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科目二-6中学生心理辅导
这是一篇关于科目二-6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压力和挫折。
这是一篇关于科目一-职业理念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教育观、材料题、学生观、教师观。
这是一篇关于科目一-职业道德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这是一篇关于科目二-8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班级与班集体、课堂管理、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人际关系、教师心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中学生心理辅导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概述
概念
无心理疾病
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特性
动态的
相对的
心理健康标准
智力正常
情绪适中
意志品质健全
人格稳定协调
自我意识正确
人际关系和谐
社会适应良好
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发展性(共性)
自我概念发展问题
自我意识、主观、执着
人际交往问题
学业发展问题
障碍性
抑郁症
持久性的心境低落
消极、颓废、冷漠、低自尊、无能感、缺少热情、失眠
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认知行为疗法
恐怖症
非理性惧怕
单纯恐怖症、广场恐怖症、社交恐怖症
情景治疗、认知疗法
焦虑症
紧张不安
考试焦虑
肌肉放松、系统脱敏、自助性认知矫正
强迫症
重复
强迫观念、强迫行为
森田疗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暴露与阻止
网络成瘾
过度不当使用网络
头晕、心烦、胸闷、空虚
强化干预法,厌恶干预法,转移注意力法,替代、延迟满足法,团体辅导法
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
心理辅导的目标与途径
目标
基本目标:学会调适
高级目标:寻求发展
心理健康的途径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讲座、理论、预防)
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实践)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小组辅导
3课活动2辅导
心理辅导的内容
学习辅导
人格辅导
生活辅导
生涯辅导
心理辅导的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学生主体性原则
个别化对待原则
整体性发展原则
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强化法
惩罚法
消退法
系统脱敏法(逐步接触)
来访者中心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艾利斯 ABC理论)
ABC理论
A:诱发性事件
B: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
C: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
D:反驳
E:积极情绪
非合理信念的特征
绝对化要求:必须、应该
过分化概括:以偏概全、以一概十
糟糕至极
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学生个体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
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与家长合作建构社会支持网络
压力和挫折
压力
有刺激引起的,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身心紧张状态
产生的来源
躯体性压力源
心理性压力源
社会性压力源
文化性压力源
压力的调节方法
了解自己的能力,制订切实可行的目标
劳逸结合,积极休息,培养业余兴趣爱好
加强体育锻炼,保证生活规律、睡眠充足
建立和扩展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拥有朋友
积极面对人生,自信豁达,知足常乐,笑口常开
改变不合理观念,通过有意地改变自己的内部语言来改变不适状况
挫折
个体的动机、愿望、需要和行为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阻碍的情境和相应的情感态度
挫折的应对
升华
补偿
A缺失B补足
退行
幽默
自嘲
宣泄
认同
文饰
合理化(找借口)
酸葡萄
甜柠檬(知足常乐)
推诿
投射
以己度人
认知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