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胸部检查
这是一个关于胸部检查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胸部体表标志及分、胸廓与胸壁、乳房、触诊、叩诊、听诊等。
编辑于2022-11-19 09:06:31 河南胸部检查
一、胸廓检查
胸部体表标志及分
胸骨角:标志 ① 与第二前肋骨连接② 主支气管分叉③ 心房上缘④ 上下纵隔交接部⑤ 第五胸椎水平
胸廓与胸壁
静脉显露—侧枝循环 消瘦 检查血流方向局部膨隆—肋骨骨折 胸壁肿瘤 婴幼儿心脏增大局部压痛—胸壁炎症 肋骨骨折皮肤握雪感——皮下气肿胸骨压痛叩击痛——血液病 肋间隙改变:凹陷或变窄(胸内容积缩小) 吸气时凹陷————— 大气道阻塞 一侧变窄凹陷——肺不张 胸膜粘连膨隆或增宽(胸内容积增大) 呼气时膨隆——肺气肿 支气管哮喘 一侧膨隆或增宽——胸腔积液 气胸 胸廓检查:1.正常形态 前后径:横径≈1:1.52.形态异常 扁平胸 桶状胸 佝偻病胸 鸡胸 串珠胸 漏斗胸 肋膈沟 3、胸部局部隆起 肋骨骨折 胸壁肿瘤 婴幼儿心脏增大 4、胸廓一侧变形 膨隆:胸腔积液、气胸 凹陷: 肺不张、胸膜增厚、粘连 5、胸椎严重畸形 脊柱结核
乳房
(一)解剖生理正常儿童及男子乳房一般不明显。乳头位于锁骨中线第四肋间,两侧对称。女子乳房青春期逐渐长大呈半球形,乳头呈圆柱形,乳晕及乳头有色素沉着。 视诊:正常乳房 对称半球形不对称 增大—炎症肿瘤 缩小—发育不良皮肤改变 发红—炎症 桔皮样水肿—癌肿 回缩下陷—瘢痕 肿瘤乳头异常 回缩——发育异常 肿瘤 分泌物—乳腺导管病变 血性:癌; 清亮或黄:慢性囊性乳腺炎;男性:内分泌、肝硬化 触诊:病人体位 取坐位 两臂下垂检查手法 用指腹或手掌屈侧轻压滑动触摸检查顺序 先健侧后患侧 外上→外下→ 内下→内上 不同时期乳房质地不同: 青年:软、均一性 月经期:紧张感 妊娠期:柔韧感 哺乳期:结节样感 包块:大小、部位、质地、活动度、压痛、边界、数目。 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 (1)乳腺红、肿、热、痛:急性乳腺炎、脓肿 (2)乳腺溃疡、瘘管:慢性乳腺炎、结核 (3)乳腺皮肤及乳头内陷:乳腺癌 (4)乳腺结节包块:肿瘤、纤维瘤、结核、乳腺增生
二、肺部(胸膜)检查
视诊
1、呼吸运动: 通过膈肌及肋间肌完成。 (1)呼吸运动类型 胸式呼吸 腹式呼吸 (2)呼吸困难 吸气性呼吸困难(三凹征) 呼气性呼吸困难 混合性呼吸困
2、呼吸频率 正常: 16-20次/分 (成人) 儿童: 20-30 新生儿: 30-50 (1)呼吸增快: >24次/分 发热、剧烈运动、大叶性肺炎、心功能不全 (2)呼吸减慢: < 12次/分 颅内高压 麻醉剂或镇静剂抑制状态 (3)呼吸深度: 深长呼吸或库斯莫尔(Kussmaul)呼吸
3、呼吸节律的改变:(1)潮式呼吸:陈—施(Cheyne-Stokes)呼吸 临床多见于严重缺氧(2)间停呼吸:亦称比奥(Biot)呼吸 缺氧 中毒 临终 呼吸中枢兴奋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3)断续呼吸(抑制性呼吸): 疼痛-急性胸膜炎、胸膜 恶性肿瘤、肋骨骨折(4)双吸气呼吸(抽泣样呼吸):颅压增高、脑疝前期(5)叹息样呼吸: 功能性 神经官能症
触诊
1、胸廓的扩张度: 深呼吸时比较两手运动度 一侧胸廓扩张度受限 见于胸膜疾病(大量胸腔积液、气胸及胸膜增厚)和肺不张 双侧动度降低 肺气肿、双侧胸膜炎
2、触觉语颤:原理:被检查者发音→声波沿气管.支气管.肺泡→传到胸壁.用手触及的振动感 影响语颤的因素(声波传导的影响因素) 1.声音的传导与管道的畅通和阻塞有关:支气管阻塞、语颤↓ 2.发音强弱、音调高低:音强、调低、语颤愈强 3.与肺组织的多少有关:肺组织愈少、语颤愈强 4.脏层与壁层胸膜是否贴近:胸腔积液、积气、语颤↓ 5.胸壁厚薄:愈薄愈强正常语颤强弱分布及个体差异 1.男>女 成人>儿童 2.瘦>胖不同部位的异常:前胸上比下强、右比左强 语颤的病理变化 1. 语颤减弱及消失 (1)肺部变化:A.肺泡内含气量过多 如肺气肿 B.支气管阻塞 如阻塞性肺不张 (2)胸腔病变:胸腔积液、气胸、胸膜增厚粘连 (3)胸壁病变:水肿、皮下气肿 2.语颤增强 (1)肺实变:如大叶性肺炎 (2)肺空洞:如结核空洞 (3)肺组织受压:如胸腔积脓
3.胸膜摩擦感 (一)原理:胸膜上有纤维蛋白沉着、而变得粗糙 (二)特点:(1)呼气、吸气均可触到 (2)腋下部最清楚 (3)屏气消失 (三)意义:胸膜炎、肺梗塞、胸膜肿瘤、尿毒症等
叩诊
1.叩诊方法:直接叩诊法、间接叩诊法: 2.体位和姿势坐位或仰卧位坐位时首先检查前胸,胸部稍向前挺;侧胸时,被检查者举起上臂置于头部;检查背部,被检查者上身稍前倾,头略低,双手抱肩或抱肘。卧位时,先仰卧查前胸,后侧卧查胸部及背部。3.顺序自肺尖开始,自上而下,由外向内,两侧对比;先前胸,再侧胸,后后背。 1、叩诊音分类: 2、五种叩诊特点与临床意义: 叩诊音 音响 音调 临床意义 鼓音 强 强 生理:胃泡区 过清音 病理:肺气肿 清音 生理:正常肺部 浊音 生理:正常心肺交界 病理:肺实变、积液 实音 弱 弱 生理:实质器官(心、肝) 病理:肺实变、积液
3、正常肺部叩诊音: 胸部叩诊可有清音、浊音、鼓音,但正常肺部叩诊为清音,出现其他叩诊音则为异常。 ①肺上界一肺尖宽度 (1)检查方法:自斜方肌前缘中央部开始,先向外、后向内均标记从清音至浊音的那一点,清音带的长度为肺尖的宽度. (2)正常值:4--6cm (3)意义:缩小------见于肺结核 增宽------见于肺气肿 ②肺下界: 正常平静呼吸时肺下界达6、8、10肋间。 其中胖矮者可上移1肋间,瘦长者可下移1肋间。 肺下界上升见于胸腔积液、隔肌上升; 肺下界降低见于肺气肿、腹腔内脏下垂 ③肺下界移动范围:肺下界移动一深吸气与深呼气时肺下界移动的范围 (1)方法:深吸气后屏气与深呼气后屏气各再叩一次肺下界,记下从清音至浊音的那一点。 (2)正常值:深吸气与深呼气两点间距为6~8cm (3)意义:移动减弱: A.肺组织弹性减弱(肺气肿、肺炎) B.肺萎缩(肺不张、肺纤维化) 叩不出:胸腔积液、积气、胸膜粘连
听诊
呼吸音:产生机制 气流通过呼吸道和肺泡产生的声音呼吸音示意图 升支————吸气相 降支————呼气相 线条长短——时相长短 线条粗细——音响强弱 夹角大小——音调高低 呼吸音分类:正常呼吸音 正常支气管呼吸音 正常肺泡呼吸音 正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异常呼吸音 异常肺泡呼吸音 异常支气管呼吸音 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正常呼吸音——正常支气管呼吸音:机制 气流通过声门和气道形成湍流 呼气时声门窄特点 “哈”的声音 吸气相长强高 呼气相更长更强更高部位 喉部 胸骨上窝 颈椎6、7和胸椎1、2附近区域 正常呼吸音——正常肺泡呼吸音:机制 气流进出肺泡产生振动 肺泡弹性变化特点 “夫”的声音 吸气相长 强 高 呼气相短 弱 低部位 除支气管肺门以外的 肺大部分区域 在乳房下部 、肩胛 下区 、腋窝下部 最清晰 正常呼吸音 ——正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机制 支气管和肺泡呼吸音重叠特点 吸气似肺泡呼吸音 但较高较响亮 呼气似支气管呼吸音 但稍弱稍低部位 胸骨角两侧 肺尖前后部 肩胛间区3、4胸椎水平 异常呼吸音——异常肺泡呼吸音:增强 (通气量增加) 发热 运动 贫血 酸中毒 一侧代偿减弱 (通气量减少) 支气管阻塞 呼吸肌无力 胸廓胸膜病变 腹部病变致膈运动受限呼气延长 (小支气管狭窄 肺弹性减退) 支气管哮喘 肺气肿断续或粗糙 (气流不均匀或不畅) 支气管肺部炎症 异常呼吸音——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定义 正常肺泡呼吸音区域又称 管状呼吸音 tubular breath sound机制 气道通畅——肺组织密度增加 ——肺内有空腔意义 肺内炎症实变 压迫性肺不张 肺内空洞 异常呼吸音——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定义 正常肺泡呼吸音区域 机制 气道通畅——肺实变区与正常肺组 织并存 意义 支气管肺炎 肺结核 大叶性肺炎初期 胸腔积液上方肺膨胀不全区域
啰音(呼吸附加音):干啰音 rhonchi 高调干啰音——哮鸣音 低调干啰音——鼾音湿啰音 moist rale 响亮性湿啰音 非响性湿啰音 粗 中 细湿啰音 捻发音 产生机制 支气管粘稠分泌物 支气管狭窄啰音特点 一般干啰音 哮鸣音 吸气呼气均存在 多在呼气相 音调低 音调高 散在分布不均 弥漫或局限固定 数量和部位易变 相对稳定 干啰音——临床意义:易变多音调干啰音 呼吸道粘稠分泌物——支气管炎症弥漫哮鸣音 气道缩窄——支气管或心源性哮喘局限固定哮鸣音 气道狭窄———支气管结核或肿瘤吸气相喘鸣音 气管阻塞———喉痉挛 异物 肿瘤 湿啰音——产生机制与特点:产生机制 气流通过稀薄分泌物产生的水泡音 水泡大小与管腔直径相关 陷闭细支气管肺泡张开产生的爆裂音啰音特点 吸气相 吸气末多见 多个多种(大 中 小)水泡音并存 易变性小 咳嗽后可有改变 临床意义:局部湿啰音 ———肺部局部炎症两下肺散在干湿啰音 ——支气管肺部感染两肺底对称性湿啰音 ———左心功能不全两肺满布湿啰音 ———肺水肿
语音共振:机制 声波传导 方法 支气管语音 耳语音 正常 耳语时可听到模糊的声音 异常 增强或减弱 意义 (同语音震颤) 增强——肺泡充满液体或肺内有空洞 减弱——支气管阻塞或传导距离增加
胸膜摩擦音:机制 胸膜表面粗糙 运动摩擦 特点 吸气末明显 动幅大的部位明显——腋中线肺下部 屏气时消失——区别于心包摩擦音 意义 胸膜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