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2大特征联系和发展,3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5对范畴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和形式和本质和现象。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规律有两个特点客观性和普遍性,意识的本质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章)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而人的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这个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唯物辩证法
2大特征
联系
联系的概念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联系的特点
客观性
第一,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第二,事物联系的客观性要求人们如实地从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反对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客观的真实的联系
普遍性
第一,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第二,每一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是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的
第三,整个世界不是各种孤立的事物的机械堆积,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的事物构成的统一整体
多样性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又是复杂多样的
发展
发展的实质
世界的发展是新事物不断取代旧事物的前进的过程,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
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
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东西,又吸收、继承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且添加了一些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它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3大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
动力和源泉
含义
基本内容: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
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
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内外因
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
内因
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外因
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普遍性与特殊性
关系
互相联结
互相区别
互相转化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
主要矛盾
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
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主要方面
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
次要方面
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
方法论
两点论
重点论
地位
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质量互变规律
状态和形式(过程)
质
量
度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否定之否定规律
道路和趋势
辩证的否定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5对范畴
原因和结果
关系:对立统一
必然性和偶然性
机械决定论:承认必然性,否定偶然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
内容和形式
关系:对立统一、相互作用
本质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