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外国美术史
这是一篇关于外国美术史的思维导图,包含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年7月15日~1669年10月4日)是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外国美术史
17世纪美术: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时期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时代,大致为17世纪。其最早的表现,在意大利为16世纪后期,而在某些地区,主要是德国和南美殖民地,则直到18世纪才在某些方面达到极盛。 巴洛克时期在18世纪随着它的独特风格转变为洛可可(Rococo)式风格而告结束。
巴洛克的艺术风格
(1)首先是它的豪华的特色。巴洛克艺术虽是为宗教服务的,有强烈的宗教特色,同时又有浓厚的享乐主义色彩。
代表画家及作品
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年6月28日—1640年5月30日),教名伯多禄·保禄·鲁宾斯,17世纪佛兰德斯画家,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外交使节。鲁本斯是佛兰德斯画家,是巴洛克画派早期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阿玛戎之战》,《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美惠三女神》
(2)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凡·代克,全名安东尼·凡·代克,(Anthony van Dyck,1599~1641)佛兰德斯著名画家。出生于安特卫普一个富商家庭,从小学画,曾师从鲁本斯,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严谨画风,擅长肖像画,注重人物内心性格的刻画。
代表作品:《保利纳·阿尔多诺像》
(3)极力强调运动,运动和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意大利语: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年9月29日—1610年7月18日),意大利画家,1593年到1610年间活跃于罗马、那不勒斯、热那亚 、马耳他和西西里。他通常被认为属于巴洛克画派,对巴洛克画派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代表作品:《圣乌尔苏拉殉难》、《圣马太蒙召》、《拉撒路的复活》、《圣彼得的否认》
(4)非常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卡拉契(Carracci,1560~1609),勤练古典美,代表作祭坛画——《圣母哀悼基督之死》(1603,92,8 x 103,2 cm,伦敦国家画廊),画中光线照耀在救主形体上,与整体引发观者情感的手法,都属巴洛克式的,构图简单和谐,有点感伤性,但避免提醒人们有关死亡的恐怖和受难的痛苦。
代表作品:《《圣母哀悼基督之死》
(5)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年7月15日~1669年10月4日)是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
代表作品:《木匠家庭》
18-19世纪美术
18世纪洛可可艺术
特征
一时兴起于路易十四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时代,是相对于路易十四时代那种盛大庄严的古典艺术,这和法国贵族阶级的没落与资产阶级的日益兴盛紧密联系。轻松、愉悦、秀美倾向于女性化,清新、自然大多是爱情故事,美化人物有强烈的装饰性,用“s”形、“c”形、反“s”构图表现工艺品受中国等东方国家的影响。题材范围扩大,色彩与绘画语言扩大的绘画表现力,但画面中缺乏内容、思想,缺乏深刻的内涵,矫揉做作,脂粉性强,缺乏艺术深度,远离生活。
代表人物
华多
《舟发西台岛》《热尔桑画店》
布歇
《淋浴的狄安娜》《午饭》
弗拉戈纳
《秋千》《浴女
19世纪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的“新”在于借用古代英雄主义题材和表现形式,描绘现实斗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紧密配合现实斗争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服务,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因此,新古典主义又名革命古典主义。 遵循古典法则,选择严谨主题,追求塑造的完美,坚持严格和明朗的轮廓,极力减弱绘画的色彩要素。
大卫
代表作
《荷加斯兄弟宣誓》《苏格拉底之死》,《布鲁图斯》
格罗
《雅法城的黑疫病人》
盖兰
《赛克斯图斯归来》
20世纪美术
后现代主义
抽象表现主义
反对绘画的完整性与技巧性,推行即兴式的创作与技巧的自由发挥
波洛克
《魔鬼》
德.库宁
《女人与自行车》
克兰
《尼金斯基
波普艺术照相写实主义
奥迪·沃霍尔
《玛丽莲·梦露》
利希滕斯坦
《戴发带的女孩》
观念艺术
克洛斯
大地艺术
克里斯托
《包裹海岸》
欧普艺术
“光效应艺术”和“视幻艺术”
装置艺术
徐冰
《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