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病理学【第十章】呼吸系统疾病
人卫第九版病理学第十章呼吸系统疾病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尘埃沉着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肿瘤。
编辑于2022-12-25 11:42:07 江西呼吸系统疾病
肺炎
【定义】肺的急性渗出性炎症
【分类】
细菌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
【定义】由肺炎球菌引起的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病变累及肺大叶的全部/大部
【好发于】青壮年,左肺/右肺下叶
【病程】5-10天
【症状】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咳铁锈色痰/有肺实变体征/外周血白细胞增多
【病因】肺炎链球菌
【机制】肺组织变态反应-血管扩张/浆液纤维蛋白渗出-通过肺泡间孔/支气管蔓延
【病理变化】肺泡腔内的纤维素性炎
1.充血水肿期
【病程】发病第1-2天
【症状】毒血症:寒战/高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
【大体】肺叶肿胀,暗红色
【镜下】
肺泡间隔内毛细血管弥漫性扩张充血
肺泡腔内大量浆液性渗出液,少量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
【X线】片状分布的模糊阴影
【实验室检查】渗出液检出肺炎链球菌
2.红色肝样变期
【病程】发病第3-4天
【症状】
铁锈色痰
病变范围广:缺氧-发绀
波及胸膜:纤维素性胸膜炎-胸痛
【大体】肺叶充血呈暗红色,质实,切面灰红,似肝脏
【镜下】
肺泡间隔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肺泡腔内充满纤维素/大量红细胞,少量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
肺泡内/相邻肺泡间纤维素连接成网
【X线】大片致密阴影
【实验室检查】渗出物检出肺炎链球菌
3.灰色肝样变期
【病程】发病第5-6天
【症状】
铁锈色痰→黏液浓痰
肺泡血流显著减少:缺氧改善
【大体】肺叶肿大,充血消退:红色→灰白色,质实如肝
【镜下】
肺泡腔内渗出纤维素增多,红细胞少
纤维素网多见,含大量中性粒细胞
【实验室检查】不易检出细菌
4.溶解消散期
【病程】发病第2-4周
【症状】
渗出物被溶解,经气道咳出,肺功能恢复正常
体温下降,临床症状减轻/消失
【大体】实变病灶消失,病变肺组织质软
【镜下】
肺组织结构正常
肺泡腔内中性粒细胞变性坏死
胸膜渗出物被吸收/机化
【X线】正常
【并发症】
肺肉质变/机化性肺炎
【病因】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蛋白酶不足-大量纤维素未被溶解吸收-被肉芽组织取代而机化
【大体】呈褐色肉样外观
胸膜肥厚/粘连
【病因】胸膜/胸膜腔内的纤维素不能被完全溶解吸收而机化
肺脓肿/脓胸
【见于】病原菌强大/机体抵抗力低下+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混合感染
败血症/脓毒败血症
【见于】严重感染
感染性休克/中毒性/休克性肺炎
【见于】重症病例
【症状】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微循环衰竭
小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
【定义】由化脓菌引起的,以肺小叶为病变单位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好发于】儿童/体弱老人/久病卧床者,下叶/背侧
【病因】口腔/上呼吸道内的常驻菌
【症状】发热/咳嗽/咳黏液脓性痰
【病理变化】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肺组织化脓性炎症
【大体】
双肺表面/切面散在分布灰黄,质实病灶,直径0.5-1cm,不规则,大小不一
病灶中央可见病变细支气管横断面
严重病例:病灶融合成片/累及整个大叶(融合性支气管肺炎)
【镜下】
早期
细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表面附着黏液性渗出物
肺组织无明显改变,肺泡间隔轻度充血
病情进展
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腔:较多中性粒细胞,少量红细胞/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
病灶周围肺组织充血,部分肺泡过度扩张
严重时:完全化脓性炎症改变
中性粒细胞渗出增多
支气管/肺组织破坏
【X线】肺内散在不规则小片状/斑点状模糊阴影
【听诊】湿啰音
【并发症】呼吸功能不全/心力衰竭/脓毒血症/肺脓肿/脓胸
军团菌肺炎
【定义】由嗜肺军团菌引起的,以肺组织急性纤维素性化脓性炎为病变特点的急性传染病
病毒性肺炎
【病因】流感病毒
【好发于】儿童
【症状】发热/全身中毒症状/频繁咳嗽/气急/发绀
【病理变化】肺间质的炎症
【大体】肺组织充血水肿,轻度肿大
【镜下】
肺泡间隔明显增宽,其内血管扩张充血,间质水肿,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
肺泡腔无渗出物/仅少量浆液
病变严重
肺泡腔内出现浆液/少量纤维素/红细胞/巨噬细胞
肺组织坏死
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腺病毒引起的肺炎
透明膜形成:肺泡腔内渗出的浆液性渗出物浓缩成薄层红染的膜状物贴附于肺泡内表面
多核巨细胞形成: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上皮增生/肥大
麻疹性肺炎/巨细胞肺炎
病毒包涵体
【形态】圆形/椭圆形,红细胞大小,周围有一清晰的透明晕
【位置】多核巨细胞/增生的上皮细胞内
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上皮细胞核内,嗜碱性
呼吸道合胞病毒:胞质,嗜酸性
麻疹病毒:核/质
【意义】诊断病毒性肺炎的重要依据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病因】SARS冠状病毒
【症状】发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干咳/少痰/呼吸窘迫/淋巴细胞减少
【X线】肺部有不同程度的块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
【病理变化】
肺
【大体】
双肺呈斑块状实变,严重者完全性实变
表面暗红,切面见肺出血灶/出血性梗死灶
【镜下】
肺组织重度充血/出血/肺水肿
肺泡
弥漫性损伤
肺泡上皮细胞胞质内见病毒包涵体
肺泡腔
充满大量脱落/增生的肺泡上皮细胞/渗出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
广泛透明膜形成
渗出物机化,呈肾小球样机化性肺炎改变
血管
肺小血管呈血管炎改变,部分管壁见纤维素样坏死/血栓形成
肺微血管内见纤维素性血栓
脾
【大体】体积略缩小,质软
【镜下】
脾小体高度萎缩
脾动脉周围淋巴鞘内淋巴细胞减少
红髓内淋巴细胞稀疏
白髓/被膜下淋巴组织大片灶状出血坏死
肺门淋巴结/腹腔淋巴结
固有结构消失,皮髓质分界不清
皮质区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常见淋巴组织呈灶状坏死
心/肝/肾/肾上腺
小血管炎症性变
变性/出血/坏死
支原体肺炎
【定义】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间质性肺炎
【好发于】儿童/青少年,下叶
【听诊】干/湿啰音
【X线】节段形纹理增强及网状/斑片状阴影
【症状】起病急,发热/头痛/咽喉痛/顽固而剧烈的咳嗽/气促/胸痛,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增多
【病理变化】肺间质
【大体】
暗红色,切面少量红色泡沫状液体溢出
气管/支气管腔有黏液性渗出物
【镜下】
肺泡间隙明显增宽,血管扩张充血
间质水肿,大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少量浆细胞浸润
小支气管/细支气管壁/周围间质充血水肿,慢性炎细胞浸润
严重病例:支气管上皮/肺组织明显坏死出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定义】是一组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的统称,共同特点为肺实质/小气道受损,导致慢性气道阻塞/呼吸阻力增加/肺功能不全
慢性支气管炎
【定义】是发生于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
【好发于】中老年人
【症状】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白色黏液泡沫状痰(急性期:黏液脓性/脓性痰)/喘息,每年至少持续3个月,持续2年以上
【并发症】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病因】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和细菌/吸烟/空气污染/过敏因素/机体抵抗力降低
【病理变化】
【部位】
早期:较大的支气管
病情进展:较小的支气管/细支气管
【镜下】
早期
呼吸道黏液-纤毛排送系统受损:纤毛柱状上皮变性坏死脱落,再生上皮杯状细胞增多/鳞状上皮化生
黏液分泌增多:黏膜下腺体增生肥大/浆液性上皮黏液腺化生
管壁充血水肿,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管壁平滑肌断裂/萎缩(喘息型:平滑肌束增生/肥大),软骨变性/萎缩/骨化
晚期
管壁纤维性增厚,管腔狭窄/纤维性闭锁
炎症向管壁周围组织/肺泡扩散:细支气管周围炎
【听诊】哮鸣音/干/湿啰音
支气管哮喘
【定义】是一种有呼吸道过敏引起的以支气管可逆性发作性痉挛为特征的慢性阻塞性炎性疾病
【症状】反复发作的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咳嗽/胸闷/胸廓变形
【并发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自发性气胸
【病因】过敏原/呼吸道感染/精神因素+机体的特应性/气道壁炎性增生/气道的高反应性
【病理变化】
【大体】
肺因过度充气而膨胀,伴灶性萎缩
支气管管腔内见黏液栓,支气管扩张
【镜下】
黏膜上皮局部脱落,基底膜显著增厚/玻璃样变
黏膜下水肿/黏液腺增生/杯状细胞增多
管壁平滑肌增生肥大,各层见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管壁/黏液栓中见嗜酸性粒细胞的崩解产物:夏科-莱登结晶
支气管扩张症
【定义】是以肺内小支气管管腔持久性扩张伴管壁纤维性增厚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症状】慢性咳嗽/大量浓痰/反复咳血/胸闷闭气/胸痛/气急/发绀/杵状指
【好发于】左肺下叶
【病因】
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麻疹/百日咳后的支气管肺炎/肺结核病
先天性/遗传性支气管发育不全/异常/常染色体隐形遗传性胰腺囊性纤维化病合并肺囊性纤维化
【机制】管壁平滑肌/弹力纤维/软骨破坏+外周肺组织纤维瘢痕牵拉+咳嗽时支气管内压增加-支气管壁扩张
【病理变化】
【大体】
支气管呈囊状/筒状扩张,肺切面呈蜂窝状
扩张的支气管腔内见黏液脓性渗出物/血性渗出物
支气管黏膜萎缩变平滑/增生肥厚呈颗粒状
【镜下】
支气管壁增厚明显
黏膜上皮增生/鳞状上皮化生/糜烂/小溃疡
黏膜下血管扩张充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管壁腺体/平滑肌/弹力纤维/软骨萎缩消失→肉芽组织/纤维组织
邻近肺组织纤维化/淋巴组织增生
【并发症】肺脓肿/脓胸/脓气肿/肺动脉高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气肿
【定义】是末梢肺组织因含气量过多伴肺泡间隔破坏,肺组织弹性减弱,导致肺体积膨大、通气功能降低的一种疾病状态
【病因】吸烟/空气污染/肺尘埃沉着病/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
【机制】阻塞性通气障碍/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壁弹性降低/α1-抗胰蛋白酶水平降低-肺残气量增多
【分类】
肺泡性肺气肿/阻塞性肺气肿
【位置】肺腺泡内
【分类】
腺泡中央型肺气肿
【好发于】中老年吸烟者/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者
【病理变化】
【大体】位于肺腺泡中央的呼吸性细支气管呈囊性扩张
【镜下】气囊壁上见柱状/低柱状呼吸上皮/平滑肌束的残迹
腺泡周围型肺气肿/隔旁肺气肿
【病理变化】肺泡管/肺泡囊扩张
全腺泡型肺气肿
【好发于】青壮年/先天性α1-AT缺乏症患者
【病理变化】
【大体】
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扩张,含气小囊腔布满肺腺泡内
肺泡间隔破坏严重时:气囊肿融合形成直径超过1cm的较大囊泡(囊泡性肺气肿)
【镜下】
囊泡壁上偶见残存的平滑肌束片段
较大的囊泡腔内可见间质/肺小动脉构成的悬梁
间质性肺气肿
【机制】肋骨骨折/胸壁穿透伤/剧烈咳嗽-肺内压急剧增高-细支气管/肺泡间隔破裂-空气进入肺间质
【病理变化】
气体出现在肺膜下/肺小叶间隔
肺门/纵隔:串珠状气泡
上胸部/颈部皮下:皮下气肿
瘢痕旁肺气肿/不规则型肺气肿
【定义】出现在肺组织瘢痕灶周围,由肺泡破裂融合形成的局限性肺气肿
【病理变化】
肺大疱:气囊肿直径超过2cm,破坏肺小叶间隔
肺大疱破裂:气胸
代偿性肺气肿
【定义】肺萎缩/肺叶切除后残余肺组织/肺炎性实变病灶周围肺组织的肺泡代偿性过度充气
【病理变化】仅有少量肺泡壁破裂
老年性肺气肿
【定义】因老年人的肺组织弹性回缩力减弱,使肺残气量增多而引起的肺膨胀
【病理变化】
【大体】肺体积显著膨大,色灰白,边缘钝圆,柔软而缺乏弹性,指压后压痕不易消退
【镜下】
肺泡扩张,肺泡间隔变窄断裂,相邻肺泡融合成较大囊腔
肺泡间隔内毛细血管床数量减少,间质内肺小动脉内膜纤维性增厚
小支气管/细支气管慢性炎症性改变
【症状】咳嗽/咳痰/呼气性困难/气促/胸闷/发绀/桶状胸
【X线】肺野扩大,横膈下降,透明度增加
【并发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尘埃沉着病
【定义】是长期吸入有害粉尘在肺内沉着,引起粉尘结节/肺纤维化为主要病变的常见职业病
【分类】
有机尘肺
【定义】吸入各种具有抗原性的有机尘埃所诱发的肺组织变态反应性疾病
【例】农民肺/蔗尘肺/皮毛尘肺
无机尘肺
煤矿工人肺尘埃沉着病
硅肺沉着病
【定义】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沉着于肺组织所引起的一种常见职业病
【机制】巨噬细胞吞入硅尘-二氧化硅与水聚合形成硅酸-溶酶体通透性升高/破裂-巨噬细胞自溶-释放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炎症反应/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沉积-肺纤维化
【病理变化】
硅结节
【位置】病变肺组织/肺门淋巴结
【大体】境界清楚的圆形/椭圆形结节,直径3-5mm,色灰白,触之有沙砾感
【镜下】
细胞性结节→纤维性结节
胶原纤维呈同心圆/漩涡状排列,部分玻璃样变
结节中央见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的小血管
相邻硅结节融合形成大的结节状病灶,中央缺血缺氧发生坏死液化:硅肺性空洞
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
【镜下】致密的玻璃样变胶原纤维
【大体】晚期
纤维化肺组织达全肺2/3以上
胸膜因弥漫性纤维化而广泛增厚,达1-2cm
【分期】
Ⅰ期硅肺
【好发于】双肺中/下叶近肺门处
【大体】
肺门淋巴结肿大,有硅结节形成/纤维化改变
肺组织硅结节数量少,直径1-3mm
胸膜有硅结节形成,增厚不明显
【X线】肺门阴影增大,密度增强,肺野内见少量类圆形/不规则形小阴影
Ⅱ期硅肺
【好发于】双肺中/下肺叶近肺门处
【大体】
肺重量/硬度/体积增加,硅结节数量增多/体积增大/伴较明显肺纤维化
胸膜增厚
【X线】肺野内见较多直径小于1cm的阴影,分布广
Ⅲ期硅肺/重症硅肺
【大体】
肺门淋巴结肿大,密度高,可见蛋壳样钙化
肺重量/硬度明显增加,新鲜标本可树立/入水可下沉,切开时阻力大/有沙砾感,大团块病灶中央可见硅肺空洞
硅结节密度增大,与肺纤维化融合成团块,病灶周围肺组织有肺气肿/肺不张
【X线】肺内出现直径超过2cm的大阴影
【并发症】肺结核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部感染/阻塞性肺气肿
肺石棉沉着病
【定义】长期吸入石棉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胸膜纤维化为主要病变的职业病
【好发于】双肺下部/胸膜下肺组织
【病理变化】
【大体】肺体积缩小/质硬/色灰
早期
肺组织病变处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切面呈网状
胸膜下部脏层增厚
晚期
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伴明显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切面呈蜂窝状
胸膜壁层出现纤维性斑块/广泛纤维化:胸膜斑(灰白,质硬,半透明,状似软骨,位于中下胸壁,对称分布)
胸膜腔闭塞,全肺被灰白的纤维组织所包裹
【镜下】
早期:脱屑性肺泡炎
肺泡腔内大量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巨噬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多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
晚期:全肺弥漫性纤维化
小动脉呈动脉性内膜炎改变
腺样肺泡:未纤维化的肺泡上皮增生呈立方状
石棉小体:由铁蛋白包裹的石棉纤维,黄褐色,棒状/蝌蚪形,分节,长短不一,旁见异物巨细胞
【并发症】恶性肿瘤/肺结核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定义】慢性肺疾病/肺血管/胸廓的病变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升高而导致以右心室壁肥厚/心腔扩大/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病因】肺疾病/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肺血管疾病
【病理变化】
肺部病变
【镜下】
肺腺泡内小血管的构型重建:无肌型细动脉肌化,肌型小动脉中膜增生肥厚/内膜下出现纵行平滑肌束
肺小动脉炎:肺小动脉弹力纤维增生,腔内血栓形成/机化,肺泡间隔毛细血管数量减少
心脏病变
【大体】右心室病变
心脏重量增加至850g
心室壁肥厚,心室腔扩张,扩大的右心室占据心尖部,外观钝圆
右心室前壁肺动脉圆锥显著膨隆,乳头肌/肉柱显著增粗,室上嵴增厚
【镜下】
右心室壁心肌细胞肥大,核增大深染
缺氧引起心肌纤维萎缩/肌浆溶解/横纹消失,间质水肿,胶原纤维增生
【症状】呼吸功能不全/右心衰竭/肺性脑病
肿瘤
鼻咽癌
【定义】鼻咽部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
【症状】鼻出血/鼻塞/耳鸣/听力减退/复视/偏头痛/颈部淋巴结肿大
【病因】EB病毒/遗传因素/化学致癌物质
【好发于】鼻咽顶部/外侧壁/咽隐窝
【病理变化】
【大体】
早期:局部黏膜粗糙/略隆起/隆起黏膜面的小结节
晚期:结节型/菜花型/黏膜下浸润型/溃疡性肿块
【组织学类型】
【来源】鼻咽黏膜柱状上皮的储备细胞/鳞状上皮的基底细胞
鳞状细胞癌
分化性鳞状细胞癌
角化型/高分化鳞癌
【镜下】
癌巢内细胞分层明显,细胞内角化
棘细胞间见细胞间桥,癌巢中央角化珠形成
非角化型/低分化鳞癌
【地位】最常见
【镜下】
癌巢内细胞分层不明显,细胞大小形态不一,呈卵圆形/多角形/梭形
细胞间无细胞间桥,无细胞角化,无角化珠形成
未分化性鳞状细胞癌
泡状核细胞癌
【特征】对放疗敏感
【镜下】
癌细胞呈片状/不规则巢状分布
癌细胞胞质丰富,境界不清,呈合体状
细胞核大,圆形/卵圆形,空泡状,1-2个大而明显的核仁,核分裂相少见
癌细胞/癌巢间较多淋巴细胞浸润
小细胞型
【镜下】癌细胞小,胞质少,小圆形/短梭形,弥漫分布,无明显巢状结构
腺癌
【来源】鼻咽黏膜柱状上皮/鼻咽部小腺体
高分化
【表现】柱状细胞腺癌/乳头状腺癌
低分化
【镜下】癌巢不规则,腺样结构不明显,癌细胞小
【转移途径】
直接蔓延
向上:侵入颅内:破坏第Ⅱ-Ⅵ对脑神经
向下:侵犯梨状隐窝/会厌/喉上部
向前:侵入鼻腔/眼眶-硬腭/软腭
向后:破坏上段颈椎/脊髓
向外:侵入中耳
淋巴道转移
【路径】咽喉壁淋巴结-颈上深淋巴结
【症状】
胸锁乳突肌后缘上1/3和2/3交界处皮下出现无痛性结节
压迫第Ⅳ-XI对脑神经/颈交感神经
血道转移:转移至骨/肺/肝/胰/肾/肾上腺
【结局】放疗,治愈率低
肺癌
【病因】吸烟/空气污染/职业因素/分子遗传学改变
【病理变化】
【大体类型】
中央性/肺门型
【好发于】主支气管/叶支气管
【大体】
早期:气管壁弥漫性增厚/形成息肉状/乳头状肿物突向管腔,气管腔狭窄闭塞
病情进展
肺门部形成包绕支气管的巨大肿块
支气管淋巴结/肺门淋巴结肿大,与肺门肿块融合
周围型
【好发于】肺段/肺段远端支气管
【大体】
靠近肺膜的肺周边部形成孤立的结节状/球形癌结节,直径2-8cm,与支气管关系不明显
可侵犯胸膜
弥漫型
【好发于】末梢肺组织
【大体】沿肺泡管/肺泡弥漫性浸润生长
形成多数粟粒大小结节布满大叶的一部分/全肺叶
形成大小不等的多发性结节散布于多个肺叶内
【症状】咳嗽/痰中带血/胸痛
【组织学类型】
腺癌
【好发于】女性,较小气管上皮
【大体】位于胸膜下,境界不清晰,常累及胸膜
【镜下】纤维化/瘢痕形成多见
【分类】
原位腺癌
【定义】局限性,肿瘤细胞沿肺泡壁呈鳞屑样生长,无间质/血管/胸膜浸润的小腺癌
微浸润性腺癌
【定义】孤立性,以鳞屑样方式生长为主且浸润灶≤0.5cm的小腺癌
浸润性腺癌
【定义】浸润灶>0.5cm
【分类】
高分化
【镜下】
癌细胞沿肺泡壁/肺泡管壁/细支气管壁鳞屑样生长
肺泡间隔未被破坏,肺泡轮廓保留
中分化
【分类】腺泡型/乳头状/实体黏液细胞型
低分化
【镜下】无腺样结构,呈实心条索状,分泌现象少见,细胞异型性明显
鳞状细胞癌
【地位】最常见
【好发于】男性,段以上大支气管
【分类】
角化型
【镜下】有角化珠,可见细胞间桥
非角化型
【镜下】无角化珠/细胞间桥
基底细胞型
【镜下】
癌细胞较小,质少,似基底细胞样
癌巢周边癌细胞呈栅栏状排列
神经内分泌癌
【分类】
小细胞癌
【特征】分化最低,恶性程度最高,对放疗敏感
【镜下】
癌细胞小,呈圆形/卵圆形,似淋巴细胞
燕麦细胞癌:梭形/燕麦形,似裸核,癌细胞弥漫分布,呈片状/条索状排列
围绕小血管形成假菊形团结构
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类癌
大细胞癌/大细胞未分化癌
【好发于】大支气管
【特点】恶性程度高
【镜下】
癌细胞呈实性团块/片状/弥漫分布
癌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均质淡染/颗粒状/胞质透明
核圆形/卵圆形/不规则形,染色深,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
腺鳞癌
【转移途径】
直接蔓延
中央型:纵隔/心包/周围血管/同对侧肺组织
周围型:胸膜/胸壁
淋巴道转移
中央型:支气管旁/肺门淋巴结-纵隔/锁骨上/腋窝/颈部淋巴结
周围型:胸膜下淋巴丛
血道转移:脑/肾上腺/骨/肝/肾/甲状腺/皮肤