学基础理论第二章, 我国的近代警察是帝国主义侵入中国后的产物。清政府看到帝国主义的警察是统治人民的有效工具,所以开始了我国近代警察机构的建立。对于此部分的内容考察多是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第一章 警察与公安
警察与警察学
警察的概念
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运用武装的、行政的、刑事的手段,以强制性实力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
公安与公安学
公安
广义的公安概念,专门指公共安全,是指社会秩序、公共财产、公民权利等社会各个方面的安全状态,以及包括社会成员为了公共安全而做的一切相关工作。狭义的公安概念,则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人民警察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安全状态,也指我国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的简称。
公安学
是所有公安学科的总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公安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关于我国公安工作规律和对策的知识体系。
公安学基础理论
概念:是对我国公安实践经验的总体概括,是阐述公安工作一般规律和基本对策的理论体系。它既是对我国公安工作长期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我国各项公安工作共同规律、经验的总结。
意义
1.为公安学研究和公安工作提供理论工具
2.对公安学研究和公安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3.把众多的公安学诸学科联结为有机的科学体系
4.公安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是公安学一级学科建设和完善的需要
5.学习公安学基础理论,有助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树立科学的人民警察观
警察的起源与发展阶段
警察的起源
警察起源观
警察自然起源观
警察与人类共生
马克思主义警察起源观(恩格斯)
警察与国家同步产生
二者对立点:阶级性
警察产生的历史条件
1·经济条件: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
2·阶级条件:阶级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
3·社会条件: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
4·政治条件:国家机器的形成
警察的发展阶段
警察的萌芽时期(国家产生之前)
古代警察时期
特点
第一,警察行为尚未能集中于一个统一的专门机关,而是由军队、审判机关和行政机关共同行使
第二,警察行为在法律上是不严格的,皇帝、“神灵”、各级行政长官意志对警察行为具有主导作用
第三,私刑的普遍存在
近代警察时期
第一,警察行政的职能独立化
第二,形成多层次的警察组织及专门工作系统
第三,强调法制
第四,统一制式服装
警察与国家
警察必须与国家一致
警察必须与国体(阶级本质)一致
警察必须与国家意志一致,必须忠诚地执行国家的政策与法律
警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警察是国家具有武装性质的行政力量
警察是国家的执法和保护力量
警察是国家的刑事侦查力量
警察是国家的治安行政管理力量
警察是为社会提供紧急救援和安全服务的行政力量
警察是有实力的国家力量
暴力性实力
现实的暴力作用
潜在的暴力作用
行政强制性实力
刑事侦察实力
防护性实力
警察的基本职能由国家的基本职能决定
警察的政治镇压职能,是对威胁统治阶级与国家安全的政治势力进行干预、镇压
警察的社会管理职能,表现为维护一定社会制度下的社会公众安全和社会公共秩序
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按照区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