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南明史》——顾诚(上)时间线
根据《南明史》上册整理而成,主要内容有1642年4月清军攻克松山,锦州、李自成起义军从1642年下半年开始在河南一些府县建立地方政权、1643年在襄阳建立中央政权等。
编辑于2022-12-24 00:51:56 云南《南明史上》时间线(时间为农历)
1642年4月清军攻克松山,锦州
李自成起义军从1642年下半年开始在河南一些府县建立地方政权
1643年在襄阳建立中央政权
1643年8月,皇太极病逝幼子福临即位
1643年10月明陕西三边总督孙传庭部主力被大顺军歼灭,明朝官绅眼见大势已去,纷纷寄希望于大顺政权
1644年正月在西安正式建立国号大顺
1644年春天和夏初,大顺军占领了包括北京在内的整个黄河流域
1644年3月19日,大顺军攻克北京,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身死,当天大顺皇帝李自成进入北京,标志着明朝的覆亡。吴三桂等撤入关内的辽东官员很快决定接受大顺政权的招降。
3月22日前后,吴三桂率领部下前往北京,准备接受李自成的任命
3月26日左右,吴三桂行至河北玉田县突然改变主意,由投降大顺转持敌对态度带领部下兵马直奔山海关,从背后对镇守关门的唐通部发起突然袭击
四月初九日亲摄政睿亲王多尔衮出兵伐明
4月13日晨,李自成、刘宗敏亲自帅大军向山海关进发,准备平叛吴三桂
4月21日上午8点左右山海关战役开始
4月21日晚清军到达距山海关十里的地方驻营
22日上午,吴三桂军已有不支之势,据守北翼城的一只吴军向大顺军投降
22日清军从南水门、北水门、关中门三路进关
清军入关后立即与大顺军交战,经过一昼夜的交战李自成军很快就被击败,阵容大乱,大将刘宗敏也负了伤,李自成见大势已去,下令极速撤退
26日李自成回到北京,杀了吴三桂家属34人,吴三桂在山海关战役刚刚结束就率领关辽军民剃发降清由多尔衮封为平西王
4月27日山东德州乡绅明朝御史卢世淮、赵继鼎等人发动叛乱,推举逃难到该地的明宗室庆藩奉国中尉香河知县朱帅■(这字实在打不出来)为盟主,假称济王,占领了山东省的40多个地区
李自成曾经考虑过据守北京,二十七日二十八两日采取了备战措施责令军民火速拆除城外羊马强及护城河旁房屋,但是经过斟酌,大顺军领导人终于决定放弃北京,主动西撤。
李自成决定29日在北京举行即位典礼后,立即率部希澈离之前,下令放火焚毁明代宫殿和各门城楼
4月29日,福王朱由崧在史可法陪同下乘舟抵达南京城外燕子矶,南京官绅均往朝见
4月30日晚上多尔衮在蓟州获悉大顺军已经撤离北京,命令多铎、阿济格和吴三桂等带领精兵火速追击
五月初一日,朱由崧登岸先拜谒孝陵,然后从朝阳门进城,驻于内守备府
多尔衮率领部分兵力于五月初二日由朝阳门进入北京,许多人大吃一惊偷偷溜走,少数官僚把多尔衮迎入劫后仅存的武英殿拜倒在爱心觉罗皇室脚下
初三日,朱由崧在南京就任监国,任命原南京兵部尚书时刻法为东阁大学士兼任礼部尚书,马士英加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衔,仍任凤阳总督
五月初八日,清军在庆都城东追上大顺军,李自成命蕲侯谷率兵阻击被清军击败,谷英阵亡。大顺军退入山西,留精兵扼守固关,追击的清军于5月20日返回北京
五月初十日,一度投降大顺政权的民大同总兵姜镶发动叛乱,占据大同地区后,初初期以复明为口号,他拥护境内枣强王朱鼎■为帝(这字实在打不出来),6月16日左右降清。
5月12日,朱由崧批准史可法出任淮阳督师
5月15日朱由崧正式即位为皇帝,改明年为弘光元年,第二天马士英入东阁主持政务兼任兵部尚书,弘光朝决定封高杰为兴平伯,镇守徐州、泗州等地,刘良佐封广昌伯,镇守凤阳、寿州等地。刘泽清封东平伯,镇守淮安、扬州等地,靖南伯黄得功加封侯爵,镇守滁州、和州一带。
史可法于18日陛辞,20日渡江前往淮阳督师
1644年5月大顺军希澈以后山东,河北等地的大顺地方政权被明朝官绅颠覆,清军占领了北京附近地区,由于强制推行剃头等政策,京师附近的居民惶恐不安,许多地方揭竿而起,反对清朝的统治。
大顺军撤入山西后,李自成同刘宗敏等高级文官武将率领主力继续西撤,于六月初渡过黄河,返回西安
弘光朝廷热衷于“联虏平寇”六月初三日前都督同知总兵官陈洪范自告奋勇奏请北使,命来京陛见,十三日,陈洪范入朝。十九日应天府等处巡抚左懋第请求出使。二十一日,使团由南京出发。
八月下旬唐通估计大顺政权难以同清朝抗衡,以保德州为据点发动叛乱,同大顺政权镇守陕北的李过激战达半月之久,10月11日,唐通正式降清。唐通的叛变不仅使山西北部全部落入清方之手,而且在黄河西岸的陕西境内也建立了据点,对大顺政权的陕北边防构成了威胁。
9月29日发生了青州之变
十月清接管山东,十月初三日攻克太原,大顺军守将陈永福突围逃走,山西大部分地区归清方管辖。
10月12日,左懋第为首的北使团捧“弘光御书”从正阳门入北京城,被安置于鸿胪寺居住。
27日北使团离京
11月初四日将左懋第与马绍愉拘捕回北京,其余继续返回南京(因陈洪范暗中降清,请求拘捕二人)清方多次招降左懋第,左懋第坚贞不屈于1645年闰6月19日被清方处死。
1644年12月29日清多铎部同大顺军展开潼关战役。
1644年12月弘光政权发生大悲案
1644年12月,清军攻克延安
1645年初史可法亲自安排了高杰率军北上欲帮助清军剿灭大顺军,正月初十日,高杰同河南巡抚越其杰、巡按陈潜夫带领军队来到睢州。该地守将许定国秘密降清,十二日设宴将高杰灌醉后半夜将其杀害,其余二位逃出,第二日帅军屠城,许定国率部过黄河降清。高杰死后军中无主,黄得功欲夺其地盘,双方剑拔弩张。史可法仓惶南逃。
1645年正月十二日,潼关守将马世耀诈降,潼关失守,被清军识破,次日以举行宴会为名于金盆口将马世耀及七千余名将士屠杀。
正月十八日,多铎部占领西安,李自成率军向河南,湖北逃亡李自成放弃西安后,李过高一功由陕西汉中入蜀顺长江东下湖北于1645年下地湖北荆州(大顺军放弃西北向南撤退的西路军)
正月二十三日李自成帅大顺军主力入河南
正月二十四日多铎部奉多尔衮之命招降驻河南府大顺军平南伯刘忠,三月初五日取道河南归德向南推进,致力于摧毁弘光政权
3月到4月清亲王阿济同大顺军(非主力部队)于湖北,河南、江西一带交战八次(全胜)
三月下旬李自成入湖北襄阳,后与南明镇守武昌的宁南侯左良玉部下马金忠,王允成部交战(胜),左良玉不敢迎战,三月二十三号借口接到崇祯“太子”密谕乘船东下“清君侧”放火焚毁武昌,四月初一至九江,初四日左良玉病死,其子左梦庚继续南下。
李自成进武昌不久,清军至被迫放弃武昌东下
四月初五日,多铎统大军从归德府南下,沿途州县望风归附,13日清军至泗州,清军遂在这天晚上度过淮河
四月十八日,清军兵临扬州城下
四月十九日高杰部提督里本深率领总兵杨承祖等向清多铎投降,广昌伯刘良佐也率部投降。
二十一日总兵张天禄、张天福带领兵马投降,后参加攻取扬州之战。
二十四日夜间,清军用红衣大炮轰塌城墙,二十五日扬州陷落,刘肇基战死,扬州知府任民育、何刚等壮烈牺牲,史可法被俘后遇难。(扬州十日)
大顺军于四月下旬在距九江40里处被清军攻入老营文官武将之首——刘宗敏、宋献策及一批随军家属被俘虏。刘宗敏及李自成两位叔父被杀,宋献策降清。在这前后,大顺军丞相牛金星及其儿子牛佺私自脱离大顺军降清
五月初李自成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下被地主武装袭击身亡,李自成牺牲标志着大顺政权的最终覆灭。
1645年5月,清军多铎部占领南京,芜湖等地,阿济格部击败大顺军一直追到江西九江和江北的湖北州县。
五月初五日,清军抵长江北岸
初九日多铎命梅勒章京李率泰带领南明降清将领张天禄、杨承祖等部于黎明渡江击败明防江水师郑鸿逵军占领镇江,大军随后渡江。
初十日,弘光帝同马士英和少数宦官于凌晨秘密离城出逃,后投靠黄得功。 天亮百姓知晓后拥入狱中把“假太子”请出来登武英殿即位。
5月13日左梦庚和湖北巡按御史黄在九江至东流的长江中率领部下兵马向清军阿济格部投降。明朝江督袁继咸被俘虏,阿济格劝他降清,遭到断然拒绝,最后被押解到北京英勇就义
十四日午后清军直抵洪武门外,赵之龙、朱国弼从城墙縋下往清军营商量投降事宜。
十五日弘光政权三十多位高官显贵大开城门,到郊外迎接清军
清军入城警戒后,十七日多铎入南京。
清军进入南京后即命刘良佐充当向导同清军追捕弘光帝。黄得功拒绝刘良佐的招降后,五月二十八日未时被手下叛军射中喉部,黄得功自刎。同日弘光帝被俘。
马士英在溧水失散后护送邹太后于五月二十二日到达杭州,潞王朱常芳及杭州官员朝见。
六月初一日至十五日,大顺军迫近长沙,意与何腾蛟联合抗清。何腾蛟不明情况以为是土贼,令周二南扫荡,大顺军意在求和,主动退让,周二南乘胜追击,被大顺军击毙。
六月初八日朱常芳就任监国,在陈洪范的劝降下,朱常芳贪生怕死决定奉表降清。
六月十四日清军不费吹灰之力占领杭州,在清军招降下周围藩王纷纷降清。
1645年润六月初六日唐王朱聿键由郑芝龙迎接入福州,次日正式任监国。
润六月二十六日正式即皇帝位,这就是南明史上第二个政权,一般称为隆武政权。
七月间,何腾蛟同大顺东路军误会解除后,达成“合营”的协议。
七月多尔衮认为南方用兵基本结束,召多铎、博洛班师回朝,一众藩王及高官显贵被带回京城(次年五月一众藩王及朱常芳、朱由崧被杀)
各地在清朝的剃发令等民族压迫政策下纷纷揭竿起义(由于各地起义时间比较模糊且跨度大,起义过程又太过繁琐。这里就不一一列出,但这种敢于反抗的精神将永远流传)
七月二十二日隆武朝首席大学士黄道周带三千兵伐清,但郑芝龙没有给他精兵,且只给了他一个月的粮草,黄道周只得利用自己的声望沿途招募忠贞之士。
七月二十八日鲁王朱以海在绍兴就任监国,此后南明出现了两个政权间的争斗
八月间,大顺军东路军主力脱离何腾蛟北上湖北与李过、高一功部会和
八月初三日想过皇帝瘾分封于广西桂林的靖南王朱亨嘉,身穿黄袍,面南而坐,自称监国。
八月二十二日半夜两广总督丁魁楚在梧州突然发起进攻,把朱亨嘉东平西凑的兵马打的落花流水,朱亨嘉狼狈逃回桂林。
二十五日攻破靖江王府邸,朱亨嘉被活捉,次年二月被押解到福建。
九月至十一月清欲招降部,高一功部不降,出于民族大义与南明隆武政权达成抗清协议,改编为“忠贞营”
十二月初一日云南土司沙定洲率领士族攻入黔国公府,沐天波来不及组织抵抗,被迫逃往安宁,沙定洲占领昆明后,企图取代沐天波地位。
十二月忠贞营进攻荆州,按协议欲东下与何腾蛟会师于武昌,恢复湖北。
十二月十八日,清驻南京平南大将军勒克德浑接到湖北求援率军乘船西上,于次年正月初十日到达武昌。
十二月十六日因不愿做傀儡皇帝,摆脱郑芝龙的束缚,隆武帝离开福州
十二月二十四日方国安、马士英等带军过江,迫近杭州府城,清军分三路迎击,明军大败,这次渡江战役失败后,鲁监国政权的将领壮志顿消,基本转为划江扼险的守势。
二十五日黄道周被清军张天禄重创,牺牲了一千多的军士,余众星散,他本人也被俘虏,次年三月初五日在南京被杀害。
十二月二十六日隆武帝到达建宁,开始做向西转移的准备
1646年正月初二日,何腾蛟、章旷到达湘阴,几天后遇南逃岳州守将,了解到勒克德浑带“大军压境”,其实只是一小部分满军。何腾蛟仓惶逃回长沙。
二月初三日早晨勒克德浑抵荆州城外,大顺军对此毫无所知,被打得大败,向西撤退
1646年二月十九日,清博洛同图赖领兵南下进攻浙江、福建。
五月十五日清军抵杭州
五月二十九日晚上,鲁监国在张名振等护卫下离开绍兴,经台州乘船逃往海上。
六月初一日清军占领绍兴,大批将领降清。
六月初,清军渡过钱塘江,郑芝龙暗中降清命施福放弃仙霞关天险。自己则谎称海盗进犯家乡,率兵返回安平。
六月初八日,清军先锋部队到达赣州城下,滇将赵印选、胡一清,丁魁武,大学士苏观生,何腾蛟,受命发兵支援赣州至八月赣州城内外明兵不下四万。
督师大学士朱大典据守金华,誓死不降,六月二十三日博洛亲自统兵从绍兴前往金华,六月二十六日把金华四面包围,清军以绝对优势兵力猛攻二十天,直到七月十六日才攻破,朱大典带领家属和亲信到火药局,引爆火药,壮烈牺牲,清军屠城。
八月十五日清朝派遣恭顺王孔有德为平南大将军率其他部南下,进攻湖广和两广。次年二月初到达湖南岳州
八月十八日清军未遇任何抵抗越过仙霞岭
八月二十一日隆武帝从延平启程前往赣州,不久后清军迫近,隆武帝大惊狂逃。
八月二十三日清军偷袭水师,船只火器全部被焚毁,罗明受带领残兵逃回广东。
隆武帝二十七日到达汀州,次日清军追至汀州,隆武帝被杀。
二十八日冲破广营,二十九日击败滇军,其他各路军纷纷撤退,城内守军不过六千人。
清军九月十九日包围赣州城,双方相持十日,十月初三日,清军大举攻城。
九月十九日,清军在博洛统帅下长驱进至福州,城中百姓纷纷逃窜,留下的人剃发留辫。
十月初十日桂王朱由榔就任监国
十一月初二日隆武帝之弟朱聿■(这字实在打不出来)就任监国,初五日正式称帝,建立邵武政权
十一月初四日午时,明军抵敌不住,赣州失守。
十一月十八日朱由榔在肇庆称帝,建立永历政权
十一月十五日,郑芝龙不听其子郑成功劝告,带兵五百到达福州谒见博洛。不久被迫“进京面圣”,博洛回京前用郑芝龙声望招降其旧部,施福、郑芝豹及兵将十一万三千名降清。
十一月二十四日定波建将军周瑞接鲁监国到达厦门,之后积极抗清,到1648年已收复闽东北三府一州二十七县。
十一月二十九日永历、邵武双方在广东三水县发生内战,邵武政权军队大败
十二月十五日,清李成栋部伪装明军攻占广州,绍武帝拖了一条被子混入乞丐群中被清军发现,然后在狱中自缢而死。
十二月二十六日永历帝由肇庆逃入广西,后逃到桂林。李成栋于同一日从广州离开一路追捕永历帝
1647年初,张献忠在西充县境不幸牺牲,正月初一日孙可望下令改变大西军滥杀无辜的过火行动,之后清军追来,大西军进入贵州境内,顺利占领贵阳。
丁魁楚于二月间降清,被清军押解回广东途中将其杀害。
广东陷落后,程邦彦、张家玉、陈子壮在广东先后起义抗清。
1647年二月十八日清军进迫湘阴,章旷逃往长沙同何腾蛟商量对策,不久清军直驱长沙城下,王进才见兵力不敌保护何腾蛟乘船难逃,二十五日,清军占领长沙。之后何腾蛟一路南逃,清军几乎没遇到任何抵抗,就占领了湖南大部分地区。
三月十五日大西军进入云南省境内,二十九日移兵曲靖。
四月十五日永历帝在刘承胤的唆使下迁入武冈州
四月十六日吴胜兆在苏州反清
四月下旬,大西军经宜良顺利进入昆明
五月十九日大西军李定国部抵临安府,二十二日用火药轰倒东南面城墙,迅速占领全城。
八月刘承胤降清,欲献永历帝给清军,永历帝慌忙出逃,清军占领武冈
十一月清顺王耿仲明等大举进攻广西全州,遭到郝永忠部的狠狠打击。
永历帝于十二月初五日再次回到桂林
十二月十七日全州降清
1648年正月二十七日金声桓、王得仁在江西反清归明
1648年二月初一日何腾蛟在兴安临阵脱逃,郝永忠派出的骑兵孤军奋战,城破后全部战死。
二月二十二日永历帝携宫眷、随驾官员从桂林出逃
三月,甘肃回族将领米剌印、丁国栋发动反清起义
三月十七日李成栋在广州反清
四月初十日郑成功占领福建同安县
1648年五月,艾能奇率兵征东川,不幸中毒箭身死 ,孙可望下令厚葬,另派精兵平定东川及附近土司,巩固昆明对东北方面的统治。
十月初一日李成栋率兵到达赣州城下,经过交战兵败于次日返回广州
十月,沙定洲等在昆明被处死,标志着混乱局面的暂告结束,使当地居民自明末兵乱以来过上了安宁的生活。并用心经营云南,使云南在明末清初的混乱时期有了一定的发展。
十二月初三日姜镶在山西大同反清
1649年正月,清兵攻克甘州,丁国栋等扼守肃州,不久肃州也被攻破,丁国栋等被杀害,关陇的回族首领发动的起义遂告失败。
1649年二月间李成栋再次启程攻打赣州
二月十五日王永强反清
三月二十三日与清吴三桂部交战于流曲镇,不幸兵败阵亡
八月二十八日在清多尔衮集清军大部分兵力的猛攻下,城中粮草消耗殆尽后,杨振威叛变杀害姜镶出城投降。多尔衮下令屠城,并拆除城墙五尺泄愤
1950年三月初一日清军攻打李成栋所在的信丰城,李成栋在混乱中落水淹死
为解决粮草问题,1650年郑成功包围以属永历朝的潮州府,镇守潮州的将领郝尚久在得不到支援的情况时一怒之下降清,会同清军击败郑成功,迫使郑军退回福建铜山。
1650年八月郑成功以送粮草为名,夺取厦门,吞并了郑彩兄弟的部队。
1651年在郑成功再进攻广州时,清张学圣、马得功等偷袭厦门,把郑氏家族的财宝洗劫一空。
三月二十五日郑成功从大星所一带返航,四月初一日到达厦门,清马得功部已逃回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