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这是一个关于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的思维导图,包括:1.需求理论;⒉.供给理论;3.均衡价格理论;4.3弹性理论;5.供求分析应用。
编辑于2022-11-06 22:39:04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1.需求理论
需求的概念
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数量
需求量的概念
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在特定的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需求的表示方式
1.需求表
2.需求曲线(某商品个人或市场的需求曲线)
3.需求函数(Q=a-bp其中a,b均大于零)
需求规律及例外
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它本身的价格呈反向变动关系
例外1.吉芬商品
1.低档品
2.这种商品的消费性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大
2.炫耀性物品
如果完全用价格来衡量需求程度,价格低时买的少,价格高时买的多
3.投资品
股票,期货,有价值的收藏品等
4.标准化商品
所有商品都是同质的,市场上售价相同(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5.急救药品(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
影响需求的因素
1.消费者收入(正常品和低档品)
2.消费者偏好
3.相关商品价格(替代品:同向变动,互补品:反向变动)
4.消费者预期
5.人口数量和年龄结构
6.政府的政策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需求的变动: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引起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整条曲线的移动)
2.供给理论
供给的概念
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且能够出售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量的概念
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特定的价格下愿意且能够出售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的表示方式
1.供给表
2.供给曲线
3.供给函数(Q=a+bp其中a,b均大于零)
供给规律及例外
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与其本身的供给量呈同方向变动
例外1.劳动:当工资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如继续增加劳动的供给量,不仅不增加,反而减少
2.某些特殊商品(土地,文物等):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供给量是固定的,无论价格如何上涨,供给量不会增加
影响供给的因素
1.生产成本
2.技术进步
3.生产的相关商品的价格
4.生产者对价格的预期
5.生产者的数量
6.政府的政策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的变动引起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供给: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引起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整条曲线的移动)
3.均衡价格理论
需求价格
消费者愿意购买某一数量的商品时,愿意支付的价格,即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又称拒购的边缘)
消费环境影响需求价格
均衡
经济事物中有关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均衡价格
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市场均衡
1.供给量等于需求量
2.市场处于出清状态
3.买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数量等于卖者愿意且能够出售的数量
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
1.市场价格小于均衡价格:供不应求
2.市场价格大于均衡价格:供过于求
3.市场均衡模型:如果市场价格背离均衡价格,就有自动恢复到均衡点并保持均衡的趋势
均衡价格的变动(供求规律)
1.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2.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政府对均衡价格的干预
1.最低限价(保护价格)
1.概念:支持价格又叫地板价格,市政府为了支持行业的发展,对该行业产品规定的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价格(如集中在世界对农业的支持)
2.导致的经济后果:生产过剩。为实施支持价格政府虚收购过剩的农产品,用于出口,援助,储备,开发新用途
2.最高限价(价格天花板)
1.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物品和要素的价格上涨对其规定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价格。目的是保护消费者权益
2.导致的经济后果
1.供给短缺和过度需求。政府必须采用凭票供应的配给制,又引起黑市交易
2.可能挫伤厂商的积极性导致短缺更严重
4.弹性理论
需求的价格弹性
1.概念:在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相对于其价格变动的反应(或敏感程度)
2.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E=,△Q/Q/△P/P(弧弹性)
3.由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把商品分为:
1.需求完全无弹性(Ep=0,急救药等,应涨价)
2.需求缺乏弹性(0<Ep<1,应涨价)
3.需求为单位弹性(Ep=1,两可)
4.需求富有弹性(1<Ep<+∞,高档品,可薄利多销)
5.需求有无限弹性或者是完全无弹性(Ep=+∞,实施保护价格的农产品,不变)
弧弹性
4.需求价格弧弹性中点公式:-△Q/△P✕(P1+P2)÷2/(Q1+Q2)÷2,(1/2不能抵消一旦抵消,就没有经济意义)
5.影响弧弹性的因素:
1.商品的重要程度(越重要,需要求弹性越小)
2.商品的可替代程度(其可替代品越多,需求弹性越大)
3.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所占比重越大,需求弹性就越大)
4.调整时间的长短(消费者调整时间越短,需求弹性就越小)
5.商品本身功能的多少(其功能越多,弹性越大)
6.需求价格点弹性:
1.曲线某一点的需求变动,相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2.曲线上的两点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的需求价格弹性
3.公式:E=-dQ/dP✕P/Q=-1/k•P/Q
点弹性
需求交叉弹性
1.概念: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相对于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1.Exy>0是替代品,y商品的P增加引起x商品的Q增加
2.Exy<0是互补品,y商品的P增加引起x商品的Q减少
3.Exy=0,两商品无关
2.公式:Exy=△Qy/△Px✕Px/Qy
需求收入弹性
1.概念: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应变动,相应于消费者收入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2.公式:Em=△Q/△M✕M/Q
1.正常品(Em>0)
1.必需品(0<Em<1)
2.奢侈品(Em>1)
2.低档品(Em<0)
3.收入无弹性(Em=0,如食盐)
供给价格弹性
1.供给价格弧弹性
1.概念:在一定时期内,相应于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一种商品供给量相对变动的敏感程度
2.公式:Es=△Qs/△P✕P/Qs
1.Es=0,供给完全无弹性(土地,文物,电影票等供应量固定的商品)
2.0<Es<1,供给缺乏弹性(生活用品)
3.Es=1,供给为单位弹性
4.1<Es<+∞,供给富有弹性(高价格的奢侈品)
5.Es=+∞,供给具有无限弹性或完全弹性
2.弧弹性中点公式
Es=(Qs2-Qs1)/(Qs2+Qs1)÷(P2-P1)/(P1+P2)
3.点弹性公式
Es=dQs/dP×P/Qs
1.供给曲线的延长线与坐标横轴的交点,位于坐标原点的左侧(Es>1)
2.交点位于坐标原点的右侧(Es<1)
3.交点为坐标原点(Es=1)
4.影响供给弹性系数的因素
1.生产者调整供给量的时间(生产者调整供给时间越短,弹性也就越小)
2.生产者所使用的生产技术类型(技术越先进,供给的价格弹性就越小)
3.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拥有过剩的生产能力,弹性就越大)
5.供求分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