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宪法基本原则
这是一篇关于宪法基本原则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概况、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权力制衡原则、法治原则。
这是一篇关于法的渊源,分类,效力的思维导图,包括:法的渊源、法的分类、法的效力三部分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宪法基本原则
概况
含义
宪法原则又称宪法的基本原则,是指人们在制定和实施宪法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立场和准则。
特征
普遍性
特殊性
最高性
抽象性
稳定性
作用
宏观指导作用
整合协调作用
补充作用
宪法的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基本人权原则
权力制衡原则
实行法治原则
四者的地位表现为:人民主权是逻辑起点,基本人权是终极目的。权力制衡是基本手段,实行法治是根本保障
概念
是指国家中的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政府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授予,政府要为人民服务。
六大特点
主权是国家的最高权力
主权具有不受限制性
主权的永久性
主权具有普遍性
主权的不可分割性
主权的不可让予性
卢梭《社会契约论》评价:
人民主权原则相对于封建社会的"朕即国家"和君主权的体现者来说,无疑是一大进步,但是也有其阶级局限性。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权观:
广大无产阶级及其领袖不仅以人民主权思想为武器,反对封建专制和资产阶级政府,而且充分吸收了人民主权思想的精华,改造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权学说。
人民主权原则在各国宪法中的体现
1,明确规定人民主权原则
2,通过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形式来保障人民主权,一是间接的代议制形式,二是直接的形式
3,通过规定公民广泛权利和自由来体现人民主权
人权就是一个人所应享有的权利,即满足生存和发展的权利,目前主要指在宪法中所规定的基本权利。
人权的内容包括自由,平等,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等成为政治斗争的宣传口号,其中人权的最实质内容是财产所有权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
提出一系列不同资产阶级人权观的不同观点,并强调人权与经济,文化条件和历史传统的内在联系。
孟德斯鸠: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亘古不变的一条经验。 阿克顿:绝对的权利意味着绝对的腐败。
洛克: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对外权。
孟德斯鸠: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权力制衡原则在国家宪法中的分权原则
美国式——分权制衡最典型的国家
英国式——议会
法国式——总统,总理,国会
马克思主义的分权制衡原则
肯定权力制约
肯定民主共和制的地位和作用
提出监督的思想
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的监督原则
第一,在人民与代表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方面的体现
第二,在不同国家机关之间关系问题上,一般都规定了有关监督方面的内容。
法治原则
含义:即“法的统治”,是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治国理论,制度体系和运行状态。
法治原则在各国宪法中的体现
1.在资本主义国家宪法中的体现
在内容上
宪法具有最高权威性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正当法律程序原则
国家机关职权依法授予,依法行使
司法独立
在形式上
在宪法序言或者宪法条文中明确宣布为法治国家
虽不直接运用法治一词,但其他文字或有关内容却清楚地表该宪法以法治为基本原则
2.在社会主义国家宪法中的体现
社会西湖一国家的宪法不仅宣布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一切国家机关和全体公民最高的行为准则,而且还规定国家的立法权属于最高的人民代表大会,这样使社会主义的法治原则有了真正实现的前提条件。我国宪法第五条还专门规定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