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化物质代谢思维导图
生化物质代谢思维导图,三大营养物质、核苷酸代谢、生物氧化。
编辑于2022-12-22 20:50:54 山东省葡萄糖
dCDP
CDP
嘌呤核苷酸合成与分解代谢
嘧啶核苷酸合成与分解代谢
dTMP
dUMP
还原酶
dUDP
CTP
UDP
UTP
脱羧酶
UMP
PPi
PRPP
NADH+H+
NAD+
乳清酸核苷酸
乳清酸
二氢乳清酸
天冬氨酸
氨甲酰天冬氨酸
氨甲酰磷酸
黄嘌呤氧化酶
尿酸
黄嘌呤氧化酶
黄嘌呤
鸟嘌呤
次黄嘌呤
GTP
ATP
经过两步磷酸化
AMP
ATP
GLN
GMP
H2O NAD+
AMP
GTP 天冬氨酸
XMP
腺苷酸代琥珀酸
IMA
镁离子 ATP
GRA合成酶
GRA
谷氨酸
谷氨酰胺
酰胺转移酶
ATP
AMP
PRA
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
PRPP
每分子NADH经呼吸链泵出10质子,生成2.5ATP
O2
复合体Ⅳ
细胞色素c氧化酶
每传递2电子向膜间隙释放2质子
细胞色素C
复合体Ⅲ
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
每传递2电子向膜间隙释放4质子
辅酶Q
复合体Ⅱ
辅基FAD、Fe-S
为琥珀酸脱氢酶
无质子泵功能
复合体Ⅰ
辅基FMN、Fe-S
将4个质子从线粒体基质侧泵到膜间隙侧
为NADH-Q还原酶或NADH脱氢酶
FADH2
NADH
NADH呼吸链
FADH2呼吸链(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每分子FADH2经呼吸链泵出6质子,生成1.5ATP
呼吸链
生物氧化
鸟氨酸循环
尿素
ATP
AMP
镁离子
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酶
延胡索酸
精氨酸
精氨酸代琥珀酸
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
鸟氨酸
瓜氨酸
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Ⅰ
N-乙酰谷氨酸
CO2
镁离子、ATP
氨甲酰磷酸
NH3
代谢
谷氨酰胺酶
肝和肾
-1NH3 -1ATP 谷氨酰胺合成酶
骨骼肌和脑
谷氨酰胺
L-谷氨酸
联合脱氨基作用生成丙酮酸,并释放氨
肝
转氨基作用生成丙氨酸
骨骼肌
谷氨酰胺
脑和骨骼肌等组织运向肝和肾
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骨骼肌运往肝
彻底氧化物分解供能
转运
糖和脂质
升糖氨基酸
生酮氨基酸
升糖兼生酮氨基酸
丙酮酸
L-谷氨酸脱氢酶
氨
L-谷氨酸
哺乳动物组织中唯一能以高速率进行氧化脱氨反应的氨基酸
与其有关的转氨酶
肝 丙氨酸转氨酶(谷丙转氨酶)
新 天冬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
氨基酸转移酶
相应的α-氨基酸
相应的α-酮酸
α-氨基酸
α-酮酸
-1H2O
氨基酸氧化酶
辅酶是FMN或FAD
α-酮酸
去路
L-α-氨基酸
氧化脱氨
转氨基作用
降解
溶酶体 ATP非依赖途径(外源、膜、半衰期长的蛋白质)
蛋白酶体 ATP依赖途径(异常和短寿命蛋白质)
氨基酸
蛋白质
软脂酸的合成
脂肪酸合酶复合体
酰基载体蛋白(ACP)
作为单体
软脂酸
从其开始
乙酰CoA羧化酶
锰离子为激活剂
生物素辅基
丙二酸单酰CoA
乙酰CoA
磷脂合成
磷脂酸甘油
脑磷脂
CDP-甘油二酯
卵磷脂
脑磷脂
甘油一酯途径
小肠粘膜细胞
酯酰CoA转移酶
甘油一酯
食物消化得到
甘油二酯途径
肝和脂肪组织细胞
酯酰CoA转移酶
磷脂酸磷酸酶
1,2-甘油二酯
磷脂酸
1-脂酰-3-磷酸甘油
酮体代谢
琥珀酰CoA转硫酶/乙酰乙酸硫激酶
酮体
肝向肝外组织输出能量的主要形式
丙酮
β-羟丁酸
乙酰乙酸
HMG-CoA裂解酶
HMG-CoA合酶
HMG-CoA
乙酰乙酰CoA硫解酶
乙酰乙酰CoA
脂肪酸β-氧化
2乙酰CoA
乙酰CoA
重复这4步反应,最终完成脂肪酸β-氧化
少2个碳的酯酰CoA
烯酰CoA水化酶
酮酯酰CoA
酯酰CoA脱氢酶
FADH2
FAD
烯酯酰CoA
进入线粒体
肉碱直线转移酶Ⅰ
肉碱-酯酰肉碱转位酶
肉碱直线转移酶ⅠⅠ
酯酰CoA
镁离子
AMP
ATP
酯酰CoA
1NAD+
1NADH+H+
磷酸甘油脱氢酶
磷酸丙糖异构酶
甘油激酶
3-磷酸甘油
脂肪酸
甘油
甘油三酯
脂肪动员
酶:HSL、MGL、腺苷酸环化酶
不易动员,只能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分解依次为ATGL HSL MGL
糖异生
其余反应均可逆
葡萄糖
G-6-P
F-6-P
果糖-1,6-二磷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存在于线粒体和细胞质中
丙酮酸羧化酶
仅存在于线粒体 辅因子:生物素
草酰乙酸
转运至细胞质
苹果酸转运
天冬氨酸转运
糖原分解
是脱支酶的两种活性
α-1,6-糖苷酶
葡萄糖
葡聚糖转移酶
最后1个葡萄糖基
将葡萄糖基转移到邻近糖链末端
据分支点约4个葡萄糖基
糖原磷酸化酶
只作用于α-1,4-糖苷键
糖链的非还原性末端开始
糖原合成
耗能过程,每延长1个葡萄糖基,消耗2分子ATP
2磷酸
焦磷酸
UTP
无高能磷酸键损失
UDP
将6-7个葡萄糖基转移到临近糖链上
增加糖原水溶性
增加非还原性末端数量
长度达到至少11个葡萄糖基
蛋白酪氨酸-葡糖基转移酶
具有八糖单位的初始引物
糖原蛋白
-1UTP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
葡糖-1-磷酸
磷酸戊糖途径
需要3分子磷酸戊糖进入第二阶段
最终生成2分子F-6-P和1分子3-磷酸甘油醛
还可提供3C、4C、5C、6C、7C中间产物作为碳源
木酮糖-5-磷酸
NADPH
NADP+
核糖-5-磷酸
核酮糖-5-磷酸
NADPH
NADP+
镁离子
6-磷酸葡糖酸内酯
丙酮酸氧化脱羧
糖酵解
有氧氧化
1NADH+H+
1NAD+
琥珀酸脱氢酶
丙二酸是其强力抑制剂
可用于检测细胞存活率
第四次脱氢
第三次脱氢
第二次脱氢
第一次脱氢
GTP/ATP
GDP/ADP
第二次脱羧
第一次脱羧
FADH2
FAD
1NADH+H+
1NAD+
1NADH+H+
1NAD+
1NADH+H+
1NAD+
第三个限速步骤
第二个限速步骤
第一个限速步骤
延胡索酸酶
苹果酸脱氢酶
三羧酸循环
共生成10个ATP
苹果酸
延胡索酸
琥珀酰CoA合成酶
琥珀酸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琥珀酰CoA
高能硫酯化合物
异柠檬酸脱氢酶
α-酮戊二酸
顺乌头酸酶
顺乌头酸
异柠檬酸
柠檬酸合酶
柠檬酸
草酰乙酸
完全不可逆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存在于线粒体中
含丙酮酸脱氢酶
辅因子
E1:TPP(B1)、镁离子
E2:硫辛酸 、CoA(泛酸)
E3:FAD(B2)、NAD+(PP)
乳酸脱氢酶
糖酵解
无氧氧化
乳酸生成
乳酸
乙酰CoA
第三个限速步骤
第二个限速步骤
+2ATP
丙酮酸激酶
LDH1 Km大 乳酸转化为丙酮酸
LDH5 Km小 丙酮酸转化为乳酸
丙酮酸
烯醇化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镁离子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2-磷酸甘油酸
+1ATP
镁离子
磷酸甘油酸激酶
3-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2NADH
2NAD+
1,3-二磷酸甘油酸
醛缩酶
磷酸二羟丙酮
3-磷酸甘油醛
镁离子
-1ATP
磷酸果糖激酶-1
果糖-1,6-二磷酸
磷酸己糖异构酶
F-6-P
第一个限速步骤
己糖激酶
哺乳动物体内已经发现4种
肝细胞中为IV型,又称葡糖激酶
对葡萄糖亲和力低
对G-6-P反馈抑制不敏感
-1ATP
G-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