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魏晋南北朝文学
这是一篇关于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三曹、建安七子和蔡琰、建安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所作》。
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分为三大文化集团:华夏、东夷、苗蛮,此篇导图与中华民族的远祖有关,其内容主要简述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以及先民的传说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魏晋南北朝诗歌
三曹
曹操
字“孟德
史称“外定武功内兴文学“
鲁迅称他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代表作《蒿里行》
写董卓作乱,群雄并起给人民造成的灾难
“铠甲生虮虱,万姓已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后人称赞此诗“乃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代表作《短歌行》
交织着人生苦短的浩叹、功业未成的忧思、故旧相聚的契阔之感,以及天下归心的坚定信念
将比兴和典故穿插交错,让抒情写景融为一体
四言诗代表作《步出夏门行》
第一章“观沧海”
展示了诗人吞吐宇宙的气概和大海般宽广的胸怀
第四章“龟虽寿”
用长寿的神物终有一死来反衬老骥志士要用有限的生命建立不朽工业的雄心壮志
散文代表作是《述志令》
曹植
字“子建”
曹操的第三子
死后谥号“思”
被钟嵘在《诗品》中称赞为“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代表作《白马篇》
通过对边塞游侠的热情赞美,寄托自己报国立功的壮志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开了六朝和唐代边塞游侠诗的先声
《送应氏》二首
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写洛阳焚毁之后的荒芜景象,朴实地写出了人是兴废的酸楚之感
代表作《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
《杂诗》
“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将骋万里途,东路安足由?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愿欲一轻济,惜战无方舟。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抒发诗人不甘闲居,希望在征吴战争中建立功业的急迫心情
曹丕
汉献帝,谥号“魏文帝”
学术专著《典论》
《自叙》
《论文》
最早的文学评论
着重批评文人相轻的陋习,强调文章的永恒价值,又提出“建安七子”的说法
代表作《燕歌行》
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文人七言诗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构建了七言抒情诗的基本形态,描写了深秋夜晚思妇对游子的无限思念
字“子恒”
建安七子和蔡琰
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王粲被称为“七子之冠冕”
代表作《登楼赋》
《七哀诗》三首
第一首写“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中原乱象,并选取“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的事件,反映了整个社会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惨况。
陈琳
代表作《饮马长城窟行》
刘祯
代表作《赠从弟》
蔡琰
字文姬
代表作《悲愤诗》
评论家称之为杜甫的《咏怀五百字》《北征》等鸿篇巨制之祖
建安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所作》
又名《孔雀东南飞》
我国民间最优秀的长篇五言叙事诗
塑造了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有斗争精神的妇女形象
集汉乐府民歌表现艺术之大成,同时也确立了我国叙事文学的民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