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历史与历史的书写
历史研究的是历史中的问题,并不是对历史全景的再现,要处理好历史与细节、历史客观性与历史连续性、历史必然性与历史偶然性的关系。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结构要素的思维导图。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阐述: 1,强国是个比较性和世界性概念 2.把综合国力作为评判现代化强国的综合性标志 3.综合国力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六大要素
以问题为导向的哲学探索与新时代哲学的现实关注: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想史与现实问题研究和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关注两部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历史与历史的书写
历史科学的“卡夫丁峡谷”:历史事实、历史书写与历史观的关系问题。
历史和历史书写的重构
历史的客观性:自己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真实客观过程
历史书写的客观性:指历史研究的客观性,是对人们历史书写所达到的历史真实程度的评价。
处理好历史的客观性和历史书写的客观性 (这是史学的根本性问题)
应该同时重视二者的客观性,历史是从存在到非存在,历史的书写则是从“无”找寻“有”
历史书写的客观性与历史的客观性的关系并不是相片与人的关系
历史书写首先必须尊重历史事实
历史事实:历史的真实性 ≠历史哲学:批判性考察历史真实性的哲学前提
历史哲学:如克罗齐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历史哲学观点(态度:辩证看待) 历史观是对历史哲学观点的系统反映
历史哲学与历史理论主要研究内容
历史哲学:什么是历史事实?或历史能否能认识?
历史理论:历史变迁、王朝更替、治乱兴衰中存在的具有普遍规律的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研究历史的方法:历史唯物主义
关于历史的价值评价
核心: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道德评价(价值评价对错是非应该以事实依据作为判断)
历史人物的道德评价,不能拘于小节而无视大节,或者说苛求私德而忘却公德
道德评价必须是第二位的,它不能置于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不顾,将之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不能把道德的批判变成道德的审判,把历史研究变为道德的法庭)
伟大人物的理解不能单纯聚焦于他个人,而必须是他的时代需要和文化背景(如对赫鲁晓夫、秦始皇等人的评价)
历史唯心主义为何难以驱逐
只要是人,人以思想去把握存在,唯心主义就会以各种理由存在。
历史领域的唯物主义比自然领域的唯物主义更加顽固。
政治层面的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具有极强的阶级性,这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历史观的理论支柱。
学术问题: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诘难、对实践观点的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